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5年3月12日星期四

壹週刊:多元發展為年輕人創造空間

今年一月,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發炮攻擊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指摘刊物有主張「港獨」的傾向,與年輕學生「駁火」。一個多月後,財爺曾俊華發表財政預算案,不在「港獨」問題上糾纏,反而很聰明地再三強調「香港人」身份,以作為「香港人」感到驕傲。

去年香港經歷79日的「佔領運動」,整個社會進一步撕裂,理應休養生息,修補社會創傷,回應年輕人的訴求。事實上,「港獨」根本脫離現實,沒有市場,絕大部分港人以「香港人」的身份為榮,不少內地高幹子女亦爭相來港申領一張「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搶購港貨,這反而值得當權者深切反思。

曾財爺除了政治技巧遠較梁振英成熟,政策上亦跑贏幾條街。綜觀今次財政預算案,整體表現遠勝施政報告,獲得大多數市民讚許。當然,錄得九百多億元財政盈餘,財爺較容易博取到掌聲,可以先撥275億元設立房屋儲備金,又可以「派糖」340億元,依然有數百億元的盈餘。

筆者以為今次預算案最大的亮點,就是政府似乎開始覺醒,知道香港經濟不能再像回歸前,太過倚賴地產和四大支柱行業,應該多元發展,為年輕人創造空間,這正好回應不少人(包括筆者)多年來的呼籲。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或之後成長的一輩,與之前的一代的經歷已截然不同。隨着香港經濟增長和發展,物質生活改善,新的一代有更多機會參與文化和藝術活動,對創意工業有濃厚興趣。只可惜回歸後十多年,政府對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無心無力」,西九和數碼港只是用作利益輸送。結果蹉跎歲月,浪費年輕人在這方面的才能。

預算案談到經濟發展時,不再老調重彈,反而一開始便提倡多元發展,大談初創企業、社會企業、時裝業、電影業及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財爺一再強調政府為更多青年人、香港人、年輕一代提供自我實現的平台,讓「渴望心中富有」的新一代充分發揮創造力,帶動香港經濟多元發展。

政府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50億元,預留1.5億元發展社企,向時裝業投放5億元新資源,向「電影發展基金」再注資2億元。並且撥款3億元推行「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試驗計劃」,為合資格的藝團所籌得的私人捐款和贊助,提供配對。筆者多年前參與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時,已建議政府引入「配對資助計劃」,認為有關計劃在大學籌款上成效顯著,現在政府終於肯落實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反對政府資助社企,認為政府不應資助虧本的企業,應該由市場決定企業能否生存。這種完全由市場主導的思維,已不合時宜,漠視市場的缺陷,社企可以創造的正面「界外」利益。

筆者的好友紀治興不時提到,一些社企讓更生人士有機會就業,重投社會,可以避免他們因走投無路而再次犯案,節省政府在懲教署方面的開支。根據今年預算案,懲教署在監獄管理方面的每年開支約26億元,以8,800名在囚人士推算,平均每年花在每名在囚人士身上接近30萬元。社企若能協助更生人士就業,從事有價值的生產活動,將有助降低政府開支。

筆者的願景是每間私人企業都顧及社會整體的長遠利益。企業若只顧短期賺取最大利潤,一味強調弱肉強食,不理會生態環境,以及貧富不均等社會問題,實非人類長遠之福。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5-03-12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