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2年5月3日星期四

壹角度: 新政府架構浪費公帑

候任特首梁振英計劃擴大政府架構,增設兩名副司長、兩名局長及兩名常任秘書長。若果落實新架構,新班子將有五名司長、十四名局長及十九名常任秘書長,這還未包括一眾副局長和政治助理。
梁振英進一步擴大管治團隊,美其名是要盡快落實參選政綱,為特區政府培訓更多管治人才,但當我們回顧過去十年推行的問責制,完全看不到擴大政府架構,增聘決策官員,能夠增加施政效率和培訓管治人才。

歸前在港英政府管治下,政府行政體制相對簡單,施政效率遠較特區政府為高。上世紀七十年代,港督麥理浩檢討 67年暴動的前因後果,回應市民訴求,推出一系列社會政策改革,當中包括十年建屋計劃、居屋政策、九年免費教育、增加醫療及社會福利支出,以及更着重民政 事務和市民的文化康樂活動。當時政府行政體制,不過是三司(布政司、財政司和律政司)和八個決策科。八個決策科負責經濟、環境、民政事務、資訊、房屋、保 安、社會服務及金融政策。
1982年,尤德獲委任接替麥理浩出任港督,政府的決策科增至十一個,增加 了一些專門負責地政工務、 衞生福利、教育及運輸的決策科。 1987年, 衞奕信接替突然逝世的尤德出任港督,政府行政體制沒有多大變動,決策科增加至十二個。 1992年,末代港督彭定康上任,決策科維持在十二個。

1997年,董建華成為特區政府首任行政長官,決策科變成決策局,數目已上升至十三個。中英兩國政府為了順利過渡,保留了大部分港英政府的原有管治班底,主要是從政府架構以外聘用梁愛詩出任律政司司長一職。

董建華上任後,推出一連串的政策改革,當中包括八萬五、創新科技、醫療融資、公務員體制改革、教育改革……。此外,為了令香港經濟多元發展,董建華政府又建議成立數碼港、中藥港、鮮花港、硅港、××港、××中心等,令政府官員疲於奔命,最終幾乎一事無成。
2002年,董建華連任後,推出高官問責制,在首長級公務員 D8之上,增設十一個問責局長,以為可以增加施政效率,避免受到公務員掣肘,但結果施政依然一塌糊塗,背離民意,結果葉劉淑儀、梁錦松及楊永強三位問責官員先後請辭。

2007年,曾蔭權競選特首獲勝後,決定擴大問責團隊,除了增設一名局長外,還增聘二十多名副局長和政治助理,耗用納稅人數以億元計的金錢。結果依然無助提升管治效率,提出的政策不時背離民意,要不斷作出修正,才可以在立法會獲得通過。

振英上台後,本應大刀闊斧,精簡政府架構,合併不少架床疊屋,妨礙施政的決策局和政府部門,令政府施政保持一致性,不會不時出現各政策局和政府部門互相推 卸責任的情況。事實上,過去二十多年,政府先後成立獨立運作的醫管局、金管局、機管局……等多個法定組織,參與制定和執行政府各項政策,又怎不出現政府行 政體制繼續不斷膨脹和變得臃腫的情況。

梁振英若想未來五年或者十年大展拳腳,實不應急於改組政府架構,可以留待上任後再從長計議,向市民清楚解釋是否值得花費公帑,去推行新的管治架構。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2-05-03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