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3年3月28日星期四

壹週刊:全民報稅避免標籤

學生資助辦事處為打擊大學生申請資助貸款時瞞報收入,將由今年四月起要求部分無僱主提供糧單的學生家長,向稅務局申請作報稅資料的收入證明書。政府新措施被指標籤基層家長,兼且令申請程序變得更複雜。

事件令筆者回想起30多年前的往事。當時有幸考進大學,父母對這突如其來的喜訊完全沒有心理上和經濟上的準備。筆者向政府申請助學金和貸款,只得2,000元貸款,一毫子助學金也沒有。貸款連學費也不夠交,於是向大學申請延遲繳交學費。後來得到學生事務處協助,提供額外緊急貸款才能解決燃眉之急。

當時筆者對政府的審批制度感到莫名其妙,一家人收入僅足餬口,沒有積蓄,實在無力負擔大學學費和生活費。為此筆者放棄入住宿舍,幾年唸大學的開支依靠私人補習得來,忙於補習以致沒有空餘時間去參與大學活動。看見一些家庭環境不錯的同學可以每年取得過萬元無須償還的助學金,難免感到有點不忿。

現時政府提供的各項福利及資助,包括公屋、居屋、學生資助、交通津貼、綜援、高齡津貼及即將推出的長者生活津貼,要申請人申報資產和每月收入。不同福利及資助措施有不同的資產和收入限制,計算資產時所包括的資產類別又有所不同,確實十分複雜。申請人若申請多項福利,便要填寫多份表格和接受多次審查,不但浪費申請人時間,還浪費大量公帑去進行資產及收入審查。

因此,筆者支持全港所有打工仔,不論收入多寡都需要每年向稅務局申報收入。若有意申領上述各項福利及資助,便需要同時申報資產。稅務局會定期抽查報稅人的資料是否屬實。政府有關部門審批各項福利及資助時,便可根據申請人向稅務局所作出的資產及收入申報,無須再浪費人力物力去進行資產及收入審查。

政府亦應整合各項對低收入人士或家庭的經濟援助,包括綜援、交通津貼、高齡津貼及長者生活津貼,按照其收入及資產水平給予合理的現金援助,即引入「負入息稅」制度。

政府給予低收入人士或家庭的現金援助,應包括租住公屋或私樓的資助。房委會和房協首先要評估全港所有出租公屋單位的市值租金,公屋低收入家庭取得政府現金援助後,可以用作繳交公屋市值租金,或者用作租住私樓。將公屋資助由實物資助改為現金資助,即時可以改善香港的堅尼系數,因為政府現金資助是計算作收入,而實物資助則不計算作收入。此外,現時公屋的「寬敞戶」若要繼續住在較大的單位,便要繳交較高的市值租金,需要犧牲其他方面的支出。

梁振英政府正處理香港的貧窮和人口老化問題,若不整合現行各項福利和公屋資助制度,實難以對症下藥,幫助那些真正的貧困和年老無依的人士。眾所周知,香港最貧窮及最需要幫助的人士,大部分仍住在殘舊的私人樓宇中,每月要負擔高昂的租金。即使政府提供公屋給他們,他們基於工作和子女上學原因,未必願意搬遷。政府向低收入人士提供現金資助,讓他們可以選擇以市值租金入住各區的公屋或私樓,相信更能滿足他們的住屋需求。

政府要求全民報稅,再按收入及資產水平給予現金援助,可以簡化申請福利程序,節省公帑,避免標籤效應,讓低收入人士有更多選擇,可謂一舉多得。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3-03-28|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3年3月26日星期二

林氏力牆: 公屋寬敞 私樓逼爆

公屋輪候冊申請人數突破21萬大關,房委會為了善用資源,現在才計劃收緊一人和二人住戶的寬敞戶政策。

近年樓價租金高企,市民居住環境擠逼。根據學者估計,本地人均居住面積只得150呎,遠低於新加坡及內地城鎮超過300呎的水平。以同等購買力計算,香港的人均收入位列全世界前七位,但居住環境卻如此擠逼,這當然和政府房地產政策有關。

筆者一直不相信香港缺地,只因政府限量供應,不願意收回大量閒置土地,或者只供少數人享用的廉價土地,才令人覺得缺地,需要大規模移山填海。

過去幾年政府為了增加房屋供應,要求發展商興建小型單位,令私樓平均面積越來越細。其實若要改善港人居住環境,政府反而應該要求發展商多建中型和大型單位,令樓價下調,方便中產家庭換樓,將面積較細的單位轉讓給上車客。現在發展商以天價出售蚊型單位給上車客,平均呎價較豪宅還貴。

小市民窮一生積蓄只能購得200多呎(實用面積)的私樓上車,不少人每月要支付數千元租住數十呎的劏房。但房委會對公屋租戶卻極其慷慨,一人住戶居住面積超過366呎,二人超過732呎才算作嚴重寬敞戶,需要調遷。而實際上,房委會根本沒有732呎公屋單位,結果容許二人住戶長期佔用500多呎的大單位,享受巨額資助。這對納稅人和其他市民又是否公平?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爽報 | 2013-03-26 |A20| 專欄專論| 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2013年3月22日星期五

am730:經濟人看世界 - 公用事業回報極高


恒指由1964年7月底100點,升至去年底22,656點,每年平均升幅11.9%。連同每年3至4厘股息,每年平均回報率近16%。各分類指數中,公用事業指數遙遙領先,每年升幅有13.8%,去年底已升至51,797點,是恒指的2.3倍。

恒指和公用事業指數每年升幅相差不過1.9%,但經過48年零5個月,兩個指數可相差1.3倍。此外,公用事業股派息相對較高,總回報(股息加股價升幅)進一步拋離其他股份。

一般人以為公用事業股較為保守,因為回報較為穩定,股價波動較小,風險較低。若以資產定價模式去推算公用事業股的預期回報,由於風險權數(β)較細(一般小於1),故此預期回報會較大市(恒指)為低。然而,預期歸預期,公用事業股的實際回報竟遙遙領先大市,低風險的投資可以換來極高的回報。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
(最新課程:新高中經濟學、BAFS、通識及英文班,請電2512 0699查詢。)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3-03-22 |M2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2013年3月21日星期四

壹週刊:獎勵污染如何減排?

今年的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提出政府預留100億元,資助更換八萬多輛高齡柴油車。政府在1986年成立環境保護署,負責推動各項環保工作,致力改善香港空氣質素。但經過20多年的努力,香港依然面對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

經濟學教科書告訴我們,政府在環保方面的職責,主要是清楚界定各類天然資源的產權,到底海洋、河流、樹林及清新空氣等稀有資源的擁有人是誰?面對各種污染問題,首先要問是製造污染的一方擁有「污染權」,抑或是其他人享有不受污染的權利?

倘若製造污染的一方並不擁有「污染權」,他們若要繼續生產,製造污染,便應向受損害的其他人作出賠償。由於污染問題牽涉眾多持份者,市場交易的費用十分高昂,政府於是介入市場,向污染者進行規管,包括限制排污量、徵收污染稅或排污費,甚至可以要求他們遷移或停產。

然而特區政府在處理污染問題時一直欺善怕惡,不單沒有向污染者作出懲罰,還給予各種獎勵和津貼,這自然鼓勵污染者繼續排污,難以有效改善環境污染問題。

漁農業污染海水河流,政府便給予補償,鼓勵他們結業。地產商製造建築廢料,樓宇設計不環保,政府便給予額外地積興建環保設施圖利。結果樓宇愈起愈高,造成屏障效應,令空氣不能流通,積聚大量污染物。中電以天然氣提早「斷氣」為由,大量增加使用燃煤發電,增加二氧化硫排放。結果獲政府批准投資近百億元安裝脫硫系統,每年可多賺約十億元。

政府早於1991年引入不含鉛汽油,之後停止含鉛汽油供應,迫使私家車車主使用價格較高、污染較少的不含鉛汽油。政府向私家車徵收巨額首次登記稅、牌費和燃料稅,但對其他營業車輛卻呵護備至,各項政府收費特別低,更完全毋須繳付燃油稅。政府不單沒有推行「污者自付」原則,還給予種種的購買新車資助。

去年10月審計署發表報告,指出政府在2007年推出資助計劃,鼓勵柴油車車主購買新車,但只取代了不足三成的歐盟前期和歐盟一期柴油車。審計署認為環保署需要制定更佳策略,以減少高污染車輛在街道上行駛的數目。

過去十多年,香港貨運業步向式微,經道路進出香港貨物大幅下跌兩三成以上。本地的貨運業亦萎縮,貨車全年行駛公里下跌達7%之多。貨運業收縮,但領牌貨車數量卻沒有相應減少,輕型貨車數量更輕微上升。相信當中不少車主,正等待政府推出補償計劃,故此不將污染嚴重的「老爺車」劏掉。甚至不排除有人乘機收集廢車,向政府申領補償。

政府推行100億元送錢計劃時,必須審查車輛過去的使用情況,防止有人乘機賺一大筆。經營者實不用擔心補償金不足以購買新車,因為市場明顯供過於求,他們大可以在二手市場購買或租用排放量較低的車輛。若有需要,政府可以考慮動用100億元的一小部分用作購買新車,交由其他私營公司負責管理和出租,在過渡期解決司機的生計問題。

100億元絕非一個細數目,政府必須確保有效使用公帑,避免有人(包括貨運業和汽車代理商)從中取得巨利。現時總共有接近三萬輛歐盟三期柴油貨車,平均車齡不過九年。審計署的報告沒有提及要取締這類車輛,環保署又為何突然建議花大量公帑去取締,是否清楚計算過減排的成本效益?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3-03-21|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3年3月19日星期二

林氏力牆: 電能市值只得155億元?

沙膽虹在3月8日寫李嘉誠〈賺得越來越盡〉,左丁山在3月14日寫專欄反駁,並且以電能實業(前稱港燈)市值只得155億元,較1985年李氏收購港燈時的估值84億元,增長不過85%,質疑李氏賺到盡的說法。

筆者看過左丁山的文章後不禁譁然,常識告訴我們電能的市值怎會只得155億元?若只得155億元,電能早已像李澤楷控制的電盈被踢出恒指成份股!

李嘉誠在1985年1月21日以29億元現金收購34.6%港燈股權,每股作價6.4元。今年3月11日,電能收市價是72.85元,市值高達1,550億元,而非155億元,較1985年收購時84億元估值上升17倍多,平均每年增長近11%。

但不要忽略電能屬公用股,每股派息約5%。李氏當日以每股6.4元購入港燈,到今年3月11日連同股息每股的總回報已升至518元,升幅達80倍!這與左丁山所說的28年增長不過85%相距近100倍!

雖然左丁山計算港燈增長的數字錯得離譜,但認同他質疑李嘉誠賺到盡的說法。李氏旗下物業,包括住宅、車位和酒店,開售價不會去到盡,往往開低一些,讓一眾友好可以透過內部認購後轉售圖利。最近拆售雍澄軒酒店房間,便為集團職員製造不少短炒賺錢機會。這亦可以解釋為何李氏至今依然有不少捧場客。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爽報 | 2013-03-19 |A20| 專欄專論| 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2013年3月15日星期五

★最新4月開課課程:林本利 x 陳肇賢 x 黃元山 -「理財有道」財富管理課程 (課程編號:AF-16)








 
多謝各界人仕支持!
AF-16 「理財有道」財富管理課程 已額滿。
現正安排再加開新班,請留意!



詳情請參閱本中心網站 http://www.livingword.edu.hk
或致電本中心熱線:2512-0699
 
以作留位、報名及查詢之用。



am730:經濟人看世界 - 不要忘記股息


不少投資者計算投資回報時,只計算股價變幅,並與恒指變幅相比,卻忘記計算股息。特別是香港股票基金投資者,若將基金投資表現與恒指作比較,忘記恒指是不計算股息,便很容易被誤導。

不要看輕每年3至4厘的股息,每年幾個百分點的投資回報差異,經過幾十年日積月累,金額可以十分巨大,總回報可以相差一兩倍之多。

以恒指本身為例,恒指公司在2004年10月推出股息累計指數,以1990年1月2日為基日。經過23年,去年底恒指是22,656點,但股息累計指數已升至50,739點,是恒指的兩倍多,兩者的每年平均回報分別是9.5%和13.4%,相差3.9%(見表)。

這3.9%的差別正好反映每年平均股息。故此,當比較各股票的投資表現時,必須考慮股息因素,不然便可能作出錯誤的判斷。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
(最新課程:新高中經濟學、BAFS、通識及英文班,請電2512 0699查詢。)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3-03-15 |M2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2013年3月14日星期四

壹週刊:公屋政策製造貧窮

梁振英當選特首後重設扶貧委員會,首要任務是制定貧窮線,以掌握香港的貧窮狀況,方便制定相關政策幫助市民脫貧。

過去數個月,已有不少人士對如何制定貧窮線發表意見,展開討論。在制定貧窮線時,單計算住戶收入,抑或需要考慮住戶擁有的資產?若計算住戶收入,是以住戶收入中位數的50%,抑或60%來訂立貧窮線?收入是計算未交稅和享受各項福利的住戶收入,抑或是計算交稅和享受各項福利後的住戶收入?

眾所周知,造成香港貧富不均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政府高地價和高樓價政策。本地一眾億萬富豪,絕大多數是依靠房地產發達。由於樓價租金長期高企,低收入家庭難以負擔私樓租金,政府於是提供房屋福利,以極低廉租金出租公屋,租金連公屋的管理和維修費用也不足夠。

經過房委會和房協近60年的努力,現時全港共有70多萬個家庭入住公屋,還有超過20萬個單身人士及家庭正在輪候公屋。公屋租金極其低廉,新落成的市區公屋每呎(以實用面積計)租金最高不到6元,新界區公屋每呎更不足4元,只及市值租金兩三成左右。

例如一個市區400呎實用面積的公屋單位,市值可以高達10,000元,但房委會可能收取不足2,000元的租金。此外,同一公屋屋邨劃一呎租,沒有按照單位的樓層、座向和景觀等因素作出調整,以致未能反映公屋住戶獲得的實際政府資助。

現時政府提供的福利主要包括教育、醫療、房屋和現金援助。政府向全港學童提供12年免費教育,向全港市民提供收費極低的醫療服務,故此教育和醫療福利可說惠及所有住戶,對住戶收入的再分配效果並不明顯。

至於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鼓勵就業交通津貼等政府現金援助,是計算在住戶收入之內的。但問題是政府統計處進行住戶收入調查時,受訪住戶未必清楚申報這方面的收入,以致出現絕大部分長者有申領綜援或高齡津貼,卻依然有近一半的獨居長者申報沒有收入,拉低了住戶入息中位數。

因此,在計算住戶收入時,統計處必須要求住戶清楚交代政府提供的現金援助,以免低估住戶收入。教育和醫療福利這兩方面的政府實物援助,由於惠及全港市民,資助額可以不計算在住戶收入之內。至於公屋福利,則特別幫助低收入市民,兼且資助額(以市值租金和公屋租金差額計算)十分龐大,每月可高達數千元,能夠大大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

例如一個居住在公屋的獨居長者,本身沒有任何收入,若申領每月2,200元長者生活津貼,每月只須支付數百元公屋租金,與市值租金相差2,000元。若將政府現金及房屋兩項合共4,200元的福利算作收入,這名長者的收入已超出住戶收入中位數一半(即3,500元),早已脫貧。

事實上,公屋政策鼓勵市民想盡辦法降低收入以符合入住公屋資格。已入住公屋的住戶,為免繳交倍半、雙倍或市值租金,又會想盡辦法取消收入較高的家庭成員的戶籍,結果造成公屋人口老化,出現不少「零收入」獨居長者住戶。公屋政策原意是紓解貧窮,結果變成製造貧窮。

扶貧委員會若不考慮公屋政策對住戶收入帶來的扭曲,制定出來的貧窮線便變得沒有意義。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3-03-14|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3年3月12日星期二

林氏力牆:陳振聰信主 你信嗎?

近日傳媒報道陳振聰信耶穌和受浸,向教友分享見證的影片曝光,在片中自嘲過去人生像一嚿屎,說沖咗佢算。

陳振聰忽然信主,被人質疑是為了「洗底」。陳振聰是否真心悔改,歸信基督,只有上帝和他自己最清楚,其他人不應妄下判斷。在上帝面前,所有人都是罪人,應當悔改重生,才能「舊事(不是嚿屎)已過,變成新造的人」。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和他被釘的一個犯人真心悔改信主,亦可與耶穌同在樂園。

眾所周知,本地傳媒的監察和宣傳能力十分強大,對社會有深遠影響。陳振聰與華懋慈善基金爭奪龔如心的遺產,是由傳媒發放一張陳與龔二人的合照開始。陳振聰過去只是一個基層工人,十分低調,自從傳媒披露他與龔如心的關係後,他便不時面對傳媒追訪。現在信主,同樣靠傳媒發放消息。然而,知名人士高調透過傳媒大談信耶穌經歷,日後若跌倒犯案,反而令教會蒙羞。過去便有不少上市公司高層、政府高官和著名藝人出現上述情況。

陳振聰獲龔如心給予20億元作為挖風水穴的報酬,被稅局追收3.4億元稅款。爭產官司敗訴,被控涉嫌偽造及行使龔如心遺囑。陳振聰信主,令人想起聖經路加福音裏的稅吏撒該。撒該得到耶穌接納後,願意把一半身家捐給窮人,被他訛詐的人可獲四倍償還。不知陳振聰會否效法撒該?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爽報 | 2013-03-12 |A20| 專欄專論| 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2013年3月8日星期五

am730:經濟人看世界 - 切忌恐慌拋售

 
上文提到投資者若在泡沫爆破前減持股票,之後在較低位再入貨,便不難跑贏大市。但不少投資者過度貪婪,貪勝不知輸,不單未有在泡沫爆破前減持股票,泡沫爆破後仍不斷趁低吸納,愈蝕愈多。到大市接近最低位急瀉時,便極度恐慌,賤價拋售,結果自然回報大減,甚至損手離場。

若投資者在1964年7月底入市投資恒指成分股(類似認購盈富基金(2800)),當遇上恒指大跌,市場出現恐慌,便在每個周期的最低位出貨,相對在高位出貨,恒指每年平均升幅便較低(見表)。投資者自1964年7月底開始持貨,除了在1974年大跌市的最低位出貨外,若能繼續持貨,即使在金融海嘯,恒指跌至最低位10,676點,每年平均升幅依然有11.1%。由此可見,只要投資者抱長線投資策略,不過度貪婪和恐慌,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投資恒指成分股的投資者,大多都獲利甚豐。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
(最新課程:新高中經濟學、BAFS、通識及英文班,請電2512 0699查詢。)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3-03-08 |M2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2013年3月7日星期四

壹週刊:隧道分流的士劃一收25元

去年紅隧的流量已跌至平均每日118,213架次,較2011年下跌約2%,較2006年的高位123,866架次,下跌近5%。而去年東隧和西隧的流量則穩步上升,東隧平均每日流量突破70,000架次,較2011年升近2%,西隧更突破60,000架次,大幅增長6%。

由此可見,駕駛者在考慮各條過海隧道的收費、行車距離和時間(包括等候時間)所涉及的燃油費和時間成本後,已自行作出分流。紅隧擠塞嚴重,促使個別駕駛者轉用東隧或西隧。東隧和西隧去年每日總共多了近5,000架次車輛使用,而紅隧則少了2,000多架次車輛使用。

前文提到,除非西隧承諾在試驗期間凍結收費,不然任何「紅加東減」的分流方案,效果都十分有限和短暫。紅隧大幅加價後,西隧肯定馬上跟隨,抵銷紅加東減的效果。此外,東隧每日平均流量已超過70,000架次,去年11月每日更超過74,000架次,距離78,000架次的設計客量不遠。紅加東減的方案,不單向東隧輸送巨大利益,還導致東隧變得更加擠塞。

故此筆者反對紅加東減的分流方案,應該留待至2016年收回東隧專營權,政府同時擁有紅隧和東隧時,才推出分流方案。政府若希望每日減少大約4,000架次車輛使用紅隧,反而應該主動向西隧進行商討,看看能否尋求「雙贏」方案,不應以西隧連接道路已經擠塞為由而不考慮「紅加西減」的方案。

香港的私家車車主養車的費用極其高昂,不計車價,只考慮牌費、保險費、停車場收費、燃油費及維修保養費,每月至少6,000至7,000元,試問又有多少車主會因為政府增加紅隧每程收費五元或十元,而願意轉用東隧?現時每日大約43,000架次私家車使用紅隧,38,000架次使用東隧,並沒有出現車流嚴重不均的情況。

相反,由於的士使用三條過海隧道的收費差距極大,紅隧收10元(加10元回程費),東隧收25元(加15元回程費),西隧收50元(加15元回程費),這自然鼓勵的士乘客選用紅隧,以節省隧道費用。東隧和西隧每日約有15,000至16,000架次的士使用,而紅隧每日的使用量則超過31,000架次,差不多是東隧和西隧的總和。以市區15,250輛的士計算,每日每輛的士平均使用東隧及西隧各一次,使用紅隧兩次。

現時使用三條過海隧道的的士回程收費是10至15元,僅足夠支付紅隧的費用;故此一些沒有載客的的士選用紅隧,加重紅隧的負荷。政府若希望縮短紅隧的車龍,避免紅隧車龍影響附近交通,實應考慮調高紅隧的士收費,將額外收入用作補貼的士使用西隧。

去年三條過海隧道的士流量每日平均是63,329架次,為三間隧道公司帶來150多萬元收入,平均每程收費約25元。在維持總收入不變的原則下,政府可考慮調高紅隧的士收費至25元(加15元回程費),與東隧睇齊;並和西隧商討,將的士收費由50元調低一半至25元(加15元回程費),由政府負責補貼收費差額。當三條過海隧道收費劃一後,的士乘客和司機便按本身的位置和需要去決定使用哪條隧道,不會因紅隧收費偏低而扭曲選擇。

現時市區的士每分鐘等候時間為1.5元,一小時不過90元,相信的士司機也不願意浪費時間使用紅隧過海。的士過海劃一收費25元(加15元回程),可鼓勵乘客改用西隧或東隧,節省的士司機等候時間,方案可望較容易得到的士業界的支持。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3-03-07|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3年3月5日星期二

林氏力牆: 巨額盈餘 建築在中產痛苦之上

財爺曾俊華年薪逾400萬元,卻自認中產,自以為了解中產的需要,結果自然被市民鬧爆。

香港的中產面對工作和財政壓力最大,快樂指數最低。中產打工仔工時特長,福利最少。三人家庭月入超過17,000元,資產超過36萬元,已經沒有資格申請公屋。

現時樓價高企,新界區一個實用面積500呎的住宅單位,動輒也要500至600萬元。當中約200萬元是地價、印花稅和利得稅,200萬元是地產商的利潤,建築成本不過百多萬元。過去幾年政府錄得巨額盈餘,主要來自賣地收入、印花稅和利得稅,明顯是建築在中產的痛苦之上。

中產不但為住屋煩惱,亦為教育和醫療開支感到頭痛。中產要自我增值,每年向各大學進貢數十億元。中產不想子女教育由隨機因素決定,投奔私校和直資學校,每年額外開支由數萬元至十多萬元不等。中產若患病,又不想長期輪候公立醫院服務,只好光顧收費極其高昂的私家醫院。

中產不能申領綜援和長者生活津貼(及出雙糧),每月600元的交通津貼也冇份。中產要為到退休生活而擔憂,每月被迫向強積金供款,協助金融界發達。

財爺不但年薪逾400萬元,還享受過千萬元公務員長俸,住大宅,享美食,出入有司機接送,享受子女教育津貼和一流住院服務。財爺若是美籍,合資格繳交高達39.6%的富人稅。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 2013-03-05 |A20| 專欄專論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2013年3月1日星期五

am730:經濟人看世界 - 恒指過去48年的回報率



恒生指數所定基礎日期是1964年7月31日,指數為100點。至去年底,恒指收報22,656點,48年(零5個月)升200多倍,每年平均升幅(幾何平均法/複式回報)11.9%。

但加上3至4厘股息,每年便有15%至16%的回報,48年增長約1,000倍。當年10,000元的投資,現已增值至約1,000萬元。

然而,恒指並不是直線上升,48年間出現大大小小的波動。

若投資者在1964年7月底入市,投資恒指成分股(類似認購盈富基金(2800)),在每個周期的最高位出貨,恒指每年平均升幅便高於11.9%(見表)。

之前曾提到每次股市出現泡沫,恒指創新高時,市盈率往往接近或逾20倍。投資者過去若以此作準則,在泡沫爆破前減持,之後在較低位再入貨,不難跑贏大市。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
(最新課程:新高中經濟學、BAFS、通識及英文班,請電2512 0699查詢。)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3-03-01 |M2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