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林氏力牆:學術自由 不容玷污

最近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以及內地官方喉舌先後發炮,批評港大的民意研究計劃不科學和沒有邏輯,點名指摘幾位學者的評論具有政治目的,企圖反中亂港。

內地駐港官員及官方喉舌,對香港的學術界可能缺乏認識,以為應該好像內地大學一樣,由共產黨領導,學者要為統治者服務。
《基 本法》保障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香港居民有進行學術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正正由於香港是個自由的地方,郝部長可以很 自由地公開批評某些學者的研究計劃,投稿到報章發表他的偉論。至於他的言論是否中肯持平,抑或具有政治目的,市民自然會作出公平客觀的判斷。

事實上回歸以來,香港的學術和言論自由慢慢地受到政治干預,有前港大校長干預民調、又有前教育高官要求教院炒批評政府的教員。大學招聘高層,申請人的政治觸覺往往較學術成就來得重要。識時務者為俊傑,不識時務者隨時受到打壓,被大學當權者欺凌。

本地學者的學術研究和評論是否具有政治目的,市民大眾和大學師生自然會進行監察。最近浸大傳理學院院長趙心樹要求調查員將未完成的民調結果公佈,隨即惹來巨大反響。故京官毋須說三道四,以免玷污港人享有的學術自由。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2-01-30 A20| 專欄專論| 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2012年1月29日星期日

時代論壇: 經世理財- 全球一體化與信仰

去十多年,我們目睹世界各地出現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和經濟危機,清楚暴露人性極度的貪婪,為求一己私利而不顧整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人民的福祉。

  二○○○年科網泡沫爆破後,不少美國大型企業(包括EnronWorldcom)突然申請破產;之後美國政府收緊監管,加重刑罰,期望改善企業管治。但過了幾年,一場金融海嘯再次暴露人性的醜陋,摧毀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關係。

  原來任何嚴格的監管,都無法避免金融和經濟危機。正如聖經所啟示,惟有透過改變人心,每個人視自己屬地球村的一份子,好像信徒在基督裡合而為一,互為肢體(弗二11-22;林前十二),才能夠從自私、貪婪、詭詐、追求物質享受等枷鎖中得到真正釋放。讓人類這個群體得以和諧共存,生命得以延續下去。

  我相信全球化除了涉及經濟、政治、社會等層面外,還包括屬靈層面。惟有透過內心的轉化,人與人在愛心上互相連結成為「一體」,人類才有能力克服全球化的種種挑戰,這包括全球暖化及歐債美債等危機。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每個人不會單單追求短期利益,還會顧及社會及全球的長遠發展,願意為此努力和作出貢獻。

  金融海嘯暴露人類貪婪詭詐的一面,但人類始終是按上帝的形像所創造,本應學效上帝的公義和憐憫。當我們經歷過金融海嘯,以及過去幾年世界各地的地震和海嘯等災害後,看見有人不顧別人死活,唯利是圖,亦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救助別人,便應該對人性和人的內心,有較深刻的體會和領受,在個人信仰及靈命成長上加倍努力。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時代論壇: 第一二七四期.一二年一月廿九日

2012年1月27日星期五

am730: 經濟人看世界- 學生問卷評分 無助教學質素 (三)

眾所周知,近年本地大學畢業生的質素每下愈況,工作態度和語文能力欠佳,不少僱主情願聘用那些在海外升學,回流香港工作的大學畢業生。

筆者以為本地大學畢業生質素下降,與大學走商業化路線,視學生為「顧客」有關。加上一些大學院系過於著重學生對教員的評分,令教員不斷遷就學生,教學內容和方法投其所好,把大學變成像中小學,甚至補習社般。學生的興趣是教員任教的科目是否易合格,功課是否容易,筆記內容是否足夠應付考試和測驗,及教員有否要求學生簽到的習慣。

二、三十年前,當筆者仍在大學學習時,資訊科技和教學設施遠不及現在。那時班房沒有電腦和上網設施,沒有powerpoint等軟件,大學教員(不論是教授抑或講師)沒有派發詳盡教學筆記,最多在黑板寫幾隻字或拿幾片膠片(transparency)放上投影機講解一番。但學生能吸收到的知識,學習到的思想方法,和鍛鍊到的分析能力,肯定較現在的大學生優勝得多。幾位對筆者影響較大的大學教授和講師,他們上課時往往只提供幾頁課程大綱,及參考書籍和期刊文章,完全沒有具體教學內容和筆記。學生上課時,總要一面聽一面抄筆記,要經過思考和消化才能稍為明白老師想帶出的訊息。若要更全面掌握教學內容,下課後便要多閱讀參考書和期刊文章。

這個學習過程,相對於教師提供全面的教學內容和筆記,學生當然較辛苦吃力。但當學生日積月累,不斷聽、寫、思考和提問,肯定有所得,明白到求學應有的態度,絕不能希望一步登天,一蹴而就。

然而,這種教學方法若應用到今日的大學生身上,恐怕學生問卷評分十分低,老師遲早被「叮走」。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最新課程:由林本利博士教授新高中經濟學,請致電2512 0699查詢)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2-01-27 M27|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2012年1月26日星期四

壹角度: 漁農業製造業香港經濟支柱?

今屆選舉委員會的委員人數由上屆800人增加至1,200人,這1,200個有投票權選出下任特首的選委來自四個不同界別,理應廣泛代表香港各階層的利益。

但當我們仔細看看這1,200個選委的組成,便不禁令人搖頭嘆息,真不曉得這1,200個名額分配的背後邏輯和道理。

首先,倘若選委會是反映香港經濟結構,代表各行業的利益,選委名額的分配便應該反映香港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現時第三級服務行業佔本地生產總值(GDP)超過九成,佔就業人數接近九成,遠遠超過第一級生產行業(包括漁農業)和第二級生產行業(包括製造業)所佔的比重。

現時漁農業佔GDP不到0.1%,就業人數大約一萬人,佔360萬總就業人數不足0.3%,但選委人數卻高達60人,是各行各業之冠。若然加上28名代表新界原居民(擁有農地)利益的鄉議局選委,以及新界各區議會內代表漁農界利益的選委會,漁農界的選委人數達到100人,佔1,200名選委的8%。選委名額分配完全與漁農業對香港經濟的貢獻不成比例,又難怪不少利益團體活躍於相關選舉界別,不時出現賄選種票醜聞。

至於製造業的選委人數,同樣與經濟貢獻不成比例。自從1978年中國內地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後,大量本地工廠北移,製造業佔香港GDP的比重已跌至不足2%,就業人數只剩下11萬人左右,佔總就業人數約3%

然而,選委會第一界別的選委,有36人來自工業界,另外還有18人來自紡織及製衣界,總數共54人,這54人主要代表工廠老闆的利益。再加上60名來自勞工界的選委,代表製造業僱主和僱員利益的選委超過100人。本地製造業式微,但代表製造業利益的選委竟然是各行各業之冠。

現時屬香港經濟四大支柱的貿易和物流業,包括進出口貿易、批發、零售、運輸、倉庫、郵政和速遞服務等行業,佔香港GDP超過三成,就業人數接近100萬人,但這些行業的選委人數,包括進出口界、航運交通界、批發及零售界,加起來亦不過是54人,完全不能反映貿易及物流業對本地經濟的貢獻。

其他經濟支柱又怎樣?旅遊業只佔GDP 3%,就業人數27萬,選委名額(包括飲食界、酒店界和旅遊界)共52個。金融及保險業佔GDP 15%,聘用20萬人,選委名額54個。這兩大支柱的選委名額,同樣不及漁農業和製造業。

至於經濟火車頭地產及建造界,選委人數只得18人,表面上難以保障地產商的利益。但實情是地產商可以透過其他工業及金融界別,專業界別,以及政治界別出選,或者安排代表他們利益的候選人出選,實際可以反映地產商利益的選委相信有幾百人。

選委會不單未能反映各行各業對經濟的貢獻,亦未能反映那些已經退休,或者負責照顧家庭的選民的意願和利益。選委會和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完全與社會實況脫節,只能保障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實應儘快廢除,以免妨礙社會發展和進步。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2-01-26 A004| 時事| 壹角度 26/1/2012| By 林本利

2012年1月20日星期五

am730: 經濟人看世界- 學生問卷評分 無助教學質素(二)

大學倚賴學生意見問卷調查的評分,作為評估教員教學表現的重要指標,自然會促使教員運用各種方法去推高評分。

最常用方法,自己向學生「放水」,批改平日習作或測驗時手鬆一點,甚至給予過多學生A級成績,希望學生知恩圖報,在問卷評分時回贈高分。據聞有同事曾做過調查,發現學生平日習作或測驗獲較高分數,給老師的評分亦較高,兩者出現顯著的正相關。

問題是學生平日習作或測驗獲高分,甚至取得A級成績,但考試時則原形畢露,成績大幅倒退,甚至「肥佬」,自然深深不忿。結果考試成績公布後,大量學生以成績與平日測驗成績相差太遠而上訴,要求校方重新批改試卷。

大學為減少學生上訴量,容許學生未上訴前可和老師一起查閱試卷,齊齊討論評分標準。老師為避免和學生爭拗,批改試卷時情願手鬆點,最後結果大家可想而見。

一些院系容許教員選擇學生問卷評分的班別,而非所有任教班別都要做學生問卷調查。這自然鼓勵教員「悉心栽培」某班學生盡可能投其所好,對學習態度欠佳的學生視而不見,這對提升教學質素完全沒有幫助。

在大學教學,一般要求學生成立小組研究某一課題,並提交小組報告。學生若發覺成績不符合預期,可能全組一起給予老師極低評分,令老師所得的平均分數大跌。倘若院系以學生問卷評分作為教員升遷和續約的主要指標,又如何確保教員維持學術尊嚴,不會因受壓而給予學生高分呢?

最令人氣憤的,是一些無心向學,常遲到和缺課的學生,竟還可在最後一課填寫問卷,憑其個人喜好為教員打分。為免出現這情況,筆者近年在最後一堂上課後(而非下課前)先行填寫問卷調查隨即收回,令一些例牌遲到的學生無機會填寫問卷。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最新課程:由林本利博士教授新高中經濟學,請致電2512 0699查詢)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2-01-20 M2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