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

壹角度:港鐵:靠政府補貼的國企

過去數月,港鐵轄下的八達通公司出售市民私隱資料圖利,趕搭發水樓「尾班車」,以及在繁忙時間出現列車故障而不懂應變,惹來各方面的非議。特區政府作為港鐵的大股東,未有好好監管港鐵,容許公司只顧牟利而不顧商業道德和社會責任,實在難辭其咎。
 
港鐵前身是地鐵公司,成立於1975年,當時由政府全資擁有,以審慎商業原則負責興建和經營鐵路及相關業務。地鐵興建的第一條鐵路線是由觀塘至中環,於1979年至1980年分段通車。之後,地鐵的網絡不斷擴展,覆蓋港島北面,以及由荃灣伸延至將軍澳新市鎮。上世紀九十年代政府興建新機場,地鐵負責興建機場鐵路,連貫赤角機場及中環。

九七回歸前十多年,香港經濟快速增長,樓價大幅升,由1984年至1997年,本地樓價平均上升10倍。地鐵受惠於樓價上升,從發展車站上蓋物業中取得豐厚利潤。九七回歸後,地產泡沫爆破,樓價在六年間下挫近七成,地鐵有份發展的西九龍和將軍澳樓盤,空置情況十分嚴重,市場湧現大量負資產物業。2002年10月政府推出挽救樓市措施(即「孫九招」),其中一項是暫停地鐵上蓋物業的招標,藉此減少樓宇供應。

亞洲金融風暴後,特區政府面對多年財政赤字。為了滅赤,政府決定出售手上資產,包括地鐵的股權。政府2000年將地鐵上市,出售25%股權,為政府帶來近100億元收入。由於政府依然是大股東,擁有約75%股權,又負責制定房屋及運輸政策,以及監管地鐵的運作,結果不時出現角色衝突的情況,決策時不知應該是為了股東利益,還是乘客或公眾利益。

九七回歸後,樓價已不像之前瘋狂上升,地鐵依靠物業發展利潤補貼鐵路營運的模式已難以維持下去。公司於是要直接向政府伸手取錢,由政府注資興建鐵路新線,當中包括迪士尼延線、西港島線及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動用公帑達700億元。2007年,政府又半賣半送將九鐵的鐵路經營權及物業發展權給予地鐵,令市場對地鐵日後發展充滿憧憬。

兩鐵合併成「港鐵」,新公司在公共交通市場的佔有率超過四成。港鐵取得九鐵的物業發展權,又成為西鐵沿線物業上蓋發展的代理人,有能力操控樓宇供應,影響樓價升跌。合併後兩年多,乘客便要面對加價,亦有資料顯示港鐵沒有按照原先計劃,為各物業發展項目進行招標,令過去幾年本地樓宇的供應量大跌,直接間接助長樓價升。

合併前,港鐵在2007年的鐵路營運業務及相關業務的經營利潤只得30多億元,合併後,2009年的利潤倍增至60多億元。港鐵的額外利潤,主要是來自九鐵的虧損。現時九鐵仍擁有鐵路業務的資產,但根據合併協議,卻只能以超優惠價每年7.5億元將資產出租給港鐵營運。由於九鐵興建西鐵的投資額十分龐大,每年折舊支出達20多億元,在租金收入低微的情況下,賬目上錄得超過20億元經營虧損,這還未計10多億元的利息支出。

港鐵是名副其實的國企,公司利潤主要依靠政府提供資金、廉價土地和優惠租金而得到。筆者過往亦曾經做過統計,發現港鐵參與興建「發水樓」的數目,更是眾發展商之冠。

自2000年上市後,港鐵這間國企的管理層,薪酬大幅上升近一倍,薪酬最高的董事由年薪800萬元左右上升至超過1,500萬元,還有七位董事年薪超過550萬元。港鐵是依靠政府補貼的國企,長期向政府伸手取數,管理層卻以為自己十分能幹,收取所謂「市場酬金」,納稅人、小股東和乘客,又是否服氣呢?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壹週刊 | 2010-10-28 | A004| 時事| 壹角度 | By 林本利

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

壹角度:仇商情緒特首有責

今年的施政報告,特首曾蔭權用了不少篇幅,談論到香港的貧富差距問題,社會出現分化對立的氣氛。

較早前,自由黨前主席田北俊在報章撰文,指出近年社會出現一股「仇商」情緒,特區政府應負上很大責任。筆者同意政府有責任,但原因卻不是政府沒有做好扶貧工作。

筆者亦認同曾特首的言論,香港人並不仇富、也不仇商。社會出現仇商情緒,主要是針對一些不公義、不公平的營商手法。然而,政府沒有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而讓少數財團及地產商巧取豪奪,予取予攜,實在亦難辭其咎。

97回歸前,末代港督彭定康委託消費者委員會向六個缺乏競爭的行業進行研究,以及提出建議加強市場競爭。這六個行業包括地產、銀行、電訊、廣播、超市及家用燃料市場。1996年,消委會完成各項研究,並且提交總結報告,建議政府制定公平競爭法。

除了上述六個行業外,一些學者及市民發覺到電力市場、貨櫃碼頭及燃油市場同樣缺乏有效競爭,壟斷的情況十分嚴重,建議政府開放市場或加強規管。

97回歸後,特區政府只願意開放由英資操控的電訊市場,以及逐步撤銷銀行業的利率協議。由外資操控的燃油市場,政府則透過更改油站競投制度,引入新經營者,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和煤氣公司。

至於由本地華資富豪操控的行業,特區政府卻沒有推出過任何政策,試圖打破市場被壟斷和操控的局面。結果地產、廣播、超市、家用燃氣、電力及貨櫃碼頭等行業,繼續由華資財團壟斷,小市民及中小企任由宰割,缺乏真正的選擇。

更令人氣憤的,就是回歸後幾次經濟大波動,小投資者及小市民損失慘重,但幾個大財團和地產商卻依然可以賺個盆滿滿。97回歸後地產泡沫爆破,樓價暴瀉,小業主損失慘重,數以十萬計的家庭成為負資產一族。但特區政府卻動用千億元入市托高藍籌股(包括眾多華資財團的的上市公司)股價,一面停止賣地和出售居屋,一面容許地產商巧立名目,大量增建樓面面積去圖利,令樓宇供應量大增,樓價跌個不停。

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小股民損失慘重,但一眾華資財團的科網公司,包括電盈、TOM.com、新意網、路訊通及長江生命,卻能夠成功上市,從股民身上取去數以百億元的資金。

2001年,政府全面撤銷利率協議,大銀行為了維持盈利,一面削減分行、調低存款息率及增加收費,一面向市民銷售大量有毒的迷你債券去圖利。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閉觸發全球金融海嘯,數以萬計的小市民因購買迷債而損失慘重。還有電盈私有化,中信泰富炒澳元,恒地天匯撻訂事件,政府執法部門遲遲才介入調查,調查至今仍未有進展。

從回歸前至今,曾蔭權先後出任財政司司長、政務司司長及特首等職位,對市場上種種不公義及不公平的營商手法應該十分清楚。過去10年,政府以提供環保設施、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為由,不經公開拍賣方式向地產商送上過千億元樓面面積。

自2001年起,筆者便不斷指出「發水樓」的問題。個別「專欄作家」為地產商辯護,指出政府給予數,地產商為股東利益又怎能不盡數?一些高舉自由市場競爭的人,更說地產商爭取政府數,也是競爭的行為!

現時800人的選委會中,相信有近一半,甚至超過一半的人,直接和間接代表大財團和地產商的利益。倘若曾特首的任期不是只餘下年多,相信他也不會突然醒覺,為「發水樓」的不義行為感到氣憤。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壹週刊 | 2010-10-21 | A004| 時事| 壹角度 | By 林本利

2010年10月19日星期二

明報:交通津貼 變相提高最低工資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取代現時的跨區工作津貼。政府將資助全港合資格的低收入在職人士的上班交通費,每人每月600 元,計劃實施3 年後作檢討。

還記得筆者念中學時,可以申請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半價證,由政府資助上學的交通費,這大大減輕家庭的交通費支出。後來這個計劃被學生車船津貼計劃所取代。想不到昔日政府透過交通津貼計劃鼓勵貧苦學生上學,今天演變成透過類似計劃鼓勵低薪工人上班。

自1994 年起計算,香港的人均生產總值,不論以名義數字抑或實質數字計算,上升了三成多,但基層在職人士的薪酬卻沒有上升,甚至出現倒退情。經濟結構轉型、與內地經濟融合(導致工資差距縮窄)、大量低學歷移民來港工作等,都可以用來解釋基層在職人士薪酬偏低的原因。

過去幾年,特區政府曾經呼籲商界盡社會責任,推行工資保障計劃。當計劃成效不彰時,特區政府便開展最低工資的立法工作,並且在今年7 月通過有關法例。大多數的經濟學者均反對最低工資法例,認為會增加失業和製造年齡、性別等歧視,令低薪工人的職位更得不到保障。

有助避免出現中小企無法經營

而最令筆者擔心的,就是最低工資水平若定得過高,可能令一些中小企業無法經營下去,或者令低薪工人失去申請入住公屋的資格,被迫要負擔昂貴的租金租住私樓。政府今次推出全港性的交通津貼計劃,以公帑補貼僱主及僱員,有助避免出現上述的情。

若以勞工界建議最低工資為時薪33 元計,工人一個月工作26 天,每天工作8 小時,月薪便有6800 多元。一個2 人家庭或3 人家庭,若有2 人同時全職工作,收入便超出入住公屋的資格。將最低工資水平定在時薪33 元,亦可能導致工資成本大幅上升,令不少在新界及偏遠地區經營的中小企無法生存而結業,工人被迫要走到市區尋找工作,增加整體交通的負荷。

倘若將最低工資水平定在時薪28 元左右的水平,相信較容易得到僱主接納,這亦避免工資成本大增而令中小企負擔不來。事實上,一些在同一地區居住和工作的基層工人,由於上班十分方便,又可以選擇到內地消費,即使薪酬偏低,只要居住在公屋,生活還可以過得去。至於那些需要跨區工作的基層工人,交通費用每月動輒數百元,甚至超過1000 元,政府給予600元津貼,正好提高他們的實際工資。將600元除以全職工人每月的工作時數,時薪可以增加3 元至4 元,連同最低工資28 元,便接近33 元的水平。

須避免出現僱主乘機減薪

這項交通津貼,必須配合最低工資的實施,不然一些無良僱主,便會乘機扣減工人的薪酬。過去亦有意見認為政府興建公屋房屋津貼市民住屋,此舉大大減輕了僱主薪酬方面的支出。今次政府推出交通津貼計劃,必須避免出現僱主乘機減薪的情。

其實,基層工人上班下班,除了負擔昂貴的交通費外,還要付出額外的時間,每天可能花費3 小時在乘搭車船上。因此,政府應考慮引入措施,增加公屋、租置及居屋單位的流轉量,方便市民遷住接近上班的地區居住。只可惜今次施政報告在這方面完全欠奉,令不少居住在政府資助房屋(而又不想放棄資助)的工人,每日要繼續舟車勞頓、長途跋涉地上班,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明報 | 2010-10-19 | A34 | 觀點 | 公共政策評析 | By 林本利

2010年10月14日星期四

壹角度:醫保計劃願者上釣

特區政府公布名為《醫保計劃‧由我抉擇》的諮詢文件,為醫療改革進行第二階段公眾諮詢。政府提出自願參與醫療保障計劃,透過資助鼓勵市民購買醫療保險,選擇私營醫療服務。

關於醫療融資制度的改革,已經超過20年。1985年政府委託的顧問公司發表「史葛」報告,針對當時醫院管理及行政問題,特別是政府醫院過度擠迫而輔助醫療未獲充分使用的情況。之後政府成立醫管局,接管所有公營醫院,改善醫院資源分配失衡的現象。

醫管局在1991年成立後,便不斷自我膨脹,政府醫療開支急劇上升。由於政府補貼98%成本,醫管局服務「平靚正」,促使一些有經濟能力的病人亦從私營醫院轉往公營醫院求診,令私營醫院業務萎縮。政府發覺這種情況無法持續下去,有需要探討輔助融資方案。

所謂「輔助」融資方案,無非是在政府稅收(部分撥作醫療開支)以外,尋找另一個向市民「伸手」取錢的方案。1993年發表題為《促進健康》(即「彩虹報告」)的諮詢文件,列出五個醫療融資方案。1999年公布的哈佛顧問報告,建議採用聯合保健方案,即強制全民醫療保險計劃。一年後,政府另外提出設立頤康保障戶口,強制市民儲蓄用作65歲後的醫療支出。到2008年,政府返回起點,發表《掌握健康‧掌握人生》諮詢文件,提出六個不同融資方案諮詢市民意見。

從1993年起開始計算,到今次已經是第六次政府諮詢市民關於醫療融資方案。到2013年完成立法,2014年落實自願醫療保險計劃,討論了21年的醫療融資方案才正式出台。最諷刺的是在1993年的諮詢文件,內容提到依靠政府稅收的醫療制度將無法面對未來20年的新增需求。幸好過了差不多20年,香港的醫療制度仍然健在,未致於崩潰。

筆者一向支持自願性醫療保險計劃。早於1999年,已建議政府推出新的醫療融資制度時,必須三管齊下,讓公營醫療部門、私營醫療部門和醫療保險機構三方面都有機會參與。只可惜過去政府官員一直不信任私營及保險機構,提出醫療儲蓄及全民醫療保險計劃,強制市民將部分收入交給政府用作醫療支出,結果得不到市民的支持,令醫療融資計劃一拖再拖。

世上並沒有完美的醫療融資制度。一些國家(例如美國)太過依賴私營醫療及保險機構,結果醫療支出及保費大幅飆升,有需要進行改革,推出公營醫療保險計劃,為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提供保障。另一些國家(例如英國及加拿大)則主要透過稅收提供全民醫療保障計劃,出現服務供應不足,輪候時間過長等問題。

現在特區政府在龐大的公營醫療部門以外,加入多一點私營元素,透過資助市民購買保險,鼓勵他們投向私營醫院的懷抱。每十元的保費,政府大致資助三元,市民自己負責七元。正所謂「願者上釣」,市民若要避免長時間輪候公營醫療服務,或者希望有權選擇醫生和醫院,便要考慮多付金錢,購買醫療保險,減輕一旦患病時的醫療負擔。這亦間接幫助政府減輕醫療方面的支出,避免要加稅。

美國前任總統克林頓在1992年上任後,便提出改革美國醫療保險制度。經過18年爭論,今年3月,同屬民主黨的奧巴馬總統,終於成功通過相關法例。香港現時的醫療制度遠較美國簡單,特區政府是否可以提高一點效率,在曾蔭權卸任(2012年6月底)前,完成醫保計劃的立法工作和推行有關計劃呢?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壹週刊 | 2010-10-14 | A004| 時事| 壹角度 | By 林本利

2010年10月7日星期四

壹角度:控主席早應引咎請辭

控主席葛霖接受英國首相邀請,明年1月出任貿易大臣。葛霖請辭觸發主席一職的爭奪戰,最終由財務董事范智廉「爆冷」勝出。結果一出,行政總裁紀勤宣告提早離任。有報導指紀勤退位,竟然還可獲4億多元的分手費。

控前身豐銀行,成立於1865年,是香港第一間以香港為基地的銀行。翌年獲政府批准發行鈔票。豐早年透過為商界提供貿易融資,拉攏英資財團合作,業務得到迅速擴展。

豐在香港創辦的同時,亦在上海開設分行,故公司全名叫香港上海豐銀行。豐在上海開設分行後,以香港為總部,在內地建立起龐大的分行網絡。1949年共產黨執政後,豐陸續關閉內地分行,撤離大陸。之後便積極拓展香港業務,在銀行界享有特殊地位,變相成為香港的中央銀行。

上世紀60年代,多間華資銀行出現擠提,豐成功收購恒生銀行的控制性股權,奠定它在銀行零售業上的壟斷地位。當時的行政局,豐主席是當然成員。70年代末期,李嘉誠成功收購和記黃埔,包玉剛成功收購九龍倉,豐都扮演關鍵的角色。

80年代初,香港出現九七問題,豐擔心會失去銀行業的特殊地位,開始部署將業務分散,避免過分集中在香港。1987年,豐收購英國米特蘭銀行15%股權;1990年12月宣布結構重組,將資產注入控,變相遷冊英國。到1992年,控成功全面收購米特蘭銀行,成為英國最大的銀行。

控收購米特蘭銀行後,公司盈利大增,稅前溢利從1991年的115億元,大幅上升至1992年的167億元,香港業務的比重從85%下跌至77%(見附表)。之後幾年,控稅前溢利急升至1998年的509億元。到1999年,控管理層雄心萬丈,定下五年大計,要在五年內讓股票價值翻一番。集團於是在歐美市場大舉收購,在2002年底,更宣布動用1,100億元收購美國消費融資公司(Household International),後來改名為美國豐融資(融)。

收購融後,控積極開拓北美業務,以超高利率批出大量次按,令集團稅前盈利大幅上升至2007年的接近1,900億元,香港業務所佔的比重進一步跌至只得兩、三成。業績突飛猛進,一眾控管理層幾年間取走數以十億元計的酬金。

但好景不常,美國樓市在2006年開始下滑,觸發次按危機,之後愈演愈烈,到2008年9月更爆發全球金融海嘯。2008及2009兩年,控稅前溢利大幅下跌六、七成,重返1998年的水平,香港業務所佔的比重回升至71%,支撐整個集團的盈利。由2003年至今年上半年,控要為北美業務總共撥備5,500億元。

去年3月,控公布業績大幅倒退時,一眾管理層像「乞丐」一般向股東伸手要求供股集資,令股價跌至30多元,回到十多年前的水平。當時筆者已經指出,當日有份參與收購融的控主席葛霖,實應為業績大倒退和股價暴跌而自行了斷,鞠躬下台。管理層更不應把集資得來的資金用作支付巨額花紅,要為業績大幅倒退負上責任。

只可惜葛霖遲遲不肯讓位,甚至勞師動眾將行政總裁紀勤的辦公室(及一眾高層)搬回香港;現在不過數月紀勤又要離任,實在浪費人力物力。控高層換班演變成一場鬧劇,股價敏感資料外洩,凸顯集團管治上出現的種種問題,嚴重損害投資者的信心。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壹週刊 | 2010-10-07 | A004| 時事| 壹角度 | By 林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