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

壹角度: 兩岸四地貪官逐個捉

今年四月,歐文龍案在澳門第三度開審時,爆出香港商人羅傑承及劉鑾雄涉案,向歐文龍行賄二千萬元使他們的公司成功投得地皮。到最近,二人被澳門檢察院正式控以行賄及洗黑錢罪。
 
香港的廉政公署早於1974年成立,而澳門到1992年才成立反貪公署,到1999年回歸後按照《基本法》成立廉政公署,取代葡屬澳門的反貪公署的職責。在殖民地時期,澳門貪污問題極之嚴重,市民習以為常地向公職人員行賄,便可以取得行政上的種種方便。
 
澳門回歸後,市民期望特區政府官員會廉潔奉公,一改過去貪污受賄的陋習,誰不知2006年爆出歐文龍貪污案,涉案總金額高達數十億澳門元。此外,案件最先是由香港廉政公署揭發,之後才將案件轉介至澳門廉政公署。歐文龍自2000年至2006年擔任澳門運輸工務司司長期間,涉及貪污舞弊的案件多達數十宗,澳門執法部門竟然一直視若無睹,實在匪夷所思。2008年,歐文龍被終審法院判處27年有期徒刑。
 
過去數個月,除了澳門外,內地及香港亦先後爆出政府高官涉及貪污案件。今年3月,薄熙來被解除重慶市委書記職務,到4月被暫停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員的職務,並接受中共中央紀委調查。薄熙來是繼前北京市市長陳希同、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之後,第三個因為違反黨紀下台的中央政治局委員。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陳希同自以為打壓學運有功,大量從事貪污受賄行為,總額達到55億元人民幣,在1998年被判有期徒刑16年。陳良宇則涉及挪用社會保障基金、收受巨額財產、濫用職權等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至於薄熙來案,涉及的貪腐金額更可能是中國史上最高。外國媒體披露,薄熙來及妻子谷開來(及其姊妹)在內地建立千億元人民幣的商業王國,並且將巨額資金轉移至海外及香港,金額至少八十億元人民幣。薄熙來主政大連、重慶市等地期間,大搞家天下、山頭主義,黨羽滲透黨、政、商機構,為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鋪路。
 

事有湊巧,今年3月香港廉政公署正式拘捕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以及新鴻基地產兩名聯席主席郭炳江及郭炳聯,之後再拘捕他們的兄長郭炳湘。許仕仁自1971年加入政府出任政務主任後,一直官運亨通。2000年離開公務員隊伍,加入由自己一手創立的強積金管理局,出任行政總監。之後加入新地,不久又返回政府當問責司長,在政府和商界兩邊走。除了許仕仁被廉署拘捕外,現任特首曾蔭權及另一位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據傳媒報導亦正接受廉署調查。上述提及過的涉貪官員,再加上前台灣總統陳水扁,兩岸四地(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澳門)的一眾涉貪官員,都先後被執法機構捉拿。這正好提醒當官的人,權力很容易使人腐化,應該不時警惕自己,不要心存僥倖,以免最終身敗名裂,被送入監牢。這些貪污案件,不禁令筆者想起清朝後期的「紅頂商人」胡雪巖,由商而官,由官而商,叱咤政商界,但最終因失去靠山,憂懼而死。中國百多年以來,官場的貪污腐敗,似乎沒有多大改善。為官者,實應視富貴如浮雲,一心為人民服務,約束自己的貪婪本性。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2-05-31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林氏力牆:的士司機應齊心反加價

原本的士團體向政府申請加價2元至2.5元,但由於的士司機反對加價,政府以業界未有共識為由,擱置加價申請。

今次的士司機反對加價,合情合理,符合本身及社會整體利益。經濟學推論,的士加價(不論是否透過開徵燃氣附加費)若能夠增加收入,車主自然會調高租金,司機並沒有得益,只能賺到當司機的工資。

根據運輸署的資料,加價後的士的營運收入不增反減,乘客量跌幅大於車費加幅。由於同期車租及燃料費用上升,租車司機的收入下降了5%。

過去一年,在最低工資的推動下,打工仔的收入平均上升近一成,但的士司機的收入卻下降。理論上,司機收入下降會轉投其他行業,令的士空置率上升,促使的士車主調低車租。但事實卻相反,的士車租不降反升,牌價更高達570萬元,較97年高位350萬元足足高出超過六成。

很明顯的士行業已出現一定扭曲,有車行藉着申請加價和加租去刺激牌價上升,影響的士司機收入。樓價飆升,政府還可以透過增加土地供應去壓抑;但的士牌價飆升,政府卻沒有相應增加牌照供應,任由牌價和車租越叫越高,影響的士司機生計。

倘若政府把的士牌照當作投資工具,便應考慮像樓宇買賣一般徵收印花稅。不然,的士過戶費若只是1,000元,只會鼓勵炒賣,人為造市,對社會長遠發展有害無益。




作者
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最新課程:暑期通識及英文班,新高中經濟學及BAFS,請電2512-0699查詢。)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 2012-05-29 A20| 專欄專論| 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2012年5月25日星期五

am730: 經濟人看世界 -大學誤入歧途

去年5月,獲《am730》的邀請為報章撰寫專欄。還記得第一次與管理層午膳時,其中一名十分好學的高層,曾經報讀本地多間大學的進修課程,他一開始說話時,便提及到大學出現不少管治問題。我答應為《am730》撰文,其中一個目的就是以過來人身份,把這些管治問題寫出來。


不經不覺已經在專欄寫了10個月,關於大學的管治問題,要寫的差不多已經寫下來。在此真的要多謝一眾編輯的忍耐,讓我在財經版寫一些與財經沒有直接關係的議題。日後將多寫投資理財的題目。


自從1995年取得博士學位,開始在報章和學術期刊發表文章後,便有機會接觸到學術界、傳媒、政界和商界人士。當我愈接近大學及政府的權力中心,便愈發覺大學及政府出現嚴重的管治問題,而問題不斷惡化。


過去幾年,法庭審理多宗涉及大學高層及關連人士的案件。去年港大百周年校慶出現的八一八事件,令人關注到大學掌權者依附權貴,放下學術尊嚴的問題。到近月,特首曾蔭權及前政務司長許仕仁,一個因接受富豪款待而接受廉署調查,一個與富豪同被廉署拘捕。即使事態的發展令港人對大學及政府的管治和廉潔產生疑問,但讓這些事情暴露在港人眼前,相信可以推動大學及政府進行改革,防止再出現類似的貪污案件。


最近筆者將過去寫下關於大學管治問題的文章,整理成書,出版了一本名為《大學歧途》的另類學術著作,總結過去22年的大學教學生涯,探究本地大學如何誤入歧途,偏離追求真理,啟發思維的傳統使命。在此特別多謝《am730》同意轉載部分文章。期望這本書能夠促使有心辦好大學教育的人,撥亂反正,把各院校重新納入正軌,挽回大學失去的靈魂。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
(最新課程:暑期通識及英文班,新高中經濟學及BAFS,請電2512 0699查詢。)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2-05-25 M2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2012年5月24日星期四

壹角度: 分拆課程 杜絕出賣學位

近年八大院校透過開辦自資課程,大量印製文憑和證書,已引起政府和立法會的關注。這些自資專上課程,美其名是「自負盈虧」,學費只會「收回成本」,但實際上卻得到政府直接和間接的補貼,為院校帶來豐厚盈餘。這些盈餘透過會計手法變成大學高層的額外薪酬,而一眾學生為此而付出巨額學費,有人甚至因而債台高築。
 
根據教育局及立法會秘書處的資料,由2008/09年至2010/11年的三個學年,八大院校自資課程的學費收入由40億元增加至接近50億元,上升24%。扣除開支後的盈餘由2.8億元,急升至接近10億元,急升兩倍多。每年50億元的學費收入,當中有10億元的盈餘,毛利達到兩成。不少評論把兩成的毛利變作投資回報率,其實並不正確。現時兩間電力公司的准許回報率約10%,是以資產值計算利潤。兩電投資100億元,每年即可以獲得約10億元的利潤。但八大院校辦學的用地不少是政府免費批出,興建教學大樓的建築費又可以向政府免息貸款,分20年攤還。因此,八大院校的投資額肯定遠遠低於100億元,便能夠每年賺取10億元,回報率肯定遠高於兩電的准許利潤。教育這一門「生意」,主要投入是人力資源,而非土地和教學設備等資本開支。本地高等院校,每年獲得政府過百億元資助,當中超過70%是用作教職員薪酬支出。大學以高薪聘請教授,他們本應從事研究工作和負責教授教資會資助的課程。但不少大學教授,竟然將大部分工作時間用作管理和教授自資課程,一面收取教資會提供的豐厚薪酬,一面收取自資課程的管理費和教學費,實行賺到盡。
 
舉例來說,一名年薪百多萬元的全職教授,倘若一半工作時間是用作研究,一半時間用作教學,時薪達到5,000元。一些大學院系自行以外判兼職形式,聘請全職教授負責自資課程,時薪不過千多元,一個學科42小時,薪金支出不過數萬元而已。假設大學每個學科的學費是一萬元,一班學生30人,便可以收30萬元學費。扣除教授的薪金和其他支出後,仍有巨額盈餘供大學高層使用和調配。最離譜的是有些大學全職教授,竟然可以完全不用教授教資會的課程,白領人工,之後還可以兼職負責管理和教授自資課程,多賺一筆。一些大學院系,甚至調動高薪教授專門負責自資課程,把教資會的課程交由低薪講師(甚至兼職講師)負責,時薪不過數百元。亦有大學把自資課程的學生,與教資會課程的學生混合起來,同一時間授課。上述做法,明顯是以公帑補貼大學做生意。其實八大院校能夠透過開辦自資課程獲得巨利,除了懂得「善用」公帑外,還有一個競爭優勢,就是出賣大學品牌,吸引學生報讀名下社區學院所辦的副學士課程。因此,若要杜絕大學濫印證書、出賣學位等行為,教資會實應盡快落實要求八大院校分拆本部和社區學院,這可以避免出現賬目不清,以公帑補貼大學做生意的情況。讓其他非教資會資助的私立大學,可以在公平的環境下與八大院校競爭。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2-05-24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

林氏力牆:樓價超越九七的啟示


反映全港二手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最新報103.35點,打破1997年10月的102.93點的歷史高位。

現時樓市是否出現泡沫,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政府財金官員不時提醒市民樓市泡沫化,多次出招遏止樓市升溫,但依然無法阻止樓價繼續上升。亦有地產代理表示,若計算二手樓的折舊,樓齡增加15年,樓價理應下降約三成。因此,扣除通脹因素,現時二手樓價實際較九七時高出約三成。

過去幾年本地樓價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供應不足和供樓利息偏低。由於香港實行聯繫滙率制度,本地銀行無法大幅調高利息去遏抑樓價。但政府作為最大的土地供應者,過去幾年沒有提供足夠土地建屋,令樓價大幅上升,實應為此負上最大責任。本地樓市熾熱,雖然令政府庫房收入大增,但亦令到不少市民無法安居樂業,加深民怨。

梁振英上台後,會回應市民訴求,希望透過增加土地供應,增建公屋和居屋去平抑樓價。但問題是房屋供應需要一段時間才可增加,市民對投價的期望又會隨着經濟波動而急速轉變。政府想調控樓價,維持樓價平穩,結果可能適得其反,令到樓價出現更大的波動。

當日董建華亦是一心希望樓價平穩發展,但突如其來的亞洲金融風暴令樓價急促下調,之後要花上六年時間,才能扭轉樓價下跌趨勢。今次梁振英的房屋政策,不知會否因為外圍經濟急速下滑而落得同樣下場?





作者
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最新課程:暑期通識及英文班,新高中經濟學及BAFS,請電2512-0699查詢。)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 2012-05-22 A20| 專欄專論| 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2012年5月20日星期日

時代論壇: 經世理財- 不義之財不可貪




「不義之財不可貪」,這句老生常談的說話,說起來難免被人覺得「老套」。在這個著重物質享受的社會,處處充滿著金錢誘惑,要做到完全不貪不義之財,不貪小便宜,不以權謀私,又談何容易!

聖經耶利米書第十七章提到「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過去二十多年,筆者從事學術研究,有機會認識和接觸學術界、政界和商界的領袖。當筆者愈接近權力中心,愈發覺這些領袖在人面前的表現,與他們內心的真正世界可以是截然不同的。
  
大學高層制定的發展策略,表面上是為了大學長遠發展和師生利益,但實際是希望從中取利。同樣,政府高官制定政策,表面上是為了公眾利益,實際上卻是有人從中輸送利益,以換取延後報酬。過去公眾一直關注數碼港、紅灣半島、環保露台、西九發展等事件,當中有否涉及官商勾結、利益輸送,但一直找不到實質證據。
  
但上帝是鑒察人心、試驗人肺腑的,並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結果報應各人。不按正道得財的人,那財都必離開他們,他們甚至最終被送入監牢。
  
過去幾年,廉署偵破多宗涉及大學教職員的貪污案件。到最近幾個月,特首選舉前後,先後暴露出現任特首和前政務司司長,以及個別富商,涉及收受利益,正接受廉署調查。最令人感到悲哀的,接受調查的高官和富商當中,有天主教徒和基督徒,令未信的人對信仰產生懷疑。

上帝認識每個人,我們的罪在上帝面前無法隱藏。上帝不看人的外表,只看人的內心。最近發生的事情,正好提醒每個信徒,不要自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甚麼,最終收的也是甚麼。上帝會按祂的時候,施行審判。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時代論壇: 第一二九零.一二年二十

2012年5月18日星期五

am730: 經濟人看世界 -學術造假 不是內地專利


無綫電視憑《新聞透視》之「學術造假」,再勇奪有國際新聞奧斯卡之稱的「皮博廸獎」。有份負責製作的新聞工作者認真搜集資料,走訪內地多間院校,嘗試訪問涉及學術造假的大學教授,這種敬業樂業的專業精神,實在值得表揚。

內地假貨充斥市場,假酒、假煙、假名牌、假蛋、假奶粉和假藥……總之假貨數之不盡,大家自然不會對學術造假感驚訝。幾年前,筆者與同事發表一篇學術論文, 部分內容被內地3名學者抄襲,搬字過紙,在著名的IEEE會議中發表,實在令人感到既憤怒又可笑。這次事件亦成為獲獎新聞片的內容。

事實上,學術造假豈只局限於內地大學的學者,本地幾間大學的教授過去亦曾被人揭發涉抄襲別人著作。包括城大講座教授的研究專著,十多頁是抄襲港大的學者。 又有法律學院的副教授,論文內容涉及抄襲別人,沒有做足註釋和列明出處。最令人失望的是某本地大學醫學院多名教授,涉抄襲別人著作,及使用失實醫學圖片。 甚至有報道指其涉嫌在數據上造假,在一種尚在進行初步測試的藥物上,只得幾十人服用過,但研究人員竟可找到百多個樣本研究。

不少享有特權的大學教授要求下屬代其撰寫研究計劃書申請資助,有些更沒有參與研究,便要求下屬把自己名字加上論文作者一欄上。當出現事故,研究計劃書或學術著作被揭發是抄襲得來,涉及造假,便把責任推卸給下屬,由最低級的研究人員承擔後果。

由此可見,學術造假並非內地大學專利,不少本地大學教授也有造假。大學資助委員會實應成立專責小組,接受各間大學基層研究人員的投訴,調查那些逼迫下屬, 不勞而獲,把下屬研究成果據為己有的大學教授。若發覺投訴成立,便應褫奪他們的教授職銜,並追討過去欺騙得來的研究經費和教授薪酬。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2-05-18 M2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2012年5月17日星期四

壹角度 : 大會堂金禧 回顧與前瞻


今年是大會堂啟用五十周年,剛巧是筆者踏入人生五十「知命」之年。對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和成長的港人來說,大會堂確實令我們留下不少美好的回憶。

筆者年幼時居住在上環,父母或親戚在假日會帶我、兄姊和弟弟到中環皇后像廣場一帶遊玩,對附近一帶建築物,包括大會堂,舊滙豐總行和舊高等法院(即舊立法會大樓),印象深刻。小學參加由小童群益會主辦的中環露天小畫廊比賽,繪畫中環一帶景色,獲得優異獎。

升上高中後,曾經有一、兩年時間,每個週末都跑到大會堂高座圖書館借閱考試參考書和其他課外書籍,開始養成閱讀的習慣。還記得當時大會堂的廁所是要收費的,有一次急於「幹大事」,但身上找不到五角硬幣,十分狼狽,幸好最後找到其他人作找換。
上了大學後,開始有機會到大會堂欣賞話劇、中樂和管弦樂團演出。我和太太拍拖時,亦喜愛到大會堂欣賞香港話劇團的演出。印象較深刻的一次,反而是欣賞管弦 樂團的慈善演出,台下聽眾對演出拍爛手掌。但突然間坐在前排的港大校長黃麗松轉過頭來,提醒我們應該讓整首樂曲演奏完畢後才鼓掌表示讚賞。

相信不少朋友都選擇在大會堂舉行婚禮,我和太太也是。由於大會堂屬熱門結婚地點,每日舉行婚禮的名額有限,以先到先得方法分配,故此適逢旺日例必要在三個 月前排期註冊。還記得結婚前三個月,我和太太清早跑到大會堂準備輪候配額,見到辦公室門口空無一人,向人查問後才知道擺了個大烏龍,婚姻登記事務處是在金 鐘,不是在大會堂。幸好即使耽延了近一個小時,最終趕及獲發一個配額。

結婚前後,不時和太太、朋友到中環皇后碼頭及天星碼頭一帶散步;乘搭渡輪和出租遊艇出海。這一帶的海岸線與大會堂連成一體,是香港五十後和六十後的集體回憶。

筆者自從二○○四年獲政府委任,先後加入表演藝術委員會、表演藝術資助委員會和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至今將近八年。經過多年出席會議和接觸藝術團體,對香 港的文化藝術發展有更多了解和認識。過去數十年,本地不少熱愛文化藝術的有心人,將寶貴青春獻上,默默耕耘,努力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此外,還有不少 人和機構,出錢出力支持業界發展。

其實香港並不缺乏熱心於文化藝術的工作者,較為缺乏的是表演場地和資金。香港嚴重缺乏表演場地,幾個主要場地,包括大會堂和文化中心,經常全年爆滿。其他 較為細小和偏遠的表演場地,出租率亦十分高,令一些中小藝團難以租用到合適場地演出和排練。原本西九的發展可以紓緩場地不足的問題,但工程一拖再拖,相信 到新一屆政府完結前,本地的表演場地依然缺乏。

至於資金不足,其實問題應該不大。香港是個極之富裕的城市,政府累積巨額盈餘,又有大量富豪坐擁過百億元,甚至過千億元身家,只要將其中的一、兩個百分點的資產投入藝術發展,數目已是數以百億元計。

未來幾年,香港各界實應積極投放資源,大力推動文化藝術發展,擴大年輕人的發展空間,打造香港成為一個真正的大都會。市民和商界領袖除了在事業上繼續打拼外,亦不要忘記善用餘暇,欣賞文化藝術表演,提升個人生活質素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2-05-17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

林氏力牆:中電狂加價 有恃無恐


最近中電在股東周年大會上,預告未來三年因天然氣價上升2.5倍,將令電費上漲四成。
 
中電早於
1990年代初與內地天然氣供應商簽訂合約,自1996年起從海南島氣田向中電供氣用作發電,為期20年,直至2015年。1998年,政府因應中電備用電量超高,要求公司押後燃氣機組的投產日期,當時中電表示因為已簽訂合約,不能延遲提取天然氣。
 
2003年,中電突然間又說天然氣供應量較原先估計為低,可能提早幾年「斷氣」,故此要減少提取天然氣,增加使用燃煤發電。中電大幅增加燃煤發電,令空 氣質素變差,之後便向政府提出近百億元的減排計劃,為燃煤機組安裝減排設施。另外又建議投資過百億元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確保天然氣供應。中電提早「斷 氣」,要市民多付電費,政府及立法會實應追究責任。

政府應向市民交

2008年,政府延續中電管制計劃,同時批准中電五年超過400億元的投資計劃。政府否決中電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要求公司向內地公司購買天然氣,但卻沒有向市民交代這是否符合成本效益。
 
既然投資計劃和供氣合約都是政府批准和要求的,中電自然有恃無恐,按照發展計劃提出大幅加價。加上新的管制計劃設有仲裁機制,政府若違反協議,中電可以提出仲裁,要求政府賠償。因此,未來幾年市民只好無奈地面對每年超過一成的電費加價。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 2012-05-14 A20| 專欄專論| 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2012年5月11日星期五

am730: 經濟人看世界 - 騙研究資助 非個別事件

4名中大研究人員被揭發在過去兩個學年,分別提交舊有或已完成的研究計劃,申請研究資助局的研究基金,每宗資助金額由數十萬至幾百萬元不等。

筆者相信,類似意圖欺騙政府研究經費情況,絕非個別事件。過去亦試過有大學副校長級人馬,以其他學術論文作為某項研究資助計劃的成果,後來被人揭發論文的 投稿日期或被接納刊登的日期,竟較批出資助日期為早,研究人員未取得資助便已完成研究。只不過大學隱瞞,違規事件才沒有曝光。

過去十多年,本地大學要求教員一窩蜂大做學術研究,「閉門造車」,大造文章,誓要超英趕美,提升大學在世界的學術地位。大學不單要求教員定期發表A級或B 級學術論文,還要求他們定期申請研究資助局的研究經費,藉此向外界顯示自己的研究實力。在工商管理及社會科學領域(包括經濟學)的研究經費,申請成功率只 得20%至30%,遠低於其他學術領域。八大院校的學者一同競逐研究經費,大多數會失敗而回。但校方卻沒有理會這些客觀因素,硬性規定教員一律必須提交研 究計劃書,申請政府資助,否則會影譽續約或升職,結果浪費大量教員的工作時間。

筆者在01年至06年先後帶領幾名同事,提交3個研究計劃書,申請研究資助局的研究基金,最終全部申請成功,取得研究經費近一百萬元,可說是這個制度的得 益者。3個研究項目包括研究本地及內地電力市場、貨櫃碼頭的壟斷問題及內地電訊市場發展,對香港和內地的發展有一定實用價值。但要限期完成研究,兼要通過 校內校外的研究成果評審,故研究人員面對不少「交功課」壓力。有人可能以其他研究著作交功課。

中大的研究人員意圖欺騙研究經費當然不對,但大學為了提升自己的研究實力而逼迫教員,是否亦要負上一定的道德責任呢?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2-05-11 M2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

壹角度: 九倉再次押錯注


早前的特首選舉,提名期結束前唐英年補交13個提名,當中有10個是來自九龍倉集團。不知道是有心抑或無意,九倉主席吳光正的提名因身份證號碼出錯,被選舉事務處裁定為無效。結果,九倉只能為唐英年增加「九」張提名票。

首選戰正式開始後,長實、新地、恒地和新世界四大地產集團,一早表態支持唐英年。唯獨坐擁10票的九倉系,遲遲未有正式表態,要到最後一刻才決定押注唐英 年。結果唐英年慘敗,九倉支持的特首候選人未能上台執政。  

今次不是九倉第一次在特首選舉中押錯注。1996年的首屆特首選舉,公司主席吳光正辭去所有上市公司職務,披甲上陣與董建華競逐特首一職。結果失敗而回, 要繼續留在商界打拼。  
不知道是否巧合,董建華上台後,九倉在香港的業務發展便遇到不少挫折,未能像其他地產商一樣,不時得到政府在政策上的方便。 

首先,九倉旗下的有線電視,在1993年獲港英政府發出12年專營權,壟斷本地收費電視市場。可是到1998年初,政府向香港電訊發出牌照,容許公司提供 收費的自選影像節目服務。政府指自選影像節目服務屬「個人」點對點服務,不是公眾廣播服務,故此沒有損害有線電視的專營權。  

之後特區政府進行收費電視檢討,決定增加發牌數目。到2002年,再多三間收費電視公司加入市場競爭,有線電視只能「專營」,不享「專利」。 九倉自1966年起租用海運大廈,每年地租10萬元,地契將於今年6月到期。過去九倉曾經計劃在海運大廈的碼頭興建摩天輪作為旅遊景點,又在2004年提 出洽談續租。但政府並未有理會九倉的續租要求,摩天輪亦一直未有興建。

之後政府以海運碼頭不能停泊排水量超過五萬 噸的客輪為由,自行在舊啟德機場規劃和興建第二個郵輪碼頭。啟德郵輪碼頭首個泊位明年才啟用,而九倉海運碼頭的租約又在今年六月屆滿,真不知道之後的一年 多,郵輪乘客是否要在公眾碼頭,抑或葵涌貨櫃碼頭上船落船。

 2004年,九倉與政府全資的九鐵,因為在海港城興建西鐵廣東道車站出口的補償問題,鬧上立法會。九鐵質疑有人「吊起來賣」,要求補償三、四十億元之多, 佔整個南環線90億元造價的四成。雙方爭持不下,最終玉石俱焚,九鐵決定放棄興建廣東道站。

 2008年,九倉的時代廣場被指佔用地面三萬多呎的公共休憩地方,用作商業展覽。港英政府在1992年批出土地時,因九倉撥地作公共用途,多批16萬樓面 面積,估計令九倉多賺20億元。不料時代廣場將公共空間變作私人用地,並且出租牟利。後來律政司入稟高等法院,指控時代廣場違約。 

 過去15年,九倉在香港的業務發展,明顯不及其他財團。不論地產發展抑或公用事業的業績,遠遠落後於其他四大家族。幸好受惠於自由行,才令公司租金收入大 增。九倉在內地的地產發展投資,遠遠多於本地的投資,現在已在內地多個城市擁有土地儲備,早已將資金撤離香港。今次特首選舉再次押錯注,恐怕未來日子在香 港的業務仍很難有所突破。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2-05-11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2年5月7日星期一

林氏力牆:拉布求和 結果三輸

泛民採取拉布策略,試圖阻延立法會通過議員出缺安排的條例修訂,逼使政府撤回草案。立法會因開會人員不足,再次出現流會。

經過去年區議會選舉,泛民理應知道市民對極端偏激的政治行為,已感到厭倦。但現時的立法會直選議席,採用比例代表制,只要在個別選區,取得接近一成甚至更低的選票,兩、三萬選票已可取得一個議席。

社會上總有一些選民,對政府推出的政策感到不滿,故此個別政黨選擇走激進路線,甚至以粗暴言語和行為衝擊掌權者和執法者,依然有一定市場。特別是立法會選舉將至,個別議員自然做足工夫,爭取表演機會。

不錯,過去不少政府政策偏袒大財團和地產商,令小市民和中小企的生存空間愈來愈細。過去幾個月,特首曾蔭權被揭發接受富豪「海陸空」款待,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及新地郭氏三兄弟先後被廉署拘捕,令市民更加相信政府官員勾結商家,不少政策涉及利益輸送。

今次泛民採取拉布策略,可能會阻礙其他立法工作,包括規管一手樓銷售、競爭法和強積金自由行。這些立法工作正正是要打擊地產和金融霸權,若果未能趕及在今 屆會期完成立法,廣大市民將會蒙受損失,變相幫助地產商和金融大鱷。到時恐怕泛民會在立法會選舉中流失大量選票,與現屆政府和市民,一同變成輸家。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 2012-05-07 A20| 專欄專論| 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