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6年11月24日星期四

壹週刊(壹角度):教精安盛客戶如何節省月費

前文談到經過筆者多番追查,才得悉安盛「投連險」設定所謂「收費逆轉」(Charge Reversal)機制。若然客戶在下一個月提交更改投資表格,安盛會取消上一個月已收取的月費,以其他日期重新計算上一個月的戶口價值和應收月費,再以最新的基金價格扣減。若然該段期間基金價格下跌,客戶便會被多扣基金單位。已扣取的基金單位是永遠無法取回,即使日後基金價格大升,客戶也無法獲益。

但這「收費逆轉」機制其實並非真正收費逆轉。安盛是以已扣取上個月月費後的基金單位數目去計算戶口價值,而不是以「逆轉」後(即退回之前已扣的基金單位)去計算戶口價值。計算戶口價值的基金價格又不是以最新價格計算,而是以上個月月底的基金價格計算。若然基金價格在這段期間下跌,客戶便會因此而蒙受損失,被多扣單位。

筆者向保監投訴,指戶口因此而被多扣4% MEMB基金單位,而2007年4月份才認購的MUTE,被「收費逆轉」機制扣減了部分單位,作為3月份MEMB的月費。保監的答覆是它們無權介入安盛的收費方式,這是保險公司與客戶的合約爭議。保監指在安盛「收費逆轉」機制下,若然基金價格在該段期間下跌,客戶確實會被多扣基金單位;但若然基金價格上升,客戶便被少扣基金單位。

保監還說由於安盛是以「已收取」3月份月費後的戶口價值去計算3月份月費,由於已扣減基金單位作為月費,戶口單位數目減少,戶口價值和計算出的月費將減少,反而對客戶有利。

保監的說法完全漠視安盛以較高的基金價格計算月費,又以低4%的基金價格扣減多4%基金單位,實在令人氣憤。事實上3月份月費已經在4月2日收取和完成交易,保監又怎能容許安盛事後取消交易,重新以不同基金價格去計算戶口價值和收取月費,令一些客戶得益,另一些受損?

既然安盛「投連險」設定「收費逆轉」機制,而保監又覺得沒有問題,因為在這機制下,有客戶受損,亦有客戶得益,筆者在此教精安盛的客戶如何自保。首先,客戶若有意提交更改投資表格,必須留意近月的基金價格變動。當基金價格大幅上升時,才向安盛提交表格,並要求即時進行「收費逆轉」。安盛收到表格後,會先行取消上次收費交易,以之前較低的基金價格,和之前已扣減月費的基金單位數量去計算戶口價值,客戶的戶口價值和應付月費會降低。之後安盛會按照機制,以較高的基金價格收取月費,客戶被扣的基金單位便大幅減少,因此而獲益。

安盛為「投連險」設定「收費逆轉」機制,還適用於客戶更改付款方式(例如由支票付款改為自動轉賬),由一次過繳交全年保費改為每月繳交。故此客戶若想節省月費,提交表格前務必要留意近月基金價格走勢,當基金價格大幅上升時才提交。

安盛設定「收費逆轉」機制,自然令筆者懷疑公司到底有沒有幫客戶沽出基金作為月費,以及回購基金作為「逆轉」。安盛在4月2日已完成收取3月份的月費交易,到4月23日收到筆者更改投資表格,進行「收費逆轉」。已收取和扣除的基金單位到底如何逆轉?以什麼價格逆轉?到底有沒有作過真正買賣?這段期間基金單位去了哪裡?保監叫筆者去問安盛,而安盛又不肯正面回覆。安盛有沒有真正買賣,筆者下次會向讀者作個詳細分析。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6-11-24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6年11月17日星期四

壹週刊(壹角度):安盛「投連險」的「收費逆轉」機制

前文談到安盛收取本人「投連險」2007年3月份的月費,是以4月24日的基金價格(241.68美元)作準。由於當時基金價格較3月29日的基金價格(251.75美元)下跌4%,故此安盛可以多扣4%。筆者發覺經過安盛整理的資料,2007年4月2日賬戶的基金單位數目出現異常情況,便向安盛索取未經整理的原始數據,終於有重大發現。

根據安盛提供的電腦原始數據,原來公司早於4月2日已完成扣減3月份月費的交易,以3月29日的基金價格(251.75美元),計算戶口價值和扣減0.21756個MEMB基金單位。月費是54.77美元,與筆者計算結果一致。電腦資料又顯示,安盛同日以3月29日的基金價格,退回同等數目的基金單位,一減一加,故此筆者戶口的基金單位數目理應維持在3月底時的水平,即59.34593個MEMB單位。但經過安盛整理的資料,4月2日的單位數目只得59.12837個。

電腦資料顯示,安盛在4月26日(完成交易日期),以4月24日的基金價格,扣減0.11672個MEMB單位,以及扣減0.20944個於4月份才認購的MUTE單位,兩者合共54.7美元。月費看似收少了0.07美元,但由於MEMB的基金價格在4月24日較3月29日下跌了4%,故此安盛實際上多扣4%單位。此外,3月時筆者根本還未認購MUTE基金,安盛4月26日從MUTE扣減基金單位當作3月份月費,令戶口結存的MUTE單位減少。這種「未認購、先扣減」的收取月費方式,自然令人摸不着頭腦。

安盛解釋是因為4月23日收到本人提交的更改投資表格,故此在4月24日才收取月費,之前從沒有提到公司設定了所謂「收費逆轉」(Charge Reversal)機制。當收到客戶更改下一個月的投資表格後,便會取消之前的收費交易,改為以最新的基金價格收取上一個月的月費。

可是,筆者後來發現安盛並沒有在4月2日完成「收費逆轉」,因為若果真的完成「收費逆轉」,本人戶口MEMB的單位數目理應回復至未收費前的水平,即59.34593個單位。安盛後來提供的資料顯示,4月2日MEMB的單位數目是59.12837個,即是已經扣減了0.21756個單位作為3月份月費。安盛等到4月23日,收到本人的更改4月份投資計劃,才退回已經扣減的0.21756個MEMB。之後以4月2日戶口內59.12837個MEMB單位數目,乘以3月30日的基金價格(即252.37美元,較3月29日251.75美元為高)計算出戶口價值,再乘以0.3666%,得出54.7美元的3月份月費。再以4月24日MEMB 241.68美元的價格,以及MUTE 126.48美元的價格去收取月費。

既然安盛在4月23日才真正完成所謂「收費逆轉」,為何仍以4月2日的基金單位數目及3月30日的價格去計算戶口價值,用作收取3月份月費,而不以4月23日最新和較低的基金價格去計算戶口價值和收費?安盛一時用3月底,一時用4月2日去計算戶口價值,辯稱合約沒說明哪天計算戶口價值。電腦資料顯示4月2日已完成「收費逆轉」,但安盛之後提供的資料則顯示4月23日才完成,到底哪一個日子才正確。

筆者曾經要求安盛提供戶口基金單位數目和價值的原始數據,但安盛說沒有保留相關資料,只願意以人手整理這方面的資料。筆者已要求私隱專員公署跟進,要求安盛提供這方面的原始數據。若然安盛可以透過「收費逆轉」方式去取消之前的月費交易,先以較高的基金價格計算戶口價值,再以較低的基金價格扣減多些單位,客戶便會因此而蒙受損失。安盛的客戶可以怎樣避免受損?下期會教精大家。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6-11-17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6年11月10日星期四

壹週刊(壹角度):安盛「投連險」的收費方式

2015年1月29日及2月5日,筆者在這專欄發表兩篇文章,指出安盛在處理本人「投資連壽險」的賬戶上的種種問題。經過近21個月鍥而不捨的追查,透過私隱專員公署下令安盛交出個人資料,是時候向公眾,特別是有認購相關產品的投保人,作個詳細交代。

筆者認購的是八年「投連險計劃」,由2006年4月1日至2014年4月1日,首兩年是一次過於4月繳付全年保費,其後六年改為以自動轉賬方式繳付每月保費。現在首先向各讀者交代安盛如何處理一次過繳付全年保費的客戶賬戶,如何計算戶口價值和收取月費。

根據安盛提供的資料,公司會在每個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計算該個月的月費,月費計算方法是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戶口價值乘以月費徵收率(每月0.3666%)。戶口價值是以每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的基金單位數量,乘以之前一日(即每月最後第二個交易日)的基金價格計算。計算出要收取的月費後,安盛會同樣以之前一日的基金價格計算應扣除的單位數目。

例如2006年4月28日是該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月筆者戶口只有一隻名為MEMB的基金,基金單位數目為61.79265,之前一日(即4月27日)基金價格219.5美元計算,戶口價值應為:61.79265×219.5美元=13,563.48668美元。以0.3666%月費率計算,應收月費為13,563.48668美元×0.3666%=49.72美元。安盛會以同一基金價格219.5美元計算要扣除的基金單位作為月費,即要扣除49.72÷219.5=0.22651個單位。

上述以同日基金價格計算戶口價值和收費的方法,清楚易明,完全沒有可爭議之處。由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這11個月的月費,安盛都一致地採用上述方法收取月費,並於兩個交易日後完成交易,顯示在筆者要求的資料中。但2007年3月的月費,筆者發覺安盛的交易日資料是4月26日,扣除月費的基金價格是4月24日價格,即241.68美元,與之前11個月的做法截然不同。

安盛初時的解釋是因為筆者在4月23日提交了更改投資表格,故此在4月24日才收取月費。但筆者在2007年4月23日提交更改投資表格,是以第二年的供款認購另一隻名為MUTE的基金,與2007年3月份戶口內只得MEMB的月費完全無關。安盛又怎能預知未來,知道筆者會提交表格,延至2007年4月24日才計算和收取月費?此外,安盛從MEMB及MUTE扣除了合共54.7美元(28.21+26.49)的月費,筆者透過安盛提供的資料去計算,算來算去也不知道是怎樣計算出來,故此只好花更多時間要求安盛提供進一步資料。

根據2007年3月31日的年結單,筆者戶口(只有MEMB)的基金單位數目是59.34593,3月份最後第2個交易日是3月29日,當日基金價格為251.75美元,故此戶口價值應為59.34593×251.75美元=14,940.33788美元。以月費率0.3666%計算,3月份月費應為14,940.33788美元×0.3666%=54.77美元,因此完全不能理解為何安盛收取了54.7美元。

讀者不要以為兩者相差無幾,事實上安盛是以扣減基金單位作為月費,由於4月24日的基金價格(241.68美元)較3月29日(251.75美元)下跌了4%,以較低的價格扣減基金單位,安盛可以多扣4%。

經過多月追查,筆者終於找到答案,知道安盛設定了所謂「收費逆轉」(Charge Reversal)機制,詳情下期告知讀者。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6-11-10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6年11月3日星期四

壹週刊(壹角度): 買指數基金 不如自己揀股

筆者之前發表兩篇文章,指出強積金港股基金,十居其九(甚至全部)跑輸反映大市的恒指基金。故此建議打工仔若然認購港股基金,不如揀選收費較低和回報較有保證的恒指基金,這亦是積金局推出「核心基金」(或預設投資策略)的原因。

打工仔認購被動型的指數基金,長遠而言可以獲取接近大市表現的投資回報。指數基金特別適合一些沒有時間研究上市公司表現和參與股市買賣的投資者,只要他們不理升市或跌市,定期購入指數基金,長期投資回報理應與大市表現貼近。

股神巴菲特個人選股眼光獨到,其投資旗艦巴郡的投資回報長期跑贏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一大截。但巴菲特說自己離世後給太太的投資組合建議,就是九成買標普500指數基金,餘下一成現金投放在政府短期債券。

當然指數基金亦有其限制及問題,小投資者必須注意,以免日後感到失望。首先,指數基金購入的股票,是嘗試追蹤某一指數的成分股及其比重,並不保證能夠跟足指數表現。特別是當指數換馬,或者調整個別成分股比重時,指數基金經理必須購入進身成分股的股票,以及沽出被剔除的成分股。若然買賣時間掌握不好,換馬前低沽高追,便會影響投資回報,與指數表現出現偏差。

交易所及投資銀行喜愛發行一些與指數表現掛鈎的衍生產品,美其名讓投資者做對沖,減輕風險,實際上這些衍生產品變為賭具,反而增加市場波動和風險。就以恒指為例,除了恒指期貨外,還有大量與恒指表現掛鈎的窩輪和牛熊證。大戶透過購入或沽出佔恒指比重較高的幾隻股票,便可以推高或推低恒指,在窩輪和牛熊證市場把散戶殺個措手不及。

過去半年全部港股基金跑輸恒指,明顯是因為恒指大部分升幅依靠幾隻重磅股,包括騰訊、滙控、友邦和建行。若然基金經理持有上述四隻股票的比重偏低,他們打理的基金自然跑輸恒指一大截。日後當大戶做足淡倉,大手拋售及沽空幾隻重磅股,到時恒指基金的表現便會相對較差。

打工仔透過強積金認購指數基金,並不能定期收到成分股派發的股息。若然自己認購在交易所掛牌買賣的指數基金(ETF),則可以定期獲分派股息。但筆者發現,一些指數基金(例如恒生H股指數上市基金)的股息率,往往低於恒生中國企業(H股)指數股息率,差距多於每年0.6%管理費及受託人費,這可能是因為基金額外收取其他費用。

今年6月,負責管理盈富基金的道富環球,被證監會譴責及罰款400萬元。證監會指該基金把現金結餘存放在一間有關連的公司,沒有支付利息給盈富基金,並且在6份中期報告及年報中作了錯誤陳述。規模達800億元的盈富基金被證監會發現內部程序出現問題,相信其他基金亦有類似情況,證監會實應多些抽查。

投資者認購指數基金時,必須清楚了解個別指數基金並非直接買入指數成分股,手上可能持有一些與指數表現相關的衍生產品。例如安碩A50中國基金,是一隻合成基金,實物投資只有10%,其餘為衍生產品,透過持有可轉換認購權證,追蹤富時中國A50指數。該指數基金市價長期未能跟足大市表現,不時出現巨大折讓(超過10%),投資者急於放售時便蒙受損失。

因此,筆者始終認為投資者自己揀股好過單單認購指數基金。投資者透過篩選,找出值得長線持有的股票。當發覺股價明顯偏高時(特別是大戶要挾淡倉)便沽出,偏低時(大戶要殺好友)便購入,長遠而言投資回報可望跑贏大市。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6-11-03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