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0年12月30日星期四

壹角度:樓市泡沫 政府不能不管

2010年快將過去,今年港人最關心的經濟議題,依然離不開樓價高企和置業困難。過去一年,反映二手市場樓價的中原指數差不多上升了兩成。若由2008年12月時的低位計算,升幅更超過五成。

樓價上升,有人歡喜有人愁。現時有五成多的家庭擁有自置居所,其餘的四成多要租住單位。因此,樓價升跌一直是港人最關心的經濟議題之一。1995年10月,曾蔭權出任財政司,帶頭唱好樓市,樓價在兩年間升近一倍,港人的供樓負擔比率高達85%,即是絕大部分收入用作供樓。這兩年間,市民和政黨大力呼籲和要求政府出招,打擊樓宇炒賣活動,以及增加樓宇供應。

政府於是順應民意,收緊樓花買賣,大量興建夾屋、居屋和公屋,並且容許地產商改變土地用途和提高地積比率,增建大量私人住宅單位應市。結果幾年後樓宇供應量大增至一年10萬個,超出85,000個的建屋指標,樓價一瀉不可收拾,到2003年下跌接近七成才喘定下來。

港人汲取上次樓市下挫的慘痛教訓,在今次的升市中表現得較為理智。樓市自2003年下半年回升後,每次大幅上升後便橫行一段時間,沒有像九七前一般的瘋癲上升。到2008年9月金融海嘯前,樓價五年間上升約120%,平均每年升17%,樓價依然是在港人負擔能力之內。金融海嘯爆發後,整體樓價下跌約兩成後便回升,並沒有出現恐慌性拋售潮,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的政策保住樓市和經濟,應記一功。

2009年1月樓市反彈回升,到同年10月已回升至金融海嘯前的水平,當時曾特首還說樓宇炒賣活動只局限於豪宅,在施政報告中沒有提出打擊樓宇炒賣的措施,結果被市民齊聲責罵。到今年2月,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中,只針對性地調高2,000萬元以上的豪宅要繳付的印花稅。

到今年四月,樓價持續上升,曾俊華突然公布九招十二式,要求地產商增加售賣樓花的透明度,若情況沒有改善,政府不排除立法規管。一眾地產商隨即在土地拍賣時降低出價,令東涌及粉嶺兩幅官地的成交價低於市場預期。但樓市稍為放緩一個多月,在六月之後又再急升。

於是政府在今年八月,又再使出三招十四式打擊炒樓活動,包括禁止一手樓摩貨及轉名,提高殺訂比例至樓價10%,收緊1,200萬元以上豪宅的按揭成數,以及要求銀行審批按揭時做壓力測試。但樓市對政府的招數和口術完全沒有反應,不斷繼續上升。政府被迫在十一月落重藥,向在短期內買樓及賣樓的人,徵收懲罰性印花稅5%至15%。措施較徵收資產增值稅,或者樓宇買賣暴利稅更為厲害,樓市成交量即時大減。

有意見認為政府徵收懲罰性印花稅,嚴重侵犯私人財產的轉讓權,對業主不公。個別地產商更突然間十分關心樓市的用家,擔心新措施會損害用家的利益,完全忘記他們出售發水樓給用家的缺德行為。

正如前面所述,過去兩年特區政府表現得十分克制,試圖以溫和措施調控樓市上升速度。但在資金氾濫、利率超低和短期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樓價對政府措施幾乎完全沒有反應。政府最終要落重藥,打擊短期炒賣活動;倘若仍然沒有效果,相信下次會針對樓宇空置及內地人炒樓而出招。

住宅樓宇除了是投資物品外,本身還有其居住的消費用途,與市民生活相關,政府很難完全不管。過去日本和香港的經濟長時期陷入困境,以及近幾年英美經濟一潭死水,都和之前的樓市泡沫有關。因此,政府適當時候出招,打擊在市場上興風作浪的地產商和投機者,避免樓市泡沫愈吹愈大而損害日後經濟,實屬政府應盡的責任。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壹週刊 | 2010-12-30| A004| 時事| 壹角度 | By 林本利

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

壹角度:利潤管制不利減排

最近兩間電力公司以燃料費上升為由,同時宣布明年加價2.8%。在利潤管制計劃下,兩電可以將燃料費上升轉嫁給用戶,並沒有足夠誘因去節省燃料費,或者鼓勵用戶減少用電,藉以減少燃料的使用量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很明顯,現時監管兩電的機制,只鼓勵電力公司投資去賺取更多准許利潤,不利於環境保護。在商言商,兩電為了擴大資產值,自然期望電力需求增加,以致有機會向政府申請興建新電廠,或者加建機組。電力公司為了私利,大興土木和移山填海興建新電廠和輸配電設施,對香港的環境生態完全沒有好處。

其實,最有效的減排方法,就是減少本地電力需求。倘若用電量下降,電力公司的發電量和溫室氣體排放量自然下降,就毋須增建發電設施,破壞環境生態。

不少國家和地區,為了節約用電和避免興建更多發電設施,會鼓勵用戶積極推行電力需求管理(demand-side management),使用能源效益較高的電力裝置和電器產品。用戶投資購買能源效益高的裝置和產品,每月可以大幅度降低耗電量和電費支出,長遠而言,可以節省的電費遠多於起初的投資。

可是在利潤管制計劃下,兩電並沒有足夠誘因要積極推廣電力需求管理,而最離譜的就是當用戶積極節約用電,兩電便以銷售量增長不足為由申請加價,以求賺取准許利潤的上限。結果用戶的耗電量雖然減低了,但反而要支付更高的電費。去年特首施政報告建議向市民派發慳電膽現金券,電力公司說要調高電價,最後整個計劃告吹。

此外,由於准許利潤與資產值掛,兩電沒有積極實行按照用電時段收費,鼓勵用戶減少在高峰期用電,以免令全年的最高用電需求下降,影響公司的發展計劃和利潤增長。結果是電力公司發電機組的使用率偏低,平均不足四成,遠低於其他公司六至七成的水平。換言之,發電機組主要作用是應付夏季最炎熱的幾個星期的需要,其他時間的使用率極之低,冬季的使用率更低至只得兩成。

現時兩間電力公司每年的銷售量是400多億度,其中約100億度是由大亞灣核電站提供,其餘300多億度是靠本地發電機組提供。現時中電的天然氣發電機組容量共3,854兆瓦,當中包括兩台(共1,354兆瓦)經過改裝的燃煤機組,可以燃燒天然氣。只要有足夠天然氣供應,中電把天然氣機組的使用提高至六成(每年開動約5,000多小時),已大致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不用增加購買核電。

至於港燈,即使天然氣機組容量只有680兆瓦,不足以應付港島區的電力需求,但只要將部分燃煤或燃油機組改裝成燃氣機組,便有足夠天然氣機組滿足減排目標,毋須興建新的天然氣機組。倘若港燈機組不適宜改裝,亦可以改裝中電的燃煤機組,轉用天然氣,再透過加強兩電聯網將電力出售給港燈用戶。

特區政府若真心要降低本地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便請在2018年前加強兩電聯網,廢除利潤管制,引入新機制鼓勵市民及商界節約用電。現在不處理利潤管制產生的問題而訂立減排及發電燃料比例等指標,明顯是本末倒置。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壹週刊 | 2010-12-23| A004| 時事| 壹角度 | By 林本利

2010年12月16日星期四

壹角度:貪官毋須等待「延後利益回報」

最近立法會發表專責委員會調查報告,質疑前高官梁展文退休後加入新世界為他「度身訂做」的新職,是對其在紅灣半島事件的「延後利益回報」。報告同時點名批評以俞宗怡為首的六位高官,對他們審批梁展文退休「下海」的申請時敷衍塞責,未能履行把關責任感到遺憾。

這次調查用了兩年時間,耗資1,750萬,傳召了數十位證人,結論只是對事件「感到遺憾」,沒有人要為此負上任何責任。有議員認為執法機構應該跟進調查,看看有沒有貪污舞弊、以權謀私的情況。

廉政公署成立於1974年,至今已30多年。過去廉署成功偵破不少重大貪污案件,將貪官污吏及不法商人送入監牢,獲得普羅大眾的稱讚。但隨時間日子的過去,行賄和受賄的不法之徒自然懂得應變,新的貪污手法層出不窮,根本難以偵查。近年廉署一些打擊貪污罪行的調查手法,更受到市民和法庭質疑,公信力和聲譽受到影響。

現時的高官貪污方法,很少會像《歲月神偷》一戲中,直接向市民收取金錢,或者類似前房署高官陳裘大,收受賄款後在辦公室中數銀紙。正如港大前校長黃麗松在他的回憶錄中所述,經過多年參與廉署的公職,他對一些貪污的高明手法實在感到驚嘆,自己亦可以成為貪污方面的「專家」。

2003年陳裘大被裁定罪名成立時,當時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房屋)恰巧是梁展文,他重申政府絕不容忍任何貪污行為,並將繼續與廉署及業界合作,完善工作程序,防止貪污及一切違法活動。梁展文對貪污條例十分熟悉,知道什麼可以做和什麼不可以做,當然不會以身試法。立法會調查報告中所述的「延後利益回報」,根本難以找到足夠證據支持。即使執法機構介入調查,恐怕最終又會像電盈私有化種票、中信泰富炒澳元、恒地天匯事件一樣,很難見到調查有所進展。

事實上,大財團要回報貪官,大可發揮創意,又何須承諾提供沒有約束力的退休高薪工作。九七回歸前,大量高官透過內部認購,可以優先選購地產商的優質住宅單位,認購價可以遠低於市價。一些官員負責審批樓宇圖則和監察建屋質素,同時向地產商內部認購單位。據悉一幢豪宅的頂層複式單位,便住了幾個高官,他們都以特殊方式向地產商認購單位。倘若高官不方便以自己名義購買,還可以選擇找代理人,或者以信託形式購買,便能夠避過別人的耳目。

貪官另一個收受利益的方法,就是讓家人成立沒有實質業務的公司,公司最好在海外註冊並且難以追查股東身份,然後再透過公司收受貪污的利益。退休貪官亦可以選擇成立自己的顧問公司,從事一些與退休前的職責沒有牴觸的顧問工作,透過這個途徑收取「延後利益」。有些貪官在制訂和審批政府合約時,故意在合約上留下一些不清晰的條款和漏洞,退休後加入商界,將這些「內幕資料」出賣給有關人士。

總括而言,高官若要貪,實在毋須等待「延後利益回報」。今次梁展文事件令到筆者感到不尋常的,反而是政府為何會容許一個官員長時間負責土地房屋政策達七年之久,而梁展文退休後竟然又有勇氣不避嫌向政府申請加入地產公司工作,而最離譜的是多位高官,又同時失憶忘記梁展文曾經長時間負責土地房屋政策,有份參與賤賣紅灣半島。整個事件不禁令人對問責制度和公務員體系的健全性,感到極之憂慮。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壹週刊 | 2010-12-16| A004| 時事| 壹角度 | By 林本利

2010年12月9日星期四

壹角度:減排策略為港燈度身訂做

特區政府今年九月就香港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及行動綱領,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為了減少香港溫室氣體排放,政府建議在2020年將香港的碳強度(每單位GDP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由2005年水平降低50%至60%。

由於本地約三分之二的溫室氣體排放是由發電所產生,故此政府認為有需要更改發電所用的燃料組合,將燃煤所佔的比例從2009年的54%,下降至2020年的少於10%。而天然氣及內地輸港核電的比例,則從各佔23%分別上升至40%及50%。

現時兩間電力公司的燃料組合,有很大的差別。中電的發電燃料組合,規劃上核電、天然氣及燃煤各佔三分一。近年由於從海南省輸港的天然氣供應較預期為少,中電將燃煤的比例大幅增加至四成多。2008年9月特區政府與國家能源局簽署諒解備忘錄,從深圳輸送天然氣到香港,確保中電未來天然氣可以有足夠供應。

至於港燈,現時3,700多兆瓦的發電容量,只有一台機組,約300多兆瓦屬天然氣機組。加上其他改用天然氣的舊機組,天然氣佔發電燃料比例只得兩成。港燈早於1997年向政府申請在南丫島興建新的天然氣發電廠,原先計劃是興建六台機組,每台300兆瓦,總共1,800兆瓦,第一台機組預計在2003年投產。

當時筆者已預料到港燈會高估電力需求,即使有需要增加發電容量,亦可以向擁有大量後備電量的中電購買,實毋須急於投資過百億元興建新電廠及相關輸電設施。但港燈一意孤行要填海22公頃,在南丫島興建新電廠。一如所料,由於電力需求增長不足,新電廠投產日期一拖再拖,到2006年才正式投產。

過去六年,港燈每年最高用電需求維持在2,500至2,600兆瓦之間,在此之上加上25%備用電量,只需要有約3,200兆瓦的發電容量,已足以滿足用戶的電力需求。即使沒有這台300多兆瓦的天然氣機組,港燈的其他機組已足夠滿足需求。去年港燈的備用電量高達47%,是正常水平的兩倍。

港燈移山填海興建新電廠,又鑽挖海床敷設70多公里的輸氣管,嚴重破壞環境生態,目的是為了擴大資產值,興建一座到現在也不需要的新電廠。新電廠佔地22公頃,可安裝六台機組,但至今只得一台機組投產,預計在2017年前亦不需要安裝第二台機組。其餘大部分土地及廠房依然空置,用戶要為此每年多付至少10億元。

港燈擁有超額備用電量,現在還計劃投資30億元在南丫島對開水域興建100兆瓦離岸風力發電場,進一步破壞港島南面的海洋環境生態。港燈大股東和高層若喜愛風力發電,就請在自己的豪宅後花園自行興建。

從過去幾年的數字可見,本地的最高用電需求已沒有多大增長,根本毋須再興建新發電設施或大幅增加購買核電。只要政府加強兩電聯網,開放電力市場,取消兩電的利潤管制,讓其他符合排放要求的發電公司和供電商可以進入市場,提供各種節能及碳審計服務,將可以有效減低本地的溫室排放量。過去幾年,政府批准兩電過百億元的投資計劃,為燃煤機組安裝減排設施,現在又建議大幅度降低燃煤發電的比例,政策前後自相矛盾。

現時中電已有十台發電機組(共3,800多兆瓦)可使用天然氣,只要解決供氣問題,要達到40%的天然氣燃料組合將不成問題。但港燈要達到這個水平,則會乘機增加投資,大量加建天然氣機組去取代燃煤機組。由此可見,政府的減排策略,明顯是為港燈度身訂做,為其增建天然氣機組,擴大資產值和准許利潤鋪路,用戶一定要齊心反對。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壹週刊 | 2010-12-09| A004| 時事| 壹角度 | By 林本利

2010年12月2日星期四

壹角度:投放資源推廣體育運動

香港運動員在廣州亞運會再次創造佳績,共奪得8面金牌,獎牌總數達40面,兩者均為歷年之冠。

自從香港保齡球運動員車菊紅在1986年的亞運會中為港隊取得第一面金牌後,港隊在歷屆亞運會的表現一直穩步上升,獎牌總數由1986年只得的5面上升至今年的40面,增長了7倍。在缺乏政府及商界的支持下,港隊的表現實在值得市民稱讚。

港隊在今屆亞運會單車項目,取得4面金牌、4面銀牌和1面銅牌,成績實在好得叫人難以置信。女單車手黃蘊瑤「炒車」後仍然堅持負傷上陣,最後取得1面銀牌;「老將」黃金寶在公路賽衝刺受阻,金牌失而復得。各單車隊成員,不論是領隊、教練、選手,或其他工作人員,都表現得十分齊心,充分發揮團隊精神。一幕又一幕令人感動的比賽場景,實在叫人難以忘記。

雖然香港的單車隊在過去多屆的亞運會都有出色表現,但是香港到現在仍然沒有一個標準的單車場館給運動員進行訓練和比賽。港隊成員經常要離開家人,往內地接受艱苦訓練,令運動員有「寄人籬下」的感覺。亦由於缺乏訓練場地和比賽場館,本地單車運動員只能集中在公路上訓練和比賽,不時出現交通意外,先後有多名運動員因此而受傷,甚至死亡。

2006年香港單車隊在多哈亞運會中取得2面金牌,政府承諾在將軍澳興建單車室內場館,但工程一拖再拖,要到2013年才有望落成,政府當日的承諾還未兌現。

筆者自小喜愛足球運動,但由於區內缺乏足球場,小學時要在屋內的空地、大廈走廊及天台踢波。升上中學後,與同班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踢波,至今已踢了三十多年,但經常面對租不到場地的問題。筆者相信透過運動,可以鍛鍊個人的意志和毅力,以及團隊精神,對參與者的學業和事業都有很大幫助。

特區政府經常提到要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大都會,要與紐約和倫敦看齊,吸引資金和人才匯聚香江。然而,環顧世界各地的大都會,除了重經濟發展外,還會重視體育、文化和藝術等方面的發展,鼓勵人民強身健體和追求物質以外的優質生活,讓人民有機會在各方面發揮天賦才能。

現時特區政府擁有巨額外匯基金和財政儲備,實應有足夠財力進一步推廣本地體育運動,培育更多精英運動員。本地商界在賺取豐厚利潤之餘,亦應考慮多些回饋社會,與各體育總會合作,培訓更多傑出運動員。商界可以提供就業機會給運動員,讓他們不用太過憂慮退役後的生活。

雖然香港地方細小,但其實還有很多土地可作發展,提供更多體育和文化設施給市民使用。看看九龍東面的舊機場和西面的填海區,以及新界地區,還有數百公頃土地可作發展。這些空置土地,早已規劃用作興建新的體育場館或文化藝術設施。但過去十多年地皮卻一直空置,只見豪宅和洋房在地皮附近不斷湧現,還要再多等十年八載,甚至更長的時間才可以看到有關體育及文化設施的落成。

在香港,市民享用的體育康樂設施出現貧富極之不均的情況。一般市民要輪候長時間租用政府體育康樂設施,但少數人卻可以享受政府的巨額土地資助,在幾乎免地價或免租金的全海景土地上,興建豪華俱樂部,只供少數會員享用俱樂部的體育及康樂設施。政府又額外批地給地產商興建「公共」休和康樂設施,但結果地產商卻將設施「私有化」,把一般市民拒諸門外。

不論特區政府是否申辦2023年亞運會,申辦又是否成功,市民都期望政府官員能夠兌現承諾,盡快投放更多資源興建體育設施,推廣體育運動普及化。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壹週刊 | 2010-12-02 |A004| 時事| 壹角度 | By 林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