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

時代論壇: 經世理財 - 公平與不公平貿易


過去數年,在社會和基督教群體中多了討論「公平貿易」這一議題。對經濟學家來說,當談到國際貿易,著眼點是市場是否開放、貿易是否自由。至於貿易得益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經濟學家卻甚少觸及這個規範性議題。
  
根據社企「公平點」的介紹,公平貿易是相對於現行國際貿易中一些不公平的運作方式而言的概念。透過推動公平貿易,給予一些受壓榨和被剝削的生產者及工人較公平的貿易條件,能更好地保障他們的權益,讓他們達致可持續發展。
  
一個經常被引用關於公平貿易的例子就是咖啡的種植和銷售。跨國企業在全球建立大型咖啡連鎖店主導世界市場,以高昂價錢出售咖啡。可是連鎖店的巨額收益中,只有極小部份是歸於發展中國家的農民,他們在整個生產鏈上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對待。同樣,跨國電腦公司以高價出售智能手機,但那些負責裝配手機的工人則被困在血汗工廠內工作,賺取極之低廉的工資,與電腦公司所賺的巨額利潤完全無法相比。
  
事實上,發達國家給予農產品補貼,以高價收購本土農產品,再把農產品在其他國家傾銷,才是製造不公平貿易的主要原因。在科技產品方面,發達國家藉著資助科研,補貼產品的開發和生產。不少有良知的經濟學者(包括諾貝爾獎得主Joseph Stiglitz),指出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偽善。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一面要求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特別是服務業及金融市場,一面保護自己的農業和服務業,給予不同的補貼,完全違背自由貿易的基本原則。
  
基督徒除了要協助推廣公平貿易和杯葛不義商人外,還應避免過度消費和盲目相信產品包裝和宣傳。若有機會,可以透過公共空間指出現時國際貿易的種種不公義情況。若基督徒在政治上身居要職,便應秉行公義,致力推動真正的公平貿易,讓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及工人,能夠真正享受到貿易及經濟增長的成果。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時代論壇: 第一三二二期.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2012年12月28日星期五

am730:經濟人看世界 - 切忌貪字得個貧

最近翻看2003年11月接受無綫電視節目「財經透視」的專訪,回顧一下自己當時的投資心態和生活方式。發覺9年前的投資策略和生活習慣,與今天大同小異。03年是香港慘痛的一年,香港飽受沙士疫症打擊,社會彌漫一片悲傷情緒,樓價和股價大幅下挫,失業率升穿8%,破產及負資產數字屢創新高。

筆者相信,將收入儲起用作投資,購買資產的資金是未來兩三年都毋須動用的錢。倘若明知未來幾年需要動用資金,便不應貿然入市,避免因急於套現而被迫賤賣資產。過去數十年的經驗顯示,只要投資者抱中長線的投資心態,清楚資產的質素,經過一段時間後始終有所收成。

問題是港人一向熱衷短期炒賣,每年賺7%至10%的實質回報,對個別人士來說並不吸引。他們情願短時間內博一博,奢望以小博大,大做槓桿,三兩年之內乘勢賺一筆,獲利數倍。可惜事與願違,突如其來的大浪打來,不單輸掉之前賺的,還要負債纍纍,最終走上破產之路。

筆者曾提到複式回報的驚人威力,假設每年投資回報十分穩定。例如平均每年賺10%,7年資產值便翻一番。平均每年賺15%,不足5年資產值便翻一番。但若投資者過於進取,沒有量力而為,在股價樓價將近見頂時仍入市博一博,當資產價格大跌一半或以上時,便難以收復失地,要多等十年八載資產價格才回到之前的水平。

倘投資者97年入市買樓,不少要等到今年才返家鄉,買李嘉誠的嘉湖山莊就仍要輸錢。2000年相信李澤楷買電訊盈科(008),相信有生之年亦無望見到142元的股價。07年跟四叔買國企股,現在股價仍跌近半。故此,投資者切忌跟風,相信名牌,以免貪字得個貧。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
(最新課程:新高中經濟學、BAFS、通識及英文班,請電2512 0699查詢。)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2-12-28 |M2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2012年12月27日星期四

壹週刊:680萬牌價的士成「奪命金」?

自從今年九月美國聯儲局推行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大量資金流入香港,樓價股價持續上升。政府一再推出措施壓抑住宅樓價後,資金便轉而流向其他投資市場,商鋪、寫字樓、車位、工貿和工廠大廈的價格也不斷攀升,就連市區的士牌價亦暴升至680萬元一個。

基本經濟學和財務理論告訴我們,一項資產的現值,可反映該項資產的未來收入。近年住宅樓宇供應不足,租金大幅上升,帶動樓價上升。加上利率處於極低水平,自然吸引投資者入市買樓收租。

至於的士牌價,同樣應該反映的士租金收入;而租金收入,取決於的士服務的供求。我們若仔細分析數據,便很難理解的士牌價何以高達680萬元一個。

自從政府在1998年增發200多個的士牌照後,十多年來全港的士牌照數目便維持不變。現時牌照總數共18,136個,當中包括15,250個市區的士牌,2,838個新界的士牌和50個大嶼山的士牌。的士服務供應受到限制,自然有利牌價上升。

然而,的士牌價不單受供應影響,還取決於市場需求。九七回歸時,市區的士牌價創出新高,達到350萬元一個,當時的士平均每日載客量達到130萬人次。2011年,的士牌價一度突破500萬,但載客量已跌至每日不足100萬人次,足足跌去24%!過去數個月,的士牌價急升,高見680萬元一個,較年初低 位上升接近四成,遠遠高於同期住宅樓價和恒指兩成多的升幅。牌價飆升,但的士載客量卻進一步下滑,跌至每日只得92萬人次,牌價與載客量背道而馳。

若再細看的士行業的經營狀況,不禁令人感到憂慮。由1997年至2011年,領牌的士車輛數目由17,827輛微升至18,126輛,增幅不到2%,但同期涉及的士意外的車輛數目,卻大幅度攀升,由3,346輛上升至4,259輛,飆升了27%。


事實上,2011年涉及交通意外的車輛共21,078輛,較1997年的21,568輛為低。整體意外數字下降,但涉及的士意外的數字則大幅上升。去年每 1,000輛的士,便有235輛涉及交通意外,的士意外率直逼公共小巴意外率(每千輛262輛涉及意外)。不知的士意外率上升是否和的士司機工作壓力大增 有關。司機為了搶客或多開一兩轉,要開快車,甚至長時間工作,因休息不足而產生意外。

最值得深入研究的數字就是的士全年行駛公里數字,由1997年19億 公里上升至2011年23億公里,上升約20%。的士乘客量大減,但行駛公里卻大增,到底是多了長途乘客,抑或是搵食艱難,司機要空車到處覓客,浪費大量 時間和燃料費?
  

現時的士每日租金(兩更計)大約700至800元,一個月租出20多日,扣除維修、牌費、保險費、稅款等支 出,淨租金收入每月不到18,000元,租金回報率不到3%。的士司機若以680萬元購入的士,支付三成首期,向財務機構貸款七成,分25年還款,每月仍 要供款超過20,000元,根本沒有足夠收入供款。最近傳媒報導個別的士司機向遊客濫收車資,不知是否為了要供車會或交租而鋌而走險。

政府有關方面實應正 視的士行業的經營狀況,研究的士牌價暴升,「黑的士」橫行,意外率上升和服務質素下降的原因。不要讓的士行業淪為「奪命金」,令乘客和司機成為制度下的犧 牲品。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2-12-27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2年12月25日星期二

林氏力牆: 豪宅應繳雙倍BSD

地產建設商會反對政府開徵買家印花稅(BSD),認為損害香港經濟運作和國際聲譽,妨礙地產商收購舊樓重建,要求本地公司和三千萬豪宅可獲豁免BSD。

相信絕大部份港人聽到地產商的要求,都會感到可笑。其實政府亦已順應地產商的訴求,願意退回重建項目已繳交的BSD。但地產商依然要求多多,甚至還向政府官員「發火」,威脅會叫停私人收購舊樓活動。

政府開徵BSD,顯然是因為樓市被一小撮地產商操控,一手樓價格已完全脫離市民購買力。過去五年,每年新樓落成量不足一萬個,當中還有兩三成單位售賣給非本地居民。在供應嚴重不足下,樓價又焉能不急升?過去已有不少證據顯示,大量來歷不明的資金流入樓市,相信和「洗黑錢」活動有關,這些不法活動早已損害香港經濟運作和國際聲譽。倘若金管局嚴格追查資金來源,相信情況類似美國,不少本地金融機構有份協助洗黑錢。

內地貪官污吏和暴發戶在港置業,不少是純粹作為「炫耀性」消費,樓價越高,他們的滿足感越大。地產商可以先大幅調高售價,再退回BSD。反正地產商毛利率超高,往往超過50%,實毋須為區區15% BSD而發火。

政府亦可考慮向三千萬以上豪宅這類奢侈品徵收雙倍BSD(即30%),以滿足內地富豪的虛榮心。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 2012-12-25 |A20| 專欄專論| 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2012年12月21日星期五

am730:經濟人看世界 - 不要為財富煩惱

美國聯儲局在9月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措施(QE3)後,本地樓市股市持續升了一段時間,連帶其他投資工具如車位、商舖、寫字樓和的士牌等價格同飆升。

自二千年科網泡沫爆破後,聯儲局藉減息救市。01年「九一一」事件後,減息速度加快,聯邦基金利率低見1厘,結果製造樓市泡沫和次按風暴。04年起加息,每次0.25厘,十多次加息後,樓市泡沫終爆破,與次按相關證券價格急跌,直接間接觸發金融海嘯。該局重施故技,大幅調低利率至0至0.25厘,又大量印鈔買債,試圖振興經濟。在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被迫跟隨美國減息,市場資金泛濫,自然推高資產價格,製造資產泡沫。不少投資者和投機者不理會未來息率走勢,亦不理投資回報率,只求短期買賣獲利,結果進一步推高資產價格至不合理水平。

筆者不時提醒學員,投資時一定要抱中長線(至少兩、三年)持有資產心態,不要單顧短期利潤。決定購資產時須反躬自問,未來兩、三年有否足夠財力續持資產,不會被迫賤賣資產。若購入高風險資產如股票和物業,是否有信心每年可賺逾10%實質回報。若缺乏信心便不應隨便入市,承擔過高風險。若要測試風險承擔能力,最有效方法是當持有高風險資產時,是否仍能安然入睡,專注平日工作,不為所持資產價格上落而感煩惱,茶飯不思。若答案是「否」,那麼你或不宜續持這些資產,應趁早沽出,以免影響正常生活。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
(最新課程:新高中經濟學、BAFS、通識及英文班,請電2512 0699查詢。)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2-12-21 |M2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2012年12月20日星期四

壹週刊:整體運輸研究不能再拖

早前立法會議員易志明在會議上提問政府,會否盡快展開整體運輸研究,為各種公共交通工具清晰定位,促進其健康發展。

政府過去曾經進行過三次整體運輸研究,對上一次已是1997年,距今已經15年。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目的是要為政府制定一套適用至2016年的均衡運輸策略,務求配合環境的持續發展,促進香港的客貨運輸流通。

回歸前,香港經濟仍處於高增長時期,交通流量快速增長,不少地區出現嚴重擠塞問題,令行車速度大減。另外,交通運輸造成環境問題,包括空氣和噪音污染,損害市民的身體健康。

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報告,正正針對上述交通運輸帶來的環境問題,提出鐵路發展計劃,以鐵路作為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預計到2016年,鐵路乘客將會佔公共交通總客量的40%至50%,對改善環境帶來很大的效益。

過去15年,政府的交通運輸政策,便按照顧問研究報告的建議,優先發展鐵路運輸,投放過千億元興建多條新的鐵路幹線和延線,在極高需求的走廊提供主幹服務。至於專利巴士和小巴,則負責在中低需求的走廊提供服務,以及接駁鐵路系統。

經過15年的發展,香港今日的公共交通情況又怎樣?1998年至2011年,公共交通平均每日載客量由1,064萬人次,上升至1,153萬人次,增幅約為8.4%,與同期人口8.7%的增幅相若(由654萬增至711萬)。但踏入2012年,特別是過去幾個月,公共交通載客量出現較大的增長,這相信和政府推出「兩元任搭」的優惠政策有一定關係。

自從兩鐵在2007年合併後,港鐵的競爭力提升,乘客量顯著增加。現時鐵路每日載客量較1998年上升近50%,輕鐵的增幅更超過50%。過去15年,鐵路每日載客量增加百多萬人次,搶走不少專利巴士的乘客,最近港鐵更宣布要大幅增加班次以應付需求。專利巴士的乘客量持續下降,從高位下跌超過一成,到近幾個月受惠於「兩元任搭」政策,才止跌回升。

過去十多年,電車、的士和渡輪每日載客量大幅下滑,的士每日乘客量由130多萬下跌至90多萬人次,跌勢還未止。的士乘客量大減,但牌價卻暴升,達到680萬元,真不曉得背後的經濟邏輯。未來幾年,港鐵的港島西區線、南區線、觀塘延線和沙中線將陸續落成通車,肯定進一步搶走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

政府向港鐵提供巨額補貼,令其不斷壯大,市場佔有率很快將達到50%。當鐵路載客量大幅上升,巴士載客量下降,政府卻沒有整合計劃讓路面上行走的巴士數目相應下降。結果是大量載客量極低的巴士,依然在路面上穿梭往來,造成交通擠塞、空氣污染和噪音等環境問題。最近接二連三發生嚴重交通意外,都涉及專利巴士,出現巴士互撞和司機駕駛時失去知覺等情況。

政府實應盡快展開第四次整體運輸研究,規劃各種公共交通工具的未來發展。並且協助專利巴士公司重組路線,提供更多轉乘和接駁服務,藉此削減一些載客量不足的巴士路線,或者改由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負責提供服務。政府若任由現在的情況繼續下去,最終只會浪費投資和燃料,令經營成本及票價上升,以及製造環境問題,這樣對各方面都沒有好處。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2-12-20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2年12月18日星期二

林氏力牆: 僭建之都 偽術中心

梁振英到立法會為大宅僭建問題解畫。觀乎梁振英的解釋和道歉,明顯給人言不由衷、缺乏誠意的感覺。

相信不少港人經歷過十五年地產黨管治香港後,認為由唐英年接任特首,只會延續地產霸權,進一步令貧富不均問題惡化。即使有傳言指梁振英是地下共產黨員,又被唐英年踢爆在行會說過會以防暴警察和催淚彈對付示威者,特首選舉前梁振英的支持率始終較唐英年為高。市民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被迫接受他以600多票當選。

梁振英當選特首後,他委任的問責官員和行會成員,當中有人過往出現過誠信問題和干預學術自由。之後又有人被傳媒揭發涉及貪污舞弊、以權謀私等不法行為,令市民對管治班子失卻信心。

梁振英畢業於理工學院,憑藉個人努力在專業領域中取得卓越成就,由赤柱大宅,進駐山頂相連屋,再入主禮賓府,即是他父親當警員時曾經駐守的港督府。梁振英的成就令他變得傲慢,理直氣壯。當被人踢爆講大話時,就試圖以大話大話,或者突然失憶,顛倒時空,運用語言「偽術」以求蒙混過關。 特區政府正努力處理僭建和房問題,但特首及問責官員偏偏積極參與其中,又如何建立管治威信,有足夠決心執法?由梁振英繼續管治下去,恐怕香港勢將發展成「僭建之都」,把「釋法」變作「澄清」的語言「偽術」中心。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 2012-12-18 |A20| 專欄專論| 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2012年12月14日星期五

am730:經濟人看世界 - 投資組合七三分

理財基本原則是要在風險與回報之間取得平衡。不應將所有資金投放在某一資產,應適當分散風險,組合中包含不同風險類別資產。但亦切忌過分分散風險,購入過多類別資產和太多股票,以致難以掌握資產風險和價格變動,兼花費過多時間處理財務問題。對大部分投資者而言,買樓是一生人最大投資決定。入市後,物業佔整個投資組合比重必定很高,一般在七成或以上,餘下作投資的資金相對較少。過去二十多年,筆者投資組合平均約七成屬物業投資,餘下三成分3份,投資不同風險類別資產。

談到風險承擔能力,每人不同,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亦不一樣,可把資金分三份於高、中和低風險。筆者曾把投資物業以外的資金,各以三分一買股票及高息外幣、債券和人民幣及現金。04至07年買滙豐控股(005)的股票掛鈎票據(ELN)賺取高息。2011年離開理大後以投資回報作收入,投資的股票多屬股價波動較小和較高股息。

該組合將七成資金投資物業,三成投資其他流動性較高資產,過去二十多年為筆者提供穩陣及可觀回報,平均每年實質回報逾10%。年輕投資者買樓按揭比率可較高,可買風險權數較高股票;接近退休年紀的要減按揭比率,所選股票以穩陣收息和保本為主。若能小心平衡風險和回報,理財嚴守紀律,不過分貪婪和恐懼,每年不難賺7%至10%實質回報。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
(最新課程:新高中經濟學、BAFS、通識及英文班,請電2512 0699查詢。)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2-12-14 |M28| 財經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2012年12月13日星期四

壹週刊:富貴長者合資格領2,200元


梁振英上台後,急急推出長者生活津貼,以為藉此可以爭取民望,不料竟然遭到各黨派反對,無法如期推行。最後政府以「突襲」方式,取得立法會財委會撥款聘請人手,籌備長津計劃。

按照政府的說法,長者生活津貼是為補助本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長者的生活開支,目的是扶貧。長者生活津貼既不像高齡津貼以敬老為目的,亦非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的過渡安排。

只可惜,政府官員為了急於推行有關計劃,採用了高齡津貼的資產及入息限額,結果是有需要的長者可能得不到津貼,反而經濟富裕的長者卻得到津貼。

現時65歲至69歲的長者,申請高齡津貼要申報資產。根據社會福利署的資料,資產包括土地或物業、現金、銀行存款、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股票及股份的投資及其他可變換現金的資產。單身人士資產限額是186,000元,夫婦則是281,000元。至於入息限額,單身人士為每月6,660元,夫婦則為10,520元。

政府為了讓長者生活津貼盡快上馬,不惜製作宣傳短片,向長者宣傳申報入息和資產很簡單,指明自住物業不計算,子女給的錢也不算收入。這種宣傳伎倆,不單誤導長者,亦令到津貼可能落入一些根本沒有經濟需要的人手上。負責官員更提到長者可以將資產轉移,以符合申領條件。

首先,懂得經濟學和財務學的人都知道,計算資產和入息,並非簡單的事。事實上,筆者查閱過政府不同資助計劃,包括高齡津貼、公屋、專上學生資助、交通津貼,發覺它們對資產及入息的定義都有所不同。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對資產及入息的審查十分嚴格,申請人家庭擁有的車輛、船隻、公司、認股證、債券和基金等都列作資產;而入息則包括非同住家庭成員及親友的匯款和補助金。政府提供的綜援金和傷殘津貼亦視作入息。資產愈多,獲得資助愈少。一般人要將個人和家庭資產清單列出,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要計算這些資產的市值。樓價和股價不時大上大落,至於認股證和基金的市值,更難以掌握。不少長者退休後為了消磨時間,在股票行炒賣細價股、牛熊證和窩輪,要他們列出這些資產的市值,又談何容易?

上一輩的人,往往以生兒育女和買樓投資作為退休準備。現在政府宣傳子女給父母的錢不算收入,自住物業不計算作資產,便很容易導致出現富裕長者領取生活津貼的情況。一些有兒有女的長者,每月收到子女超過6,660元的生活費,是否仍應獲派2,200元?一些住在過千萬元豪宅的年長夫婦,是否每月應該得到4,400元長者生活津貼?他們若有經濟需要,是可以申請「逆按揭」,每月可領取萬多元年金作生活費,直至終老。二人若是退休公務員,每月領取10,520元長俸,是否仍應獲發4,400元的津貼?政府人口普查,計算住戶收入是包括非同住子女給父母的生活費。計算本地生產總值,自住樓宇的市場租值亦計算在內。現在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及入息定義,明顯與上述定義不一致。須知道65歲或以上長者,若成功申領長者生活津貼,首五年可以得到132,000元,70歲之後,每月可較生果金多領1,110元,十五年可多領約200,000元,總數便是30多萬元。倘若夫婦二人都合資格,便可獲得接近70萬元,是28萬元資產上限的兩倍多。由此可見,現時高齡津貼的資產入息上限,並不適用於長者生活津貼。政府實應仔細研究,建立一個更合情合理的機制,能夠真正幫助經濟上有需要的長者。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2-12-13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2年12月11日星期二

林氏力牆:置安心 難以安心


房協月底將推出首個置安心計劃,給合資格人士申請。預計明年2月底公佈抽籤結果,中籤人士之後可以開始揀樓。這個置安心計劃是前特首曾蔭權遺留下來的歷史產品。2009年初,樓價從低位回升,到2010年10月已上升超過五成,二手樓平均呎價約5,100元(以建築面積計)。市民見樓價急升,紛紛要求政府復建居屋。曾蔭權於是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置安心計劃,幫助中產人士上車。

自從政府宣佈推出置安心計劃後,各界便對有關計劃爭論不休。政府一時說單位可以「先租後買」,一時又說「可租可買」。曾蔭權以為推出置安心計劃後便可以紓緩復建居屋的壓力,但最終在卸任前仍要宣佈復建居屋。
梁振英上台後,便把置安心計劃改為資助房屋出售,申請資格類似居屋。經過兩年多的擾攘後,二手樓價再上升三成多,平均呎價升至6,800元。置安心計劃最貴的單位市價728萬元,平均呎價達8,300元;以七折發售仍要賣510萬元,平均呎價5,800元,較兩年多前宣佈置安心計劃時的二手樓價還要貴一成多。

現時樓價高企,市民認購置安心計劃的單位,若做足九成按揭,日後樓價下挫一成便變成負資產。由現在至明年三月揀樓,樓價若下跌,市民便買貴了。此外,房協不會以原價回購單位,業主要等足五年才可以自由買賣。日後樓價下跌,經濟環境逆轉,業主亦難以甩身。市民認購置安心單位,實在難以安心。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 2012-12-11 |A20| 專欄專論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2012年12月7日星期五

am730:經濟人看世界 - 炒樓風險極高

香港樓價自09年1月至今平均已升逾一倍,即每年平均升近20%,加上約3%租金回報,買樓的投資回報確非常可觀。該計算方法是假設投資者付足樓價買樓。若只付三成首期,其餘七成向銀行申請按揭,回報率便顯著上升。

舉例一層200萬元的物業,買家向銀行借款七成即140萬元,付三成首期,即60萬元,連同2萬元經紀佣金和5,000元律師費,投資額62.5萬元。若樓價一年內升兩成,由200萬元升至240萬元,資產便升值40萬元。加上3%即6萬元租金回報,投資回報便達46萬元。扣除140萬元的利息支出,以2.5厘計即3.5萬元,仍有42.5萬元回報。投資62.5萬元,一年便有42.5萬元的回報,回報率達到68%!

買家還可只付一成首期,其餘兩成首期向發展商申請二按,或向按揭證券公司購買按揭保險便可做九成按揭。買家只付20多萬元便可賺約40萬元(扣除供樓利息和保費),一年回報近180%!樓價升幅遠高於同期恒指升幅。

但不少人只顧計算物業投資或炒賣短期利潤,忽略風險。向銀行借錢買樓其實是參與槓桿投資,放大利潤或損失。投資者付三成首期買樓,若樓價挫三成多便變負資產。歷史告訴我們,81年樓價見頂後跌五成;97年更挫七成。08年9月金融海嘯爆發後,樓價在3個月內急挫兩三成。短線炒賣物業風險極高,隨時輸身家,不少公司和炒家炒樓破產。那些不自量力,在高價勇於入市的小投資者實應引以為鑒。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2-12-07 |M2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2012年12月6日星期四

壹週刊:乘客要找九巴算賬

九巴以今年上半年虧損1,500萬元為由,向運輸署申請大幅加價8.5%,加幅高於可加可減票價機制容許的幅度。九巴還大賣廣告,希望乘客體諒公司申請大幅加價。  兩年前,九巴同樣向政府申請大幅加價8.6%,最終只獲批加價3.6%。故有意見認為九巴今次重施故技,開天索價,期望即使加幅被削,依然可以加價4至5%。 今次九巴申請加價,突然間不少報章評論向九巴翻舊賬,指摘公司過去運用財技,將賺錢業務分拆後扮窮,向乘客苛索要求大幅加價,以求達至收支平衡而不至於虧損。 翻查過去十一年九巴的財政狀況,確實出現上述「扮窮」情況。2001年,九巴將路訊通分拆上市,大賺3億多元。當年九巴稅後盈利達到16億元,再加上路訊通1.7億元的盈利,總額接近18億元。根據資料,九巴在2000年底的股東資金不過28億元(市值60多億元);28億元的投資在一年間賺18億元,股東資金回報率超過60%! 按照專營權規定,九巴在巴士站、巴士車身或車廂內的廣告收益,應全數撥入巴士收益內,以減輕乘客面對的加價壓力。但不知何故,當年九巴竟然能夠成功游說政府官員,將裝設於九巴車廂內的多媒體資訊系統,透過成立路訊通分拆上市,把廣告收益據為己有。 坊間一直有傳言指路訊通可能蝕本,九巴不想乘客承擔風險,故此分拆上市。亦有傳言指當年運輸署高層反對九巴分拆路訊通,無奈最後在更高層官員的干預下成事。既然近日公眾關注九巴分拆業務隱藏盈利,立法會實應調查一下當年路訊通何以獲批分拆上市。 過去十一年,路訊通不單不是「蝕本貨」,更為股東帶來可觀盈利,總額達到3.3億元,平均每年0.3億元。過去兩年,路訊通出現2億多元的虧損,原因是要為內地的投資減值。若撇除這2億多元的減值虧損,過去十一年路訊通的盈利達到5.5億元,平均每年0.5億元。

2005年,九巴正式易名為載通國際,業務包括香港及內地的巴士業務和路訊通,還有地產業務。載通轄下的荔枝角地產,與大股東新鴻基地產合作,將荔枝角巴士廠房的工業用地,改為興建豪宅曼克頓山,為公司帶來巨額盈利。2006年及2007年兩個財政年度,載通從出售曼克頓山的單位中取得50多億元稅前盈利。從年報顯示,2007年公司售樓收入54億元,稅前盈利37億元,毛利率近70%。這還未計算大股東新鴻基地產所獲的利潤。

過去十一年,載通(前身九巴)的稅後盈利總額接近126億元,每年平均賺11.4億元。加上路訊通同期5億多元的盈利(不計減值虧損),兩間上市公司的盈利合共超過130億元。2000年九巴的股東資金不過28億元,十一年來共取得130多億元盈利,是股東資金的四倍多!

本地的幾位富豪,他們的地產公司都擁有附屬公共事業公司,提供電力、煤氣和公共交通服務。這些公用事業公司,支配市場和得到政府的利潤保障,過去為大股東賺得豐厚利潤。大股東又懂得分拆賺錢業務,將廠房變成住宅,把所有利潤據為己有,沒有與用戶分享分毫。小市民一直忍受地產商的高樓價,以及他們轄下的公用事業公司不斷加價,又豈能不怨聲載道?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2-12-06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2年12月4日星期二

林氏力牆:私樓淡靜轉炒居屋

政府在十月底推出兩項「辣招」,試圖為樓市降溫。不料到近日卻大幅放寬申請免補價購二手居屋的資格,似乎是鼓勵市民轉炒居屋。

梁振英上台後,在沒有經過詳細研究和討論的情況下,便急急推出每年5,000個白表免補價購二手居屋的配額,即時令二手居屋價格飆升。個別位處市區的居屋,綠表價竟然高達400多萬元,若要補價市值便達到800多萬元,較同區的私樓還要昂貴。

過去申請居屋白表入息上限是每月27,000元,資產上限不過50多萬元。若以此推算,白表人士購買二手居屋,最多只能負擔300多萬元的樓價。因此,明年推行有關政策,根本不會出現天價成交個案。

奈何負責房屋事務官員,竟然宣佈大幅放寬申請資格,把入息和資產上限上調50%,讓白表合資格人士可以購買500萬的免補價居屋,即市值接近1,000萬元。

現時全港超過70%的家庭月入4萬元以下,放寬申請資格後,估計共有27萬戶中產家庭合資格申請免補價購居屋。然而,現時未補價的二手居屋只得25萬個,每年免補價的綠表二手居屋成交量只得2,000多宗。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二手居屋成交價肯定再屢創新高。

筆者實在不明白在住宅供應短缺的情況下,梁振英政府為何仍急於推出新政策。那些以天價購入二手居屋的中產,日後樓價大跌時無法甩身,肯定成為受害人。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 2012-12-04 |A20| 專欄專論| 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2012年12月2日星期日

時代論壇: 經世理財 - 創造性資本主義


上世紀三十年代全球經濟處於大蕭條,經濟學家熊彼得提出資本主義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學說。熊彼得相信市場的創造力,包括創造新產品、開拓新市場、開發新資源和開展新產業等,能夠破壞舊有和落後的生活模式,帶動經濟復甦和增長。
  
自從二○○八年金融海嘯全面爆發後,歐美政府透過發債和增加公共開支,試圖振興經濟。但結果令國家財赤擴大,國債急增,經濟依然未有明顯復甦跡象。二○○八年,美國首富微軟公司創辦人蓋茨在瑞士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中,提出推動創造性資本主義(Creative Capitalism)的理念,大企業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透過創新方法推動慈善工作,把做好事(doing good)融入在商業活動中。大企業在賺取足夠生存的利潤和賺取暴利之間仍有很大空間,可以用作慈善工作。
  
支持蓋茨的學者以為,大企業以創新方法推動慈善工作,例如以較低價格將產品在落後地區出售,長遠而言可以擴大市場。日後落後地區的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購買力上升,這有助於大企業的長遠發展。此外,企業不賺到盡,以創新方法扶貧,幫助縮窄全球的貧富不均,可以建立企業形象和聲譽,得到社會認同(recognition),變相幫助企業作宣傳。
  
蓋茨的理念當然不被自由經濟學家所接納。他們相信面對全球激烈市場競爭,大企業若將資源用作慈善工作,實行利他主義,自然令生產成本和售價上升,實在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企業倒閉,不單止企業的股東受損,連帶其他持份者,包括供應商、銀行、消費者及政府(稅收減少)都受到損害。
  
過去數十年的經驗顯示,大企業若只顧追求短期最高利潤,賺快錢,罔顧對社會其他持份者的長期責任,最終可能要付上沉重代價。一九八九年埃克森石油在阿拉斯加的漏油事件,公司要為此作出巨額賠償;二○○一年安隆公司做假帳而破產;二○○八年雷曼兄弟公司負債過多而破產等,都表明大企業只顧賺錢,最終可能損害到公司股東的長遠利益。正如箴言所述,想急速發財的人反招致貧乏(箴廿八22)。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時代論壇: 第一三一八.一二年十二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