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4年7月31日星期四

壹週刊:恒指50年見證香港經濟興衰

2014年7月31日,是恒生指數創立50周年,近月港股急升,似乎是為慶祝這特別日子。回顧過去50年,恒指反映香港經濟起跌及種種變遷,陪伴港人一起走過半世紀。

恒生指數是由恒生銀行前董事長利國偉所創立的,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數日,指數為100點,最初只有30隻成分股。1969年,恒生指數開始向外公布。恒指由最初的100點升至近日24,000多點,50年升值240多倍,平均每年上升11.6%。連同每年約3.6%的股息,平均每年回報約15.2%。

1964年投資1萬元在恒指成分股(類似盈富基金),每年取得15.2%回報,現在連本帶利已升值至約1,200萬元。若然在1967年8月底的歷史最低位58.6點入市,升至2007年10月底的歷史最高位31,958點出貨,40年升值540多倍,平均每年上升17%。連同每年約3.6%的股息,平均每年回報超過20%。

恒指成分股最初只得30隻,現在已增至50隻。經過50年的「篩選」,最初30隻成分股依然「健在」的只得7隻。這7隻「死剩種」包括煤氣、電能(前稱港燈)、中電、和黃、滙控、太古和九倉。原先七間上市公司全是英資企業,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本地華人富豪成功收購其中四間企業,現在只餘下中電、滙控和太古仍屬英資。

1964年是很特別的一年,當年香港出現嚴重旱災,每四日供水一次,直至5月底才終止。6月,一幢位於中環的舊樓在拆卸中倒塌,連累附近多幢樓宇成為危樓,港英政府於是收緊建築條例,令多個地盤停工,建築成本急升。地產商被迫減慢重建步伐,面對資金不足問題,令銀行未能收回貸款,觸發銀行危機,恒生銀行在1965年4月被滙豐收購。

1964年,港英政府開始公開拍賣市區的士牌,首次拍賣平均價3萬多元。現時市區的士牌價接近700萬元,50年上升200多倍,與同期恒指升幅相若。此外,1964年港英政府向中電實施利潤管制,最初准許利潤為資產淨值的13.5%。到1978年,准許利潤調高至15%(若資金來自股東),到2008年則下降至9.99%。50年來,連本帶利,利潤管制計劃為中電及港燈的股東帶來過千倍的回報。

筆者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嬰兒潮,正好經歷香港經濟起飛和轉型,由發展工業和航運,逐漸轉向地產和金融業。這半個世紀,香港亦從英國殖民地,以英資財團為首,過渡至由華資地產商操控經濟命脈;到回歸後,中資企業逐漸抬頭,積極介入各經濟領域。

筆者在1984年大學畢業時,香港經濟正陷入低谷,恒指由1981年1,800點高位跌至800點水平,樓價由每呎1,000元大跌一半至500元。隨着中英簽署聯合聲明,香港前途較為明朗,股市樓市在低谷大幅反彈,恒指在九七回歸後不久衝上16,800點,較1984年上升20倍,同期樓價亦上升十多倍至每呎6,000多元。

回歸後香港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衝擊,地產泡沫爆破,之後再有科網泡沫爆破和沙士疫症,經濟下滑,連續六年出現通縮,到2003年下半年才從谷底反彈。往後十年,恒指在2007年一度衝破31,000點,樓價亦在2012年突破回歸時的高位。

過去50年,港人經歷經濟和政治上的種種變遷,但即使面對大小風浪,香港始終是「福地」,股市、樓市和的士牌照為不少人創造財富。然而,財富未必能帶來真正快樂和滿足,近幾年富豪望族不斷爆出貪腐醜聞和爭產風波,金錢財富不是祝福,反成詛咒。本地富豪從香港這片「福地」取得億萬財富,是否應該多想一下如何回饋社會,而非不斷搜刮?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7-31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蘋論:零售業萎縮 失業率低位回升

統計處發表最新的數字顯示,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今年3月至5月的3.1%,上升至4月至6月的3.2%(未經季節性調整則升至3.3%),失業人數增加5,000多人。

香港失業率從低位回升,絕不令人感到意外。自從今年2月起,零售業總銷貨值多個月錄得跌幅,4月份按年下跌近一成,5月份則下跌約4%;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同期更大跌兩三成之多。

零售業萎縮,空舖急增,不單影響該行業的就業機會,連帶其他與零售業有直接和間接關係的行業也受到牽連。去年本地零售業總銷貨額高達5,000億元,當中約三分一的銷售來自入境旅客。過去幾年,市民不滿內地旅客數目急升,逼爆購物區和港鐵。部份內地人從事「水貨」活動,影響市民日用品的供應。特區政府回應市民訴求,率先在去年3月實施「限奶令」,到最近又研究削減「自由行」旅客數目。

香港地少人多,承受及接待旅客的能力有一定限制。政府評估這方面的能力時,不應單單研究各項旅遊設施、出入境口岸、酒店、商場及交通工具的負荷能力,還要考慮到社會整體的承受能力。旅客大幅增加會對市民帶來種種不便,但同時亦帶來外匯收入和製造就業機會,改善基層工人的生活水平。因此,政府若要削減內地旅客數目,必須平衡各方面的利弊,以免對經濟造成嚴重損失。

過去數個月,零售業萎縮,整體失業率上升0.1%(未經季節性調整則上升0.2%);但與入境旅遊業相關的行業,失業率則顯著回升。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失業率由年初的3.9%回升至4.7%;服務工作及銷售人員的失業率亦由3.7%回升至4.3%。同期專業人員、經理及行政人員的失業率則持續下跌,現時的失業率在1%或以下。由此可見,零售業萎縮,本地消費市道轉弱,對基層工人的打擊最為顯著。

自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實施「自由行」政策後,入境內地旅客持續上升,帶動本地零售業及消費開支快速增長。自2004年至2013年,本地消費開支由7,600億元增加至15,800億元,增加8,200億元,較同期GDP增加8,100億元還要多。過去十年,香港經濟增長明顯由本地消費帶動。

零售業興旺,不單商舖業主及店舖老闆開心,從事零售業的僱員亦能夠分享到成果。自2004年至2013年,零售業名義平均薪金上升74%,接近同期商舖租金平均上升78%的數字。僱員實質(即扣除通脹)平均薪金上升33%,遠遠高於同期各行業8%的升幅。現時共有35萬人從事零售業務(包括小販及攤檔),佔全港就業人數接近10%,當中不少是青少年(15至24歲)及低學歷(中三或以下)的人士。若然零售業持續萎縮,相信這些工人會首當其衝,失去「飯碗」。

筆者的家人、朋友及教友當中,都有從事零售業的,過去十多年都遇上零售業走下坡,面對過失業和收入大減的困境。九七回歸後,香港面對亞洲金融風暴衝擊,樓價股價急跌,加上政府死守聯匯,港元偏高而沒有貶值,以致本地消費及零售業大幅下滑,大量從事零售及旅遊業的從業員失業。2003年上半年沙士疫症爆發,2008年9月至2009年上半年遇上金融海嘯,對零售和旅遊業都帶來巨大衝擊。難得過去五年零售業一片好景,從業員才能保住工作和收入。

現時零售業開始走下坡,失業率從低位回升,那些從事「驅蝗」行動、對旅客不友善的人,是否亦應顧及基層市民的生計?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7-25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壹週刊:零售業興旺締造四贏局面

過去數個月,統計處公布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都錄得跌幅,估計跌幅還會持續下去。各零售商類別中,以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跌幅最為顯著,四月份按年下跌近40%,五月份則下跌24.5%。

零售業倒退,顯然與內地旅客消費力減弱有關。過去一、兩年,個別激進人士衝擊名牌店鋪,在遊客區驅趕旅客,相信已經對香港旅遊業帶來負面影響。加上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人民幣貶值,即使中央及特區政府沒有主動限制內地遊客來港消費,相信零售業的前景亦不容樂觀。

過去十年,香港受惠於「個人遊」,零售業興旺,本地消費大幅上升,帶動GDP增長。不少人(包括筆者)一直有個看法,以為零售業大幅增長,只肥了擁有商鋪的業主,商鋪租金和售價大幅颷升,經營零售業的老闆和僱員得益不多。

但當翻開政府提供的相關資料,便知道上述的看法並不完全準確。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自2004年起至2013年,私人零售樓宇售價指數由119.3點急升至506.6點,九年間上升三倍多,而同期租金指數則由92.8點上升至165.5點,上升78.3%,即平均每年加租約6.7%。

零售業增長強勁除了帶動租金上升外,亦創造就業機會,僱員薪酬的增幅同樣可觀。根據統計處資料,由2004年第4季至2013年第4季,零售業名義平均薪金指數由85.2點,上升至148點,上升73.7%,即平均每年加薪約6.3%,幾乎追得上租金上升幅度。同期零售業實質平均薪金(扣除通脹)錄得33.1%的增幅,不單高於所有選定行業,還高於金融業。零售業的就業人數由2004年的19萬人,增加至去年的接近27萬人(未計小販及零售攤檔),增加近8萬人,職位空缺高達8,000多個。

零售業的老闆面對鋪租及僱員薪酬大幅上升,他們的盈利又怎樣?統計處每年向各商業機構進行問卷調查,搜集關於各行業(包括零售業)的收入、開支和盈餘等營運資料。根據統計處提供由2005年至2012年的資料可見,在這七年間,零售業老闆可算是大贏家,盈餘總額由2005年的167億元,上升至2012年的527億元。把盈餘總額除以機構單位數目,發現平均每一機構的盈餘,由2005年的36萬元,急升至2012年的104萬元,上升近兩倍。零售業盈餘急升,利得稅收入自然亦大幅上升,幫助政府累積巨額財政盈餘,可用作經濟發展和扶貧。此外,同期僱員平均薪酬上升近五成,由每年約13萬元增至近20萬元。訪港旅客增加,零售業興旺,帶動其他相關行業擴張,包括進出口貿易、批發、運輸、住宿及膳食服務,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例如市場推廣)。各行業人力需求增加,有助降低基層市民的失業率。特別是青少年(15至24歲)的失業率,以及低學歷人士(中三或以下)的失業率,在過去十年大幅下降,相信都跟零售業興旺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由此可見,過去十年零售業大幅增長,對僱主、僱員、商鋪業主及政府四方面都有好處,可說達到四贏局面。當然,內地訪港旅客急增,個別地區配套設施不足,港人日常生活受到影響,亦是鐵一般的事實。但當我們考慮削減內地旅客數目,甚至採取「驅蝗」行動時,必須認清當中的利弊,進行全面評估,絕不能罔顧後果而貿然作出決定。(論旅遊業的貢獻之三)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7-24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7月22日星期二

蘋論:屋細無罪 違規銷售要追究

長實大埔新樓盤嵐山快將開售,銷售手法備受市場關注。樓盤除了提供百多呎類似「劏房」的開放式單位外,還要求買家須簽署「無參觀同意書」,才有資格參與抽籤買樓。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簡稱銷監局)質疑長實沒有盡力開放物業給買家參觀,令他們無法置身享有墳景的風水地,嚴重違背《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的精神。

嵐山分兩期發展,去年12月初第1期已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但發展商遲遲未有將單位發售。到今年5月中,政府宣佈「減辣」,方便發展商促銷樓花,樓價隨即彈升,長實便趁機推售嵐山單位,而樓花亦變成現樓,可供買家參觀。

嵐山樓盤設計獨特,有百多呎的小型開放式單位,與毗鄰的三房大單位只是一牆之隔。兩個一大、一細的單位只是用磚牆相隔,而非用厚厚的主力牆。這個做法,與發展商過去喜愛使用厚厚的預製石屎牆不同(計入實用面積內),難怪令人質疑是方便買家將兩個單位打通。

發展商提供百多呎小型開放式單位,是他們的商業決定,外人不應妄下批評,更不宜把單位與囚室相提並論。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公屋單位面積一般不過百多呎,可以住上七至八人。不少港人(包括筆者)便是在如此狹窄細小的居住環境下長大,從沒有覺得居住在囚室之內,反而在屋邨中快樂成長,與鄰居建立良好關係。

近年年輕一族喜愛獨居,長時間出外工作,放假又多與好友結伴外遊,留在家中的時間並不多。發展商看到市場對「迷你」單位有一定需求,便增加此類單位的供應。其實類似「迷你」單位亦一直存在,只不過之前以建築面積計算,可以聲稱有300多呎,現在要採用實用面積,便出現不少面積不足200呎的單位。現時房委會的公屋和居屋單位,亦有大量面積不足200呎的小型單位,供單身人士或長者入住。

況且現時樓價高企,發展商提供「迷你」單位,可以方便市民「上車」。現時樓價在200萬元以下的住宅物業,印花稅不過100元,認購「迷你」單位的首次置業者,可以節省稅款。因此,發展商因應市場需求而提供小型開放式單位,做法並無不妥。

然而,長實嵐山樓盤所提供的小型單位,不會獨立出售,只會優先配售予擬購買毗鄰三房大單位的買家,兩個單位必須以單一份買賣合約和轉讓契約購買,類似綑綁銷售,兼且有意迴避雙倍印花稅,做法值得商榷。只可惜現時《競爭條例》仍未生效,競爭事務委員會難以介入調查。

至於發展商以安全為由,不容許買家參觀現樓,做法明顯違背去年4月才生效的《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的精神。眾所周知,政府立法規管一手樓,正正是因為個別極之無良的發展商,故意誇大樓宇建築面積,單位嚴重「發水」(和漏水),把窗台當作睡床,亂計樓層,樓盤位處新界卻說成座落香港的中心,接近堆填區則說成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過去有大量買家被發展商誤導,入伙後才知被騙,政府被迫立法以保障買家利益。

還記得去年2月,長實分拆雍澄軒酒店房間出售,公司執行董事趙國雄強調沒有違法,買家可將房間自用和出租。但三個月後,長實說與證監會達成協議,以和為貴,取消所有雍澄軒酒店房間的交易。嵐山買家實應知道發展商的往績,旗下新盤開售價與樓價升幅遠低於其他發展商是有原因的,不要隨便入市,以免不幸誤購「墳景」單位而抱憾終生。至於證監會和銷監局,亦必須追究發展商有否違規銷售,以免被市民覺得執法軟弱無能,讓大財團為所欲為。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7-22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蘋論: 政府幫手促銷 助樓價創新高

今年5月中政府宣佈放寬雙倍印花稅(DSD)條款,將「先買後賣」換樓客可豁免DSD的半年換樓期限,由簽臨時買賣合約日期改為簽署轉讓契後才計算。政府幫助地產商促銷樓花,樓價隨即大幅飆升,兩個月內勁升5至6%,創出歷史新高。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承認,政府宣佈對「先買後賣」豁免的時限作出技術性調整後,住宅市場即時變得較為活躍,5、6月住宅樓市的價量皆有所回升,樓市出現「小陽春」。

但奇怪的是特首梁振英,對近兩個月樓價飆升好像視若無睹。在他上任第二年的施政匯報中,還大談經過多方努力,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需求管理措施已初見成效,樓價在過去一年漸見穩定。到底實情又如何?梁振英上台後,推出的政策是否令樓價穩定下來?

自從2009年初,住宅樓價從低位大幅回升,到2010年10月上升五成多,中原指數由57點上升至86點。政府為了回應市民對樓價飆升的憂慮,在2010年11月開始向購入不足兩年便出售的住宅物業徵收額外印花稅。

政府開徵額外印花稅後,樓價仍持續上升多個月,直至2011年7月中原指數衝破100點後才開始回落。到2012年初,特首選戰期間,樓價從高位下跌約6%,中原指數報94點。

倘若樓價能夠維持平穩,中原指數處於100點水平,上下波動數個百分點,讓市民透過每年收入上升去追上樓價,便可望舒緩日後美國加息對樓市所造成的衝擊。然而,自從梁振英在2012年3月當選特首後,多番強調不會打壓樓市,以釋除地產商及市民對他的疑慮。自此之後,樓價便大幅回升,中原指數升至123點。

政府不宜打壓樓市,做法正確;政府應該透過增加房屋供應,讓市場得到足夠訊息,未來供應將會大增,市民不必急於置業,推高樓價。但觀乎過去兩年政府推出的措施,以及負責土地規劃及房屋政策官員的言論,實在令人覺得政府不單無意讓樓價平穩發展,反而火上加油,進一步刺激樓價上升。

梁振英上台後,隨即推出「白居二」政策,刺激未補價二手居屋價格急升。居屋業主高價將手上單位出售給白表申請者後,再在私樓市場認購單位,令中小型私人住宅價格急升,至今上升超過三成。

事實上,現時全港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達到267萬個,住戶數目約242萬個,即房屋存量較住戶數目多出25萬個。加上預計未來數年,房屋供應將大增,美國加息亦會影響房屋需求,故此樓價缺乏大升的基本因素。

但政府為了急急發展新界東北,趁早向地產商及囤地的人賠償數百億元,不時強調香港缺乏土地,故此要開發新市鎮。又說有20多萬申請人輪候公屋,房屋存量超出住戶數目20多萬的數字不正確,令市民覺得房屋供應嚴重短缺,未來樓價只升不跌。

今年5月中政府微調雙倍印花稅,時間上又剛好配合向立法會申請東北發展前期工程撥款。政府鼓勵市民認購遠期樓花,「先買後賣」,令二手市場供應減少,刺激樓價急升。樓價急升,亦成為政府急於發展新界東北的好藉口。只擔心那些手持兩個住宅物業的小業主,日後樓價若大幅下滑,到時便會損失慘重。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7-18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17日星期四

壹週刊:旅遊業只佔GDP4.7%?

前文提到自從實施「個人遊」計劃後,香港本地市場內的消費開支由2004年的7,605億元,大幅增加至2013年的15,796億元,增加8,191億元,較同期GDP增加8,084億元還要多。非本地居民在本地市場的消費開支,由2004年的712億元上升至2013年的3,035億元,增加2,323億元。

旅遊業帶動本地消費及GDP增長,但有意見認為由於香港倚賴進口貨品,遊客購買的物品,以至旅遊業所需的生產要素(例如旅遊巴士、樂園建築材料)都需要倚賴進口,故此即使旅遊業對本地消費和零售業帶來頗大收入,但對GDP的貢獻或增加價值(value added,即產出價值扣減中間投入消耗的價值)十分有限,屬於低增值的行業。

根據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旅遊業佔香港GDP的比重是4.7%。以去年香港GDP為21,254億元推算,旅遊業對GDP的貢獻或增加價值不足1,000億元,遠低於去年非本地居民在香港超過3,000億元的消費開支。

到底旅遊業的貢獻是否只佔GDP 4.7%,屬於低增值行業?筆者嘗試根據統計處推算旅遊業增加價值的方法,去作出評估,認為現時採用的方法大大低估旅遊業對香港經濟的貢獻。

以2012年的數字為例,當年統計處推算香港GDP為20,371億元,入境旅遊業增加價值是791億元,約佔GDP 3.9%。統計處首先計算與入境旅遊相關行業的增加價值,當中包括零售、住宿服務、航空及海上客運服務、陸上客運服務、餐飲服務,以及其他與入境旅遊相關行業,合計總值2,302億元。之後統計處找出以上各行業的旅遊比率,即旅客使用服務佔整個行業的總產出比重,從而推算出旅遊業的增加價值。

上述推算入境旅遊業增加價值的方法,有不少不足之處。首先,統計處以旅客使用服務佔整個行業的總產出比重作為推算旅遊業增加價值的指標,是假設旅遊業佔產出價值的比重與增加價值的比重相若。例如零售業的產出價值中有32%是屬於旅客的消費,便假設旅遊業增加價值佔整個零售業增加價值也是32%。然而,遊客一般會購買增值較高的貨品或服務(例如名牌手袋、金飾和珠寶),故此以產出價值比重去推算旅遊業增加價值便低估旅遊業的貢獻。

此外,統計處沒有把旅客在香港自置物業、作為「第二居所」或度假屋的設算租金,包括在旅遊業增加價值之內。近年多了內地旅客來港置業,這方面對GDP的貢獻不容忽略。

單以增加價值去推算旅遊業對GDP的貢獻,最大的問題是把其他與旅客服務相關行業的得益完全不計算在內。例如一名旅客在香港某一金鋪購買市值10,000元的金飾,而金鋪要付出6,000元從批發商購入金飾(即中間投入),金鋪的增加價值不過是4,000元而已,亦即是該名遊客對零售業帶來的貢獻。這個計算方法,忽略遊客消費除了帶旺零售業外,還會間接促進批發及出入口商的業務發展。若然旅客數目和消費下降,不單零售業受損,連帶其他相關的物流業也遭殃。過去幾年,由於歐美市場不濟,內地出口增長放緩,若果不是旅客在港消費大增,令批發及出入口商受惠,恐怕本地物流業會大幅下滑。

故此,若考慮到上述各項因素,旅遊業在2013年對香港GDP的貢獻又何止4.7%?這還未計算旅客在港消費,提升港人收入,進一步增加港人的消費開支,對GDP所帶來的連鎖效應。(論旅遊業的貢獻之二)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7-17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7月11日星期五

蘋論:電訊商齊齊加價 找通訊局算賬

近日香港電訊宣佈將旗下PCCW-HKT和one2free兩個品牌合併成「csl.」,乘機加價最多50.5%。董事總經理艾維朗稱,集團已是本地電訊市場「龍頭」,更具議價能力,勢成為市場價格領導者。

香港電訊宣佈大幅加價後,和記電訊旗下3香港隨即跟隨市場價格領導者,實行「用者自付」,取消封頂月費,高用量用戶要繳付額外流量費,變相被加價。估計另一擁有3G網絡牌照的數碼通,很快也會跟隨加價。

本地電訊商齊齊加價,完全是筆者意料之內。2013年11月,通訊局經諮詢公眾後,宣佈2016年3G牌照屆滿時,收回四間網絡商三分一頻譜作公開拍賣。諮詢期間,四大網絡商聯手聘請顧問提交研究報告,又高調一同召開記者招待會,指摘政府收回頻譜,會影響服務質素,令公司沒有足夠容量應付用戶需求,用戶有機會連電話都打唔到。

但當政府落實收回頻譜拍賣的政策後,網絡商的立場又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去年12月,香港電訊宣佈收購CSL,除了承諾交回三分一到期頻譜外,還主動交出額外頻譜,兼且不會參與3G頻譜競投。兩間公司突然不再擔心失去頻譜,服務質素會受到影響,沒有足夠容量應付用戶需求。

兩大3G網絡商講一套,做一套,通訊局不單沒有跟進當中存着的巨大差異,以正視聽,之後竟然還批准有關收購,令市場上的3G網絡商數目,由四間減至三間,出現一間獨大,具有議價能力,成為市場價格領導者的情況。

經濟學理論指出,要維持市場有效競爭(effective competition),市場上至少要有四至五間公司,每間公司的市場份額相若,維持在20至25%左右,兼且有足夠容量去應付新增需求。香港電訊收購CSL後,市場份額超過四成,令市場無法維持有效競爭。

香港電訊由李嘉誠兒子李澤楷所操控,餘下兩間網絡商的其中一間是和記電訊,由李嘉誠操控,兩父子血濃於水,感情深厚,通訊局又如何確保他們不會站在同一陣線上?若然父子關係也不構成關連人士,真不知甚麼關係才算關連人士,需要清楚申報利益,避免出現利益衝突,損害其他人士(包括用戶)的利益。

現在由李家操控的香港電訊及和記電訊先後加價,用戶若不想任人宰割,餘下只得數碼通一間網絡商可供選擇(中移動沒有3G網絡,要向香港電訊租用)。但數碼通網絡容量始終有限,需求上升自然會加價,故此香港電訊和記電訊不會擔心流失大量用戶。結果在缺乏有效競爭情況下,三大網絡商最終齊齊加價,難怪近期各間公司的股價大幅飆升。

早於2000年初,當時市場上六間流動電訊公司嘗試同時加價,加價幅度又幾乎劃一為每月20元。負責監管的電訊管理局懷疑網絡商存有默契,協議加價,隨即進行調查。六間網絡商未等調查結果公佈,已紛紛取消加價,退回多收的款項給用戶。

當日市場上共有六間網絡商,仍出現疑似合謀加價的情況,現在市場上只得三間3G網絡商,通訊局又如何確保它們不會合謀加價?

因此,今年5月通訊局批准香港電訊收購CSL,明顯是錯誤的決定。即使要批准,亦應等待至2016年,有新網絡商進場競爭時才批准落實有關收購建議。現在電訊商齊齊加價,用戶任人宰割,選擇極之有限,實應找通訊局算賬。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7-11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10日星期四

壹週刊:旅遊業帶動本地消費及GDP增長

近年內地訪港旅客急增,購物區和港鐵嚴重擠迫,物價和商鋪租金大幅上升,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和營商環境。加上個別內地旅客容許小童隨處大小便,「水貨客」在市面上穿梭往來,惹來港人反感和不滿,要求特區政府削減內地旅客數目。

由經濟學者關焯照創立的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較早前作出過評估,認為旅遊業對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貢獻比率低,僅佔4.7%,而且屬於低增值行業。故此,若削減內地「個人遊」(即「自由行」)旅客兩成,今年的GDP增長只會由預測的3.3%跌至1.4%,下跌1.9%,即損失393億元。而失業率將會由3.21%升至3.48%,微升0.27%,失業人數增加10,385人而已。

有個別激進人士,更認為應全面取消自由行,以為每年對香港經濟損失不過2-3%,港人理應承擔得起。筆者明白近年內地訪港旅客急增,對港人帶來種種不便,特別是居住在北區、鐵路沿線及購物區的人,出入要面對擠迫環境,並要和旅客爭購日常生活用品。若然要大幅削減自由行旅客數目,對香港經濟必然產生負面影響,政府必須作出全面評估,讓港人知道對收入和就業的實質影響才作出取捨。

筆者不是計量經濟學方面的專家,不會像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一樣,以聯合國計量經濟預測模型去推算削減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影響。然而,單憑一般觀察和對政府數據的認識,認為政府的統計資料大大低估旅遊業及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貢獻。旅遊業一旦衰退,對香港經濟的衝擊遠高於關焯照的推算。

「個人遊」計劃在2003年7月28日實施時,只在廣東省四個城市推行,至今已涵蓋內地49個城市。「個人遊」訪港旅客由2004年的426萬人次,大幅增加至2013年的2,750萬人次,足足增加5倍多。在這期間,香港的GDP由13,170億元上升至21,254億元,增加8,084億元。從數字上可見,過去9年香港的經濟增長主要由私人消費開支及服務輸出所帶動,而服務輸出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旅遊業。

由2004年至2013年,私人消費由7,714億元增至14,045億元,上升6,331億元,佔同期8,084億元GDP增加78%。由於私人消費大增,私人消費佔GDP的比率由2004年的58.5%上升至2013年的66%,增幅十分可觀。至於服務輸出,亦由2004年的4,311億元大幅上升至2013年的10,632億元,增加6,321億元。同期服務輸入由2,439億元增加至4,666億元,只增加2,227億元。由於服務輸出的增加(6,321億元)遠遠高於服務輸入的增加(2,227億元),故此在這期間,服務輸出減服務輸入方面為香港GDP帶來4,093億元的額外收入。

統計處在計算私人消費開支時,首先是搜集本地市場內的消費開支,之後再加上本地居民在境外的開支和扣減非本地居民在本地市場的開支,這是因為後兩項應該計算在服務輸入(港人出外旅遊)和服務輸出(非港人來港旅遊)中。

以2013年為例,本地市場內(包括非本地居民)的消費開支合共15,796億元,較私人消費14,045億元,高出1,751億元,顯示本地居民在境外的開支(1,285億元)遠低於非本地居民在本地市場的開支(3,035億元)。由此可見,訪港旅客為香港帶來巨額收入,而港人賺取額外收入後又會把收入用作消費,進一步刺激私人消費和GDP增長。當我們評估旅遊業對香港經濟貢獻時,不應忽略這連鎖效應(chain effect)。(論旅遊業的貢獻之一)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7-10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7月8日星期二

蘋論:警隊 不應淪為政治工具

今年7.1遊行後,511名市民預演「佔中」,遭警方拘捕。兩日後,警方以未有遵照指示、阻差辦公及落車無熄匙等罪名,拘捕多名7.1遊行搞手,被指為製造白色恐怖。

數以十萬計的市民7.1上街,爭取無篩選的真普選。而警方則負責維持秩序,確保遊行人士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是應盡的責任。遊行結束後,學生及其他人士佔據中環遮打道,前線警務人員奉命「清場」。鏡頭前,雙方大致能夠保持和平和克制,沒有出現暴力和混亂場面。

當大家以為今年7.1遊行和預演「佔中」告一段落時,警方卻突然採取行動,拘捕遊行搞手,而拘捕的原因卻有點牽強,自然令人擔心警隊淪為政治工具,製造白色恐怖,企圖威嚇市民不要與當權者對抗。

香港警務處的編制人數接近3萬人,另外還有數千人屬於輔助警察隊。以香港720萬人口計算,即每10萬人有400多名警務人員。相信不少人像筆者一樣,有親人、朋友或者舊同學從事警務工作,負責維持治安,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前任及現任特首的父親,同樣是警務人員。

香港警隊人數眾多,每年政府開支百多億元,有人擔心香港變成警察城市,警權過大。但我們若與其他大城市比較,便知道香港的罪案數字相對較低,市民感覺人身安全受到保障。特別是1974年成立廉署後,警隊內部集體貪污問題大致消失,警民關係改善,新入職的警員學歷、質素和訓練都大幅改進,警隊形象不斷提升。當然,倘若歷任「一哥」及高層退休後能夠學效李明逵「全退」,不聽命於大財閥,警隊形象肯定更佳。

對於近年警務人員與市民衝突增加,前線警務人員遭到無理取鬧和故意刁難,相信大部份港人都會感到無奈和不安。正如上文所說,不少港人身邊都有認識的警務人員,他們大多都是秉公執法,努力維持公眾秩序。若然盡忠職守的警務人員不斷受到挑釁和無理指摘,失去應有的尊重,警隊流失率急升,到時又找誰來維持香港治安?

前線警務人員是按照上級指示工作,若然執行職務時令人覺得背後另有政治目的,市民亦不應怪罪前線人員,反而應該追究下達命令的問責官員及警隊高層。相信大部份年輕的前線警務人員,都認同香港要落實真普選,繼續享有高度自治,他們其實與遊行人士的訴求一致,雙方絕對不是敵人。

至於警隊的領導層,亦應該知道市民對警隊的信任,以及過去數十年警民關係大幅改善是來之不易,必須珍而重之。警隊執行職務時必須恪守政治中立,不應淪為政治工具。事實上九七回歸前,警務處解散隸屬刑事部的政治部,遣散所有華人警務人員,他們及其家屬(連同不少警務人員)可獲「居英權」。現時警隊不再負起政治任務,打壓政治異見者。

況且香港及內地的政治環境不時改變,警隊領導層又怎能確保拿揑得準確,不會「下錯注」?六七暴動期間,聖保羅書院中六學生曾德成在校內派發反英傳單,被警方以煽動罪名拘控,被判監禁兩年。今天曾德成屬於梁振英管治團隊的一分子,貴為民政事務局局長。策劃暴動的左派工會領袖楊光,回歸後更獲頒授大紫荊勳章。1989年北京學運期間,不少親中人士上街支持學生,之後又支持當權者開槍殺害學生,立場左搖右擺,警隊領導層實在難以捉摸政治氣候,故此執行職務時不應存有政治傾向。

未來數月,香港政局將變得更加複雜和動盪,在這關鍵時刻,市民及警隊更應保持克制,避免出現暴力和混亂場面。不然,駐港解放軍或者梁美芬倡議成立的「志願軍」便有機可乘,取代警隊的執法工作。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7-08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4日星期五

蘋論:全民退休保障 錢從何處來?

去年三月,扶貧委員會委託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研究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經過近一年的研究,周教授到近日終於提交有關報告。

筆者一直相信大多數港人都會為自己退休生活作好準備。除了強積金供款外,有人積極工作和儲蓄,把積蓄投資股票或債券,以股息和利息收入作為退休金。亦有人把積蓄用作物業投資,退休後依賴租金過活。過去幾年本地銀行開始提供安老按揭(逆按揭)計劃,讓長者可將自住物業抵押給銀行,換取每月固定年金作為生活費。例如物業估值為500萬元,每月便可領取大約10,000元,兼且可以繼續居住在物業之內,直至終老。

現時全港有120多萬個私人住宅物業(包括已補價資助出售房屋),超過六成毋須按揭供款。另外還有近40萬個未補價的夾屋、居屋和租置單位,20多萬個村屋;由於這類單位的售價較低,故此大多數業主到退休時應該供樓完畢,不用再為住屋問題而煩惱。

過去數十年,由於樓價大幅上升,為擁有物業的市民累積豐厚財富。股票的升幅亦十分顯著,恒生指數由1964年7月底的100點上升至現時的2萬多點,平均每年升幅接近12%,連同3至4%股息,平均每年回報約15至16%。

因此,大部份經歷過香港經濟高速增長的人,都能累積一定財富作為退休準備。政府的資源,實應集中幫助一些年老無依,生活缺乏的人,而不是推行人人有份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但由於現行強積金制度未有包括那些低收入和沒有工作的人口,加上中介人「食水深」,投資表現欠佳,制度一直被人詬病,故此政治上政府已經很難迴避引入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按照周教授去年的推算,若推行全民養老金計劃,年滿65歲或以上的長者每月可領4,000元,以現時近100萬人符合資格計算,每年需要大約450億元。扣除政府在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和綜援方面每年可以節省約250億元,每年需要額外籌集200億元資金。這200億元資金,應從哪方面籌集?

有人建議由僱主及僱員負責供款,有人建議調高利得稅,有人建議引入銷售稅,亦有人建議政府成立基金,例如將2,000多億元的土地基金的投資收益,用作退保計劃。上述各項建議,都有其不足之處。例如要年輕一輩供款,去支付養老金給過去享受經濟高速增長,有樓有股票的長者,是否公平合理?引入銷售稅只會加重基層市民的生活負擔,而調高利得稅稅率的幅度亦十分有限。

筆者以為政府擁有1.4萬億元的財政盈餘和外匯基金累積盈利,可以將部份撥作成立啟動基金,用作推行全民退保。另外,不少擁有物業的退休長者,其實透過收租或者申請安老按揭,已有足夠收入作為生活費,政府若向資產豐厚的長者提供全民養老金,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政府可以考慮調整與物業收益相關的稅項,例如調高物業稅和差餉徵收率,租值較高的物業要繳付較多的稅款差餉;或者將樓市「辣招」所得的額外印花稅款,用作提供全民養老金。這些稅項對那些依賴薪金收入,以及還未置業的年輕人來說,影響相對較輕。

筆者真希望全民退保的融資方案,不會加重年輕一輩的供款壓力。過去十多年,本地經濟表現大不如前,社會流動性大減,要年輕一輩承擔全民退保的責任,去供養資產豐厚的長者,實在有欠公平。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7-04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3日星期四

壹週刊:五個「七一」上街的原因

相信不少人像筆者一樣,對梁振英上台抱着「疑中留情」的態度。即使傳媒懷疑他是(地下)共產黨員,但總覺得港人已經被「地產黨」管治和剝削多年,是時候作出轉變。

經過兩年的測試,相信「疑中留情」的人都會感到失望。不錯,梁振英上任後引入長者生活津貼和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確實可以紓解民困,幫助基層民市脫貧。但除此以外,在好幾個重大社會議題上,他的處理手法都備受質疑,激化市民不滿,迫使更多市民走上街進行抗爭。

即使不計算他上任前被傳媒揭發家中存着大量僭建物(卻以此攻擊競選對手),以及在處理國民教育一事上一塌糊塗,筆者仍可以找到五大原因,支持市民在「七一」上街:

(一)真普選遙遙無期

梁振英是現行選舉制度下最大得益者,因此市民對他落實真普選的決心感到懷疑,恐怕真普選遙遙無期。《基本法》及人大常委已清楚表明香港在2017年以普選產生特首,到他上任後便突然間出現要進行「篩選」的說法,完全與《基本法》相違。去年年初,佔中三子提出若未能落實真普選,便會進行公民抗命,和平佔中。梁振英的管治班子不單沒有認同港人對真普選的訴求,還不時強調佔中是違法,而沒有提及佔中三子為何要走到這一步,實有誤導市民之嫌。

(二)樓價急升兩成

近日梁振英發展施政匯報,強調政府有效遏止樓價上升。但實情是他上台後,樓價隨即大幅飆升。即使去年中開始稍為向下調整,但至今整體仍上升兩成,中小型住宅更上升超過三成。梁振英一面說房屋供應不足,一面推出「白居二」,刺激需求。最近又放寬「辣招」,鼓勵市民先買遠期樓花,日後才出售自住單位,美其名方便市民換樓,實際是幫助地產商高價散貨。兩三年後樓價若大跌,手持兩個物業的小業主將損失慘重。

(三)急於發展新界東北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上任後,先被傳媒揭發家族經營劏房業務,之後再被揭發在新界東北發展區購入農地,囤積居奇。即使陳局長與太太及家人劃清界線,又透過離岸公司隱藏房地產真正擁有人,在公信力盡失下仍急於發展東北,自然惹人猜疑和不滿。梁振英本人亦學效陳茂波,透過離岸公司和信託人方式去隱藏財產,令外人無法得知他制定的政策是否出現利益衝突,這又怎能挽回個人誠信和公信力?

(四)打壓傳媒和港視

梁振英不時說要發展香港的創意產業,又建議增設創新及科技局局長一職,但卻堅拒發牌給香港電視網絡,扼殺香港創意產業的發展,迫使更多年輕人上街抗議。在他任內,傳媒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壓,傳媒高層遇襲,廣告被抽走。一群努力推動香港民主發展,捍衞人權、法治和自由的學者,受到無理攻擊和抹黑,令人感到言論及自由空間日漸收窄。

(五)貪腐問題湧現

過去兩年,市民對廉署的信心減弱,舉報貪污數字大減。多位支持梁振英出選特首的知名人士,都牽涉入貪污和商業罪案中,令人憂慮香港會否像內地一樣貪腐成風,以致對整個企業及政府管治制度失去信心。既然有人認為70多萬人參與民間公投是「造數」,市民更應在「七一」走出來,以行動去反駁這些指控,齊心努力爭取真普選,並捍衞香港的核心價值。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7-03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