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3年8月29日星期四

壹週刊:港人不應排斥內地人

近年香港本土意識高漲,對大量內地人來港,影響港人生活感到不滿。去年梁振英當上特首後,隨即叫停「雙非」孕婦來港產子,之後暫緩落實深圳非戶籍居民「一簽多行」措施,推出「港人港地」和「買家印花稅」房屋政策,以及實施「限奶令」,明顯是要平息港人對內地人的不滿。

不錯,過去十年,大量內地人來港旅遊、升學、產子和置業,確實為港人帶來不便,承受不少生活壓力。自從2003年實施「自由行」後,內地來港訪客人數由800多萬人次,增加三倍至去年的3,500萬人次。十年前,內地學生來港升讀大學人數不足1,600人,現在已增加約十倍至超過1.6萬人。

此外,「雙非嬰」的數目由2001年的600多人,大幅颷升50多倍至2011年約3.5萬人。大量「雙非嬰」陸續來港升讀小學,對本地學額帶來沉重壓力。大量內地人來港置業、租屋、購買名牌貨和生活用品(包括奶粉),令需求大增,推高本地的住宅和商業物業價格及租金。

每年萬多個內地生來港升讀大學,逼爆校園和宿舍,大學乘機賺一筆;三萬多個內地孕婦來港產子,逼爆醫院,私院乘機大幅加價;每日有數以十萬計的內地遊客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集中在旅遊區和購物區,自然為港人帶來不便,令原來已經十分擠逼的交通和道路變得更加擠逼,壓迫感大增。

然而,在這一切負面效果之外,內地人大量湧港,亦會帶來一定經濟和非經濟利益。根據統計資料,內地旅客來港為本地零售業每年帶來千多億元的收益,約佔四千多億元零售總值的三分一,為香港帶來大量基層就業機會。每年三萬多名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為私家醫院及醫護人手帶來十多億元收入。若日後這批兒童來港入學及定居,這有助紓緩香港人口老化和學生不足所產生的問題。

雖然內地人在港每年千多億元的消費不是全部屬於港人的收益,當中包括一定的進口貨品價值,但內地遊客對香港GDP的貢獻,估計每年仍達500億元以上,帶來約10萬個就業機會,這有助降低本地失業率。至於內地生來港升讀大學,當中不少是各省市的尖子,這可以激勵本地生發憤圖強,不要給內地生比下去。內地生畢業後在港工作,憑藉他們在內地的人脈關係,能為香港帶來額外商機。

香港地少人多,土地面積不過1,100平方公里,已住上700多萬人,當然難以承擔全部有意來港產子、升學、旅遊和投資的內地人。故此政府必須做好規劃,評估各項設施的負荷能力,以免對港人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激化港人與內地人的矛盾。

現時香港國際機場及東涌新市鎮附近,連接深圳各口岸的邊境地區(包括河套區),仍有數千公頃土地可供發展。政府規劃這些土地時,除了用作住屋外,還應包括商業、旅遊、休閒、學校、醫院、交通等配套設施。這除了可以讓內地旅客留在出入境口岸附近生活和購物,還可以為東涌及新界北區新市鎮居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避免他們浪費大量金錢和時間往返市區,加重公共交通的負荷。

香港始終是個移民城市,過去百多年大量內地人移居香港,為香港的建設付出努力。港人不應排斥內地人,應該與他們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各方面互相交流,把港人的核心價值灌輸給內地人。期望愈來愈多內地人認識人權、民主、法治、廉潔等核心價值,回到內地推動改革,扭轉內地腐敗的官場和商業文化。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3-08-29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3年8月22日星期四

壹週刊:四叔慷慨捐地誠哥無奈封嘴

早前恒生銀行前董事長利國偉病逝,各界對利氏的逝世深表哀悼,同聲讚揚他對香港所作出的貢獻。

各界人士對利國偉的表揚,不禁令筆者想到本地兩大富商李嘉誠和李兆基。二人同樣在香港經濟起飛年代作出不少貢獻,拿出真金白銀投資在香港各行各業,推動香港經濟發展。

「誠哥」和「四叔」確實存在不少共通點。首先,二人在內地出生,李嘉誠於1928年在潮州出生,11歲時由於日本侵華,舉家南遷至香港,22歲創辦「長江塑膠廠」。李兆基於1929年在順德出生,19歲時隻身來港,從事金融及貿易生意。

1958年,李嘉誠及李兆基二人轉戰地產市場,李嘉誠在北角購地興建工業大廈,李兆基則與友人合資組織地產公司。二人投資眼光獨到,能夠避過六七暴動前後的地產低潮,兼且能夠以低價購入地皮及物業,為日後的地產事業奠定基礎。

1971年,李嘉誠成立長江置業,翌年改名長江實業在交易所上市。1973年,李兆基創立恒基兆業,全力發展地產,積極購入換地權益書和收購舊樓重建。

1973年恒指大跌後,二人趁英資企業出現財務危機而進行收購。1978年,李嘉誠收購青洲英泥股權,一年後,再收購和黃股權,之後成為兩間公司的董事局主席。七十年代末期,李兆基開始收購煤氣股權,1983年成為公司主席。1985年,李嘉誠從置地手上取得港燈控制權。

八十年代初,地產市道陷入低潮,英資企業部署撤資,李嘉誠及李兆基二人對地產市場前景充滿信心,繼續增加土地儲備。中英兩國在1984年底簽署《聯合聲明》後,地產市場復甦,樓價由1984年至1997年上升十倍以上,長實及恒地市值暴漲,回歸前二人雙雙打進《福布斯》全球十大富豪之列。二人現在各自坐擁2,000億元以上身家。

只可惜97回歸後,市民看到長和系的公司攞盡着數和賺到盡的經營模式,開始對李嘉誠產生負面感覺。特別是由他兩個兒子打理的電盈及長江生命,股價暴跌,小股民損失慘重,李嘉誠的聲譽自然受到影響。

至於李兆基,一向較為低調,但不知何故在2007年高調談論股市,導致跟風的小股民瘋狂入市,在高位購入國企股。之後金融海嘯爆發,股價暴挫七成,小股民自然心存怨憤。

去年特首選舉,即使唐英年大勢已去,李嘉誠依然投他一票,這種堅持態度倒值得一讚。梁振英上台後,長和系頭頭碰着黑,先後遇上海難、碼頭工潮和雍澄軒取消交易事件。過去半年,一向喜愛與傳媒對話的「誠哥」突然封嘴,對一連串與長和系相關的事件不作回應,甚至連業績公布日和股東大會也謝絕傳媒採訪。

相反,「四叔」則表現得十分風騷,不時與傳媒大談捐地計劃,願意改變計劃細節,以回應各界的質疑。近月在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交流晚宴上,更主動回應仁安醫院、嘉亨灣、天匯、代母產子等事件。不論市民是否接納「四叔」的解釋,起碼顯示他願意面對別人的質疑,不會迴避問題,這總較「誠哥」的封嘴策略為佳。

以香港彈丸之地能夠出現這麼多傳奇人物,實在是港人的驕傲。盼望本地富豪,明白財富不能帶走,懂得財富「聚」「散」之道,把財富造福社會,而非不斷搜刮,為自己留下美好的名聲。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3-08-22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3年8月20日星期二

蘋論︰ 利國偉臨危受命 恒生升值二千多倍

被喻為銀行界教父的恒生銀行前董事長利國偉,於本月10日病逝,享年95歲。

利國偉可算是香港鮮有的傑出人物,在商界、政界和教育界三個領域都能夠作出巨大貢獻,為香港回歸前的政治和經濟奠定穩固基礎。回顧利國偉的一生,不單可說是香港金融業的發展史,亦可以看到過去數十年本地政治和教育的種種轉變。每逢到了關鍵時刻,利國偉總是臨危受命,最終力挽狂瀾,推動香港各方面的發展。

利國偉生於1918年,在澳門出生,二次大戰後1946年加入恒生銀行前身恒生銀號工作。恒生銀號創辦於1933年,初期實收資本不過10萬元。恒生銀號最初座落上環永樂街一棟舊樓內,之後不斷發展,業務擴展至廣州和上海。二次大戰期間,恒生銀號被迫暫停營業,轉往澳門經營。利國偉在澳門協助恒生的股東處理業務,戰後恒生銀號在港復業,獲邀加入公司,協助處理黃金買賣。

1960年,恒生銀號正名為恒生銀行。1964年,利國偉晉升為銀行副總經理。當年正值地產高寐期,地產商趁政府在1966年正式實施收緊地積條例前,向銀行大舉借款清拆舊樓重建。1964年中,一幢舊樓在拆卸中倒塌,引致附近多幢樓宇成為危樓。政府於是提高建築安全要求,結果減慢地產商拆樓和資金回收速度。個別倚靠銀行信貸的地產商無力還款,導致銀行資金不足,出現擠提情況。

1965年4月,一直作風穩健的恒生銀行,亦被謠言所累而被擠提。創辦人之一何善衡授權利國偉與匯豐談判,僅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完成交易。匯豐以5,100萬元購入恒生51%權益,避免恒生因資金不足而倒閉。

1983年,利國偉晉升為恒生銀行董事長,當時他亦為行政局議員。時值中英會談,港人對香港前途感到悲觀,樓價股價大跌,港元兌美元暴瀉。利國偉與當時的財政司及一眾行政局議員,一起制訂聯匯政策,令港元過去30年大致保持穩定,為香港發展成為金融中心奠定基礎。

1987年10月,香港出現股災,恒指幾日內大跌50%。股災後利國偉獲政府臨危受命,重組聯交所並擔任主席,負責平衡外資和本地證券商的利益,讓香港的股市進一步走向國際化。1997年,利國偉帶領恒生順利過渡,於翌年正式退休。

利國偉除了在回歸前,每次金融危機中都能力挽狂瀾外,還在教育事業上作出深遠貢獻。50年前,即1963年,中文大學在資源極度匱乏的環境下創校,利國偉是校董之一。1980年,利氏捐錢創立恒生商學書院,培養不少有志從商的中學生。由於恒商高考成績優異,過去多年更成為預科生首選學校。隨着學制轉變,中學文憑試取代高考,恒商已升格為恒生管理學院,提供大學學位課程。利氏對教育的付出和捐獻,值得那些只懂沽名釣譽和從中取利的人深切反省。

利國偉的一生,見證香港經濟起飛,政治環境的變遷。1969年,利國偉倡導推出的恒生指數開始向外公佈,過去近50年恒指成為反映香港經濟的寒暑表。恒指是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日,指數是100點,現在處於22,000點的水平,49年的升幅是220多倍,平均每年升12%(未計股息)。

恒指反映大市市值的升幅,恒指的升幅遠遠不及恒生銀行的市值升幅。1965年4月,恒生出售股權給匯豐,當時資產估值為一億元,現在恒生的市值已是2,400億元,48年上升2,400倍,每年升幅達18%(未計股息)。若然當日恒生在擠提下倒閉,這2,400億的財富便煙消雲散了!

(本文內容參考馮邦彥所著的《香港金融業百年》及《香港地產業百年》,謹此致謝。)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3-08-20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3年8月16日星期五

蘋論:和黃負債過萬億 出售百佳減債

上月19日,市場傳出和黃有意出售百佳超市,隨即惹來撤資疑雲。有傳言指百佳的大老闆李嘉誠,藉撤資表示對梁振英政府的不滿。雖然和黃及李氏一再澄清,出售百佳業務背後沒有政治考慮,但外界依然作出種種的猜測。和黃出售百佳將於今日截標,市傳叫價高達40億美元。

本地的富豪大都以地產發,之後將業務擴展至其他行業和市場。1979年,李嘉誠控制的長實成功收購匯豐銀行持有的和黃股權,並於1981年1月開始出任和黃董事局主席。1985年,李氏透過和黃成功收購置地持有的35%港燈股權。

李氏入主和黃及港燈後,除了將兩間公司旗下的船塢、貨倉和電廠地皮,改為發展住宅物業外,還積極發展港口、電訊和零售等業務,很快便在各市場上取得主導地位。之後便衝出香港,大舉拓展海外和內地業務,把在香港賺到的錢用作收購海外資產。最經典之作是在1993年以84億元收購英國電訊公司Orange的股權,六年後以1,180億元出售,賺取過千億元利潤。

隨長和系的業務不斷擴展,對香港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日增,自然惹來市民和其他財團的不滿。特別是九七回歸後,首任特首董建華的政策不時偏袒李氏家族,行會成員當中不少和李家關係密切。當市民不滿李家操控本地各行各業時,李嘉誠便指投資環境太政治化,將資金投放在海外市場。

和黃在海外投資,絕非一帆風順。1999年出售Orange大賺過千億元後,便大舉投資海外3G電訊業務,動用過千億元投得多個歐洲國家的3G電訊牌照,又投入數以千億元計的資金興建網絡。科網泡沫爆破後,和黃更貪勝不知輸,人棄我取,以高價不斷收購合作夥伴的3G業務股權,導致泥足深陷,集團負債由1,000億元急升至3,000多億元,每年單要支付利息也要百多億元。

和黃為了減輕負債和維持業務,過去十多年要不斷出售資產套現,當中包括歐洲瓶裝水業務、寶潔、港深兩地港口業務、印度和其他地區的電訊業務,總共套現2,000多億元。今次出售百佳業務,亦有可能眼見息口回升,趁早套現減債,減少利息支出。

根據和黃2012年年報,集團的流動負債有1,209億元,非流動負債有2,444億元,合共負債3,653億元,集團利息支出及融資成本達到92億元。另外,和黃集團的聯營公司(持股不多於50%)的負債總額更高達6,087億元,集團應佔利息支出及融資成本達61億元。共同控制實體的總負債則為1,832億元,應佔利息支出及融資成本為10億元。換言之,和黃集團及其聯營公司和共同控制實體的總負債高達11,572億元,集團要為此支付163億元利息及融資費用。日後若利率回升,每加息一厘,每年利息成本恐怕要增加約50億元。

和黃出售百佳,除了可以套現減債外,還可以逃避特區政府的法律規管。今年7月19日傳出賣盤當日,新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剛好正式生效,超市不能再隨便使用「最低價」等字眼。超市若然在廣告或宣傳上作出虛假說明,以及涉及不良營商手法,一經定罪,最高罰款50萬元及入獄五年。快將生效的《競爭法》,同樣在多方面規管超市經營方式,違法者要支付巨額賠償。

最近長和系公佈中期業績,20年來首度未有召開記者會。主席李嘉誠在報告中指出,個別市場受制於政府政策和規限。不錯,近年特區政府對市場規管越來越多,但倘若大財團懂得自律,不大賣「發水樓」,不欺壓小商戶和市民,政府又怎會被迫出手,立法進行多方面規管?長和系擔心政府規管,除了出售百佳外,是否還應考慮退出香港地產市場,甚至將港燈出售,以逃避《一手樓銷售條例》和《管制計劃協議》的規管?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3-08-16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3年8月15日星期四

壹週刊:梁振英房屋空置數字錯得離譜!

近日梁振英在特首網誌中發表文章(見8月9日),以「讓數字說明事實」為題,反駁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批評政府「盲搶地」的論據。梁振英說香港房屋空置量極低,並非如范國威所講有15萬個之多,故此他促請范國威轉支持政府發展新界東北。

事緣今年7月11日梁振英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范議員質疑特區政府沒有正視目前有「超過15萬個閒置住宅單位」而「盲搶地」,要求政府檢討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答問大會後梁振英同事去信邀請范國威提供具體資料和數據,對方回覆指數字來自去年9月13日一篇《壹週刊》文章。他細閱之下,發現原來「超過15萬數字」包括所有通常有人居住的非住宅單位,例如老人院、醫院、寄宿學校和監獄等。梁振英並引用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字,指去年年底只有4.8萬個空置私人住宅單位,空置率是十年來最低;可供出租的空置單位更少,只得3,689個。

筆者閱讀梁振英在網誌發表的文章後,發覺數字錯得離譜;慨嘆有人為了急急發展新界東北,不惜搬出不盡不實的數字,企圖蒙混過關,誤導公眾。梁振英出身測量師,對香港房屋供應情況理應有所認識,為何竟然在一篇不足500字的短文中,犯了眾多錯誤。

范國威引用的《壹週刊》文章的作者,正是筆者本人。筆者文章的重點,正正是要提醒特首和主管房屋政策的官員,要清楚掌握房屋存量和供應數字,以免基於錯誤的資料去制定長遠房屋策略。

根據梁振英所說的「事實」,香港的房屋空置量不過5萬多個。但真正的事實是全港房屋存量除了112萬個私人住宅單位和76萬個出租公屋外,還有接近50萬個已補價和未補價的資助出售單位(包括租置、居屋和夾屋),約22萬個村屋和別墅,3萬個員工宿舍和3萬個通常有人居住的非住宅屋宇單位。

根據統計處最新數字,今年3月底,全港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總數是264.7萬個,較家庭住戶總數(238.6萬戶)多出26.1萬個,范國威說空置單位有15萬個之多,其實已經打了個六折,空置量是梁振英所述的5萬多個的五倍!

統計處所指的永久性居住單位,包括通常有人居住的非住宅屋宇單位,但不包括非住宅用途、酒店及院舍內的屋宇單位。通常有人居住的非住宅單位,應該是指將工廠大廈或商業樓宇改作住宅的單位,而非指老人院、醫院、寄宿學校和監獄等院舍內的單位。永久性居住單位的定義,清楚剔除院舍內的居住單位。

梁振英在網誌文章中提到空置出租公屋單位只得3,689個,與實際情況相差近十倍!今年3月底,房委會和房協共有76.1萬個出租公屋單位,但居住在公營租住房屋的家庭住戶數目只得72.3萬個,即公屋單位總數超出家庭住戶數目3.8萬個之多。真不知3,689的數字從何而來,數字剛好與梁振英在特首選舉中所得票數(689)高出3,000。

梁振英的競選政綱主打房屋政策,若然他連香港有多少房屋存量和空置量也搞不清,又如何制定適切的房屋政策?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3-08-15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3年8月13日星期二

蘋論:樓市辣招不能撤 但可微調

由地產代理和業主組成的「辣招苦主大聯盟」,要求政府撤回部份穩定樓市的「辣招」。之後不久,金管局表示會因應樓市周期轉變,推出相應適當的「逆周期」措施。

根據資料,二手樓價在2009年初開始反彈,到同年9月上升超過三成,當中以豪宅的價格升幅特別顯著。政府原先認為豪宅價格飆升,對民生影響不大,故此未有制定應對措施。後來市民憂慮豪宅炒賣活動,會擴散至中小型住宅,要求政府干預。

金管局於是順應民情,在2009年10月開始推出「逆周期」措施,率先收緊樓價2,000萬元或以上的按揭,最多只可以借六成。之後一年多,金管局將收緊樓按的措施逐步擴大至樓價700萬元的住宅,最多只可借六成,1,000萬元最多只可借五成。

金管局連番出招,收緊貴價樓的按揭成效,自然將市場上的炒家和投資者推向中小型住宅市場,大幅度推高中小型單位的樓價。政府見樓價繼續上升,在2010年11月開始徵收額外印花稅(SSD),試圖驅走短期炒賣住宅的投機者。

去年10月,政府向非永久性居民開徵買家印花稅(BSD)。今年2月,向非首次置業人士開徵雙倍印花稅(DSD),兼且將寫字樓、舖位、商業樓宇及分層工廠大廈等非住宅物業,納入徵收雙倍印花稅範圍之內,令市場上的投資者大減。

近月本地物業市場的成交量大幅萎縮,住宅買賣數目,由每月平均7,000多宗下跌一半至3,000多宗,一度跌穿2003年初沙士疫症時的水平。非住宅物業買賣數目,更由每月平均2,000多宗大幅下挫七成多,跌至只得500多宗。物業成交量大減,自然影響地產代理的生計,上月有大批代理及業主上街遊行,抗議政府打壓樓市。

現時在住宅市場上的買家,主要是首次置業的市民,以及那些「不幸」中籤的人士,可以在二手市場免補價購買居屋。這群首次置業和認購二手居屋的市民,財力有限,投資經驗不足,日後樓價若大幅下挫,肯定損失慘重,住宅物業甚至要淪為「負資產」。

自從2009年10月金管局開始收緊樓按,之後政府推出一系列需求管理措施,不單未能幫助市民「上車」,反而令「上車盤」的樓價大幅飆升超過一倍,升幅遠遠超過同期大型單位四成多的升幅。然而,小業主持有的小型單位,縱使樓價大幅上升,想換樓亦十分困難,因為若先買後賣便要繳付雙倍印花稅。此外,若認購的單位樓價超過700萬元,便要預備280萬元(即四成)作首期;即使能順利將手上細單位先出售套現,也未必有足夠首期換樓。

因此,政府若想方便市民換樓,實應檢討雙倍印花稅的徵收方法,金管局亦應考慮逐步放寬樓按。只要市民有足夠還款能力,兼且通過加息的壓力測試,便應該可以獲批高於五成或六成的按揭。市民將手上的小型單位出售,將套現所得用作認購較大的單位,除了可以改善居住環境外,還可以增加「上車盤」的供應,有助壓抑這類單位的樓價升幅。

另外,政府實應考慮撤銷向非住宅物業徵收雙倍印花稅的措施。若要打擊短期炒賣活動,只需要向非住宅物業開徵額外印花稅便可。政府應從供應入手,大量增加土地興建寫字樓及商業樓宇,以免租金飆升而損害香港的營商環境。

物業代理公司亦應趁市場調整的機會,檢討是否需要租用這麼多舖位。若能大幅縮減分行數目,除了有助降低舖位租金外,還可以節省成本,避免出現大規模的裁員。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3-08-13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3年8月9日星期五

蘋論:紅籌股潤電涉貪 不是個別事件

上市公司華潤電力三年前收購山西煤礦,被指涉及貪污,近日六名小股東入稟法院控告潤電多名董事在收購交易上,未有盡責審理。另外,有《山西日報》前記者到廉署及警方商罪科,舉報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涉及潤電貪污案,更指出事件牽涉到中央政治局權力鬥爭。宋林發表聲明否認指控。

華潤集團是內地中央企業,是多間本地上市公司的母公司,2013年位列《財富》雜誌世界500強的第187位,每年銷售額4,000多億港元。華潤的歷史早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38年,中國共產黨在香港成立聯和行,藉以充實黨的經濟來源,1948年,聯和行改名華潤公司,「潤」字取自毛澤東的字「潤之」。建國後,華潤公司在港成為國家對外貿易的窗口公司。1983年,公司改組成為華潤集團。

現時恒生指數50隻成份股中,有12隻屬於紅籌股。所謂紅籌股,其實是相對於藍籌股。藍籌股一般是指知名度較高、市值較大、利潤較穩定和管理層較可信的上市公司,過往本地藍籌股等同恒指成份股,是長線投資者喜愛持有的股票。至於紅籌股,則是指在香港或其他內地以外的地區註冊,主要在內地開展業務和具中資背景的公司。

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後,越來越多具有內地官方背景的紅籌公司來港,成立公司經營業務。1983年,中國光大集團在香港註冊成立,集團董事長王光英是王光美的哥哥,王光美是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妻子。1990年,中信泰富在港註冊成立,董事局主席榮智健同樣具有雄厚的政治背景,其父榮毅仁曾任國家副主席。

1992年,中信泰富成為首隻晉身恒指成份股的紅籌股,原本屬於藍籌股的恒指成份股開始染紅。九七回歸前後,多間紅籌企業來港上市集資,當中包括上海實業、北京控股和中國移動。1997年5月北京控股招股,創下超額認購1,276倍的歷史紀錄,把港股推向瘋癲。

現時12隻屬恒指成份股的紅籌股,華潤系佔三隻,包括華潤創業、華潤置地和華潤電力。反映紅籌股表現的恒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25隻成份股中,更多達五隻屬於華潤系,除了上述三間公司外,還包括華潤燃氣和華潤水泥控股。因此,若潤電涉貪案連累系內其他上市公司,對本地股市有一定負面影響。

今次不是首次紅籌公司涉及嚴重管治問題,過去十多年,已有多間主要紅籌公司出現類似問題。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期間,廣東省窗口公司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出現財困,連累同系的粵海投資和廣南。廣東省政府為了打救粵海投資,將香港購買東江水的供水合約注入公司,為公司提供穩定現金流,方便債務重組。

2003年,「上海首富」周正毅被捕,涉及案件與本地上市的紅籌公司有關。2008年金融海嘯全面爆發後,中信泰富突然發出盈利警告,因為炒澳元而虧損超過150億元。消息公佈後,股價急跌五成多,最後要靠母公司中信集團注資打救,做了19年董事局主席的榮智健要黯然下台。此外,個別在內地經營電訊及房地產業務的紅籌企業,不時傳出涉及貪污違規事件,需要更換管理層。

在香港上市的紅籌公司,雖然受到本地法例和會計守則所約束,但由於主要業務在內地,公司高層屬於政治任命,小投資者實在難以監察公司管理層的表現,買賣交易是否真確,當中有沒有人將公司資產轉移至私人戶口中。潤電涉貪案不是個別事件,可能只屬冰山一角。隨中央政府嚴格審核地方政府債務,以及政治權鬥升溫,相信還有不少紅籌和國企股,會陸續出現類似潤電的問題。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3-08-09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3年8月8日星期四

壹週刊:大罪人與千古罪人

早前恒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突然發難,點名批評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指他未能做到「應使則使」,直言歷史會證明他是「大罪人」。陳啟宗指責曾俊華近年總共派發近2,000億元,金額足夠興建30所科技大學或30間瑪麗醫院。

眾所周知,陳啟宗是特首梁振英的忠實支持者,是少數全力支持梁振英上台的地產商。過去一年,梁振英的兩位商界忠實支持者劉夢熊和張震遠,先後接受廉署和警方調查,挺梁的商人買少見少。市場傳言曾俊華有機會接替快將下台的梁振英,梁的支持者自然十分肉緊,要想辦法打擊曾俊華的民望。

陳啟宗指曾俊華是歷史「大罪人」, 不禁令人想起回歸前在港澳辦工作的魯平,大罵末代港督彭定康是「千古罪人」。1989年六四事件後,當時的港督奕信為了挽回港人及投資者的信心,宣布千億元玫瑰計劃,在赤角興建新機場及其他基建設施。中方擔心英方藉此將香港的儲備花光,當時港澳辦副主任魯平對傳媒一連質問了三次「你說怎麼辦」?

到1992年,末代港督彭定康上任,首份施政報告推出「新九組」方案,把九個功能組別的選舉變成類似直選,惹來中方強烈不滿。當時魯平已升為港澳辦主任,大罵彭定康是香港歷史上的「千古罪人」。

但事實是九七回歸時,港英政府不單沒將儲備花光,還為特區政府留下4,000多億元儲備。至於被指為「千古罪人」的彭定康,歷史證明他確實有遠見,上屆立法會新增五個超級區議會議席,便是仿效「新九組」方案。日後關於2016年立法會選舉的政改方案,可能會擴大功能組別選民人數,變相推行一人一票直選。彭定康卸任港督一職後,除了出任紐卡素和牛津大學校監外,在政界依然十分活躍。他曾出任歐盟外交事務專員,之後被封為英國終身貴族,進身上議院,可算「名留青史」,絕非「千古罪人」。

因此,曾俊華被陳啟宗稱為歷史「大罪人」,實不應介懷,亦毋須感到沉重,歷史可以證明誰人才是真正的「大罪人」。曾俊華長期在政府工作,理財作風自然較為保守,一直依從《基本法》所規定,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過去六個財政年度,即使曾財爺向市民派發近2,000億元,政府依然有能力抵禦金融海嘯的衝擊,失業率維持在低水平,累積3,000多億元儲備用作發展基建,為下一代打好基礎。

至於陳啟宗,作為基督徒,實在知道在上帝面前,所有人都是罪人,並沒有「大罪人」與「小罪人」之分。陳以為2,000億元足夠興建30所科大或30間瑪麗醫院,即每所大學或醫院建築費為岷60多億元,這明顯與事實不符。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科大的建築成本預算是20多億元,後來超支16億元,即接近40億元,相等於現時的100億元,故2,000億元實難興建30所科大。去年曾財爺撥款150多億元重建廣華和瑪麗醫院,60多億元又怎夠興建全新的瑪麗醫院?即使可以興建這麼多醫院和大學,又是否有足夠醫護人員和大學教職員去運作?

陳啟宗與其關心政治和特區政府財政開支,倒不如專注事業,不要囤積住宅圖利,並要做好作為公司董事的監察本分,避免再出現類似美國安隆造假賬及破產事件,令小股東損失慘重的情況。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3-08-08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3年8月6日星期二

蘋論:斧頭利刀鐵鎚 不能掠奪自由

上周免費報紙《am730》及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駕駛私家車期間,遭兩名歹徒駕車截停及持鐵鎚狂扑車窗玻璃,幸施老闆機智成功逃脫。

今次已經是過去兩個月,第五宗涉及傳媒的暴力事件。今年6月19日零晨,壹傳媒主席黎智英住所大閘被車輛撞毀,大閘外發現一把斧頭及一把開山刀。6月26日,一輛運載《蘋果日報》的貨車被縱火;6月29日,將軍澳壹傳媒大樓大閘外發現菜刀。6月30日凌晨,三名歹徒在中環以牛肉刀指嚇送報工人,縱火焚毀二萬多份《蘋果日報》。

連串針對傳媒機構及老闆的暴力事件,犯案動機未明,是否有政治目的,除了主腦人之外,相信其他人難以知曉。黎智英接受訪問時表示,恐嚇事件與旗下刊物推動七一遊行和「佔領中環」有關。至於施永青,他指遇襲可能和自己的言論及文章「高調得滯」有關,因「口不擇言」而惹禍上身。

黎智英和施永青二人,可算是香港的傳奇人物。黎智英年幼時在廣州生活,母親遭受批鬥,被送往勞改,8、9歲便要賺錢養家。12歲偷渡到香港當童工,開始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享受到香港各方面的自由。後來自學有成,創辦佐丹奴時裝連鎖店。

六四事件後,由於黎智英支持民運,佐丹奴在內地業務遭到封殺,被迫將股權全數出售,轉戰傳媒市場。先後創辦《壹週刊》和《蘋果日報》,旗幟鮮明地追求民主自由,不時揭露內地和香港的政治經濟醜聞。

施永青出生於上海,3歲時移居香港,中學時信奉馬克思和毛澤東思想,畢業後曾經在左派學校任教八年。1976年文革後脫離左派,辭去教師工作,轉戰商界,加入地產發展公司。兩年後創立中原地產,發展成為地產代理業的大阿哥。2005年,施永青創辦《am730》,在一片睇淡的形勢下很快便轉虧為盈,在市場上站穩陣腳。

黎智英和施永青二人有不少共通點,包括二人年幼時曾經在內地生活,之後移居香港,成功創業,以及創辦報章刊物,成為個人分享生活和信念的平台。黎智英早早認定共產主義沒有希望,施永青則年近30歲才醒覺,背棄共產主義,擁抱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不再相信政府可以為人民謀求幸福。二人積聚財富後,透過不同方法回饋社會。

雖然香港還未有真正民主,但港人一直享有多方面的自由,包括言論和新聞自由。香港現時有十多份收費報紙,多份免費報紙,各有各的政治立場,每日的總印刷量高達500萬份,讀者可自由選擇。相信絕大部份的港人,都像黎智英和施永青一樣,珍惜香港的自由,不願意生活在專制政權之下,言論和新聞自由受到政府限制,假話、大話和空話充斥整個社會。

正如施永青所說,鐵鎚不能打碎一個人的信念;同樣斧頭、利刀、易燃液體及其他暴力手段,不能掠奪一個人對自由的擁抱,對民主的渴求。誠然,傳媒會犯錯,報道可能失實,評論員會有偏見,甚至「公器私用」。但在一個多元的社會,資訊自由流通,每個人的權利(包括聲譽)受到法律保障下,失實偏頗的報道和評論無法長久欺騙市民,最終會原形畢露,自食其果。

近年除了傳媒機構及老闆受到滋擾恐嚇外,政府有關方面一連串的政策和舉措同樣對傳媒工作帶來衝擊。當中包括肆意搜查報館,選擇性披露政府消息和檢控報館高層,有意限制市民查閱公司董事資料,令傳媒難以追查相關人士的違法行為。「有形之手」正不斷干預新聞和言論自由,實在值得市民關注。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3-08-06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3年8月2日星期五

蘋論:一波三折 東北發展可以休矣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完成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公聽會。民建聯的蔣麗芸表示,四日的公聽會被反對派用作攻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公聽會變成公審會,更批評那些要求陳局長下台的人是發瘋。

剛過去的周日,亦是公聽會開始前一日,三千名市民在炎熱的天氣下上街遊行,要求陳茂波下台。按照蔣議員的邏輯,這群市民全都是發瘋的。事實上,民調顯示七成人認為陳茂波家人在新界東北囤地存在利益衝突,近六成人認為他應該下台。早前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以11票對7票通過動議要求陳茂波下台。若要求陳下台的人是發瘋,恐怕香港沒有足夠的精神病醫院收容這麼多瘋人。

過去幾年,香港房屋供應嚴重不足,樓價飆升一倍多,令市民感到不滿。大量內地人湧港購物,逼爆港鐵車廂、商場及購物區,商舖租金大幅上升,令大量中小企業無法支付高昂租金而被迫結業。

梁振英參選特首,正正是因為知道市民對樓價租金高企感到不滿,在政綱上強調會分短期、中期和長期措施,去解決市民住屋問題,並提供足夠土地發展經濟。政綱上列明會成立跨部門的專責項目小組,更有效地推動新發展區的土地供應;在新界東北發展新市鎮,當中包括商業區、辦公室和商旅服務等設施,為當地居民創造就業機會。

只可惜,新界東北的發展卻「一波三折」,相信很難按原先計劃開展。梁振英上台後,委任前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麥齊光出任發展局局長。麥齊光上任12天,便因騙取租津而下台。他在任期間,在去年7月4日向立法會披露政府的住宅土地儲備共有2,153公頃,此外還有777公頃空置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當中不少可以轉為興建住宅。

當立法會議員及市民得悉原來政府手上還有近3,000公頃土地可用,對新界東北發展的逼切性自然大打折扣。去年9月,陳茂波接替麥齊光出任發展局局長後,出席新界東北規劃的最後一次公眾諮詢,近六千名市民要求撤回計劃,有新界原居民推撞反對規劃人士,場面極為混亂。

到今年7月,恰巧又是7月4日,陳茂波不理反對意見,公佈「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的最終方案,準備動用1,200億元公帑發展333公頃土地,當中300億元是收地賠償。政府花費巨額公帑,遷拆數以千計市民的家園,去發展333公頃土地,卻對鄰近佔地170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寸土不動」,自然惹來市民反感,要求把高球場納入規劃。

到上周傳媒揭發陳茂波太太及兒子原來在新界東北擁有土地,出任局長後沒有即時作出申報。陳當日負責簽訂土地的臨時買賣合約,又負責向村民收租,卻宣稱自己並無擁有土地實質權益,購入土地純作休閒用途,前言不對後語,與麥齊光及曾景文對租單位情況類似。即使陳將一切責任推卸給太太和外家,公眾對他的信任已蕩然無存,日後實難以繼續領導新界東北發展。

新界東北發展一波三折,而陳茂波本人亦一「波」三折。上任後不久面對房風波,之後涉及醉駕風波,現在又有囤地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後又怎樣面對議員和公眾?既然新界東北發展一波三折,當中又耗用大量公帑,向原居民及囤地的人輸送數百億元利益,政府實應暫時擱置計劃。在未來幾年,政府先行發展近三千公頃的空置土地,並把粉嶺高球場納入規劃,以及尋找合適地點(例如在大嶼山)重置高球場,真正做到平衡社會各方面利益,才是上策。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3-08-02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3年8月1日星期四

壹週刊:海外註冊加信託所為何事?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被傳媒踢爆妻子擁有新界古洞北發展區土地,涉嫌利益衝突,身為公職人員行為不當。陳及妻子多次向傳媒解釋事件,並發表聲明,試圖洗脫嫌疑。

陳茂波是會計師,妻子許步明是專業人士和事業女性,大學畢業並具有特許秘書專業資格。他們夫妻二人如何處理自己的財政和投資,是聯名買賣抑或獨立投資,以個人名義抑或公司名義進行買賣,公司在本地註冊抑或在海外註冊,是實名抑或找信託人持有,純屬個人決定,外人又怎能說三道四?

然而,當陳茂波決意服務市民出任公職,並不時以《聖經》彌迦書金句:「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提醒自己,情況便完全不同。陳茂波作為前立法會議員、問責局長及行會成員,掌握不少政府機密資料,有足夠權力影響政府政策的制定,故此必須申報利益,避免出現利益衝突情況。公司人員行使公權力的時候,亦應努力避嫌,避免瓜田李下,令人產生為個人或家人,或其他人士提供利益的觀感。

過去一年,陳茂波先後面對「劏房」和「囤地」風波,都將責任推給妻子,與妻子劃清界線。但按照《聖經》教導,當一個人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便成為一體,又怎能劃清界線,財政與投資互不相干?況且根據婚姻和遺產法例,陳茂波和妻子二人的財產及收入絕對有關連,除非他們另立合約。

陳茂波和妻子,以及其家人和投資合作伙伴,過去二十年成立多間公司,用作持有自住物業、劏房和土地。當中不少公司是在海外註冊,外人難以知道背後股東的真正身份。即使是值35萬元的農地,亦是由多間海外註冊公司持有,明顯是避免暴露股東身份,方便囤積居奇。

而那些由陳的妻子許步明出面持有的公司,原來真正股東又可能另有其人。去年陳茂波說妻子持有的公司涉及經營違規劏房,她沒有控制性股權。今次囤地事件,陳茂波被指說謊,妻子擁有股權高達67.5%。陳於是說妻子實際只持有一半股權,餘下一半是代另一公司持有,她不過是信託人而已。

若果陳的妻子許步明代其他人持有公司股權,又如何保證她不會代丈夫持有部分公司股權?許步明代其他人持有公司股權,其他人又會否代她持有股權?甚至會否出現「託上託」,即信託人背後又有信託人的情況?又會否有人暫時把資產交由其他人託管;其他人又簽訂協議,日後交還資產?

陳茂波妻子及家人(即兒子)的公司擁有國萬實業有限公司(持有古洞北土地)37.5%股權,國萬的另外兩個股東是Excellent Assets(佔50%)及Fidelity Management(佔12.5%),由於屬海外註冊公司,公司股東不詳,不知是否真正由許步明的家人持有。倘若廉署立案調查囤地事件,到時有關方面就必須披露兩間公司股東的真正身份。因此,陳茂波與其等到日後被迫披露股東身份,倒不如「先發制人」,主動作出披露,以挽回公信力。

假若Excellent Assets及Fidelity Management的股東包括陳茂波和妻子,及其他家人(例如兒女),出現利益衝突,他們亦可能解釋只不過是代人持有股權,甚至拿出信託書,或者找律師證明真正股東另有其人,以釋除公眾疑慮。然而,倘若為了釋除公眾疑慮而偽造文件,肯定罪加一等。

不論陳茂波今次能否渡過難關,只有他自己和上帝最清楚整件事的真相,將來他亦需要向上帝交賬。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3-08-01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