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4年12月25日星期四

壹週刊:聖誕新年三個願望

聖誕新年期間,親朋有機會聚在一起,本應是歡喜快樂的日子。但今年港人因政改紛爭,對佔領運動的看法存着嚴重分歧,原本是朋友竟變成敵人,整個社會進一步撕裂。藉此機會,寫下個人三個願望:

(一)善待和平佔領者

歷時79天的佔領運動結束後,警務處處長曾偉雄在記者會上表示,總共拘捕近千名與佔領有關的人,另有70多人自首。並強調會在三個月內完成調查,把佔領運動主導者緝捕歸案。

過去三個月,警隊面對自1967年暴動以來最大規模和最持久的示威活動,前線警務人員所面對的壓力不言而喻。

但今次佔領運動有別於六七暴動,絕大部分佔領者都是愛好和平,為着爭取一個公平公義的政制而犧牲自己,放下學業和工作,甚至個人前途。只有極少數別有用心的滋事分子使用暴力,破壞社會安寧。警隊實在不應浪費大量資源,去調查和追究和平佔領者;律政司在處理與佔領運動相關的案件時,亦應採取寬鬆態度,避免進一步激化社會衝突。

(二)當權者得到啟蒙

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在佔領運動將近結束時表示,指一部分港人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理解與內地想法截然不同,故此要在港進行「再啟蒙」,建立國家民族觀念。

不知道張榮順有何法律背景,但他提出「再啟蒙」的觀點實在可圈可點。香港過去受到英國殖民管治超過150年,港人早已受到西方思想和價值觀影響,追求自由、平等、法治和民主,反對極權和暴政,實在不必進行「再啟蒙」。

相反,本地及內地的當權者和權貴應該接受「啟蒙」,他們死抱權力不放,以為倚靠槍桿子,或者騙人口號,便可以達到長治久安。然而,隨着資訊科技發達,內地人出外旅遊機會大增,他們清楚見到在權力高度集中的政制下所產生的嚴重貪腐問題。各省市及軍方領導人侵吞國家和人民財產,已到了完全失控的地步。若任由情況繼續下去,不認真推行政治體制改革和真正依法治國,恐怕更多人學效領導人,只顧追求權力、金錢和色慾,社會道德淪亡,整個國家和民族將走向滅亡。

(三)犯案者面對刑責

當權者不斷指摘和平佔領者破壞法治,完全漠視他們尊重法治,願意犧牲自己承擔刑責,喚醒市民關注政改不公正損害社會及經濟發展。

真正破壞法治的是當權者,他們操控警隊、廉署、證監處、審計署、律政署等調查、監督及執法機構。把這些原本屬於獨立和政治中立的機構,淪為政治工具,藉此打壓異見人士;或者放生犯案者,讓他們(暫時)不用面對刑責,接受當權者的指揮。

從過去多宗港澳兩地貪賄案可見,涉案者的手法極之高明,以不同名義(包括顧問費或離職酬金)向貪官提供賄款,再經過不同國家和地區,多重轉賬,藉此逃避執法機構的調查。

執法機構對私吞「1元」的隧道收費員,或者偷走「12元」眼鏡布的人秉公辦理,送上法庭受審。對於那些收受利益、串謀行騙、走私販毒、洗黑錢、僭建、種票、逃稅、作虛假交易和陳述的權貴,則調查多年仍未提出起訴,實在叫人擔心香港的法治正受到破壞。政府若要重建威信,增加市民的信任,便請快快把犯案者繩之於法。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2-25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12月18日星期四

壹週刊:港視劇集反映政經生態

去年10月,梁振英不理通訊局及商經局的建議,拒絕發出免費電視牌照給港視,即時觸發50萬名網民在「面書」上簽名撐港視,大批市民上街抗議。後來王維基以高價購入中移動的流動電視牌照,以為可以不受規管而「入屋」,卻又遭到政府官員「狙擊」,逼至走投無路,要透過司法覆核尋求公義。

經過一年多的折騰,一波三折,港視終於在今年11月19日正式啟播。當日剛好是無綫47周年台慶,佔領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真可算別具意義。反觀兩間獲政府發牌,由財閥吳光正和李澤楷操控的電視台,至今啟播日期仍然遙遙無期。

港視啟播前,超過100萬個用戶下載收看程式,開台日共有60多萬個裝置透過電視、手機或電腦收看港視節目。筆者在港視啟播後,嘗試登記成為用戶,經過多次嘗試仍然無法成功。過了數天後再嘗試以另一電郵地址登記,終於成功,可以免費串流劇集欣賞。

過去十多年,已經很少追看本地電視劇集。最近花了數天時間,每次收看數個小時,一口氣看畢《警界線》17集及《選戰》頭數集。開始時是透過電腦的顯示屏觀看,後來把電腦連接家中的電視機欣賞。每次都要花費數分鐘時間進行接駁、登入和串流,才能夠開始收看節目,心中不禁要問,是誰為我們製造這麼多的麻煩?

王維基是一個具創意的商人,上世紀九十年代,憑藉引入回撥長途電話,把當時擁有專營權的香港電訊殺個片甲不留。之後轉戰寬頻市場,同樣十分成功,為自己及股東創造50億元財富。這相對於那些只懂壟斷,把別人財富轉移的財閥和財技高手,對社會貢獻顯然大得多。

王維基把寬頻業務出售後,將大部分資金用作發展免費電視業務,聘用過千名台前幕後藝員及創作人員,又購入大片土地興建製作中心,目的是為香港的創意產業盡一點力,擴大年輕人的發展空間。王維基表明不懂政治,不搞政治,但政治卻偏偏要來搞他,找他麻煩,要他浪費不少時間和金錢在處理發牌事件上。

筆者認識港視一些台前幕後的朋友,他們都極具創意,對工作全情投入,對港視未來發展抱有希望。料不到卻因公司未獲發牌而遭遣散,或者要轉職至從事網購工作,他們的憤怒及無奈,我是完全明白和理解。從報章報導得悉,不少港視藝人和創作人員,被迫轉業,有些則長期留守佔領區,與學生並肩作戰,聲討這個不公不義的特首和特區政府。

《警界線》已是兩年多前的製作,到近月才能讓市民免費欣賞。至於《選戰》的劇情,明顯是反映香港的政治和經濟生態。有權有勢的人收受利益,阻礙十號貨櫃碼頭的發展。而那些提供或收受利益,曾經犯法和涉及「黃、賭、毒」的人(或者他們的子女),因為有「黑材料」在別人手上,已經失去個人意志,只能聽命於中央指揮。

回歸以來特區政府一直不肯批出土地興建十號貨櫃碼頭,讓財閥賺取過千億元的暴利。近日更發表報告,表明十號貨櫃碼頭不具成本效益,不建議2030年前興建。去年梁振英拒絕發牌給港視,理由是擔心惡性競爭,有電視台會倒閉。特區政府只顧保護財閥利益,千方百計阻礙新經營者進場競爭,令香港原本具有優勢的產業逐一式微,恐怕只會迫使更多人上街,激發沒完沒了的抗爭。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2-18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12月11日星期四

壹週刊:給「佔中三子」的信

敬愛的朱耀明牧師、戴耀廷及陳健民弟兄:

自去年1月三位主內弟兄發動「佔中」運動,至今年12月3日到警署自首,這20多個月的日子中,你們的犧牲和無私的付出,實在令我欽佩。我深深體會到你們及家人所承受的壓力,面對來自四方八面的攻擊和毀謗,不斷為你們祈禱,願上帝保守和看顧你們。

過去一年多,有數次機會聽到你們分享「佔中」的理念,為何選擇以公民抗命方式爭取真普選,亦向你們發出一些提問。「佔領」運動(或者「雨傘」運動)發展至今,與你們原先的構想不一樣,但這絕非意料之外。

我理解你們為何選擇走上這條抗爭之路,但對於以「佔中」方式去爭取普選的手段和效用,以及和激進人士連合,卻有所保留。亦早已預計你們的運動會被人「騎劫」,出現失控場面,令社會進一步分化和撕裂。

首先,人們常以甘地、曼德拉和馬丁路德‧金等人以公民抗命去對抗暴政,來比擬「佔中」。我承認香港的政治及經濟制度存在着嚴重缺陷,官商勾結、貧富不均問題極其嚴重。有權有勢的人操控社會以及經濟命脈,妨礙社會進步,扼殺年輕人的發展空間。這一切我過去都一直口誅筆伐,期望當權者正視問題。然而,政制不公和不義,相對於殖民統治,種族隔離和歧視,始終是有所區別,是否必定要以公民抗命作為手段去爭取真普選?

此外,香港人面對的不單是特區政府和負責政改的官員,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個極權的北京政府,當權者又怎會屈服於公民抗命?加上經過30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內地的GDP已是香港的數十倍,遠高於回歸時的五倍數字,北京政府又怎會理會「佔中」損害香港經濟,癱瘓金融市場運作?你們未免太過天真!

過去一年多,你們一直高舉和平、非暴力的公民抗命,不會拒捕,願意承擔刑責。你們的良好意願是在商討日中選出三個政改方案,當中包括極端和溫和方案,再讓全港市民在今年6月透過全民公投選出最具認受性的方案。但經過學生及激進人士策略性投票,一輪「篩選」之後,三個方案全部包含「公民提名」,溫和方案全被篩走,市民根本沒有真正選擇,公投未能反映真正民意。

人大常委會今年8月31日全面「落閘」後,有傳你們計劃在國慶日開展「佔中」。但學生捷足先登,早在9月26日佔領政府總部內的公民廣場,之後大批市民上街聲援學生,「佔領中環」變成「佔領金鐘」、「佔領銅鑼灣」和「佔領旺角」,你們幾乎變成局外人,運動已由學生和激進勢力主導,逐步走向失控。

大家都明白和平佔領的人士和盡忠職守的警務人員,都是這個不公不義制度下的受害者。警務人員為了執行上級命令,疲於奔命,與佔領人士發生衝突。個別警務人員失控,使用過分武力,應該受到譴責。但不少示威者故意挑釁警務人員,有計劃衝擊警方,破壞社會安寧,肆意侵佔政府及私人財物,同樣應受到譴責,不應姑息。他們的行為已完全背離和平、非暴力的公民抗命理念,不肯主動面對刑責,純粹搞破壞,擾亂公眾秩序和商鋪正常運作,實在不應鼓勵,對爭取真普選只會產生負面效果。

今次三位弟兄發動的公民抗命,因學生錯判形勢,最後以流血告終。但我相信你們堅持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抗爭,喚醒市民關注政制發展,是出於對香港和祖國的愛,希望兩地人民終有一日能夠得到真正民主,不用繼續在極權和貪腐的制度下生活,或者選擇移居西方民主國家。盼望你們能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重新得力,在不同崗位上繼續推動民主發展。

主內林本利上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2-11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12月4日星期四

壹週刊:梁振英外訪南韓學到什麼?

正當警察要協助法院在旺角執行禁制令,與示威者衝突加劇的時候,特首梁振英卻出訪南韓,拜會南韓總統朴槿惠,真不知為何有如此安排。

筆者還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首次到南韓旅遊,領隊要求團友協助攜帶免稅影音器材入境,用作轉售。不料到30年後,南韓智能手機、顯示屏幕、化妝品、電影、電視、音樂等產品和製作,暢銷全球,並吸引大量旅客到訪及進行整容,實在始料不及。

南韓今日的經濟成就,確實來之不易。二次大戰後南韓脫離日本管治,南韓在1948年進行第一屆總統選舉,由國會間接選出總統。1961年,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鎮壓異見人士及對軍隊進行大清洗,之後一度恢復民主政治,甚至直選總統。但到1972年,總統選舉又變成間選,由親執政黨組成1萬人選舉團,提名及選出總統,性質與特區的小圈子選舉相若。

南韓由選舉團選出總統,缺乏認受性,未能反映民意。1979年,軍人出身的全斗煥發動政變,總統被迫下台,展開近8年的獨裁統治,街頭及校園抗爭愈趨激烈。直至1987年6月,過百萬民眾在全國各地示威抗議,當權者終於願意修憲,推行公民直接選舉總統制。同年8月,盧泰愚上台,成為首位民選總統,釋放政治犯,結束軍政獨裁,積極籌備1988年漢城(即首爾)奧運會,推動對外經貿發展,與中共建交。

南韓經濟發展一直倚重大企業和財閥,政府向財閥提供巨額補貼,官商勾結問題極其嚴重。全斗煥及盧泰愚下台後,都因貪污罪而被判入獄。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南韓經濟受到重創,暴露太過倚重財閥的發展模式所帶來的種種問題。

之後金大中和盧武鉉總統進行一系列改革,推動發展創意工業,大量投資發展本土科技產業。另外,政府設立文化產業局,成立文化產業基金,提供資金和設施,協助動畫、影視產品及出版業的製作,拓展年輕人的發展空間。南韓發展新產業的時候並沒有放棄原有工業,除了資訊科技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領導地位外,南韓的造船業、輪胎業、汽車生產、鋼鐵生產、合成纖維生產及紡織業亦佔據全球前列位置。

雖然財閥對南韓的經濟仍具舉足輕重作用,三星集團銷售額已佔全國GDP的兩成以上,但賺到的綫絕大部分來自其他國家,國民可以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失業率長期維持在4%以下。貪污問題亦沒有完全消失,但民主制度至少可以產生制衡作用,把暴君及貪官送入監牢。

去年香港的人均GDP仍然高於南韓,但不要忽略,香港貧富不均問題嚴重,堅尼系數高達0.537,遠遠高於南韓的0.313,相信大部分香港人的收入及生活不及南韓人。自回歸以來,香港的經濟增長亦遜於南韓,基層市民及具專上學歷的僱員,實質收入(扣除通脹)甚至出現倒退情況,年輕一輩看不到經濟前景。

還有,過去30年,南韓着重體育發展,國家足球隊自1986年開始從未缺席世界盃決賽周。2002年與日本聯合舉辦世界盃,更締造歷史勇奪殿軍。這30年,南韓基督徒(包括天主教徒)人數驟增,現在保守估計佔人口近三成,體育及宗教對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國家團結有不少幫助。

反觀特首梁振英以為體育及宗教界對經濟完全沒有貢獻,又拒絕發牌給港視,分化社會,扼殺香港的創意工業發展。梁亦沒有向中央反映港人對真普選的強烈訴求,沒有真普選只會像過去的南韓,引發激烈街頭及校園抗爭。因此,他到南韓考察學習,明顯是浪費公帑,不會學到什麼東西。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2-04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11月27日星期四

壹週刊:政治老人退場香港才有希望

佔領行動快將超過兩個月,民調一面倒認為佔領者應該退場。特別是經過一眾暴徒衝擊立法會後,市民對佔領行動的支持只會持續減退,佔領者實應考慮如何退場,以其他方法(例如參政)爭取落實真普選。

佔領者應考慮退場,本地一眾政治老人更應退場,不要戀棧權力,應該讓出政治及經濟舞台,給年輕一輩發展。特別是董建華,現年已77歲,到2047年若仍健在人間,已是110歲,為何現在還不肯放手,走出來干預香港未來的政治及經濟發展?

董建華搞民間智庫,說要做好政策研究,實在令人捧腹大笑。他不是當了近八年特首嗎,大權在握,推行政策可算為所欲為,從沒有受到真正阻撓,但結果又如何?

試看他的八萬五房屋政策,母語教學,教育改革,人大釋法,動用過千億元入市打救藍籌股(許仕仁、曾蔭權及任志剛更因此成名),製造科網泡沫,公務員體制改革,西九單一招標,港燈興建新電廠,十號貨櫃碼頭發展,發水樓及其他政策,又做了多少政策研究?聽了多少民意?上述政策,製造財富轉移及社會分化,要市民承受惡果。

在董建華任內,還有藍灣半島、數碼港、嘉亨灣、名家匯、珀麗灣、紅彎半島等事件,當中涉及向財閥輸送利益,部分個案經審計署調查 後,令公帑損失數以十億元計算。小市民窮一生積蓄才能購得的「袖珍」住宅單位,但大地產商卻可獲政府半賣半送數以百萬呎計的額外樓面,這又怎能叫人服氣? 董建華搞的「團結香港基金」,顧問團中不少是大地產商,或者是他們的後人及代理人,如此陣容又可以得到什麼政策研究結果?

事實上,九七回歸前不少學者已花了大量時間去研究未來香港政治及經濟發展。例如在1991年,中大的廖柏偉發表文章(見The Other Hong Kong Report 1991),指出兩電利潤管制的種種問題 ,提出以價格管制取代利潤管制。港大的王于漸亦發表多篇文章及著作,建議增建貨櫃碼頭及引入更多的競爭。董建華又有沒有聽到這兩位顧問在這方面的意見?

在英國及美國,40多歲的政治人物已可當上首相或總統;《基本法》規定,年滿40歲,在香港居住連續滿20年的永久性居民已有資格參選特首。過去三位曾擔任特首的人,不是年滿60歲,就是接近60歲,已算高齡。現在董建華搞智庫,目的明顯是為下任特首鋪路,但傳出的人選到2017年,都接近或者超過65歲, 堪稱政治老人。

回歸以來17年,一眾政治老人把香港弄得一團糟,經濟發展停滯不前,貧富不均惡化,社會出現嚴重撕裂,實應為了香港未來福祉,放下權力,退出政治舞台,給年輕一輩一點希望和出路。同樣,那些早已賺個肚滿腸肥的財閥和權貴,是否應該花更多時間去思考如何回饋社會,為年輕人創造 發展空間,而不是滿腦子只曉得如何巧取豪奪,賺盡一切所有。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田北俊因呼籲特首梁振英考慮辭職,道出不少港人心底話,結果遭免去全國政協委員資格。董建華作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明顯有份參與決策。一個只愛聽好話和假話的人,又怎能團結香港,聽到異見人士及小市民的聲音?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1-27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11月20日星期四

壹週刊:董建華香港的「負資產」

過去兩個月,前特首董建華「出山」,一面硬銷大人「篩選」方案,一面組織什麼民間智庫,希望多做政策研究,團結港人,推動經濟發展,回應年輕人的訴求。

自從董建華在1997年7月上任後,香港便面對七年多的浩劫,直至2005年3月他因「腳痛」下台後,市民生活才得到一些改善。今日香港社會出現嚴重撕裂,貧富問題惡化,年輕人看不到前景,董建華亂港七年,肯定是罪魁禍首。現在董建華「出山」,找來一群平均年齡接近六十歲的顧問,無非是想憑藉其政治影響力,延續財閥權貴的利益,市民千萬不要再次「上當」。

眾所周知,董建華是已故船王董浩雲的長子,1981年父親過身後接管家族生意東方海外。但幾年後,即1985年,東方海外瀕臨破產,要勞煩北京政府透過霍英東注資打救,才避免破產。之後董建華與李嘉誠、周凱旋等人到北京投資發展東方廣場,李嘉誠旗下公司持有近10%的東方海外股權,到2003年才向外披露。

董建華出任特首後,提出「八萬五」房屋政策,無視亞洲金融風暴令利率颷升,樓價急速下滑的現實。樓價從1997年高位大跌七成,到2003年6月底,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超過10萬宗,不少市民一生積蓄化為烏有。上述數字還未計算居屋及發展商提供二按的負資產物業。

董建華不單製造大量負資產家庭,他在1998年8月動用千多億元外匯儲備,認購近10%恒指成分股,人為地推高股市。加上他大力推動創新科技,製造科網泡沫,結果恒指從6,000多點急速反彈,到2000年初升穿18,000點,之後泡沫爆破,恒指下挫過萬點,到2003年跌至8,000點水平,大量小股民損失慘重,不少要破產,甚至自殺。2002年破產數字高達26,922宗,是1997年829宗的32倍!

董建華最被人詬病的,自然是他在1999年不經公開競投,把數碼港批給李嘉誠兒子李澤楷,美其名推動香港發展資訊科技,實質是讓一眾財技高手把小股票的財富轉移。2000年2月,李澤楷的盈動宣告舉債900億元,收購百年老店香港電訊,盈動(之後改名電盈)股價創出142.5元新高。

合併後,李澤楷及一眾財技高手率先拋售電盈股權,獲利數十億元。之後電盈股價急挫,2003年跌至不足4元,從高位下挫97%!一眾小股東損失慘重,而電盈因負債800多億元,資不抵債,賬面上變成一間負資產公司。

李嘉誠操控的和黃,因大舉投資3G失利,在2005年出現346億元的虧損。若非透過香港的貨櫃碼頭、港燈、零售及地產業務賺取豐厚利潤和現金流,真不知如何應付每日近一億元的3G投資虧損。

董建華在任期間,把十號貨櫃碼頭的規劃及競爭法丟進垃圾箱,又容許港燈興建新電廠,擴大資產和利潤,實應要記一功。

董建華在任期間,政府財赤連年,大量港人要面對破產和「負資產」的痛苦,但他的家族生意東方海外,市值卻由上任前的20多億元上升至下台時的超過200億。2012年特首選戰期間,有傳董建華向國家主席習近平推薦梁振英出任特首,取代原先欽點的唐英年。最近澳洲傳媒揭發梁振英未當選前任職的公司戴德梁行面臨清盤,最後將業務出售給澳洲UGL集團,梁振英獲買家給予400萬英鎊,而公司小股東則一無所有。

由此可見,董建華一生與「破產」及「負資產」結緣,港人千萬不要讓他重返政治舞台,不然勢必再湧現大量「破產」和「負資產」個案。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1-20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11月13日星期四

壹週刊:董建華團結香港?

最近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成立新智庫「團結香港基金會」,希望可以團結港人,培養政治人才,推動香港長遠發展。

自九七回歸後,香港 各方面發展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董建華作為首任特首,亂港七年,加上支持梁振英上台,肯定是罪魁禍首。由於篇幅所限,在此只能列出董建華部分亂港政 策。

(一)破壞市場公平競爭

董建華上台後,把《競爭法》丟進垃圾箱,讓本地財團進一步操控香港經濟,妨礙各行各業的發展。要等到他在2005年下台後,才 有機會重推《競爭法》,但已浪費十多年時間。

(二)房屋政策明益地產商

董建華上台後推出「八萬五」房屋政策,讓各大地產商以此為由更改土地用途,賤價取得 大量土地興建住宅。當私樓供應大增,樓價大幅下滑後,他又想盡辦法打救地產商,以環保為名批出大量樓面給地產商興建「發水樓」,又停建停售居屋。要等到他 下台後,才撥亂反正,政府收緊「發水樓」和規管樓宇買賣,以實用面積計價。那些以高價購入「發水樓」的小業主,在新例下自然損失慘重。

(三)公營機構肥上瘦下

九七回歸後,特區政府面對嚴重財赤問題,1999年起向新入職的公務員及公營機構員工開刀,大幅削減他們的薪酬福利,造成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嚴重損害 年輕人的工作士氣。2002年,董建華不理公務員反對,強行推出高官問責制,令政務官的流失問題日趨嚴重,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

(四)教改副學士苦害師生 

董建華銳意推行母語教學和教育改革,擔任大旗手的羅范椒芬不理出生率下降的客觀情況而肆意「殺校」,又威嚇要炒掉批評教改的老師。2001年,董建華提出 專上學位「大躍進」,十年內要六成適齡青年升讀專上院校,政府卻不肯額外投放財政資助。結果大量學生要修讀私立大學及「自負盈虧」課程,未畢業已負債纍 纍,而畢業後又不見薪酬有所提升。

(五)明益李嘉誠父子

1999年,董建華在未有公開競投下,把數碼港大片土地批給李嘉誠兒子李澤楷,製造科網泡沫,令小 股民損失慘重。原本不應該興建的新電廠就批准港燈興建,要用戶多付電費;應該興建的十號貨櫃碼頭反而不見蹤影。讓和黃可以收取全球最高的碼頭費,連帶董建 華家族的航運公司東方海外也大賺。後來公眾才知道李嘉誠長期持有近一成東方海外股權。過去幾年,和黃出售港深兩地碼頭業務,電能分拆港燈上市,合共賺取千 億元利潤。

(六)破壞法治和一國兩制

1999年,董建華在終審庭作出判決後,尋求人大釋法,推翻港人內地子女有權來港定居的決定。他任命的律政司司長梁愛 詩,以公眾利益為由不起訴胡仙。今年5月,更被揭發在2005年離任前,放生通緝犯。上述事件都破壞香港的法治和一國兩制。

此外,董建華堅持西九單一招 標,提出興建低效益的高鐵,隱瞞沙士疫情,強行為《基本法》23條立法,任內政制原封不動,讓財閥大吃政治免費午餐……劣績實在罄竹難書。

董建華最能團結 港人的,就是2003年七一大遊行,50萬港人上街要求他下台。現在他呼籲港人團結,倒不如深刻反省,他如何令社會撕裂。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1-13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

壹週刊:佔領運動創造財富?

佔領運動持續個多月,對香港經濟自然產生一定負面影響,特別是對零售、餐飲、運輸等行業的衝擊最大,從業員當然希望示威運動早日和平結束。

佔 領運動開展不到幾日,科大的雷鼎鳴教授在報章發表文章,指運動令香港股市在9月29日及30日兩天下挫745點。以港股市值20多萬億元計算,恒指每跌一 點,相等於財富消失10億元,恒指下跌745點便相等於蒸發7,500億元財富。即使打個五折,損失依然達到3,500億元。以全港約700萬人平均計 算,即每人損失約5萬元。

筆者看到雷教授的「偉論」後,即時反應是感到既可笑,又可悲。相對於其他本地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雷教授算是比較敢言的一位。但觀乎近年雷教授發表「反佔中」的文章和言論,實在叫人另眼相看。

早 於去年四月,雷教授已撰寫文章,指「佔領中環」會令香港每月損失16億元,佔領行動若持續50天,損失便達到800億元。計算方法是以香港每年GDP約2 萬億元,五分一的財富來自中環,即4,000億元。把4,000億元除以每年約250個工作天,便得出每天16億元的損失。

當時筆者已指出 數字嚴重誇大「佔領中環」帶來的經濟損失。由於外界一早知悉「佔中」行動的細節,政府和商界自然會早作部署,避免政府及企業運作受到影響。在資訊科技年 代,市場交易和買賣可以透過網絡進行,或者轉移至其他地區,毋須一定要在中環進行。故此每日16億元的損失,實屬天方夜譚。

佔領運動開展 後,雷教授改以股市市值去計算損失,拋出3,500億元的數字,是之前800億元的四倍多。然而,雷教授沒有可能不知道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絕大部分股權不 是港人持有,若20多萬億元市值全屬港人,豈非每人平均持有300多萬元股票?筆者粗略估算最多約兩成股市市值,即四萬多億元是港人持有,大約是GDP的 兩倍,美國交易所市值,不過是GDP的一倍半。

此外,香港貧富不均問題嚴重,四萬多億元的市值大部分由少數富豪及權貴公開或暗中擁有,小市 民所得有限。因此,說每名港人損失5萬元,真令人感到啼笑皆非。雷教授更跑到北京去宣傳他的「偉論」,說「佔中」令香港損失約15% GDP(3,500億元除以2.1萬億元),近日又拋出未來30年損失過萬億元的數字。

去年1月16日,港大法律學者戴耀廷在《信報》發表 文章,提出以「佔中」作為公民抗命。過去一年多,股票市場早已把相關訊息消化,反映在股價中。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絕大部分業務不在香港,不受「佔中」影 響。過去兩個月,外圍股市及油價一度大幅回落,這些因素都影響港股表現,又怎能把股市下跌完全推卸給佔領運動?事實上,自戴耀廷去年1月16日提出「佔 中」,直至今年10月底,股市依然上升六百多點,樓價更大升近一成,我們又是否應該把財富上升歸功於佔領運動?

雷教授認為 佔領運動造成其他人損失,屬自私行為。但若任由一個由少數人操控,只顧權貴(包括大學教授)利益的選舉制度延續下去,將進一步損害香港的自由、法治及廉潔 等核心價值,港人損失更慘重。雷教授不妨花多些時間去研究港、澳及內地,貪污問題為何如此嚴重,並發表世界級論文。或者計算一下過去十多年財閥操控市場、 興建發水樓和製造科網泡沫,對小市民帶來的經濟損失。這總好過浪費時間及納稅人金錢,寫一些不盡不實的報紙文章。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1-06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10月30日星期四

壹週刊:梁振英說出「真話」

眾所周知,特首梁振英喜愛運用語言「偽術」去掩飾自己的過失,但最近此君接受外國傳媒訪問時,卻鮮有地說出香港政制裹足不前,年輕人對社會不滿的一些「真話」。

梁 振英在訪問中提到《基本法》列明,特首普選是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可避免候選人承受「民粹」壓力去建立一個「福利社會」。他 又說如果單以人數掛帥,候選人只會回應全港半數月薪少於1,800美元(約14,000港元)的人,最終政府政策會向低收入階層傾斜。筆者查閱統計處今年 第二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得悉全港346萬就業人口(不計算近30萬外傭),每月就業收入的中位數剛好是14,000港元。

由此可見,梁振英接受訪問 前是做足功課,刻意突出14,000元的數字,藉以說明提委會的真正功能。梁振英又提到佔領行動不但反映廣大民眾對民主的訴求,亦看到市民對經濟的不滿, 特別是年輕人社會流動性低及樓價高企的問題。梁振英看到年輕人對經濟及社會不滿,卻沒有正視問題的根源。梁振英出身草根家庭,父親是警員,一家住警察宿 舍,由納稅人供養。憑着個人努力,中學考進名校英皇書院,之後升讀理工學院,這些都是政府官校和資助的專上學院。梁後來到英國進修,學成回港後加入英資測 量師行,很快便成為合夥人。早前澳洲傳媒揭發梁振英三年前「出賣」戴德梁行,獲公司買家給予5,000萬港元,可見他的經濟價值。

梁振英出身草根,家庭生活開支,包括住屋和教育,都來自納稅人,或者由納稅人資助。現在他竟然歧視基層,憂慮香港若實行真普選,特首候選人不經提委會篩選, 將會選出一個施政向基層傾斜的特首,不利於香港的經濟發展。

梁振英事事以金錢掛帥,難怪他指宗教界和體育界沒有任何經濟貢獻,完全漠視兩個界別對市民的教 育和健康,以至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貢獻。梁振英得罪的基層、宗教及體育界人士,至少佔全港八成立法會合資格選民。

還記得三年前梁振英宣布參選特首,刻意親 近基層市民,藉此提升民望,把代表財閥利益的唐英年比下去。梁當上特首後的表現卻判若兩人,不單沒有和財閥及既得利益者劃清界線,還致力維護他們的利益, 背後原因明顯是爭取他們的支持,可以得到連任。

上台後,梁特首沒有認真正視新界僭建的嚴重違法情況,強行發展新界東北,向 囤地的地產商、新界權貴及友好輸送數百億元利益。他不時說香港要發展創意產業,要求花費公帑開設創新科技局,卻千方百計阻撓港視開台,又批准香港電訊收購 CSL,協助財閥支配市場,扼殺創意產業。

市民期望他上台後可以遏止樓價上升,但結果是樓價再大升三、四成。今年五月政府故意「減辣」,方便地產商散貨, 令樓價火速上升一成。年輕人對經濟及社會不滿,正正因為政制不公,特首施政向財閥及地產商傾斜。讓這些「上等人」享有特權,大吃政治免費午餐,支配各行各 業,窒礙社會流動性,「下等人」的月薪只能停滯不前。港人追求真普選,就是要終止這個只為財閥及權貴謀求福利的制度。香港要建立一個公平的政制,才能讓年 輕人發揮「獅子山精神」,各展所長,貢獻社會。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0-30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10月23日星期四

壹週刊:新聞工作者加油!

佔領行動開展以來,示威者與警員不時爆發衝突,又出現反佔領人士和有黑幫背景的人一同衝擊示威者,各路人馬混作一團。

在這混亂不堪、秩序失控的環境下,難得一群緊守崗位的前線記者和攝影師,不辭勞苦,長時間工作,為市民大眾傳送佔領行動的資訊。在拍攝和報導期間,不少新聞工作者被人推倒,被胡椒噴霧射中,身體亦要承受催淚彈的傷害。

警方在龍和道進行清場行動期間,有傳媒拍攝到多名便衣警員,把一名示威者「拖到暗角」,「拳打腳踢」。影像出街後,市民大眾無不嘩然,警員怎能向示威者如此濫用私刑?

有份拍攝到警員向示威者動粗的無綫新聞部,百多名員工不滿管理層要求修改和刪減片段旁白,發表聯署公開信,對管理層的做法感到不安和無法苟同,並呼籲前線員工和管理層恪守專業,堅守原則,以事實為本,為公眾帶來準確、客觀及全面資訊。

今次無綫新聞部員工無懼無畏的表現,得到市民的支持和讚賞。筆者認識不少新聞工作者,有些是接受訪問時認識,有些是兩年多前應記者協會邀請,開辦「公共政策研習班」時認識。發覺他們大都抱有使命感,致力追求事實真相,希望建立一個更公義和更公正的社會。

自從三年多前從理大退下來,便和一群前線的記者和攝影師,一同製作多套新聞及時事特輯,當中包括「大學之道」(談論大學貪腐問題)、強積金「食水深」、樓市泡沫、港鐵加價、競爭法、全民退保、碼頭工潮及開放電網等議題。

還 記得去年四月,無綫《新聞透視》原定播出「碼頭風雲」,但管理層不滿內容,臨時抽起節目,到工潮結束後才肯播出。當時負責製作該節目的資深記者憤然離職, 是真正的「硬骨頭」。該名資深記者是筆者學生,對於他那份不畏強權的精神,實在感到欣慰,亦慶幸他能夠轉戰港台《鏗鏘集》,繼續製作高質素的新聞及時事節 目。

當晚示威人士在龍和道佔領道路,肆意取走政府公物作為路障。到警方清場時,有示威者襲擊警員,向警員潑液體(不是涉嫌),這些情況都被無綫新聞部的攝 影記者拍攝得到,並如實向市民作出報導,並沒有刻意偏袒警方或者示威者。有人對示威者的粗暴和挑釁行為視而不見,純屬個人選擇,與新聞工作者無關。新聞工 作者恪守本分,以專業態度如實報導新聞,絕不是警方的敵人。前線警員按上級指示執行任務,努力維持公眾秩序,亦不是示威者的敵人。要怪責的是當權者,把警 隊作為政治工具去維護私利。

「佔中三子」提出公民抗命,一直強調和平、非暴力,願意承擔刑責,以維護法治精神。一些示威者破壞政府及私人財物,肆意堵塞馬 路,當警方採取拘捕行動時,就作鳥獸散,不肯面對刑責。他們的行為完全背離公民抗命的原有精神,惹來市民反感,對爭取真普選產生負面作用。事實上,新聞工 作者、警員及爭取真普選的和平示威者,以至廣大市民,都希望本地權貴放下私利,讓香港可以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選舉制度,避免因普選問題而令社會出現嚴重撕 裂。在這關鍵時刻,期盼新聞工作者繼續努力,緊守崗位,不畏強權。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0-23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10月16日星期四

壹週刊:梁振英狼狽不堪

大約三年前,梁振英辭任行政會議召集人,之後再辭任戴德梁行(DTZ)董事和亞太區主席職位,宣布參選特首。沒料到自此之後,特首一職不單沒有帶來祝福,反成詛咒,把梁振英的本來面目暴露在世人眼前,處境極其狼狽。

梁振英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理大前身)建築測量系,之後前往英國布里斯托理工學院進修。1977年梁加入仲量行擔任實習測量師,五年後成為合夥人。1985年獲委任為《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回歸後加入行政會議,1999年更接替鍾士元成為行會召集人。梁振英平步青雲,在事業和政治上取得驕人成就。梁為人深藏不露,普通市民對他的認識確實不多。比較熟知的是六四事件發生後,他在多份報章刊登聯署聲明,表示「強烈譴責中共當權者血腥屠殺中國人民」,不過很快便「轉軚」支持中共當權者。

梁振英曾揚言自己「N屆都不會競選特首」,但到2011年11月卻高調宣布參選特首。梁振英宣布參選後,有傳媒指他2001年擔任西九規劃比賽評審時,沒有申報與他有關連的參賽公司,梁辯稱自己「完全不知情」。立法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法進行調查,調查報告對梁振英填寫利益申報表時「掉以輕心」,表示遺憾和失望。2012年3月特首競選期間,唐英年在選舉辯論中表示,梁振英在2003年一次行會會議中,提到「香港終有一天需要出動防暴隊及催淚彈對付示威者」,梁否認指控,而唐則說梁欺騙港人。唐英年爆料後競選形勢急轉直下,被中央拋棄,沒有個人意志的選委紛紛「轉軚」,讓梁振英以「689」低票當選。

最近警方出動防暴隊及催淚彈對付示威者,似乎間接引證唐英年當日所言不虛,而梁振英亦有先見之明。梁振英當選特首後,負面新聞一浪接一浪。2012年6月,傳媒揭發梁振英山頂大宅存有大量僭建物,卻以僭建事件來攻擊唐英年。身為產業測量師的梁振英以「我沒說過我沒有僭建」作回應,又說過去曾經找過專業人士檢查大宅,確認沒有僭建物。後來在特首選舉中支持梁的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指梁的說法「絕對是子虛烏有」。梁振英上台後,找老友陳茂波出任發展局局長,主力推動新界東北發展。

陳茂波及其家人被傳媒踢爆涉及經營違規劏房業務,在新界東北囤地,最近更被法庭判誹謗罪名成立。梁振英的支持者劉夢熊被廉署拘控,另一支持者張震遠則因商交所出現財困,而要向行會請辭。到近日,澳洲傳媒踢爆梁振英2012年7月出任特首後,分兩年收取一間澳洲企業提供的400萬英鎊,作為協助挽留DTZ員工、不作競爭和提供顧問服務的費用。梁被指涉及收受回佣、秘密兼職、未有申報利益和報稅。一如過往,梁否認指控,又說曾徵詢專業人士意見,400萬英鎊毋須交稅。梁振英透過開設離岸公司和秘密協議隱藏資產和收入,做法不見得光明磊落,不知他(和支持者)背後還有什麼不可告人秘密。

相信今次被澳洲傳媒揭發收受利益,他仍會理直氣壯,運用語言「偽術」去狡辯,而廉署和稅局調查後又會不了了之。香港權貴道德敗壞、罔顧法紀,正好解釋年輕人和學生為何參與公民抗命,誓死爭取真普選。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0-16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10月9日星期四

壹週刊:一人一票選出提委會

今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為香港2017年特首普選全面「落閘」,直接戳破港人30年普選夢。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逼港人走上抗爭之路,數以十萬計的學生和市民,連續多日佔領港九多條主要道路,無懼警方及反佔中人士以武力鎮壓,顯示爭取真普選的決心。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特區政府及參與抗爭的學生和市民,實應堅持以和平、理性和務實方法,去解決這場政治風暴。即使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不可動搖,港人亦可以在設定的框架下爭取最大空間,落實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制度。

市民堅持公民提名,無非是擔心提委會受到操控,類似現行選委會制度,未能反映廣大市民的意願,把普選變成篩選。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饒戈平相信,特首普選的具體內容仍然可以討論,包括是否調整現行38個界別分組,擴大選民基礎,提委會委員產生辦法能否更民主。特區政府在進行政改第二階段諮詢時,就應該朝着饒戈平所述的方向邁進。

現行選委會組成方式和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都是為少數特權階級而 設,把港人分為「上等人」和「下等人」,是製造貪腐和社會撕裂的主要根源。即使2016年立法會選舉仍然保留功能組別,30個傳統功能組別(包括一個區議會議席)的選民基礎必須由現時的20多萬人擴大至包括所有行業從業員。讓300多萬名僱主、僱員和自僱人士,按照所屬行業登記成為選民,有份參與立法會功能組別的選舉。至於餘下200多萬不屬於30個傳統功能組別的港人,可以登記成為超級區議會(共五席)選民,參與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情況類似2012年 立法會選舉。

同樣,為到2017年特首普選而組成的提委會,選民基礎必須由現時的20多萬人擴大至全港所有合資格選民,即超過500萬人。提委會可按照現 行選委會組成,分為四大界別,每個界別300名委員合共1,200名委員。四大界別所包括的組別,大致按照現時選委會的分類;但個別組別所包括的行業及委員名額可稍作調整,以反映現時香港的經濟和就業情況。

例如紡織及製衣界應擴大至整個製造業;旅遊界及酒店界應合併,香港僱主聯合會及香港中國企業協會亦應併入商界和工業界之內,讓30萬名僱主可以登記成為選民。至於就業人口只得數千人的漁農界,現時竟有60個名額,實應把大 部分用作開設新組別,例如開設公務員新組別,讓16萬合資格公務員可以登記成為選民,選出代表他們的提委。

若僱員及自僱人士不屬於四大界別內所列的行業, 可以登記成為勞工界選民。學生、退休人士及家庭主婦可以按照個人宗教信仰登記成為宗教界別選民,或者登記成為區議會選民,選出代表他們的提委。2016年 立法會選舉,每名選民除了可以同時登記成為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選民外,還可以登記成為提委會選民,有份參與提委會選舉。

倘若人大常委會不批准上述提委會組成方法,特區政府仍然可以把上述建議應用在選委會上,達到一人一票「間接」選出特首的目的。按照《基本法》,選委會的組成及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方法,只須特區政府提出並經立法會通過的選舉法加以規定便可。期盼少數享有特權的權貴,放棄特權,推動一人一票選出提委會(或選委會),避免玉石俱焚,把香港推向萬劫不復的境況。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0-09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10月2日星期四

壹週刊:公民抗命何罪之有?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發起為期一週的罷課,抗議人大常委會「落閘」,拒絕讓港人在2017推行真普選。數以萬計的大專學生及老師參與罷課,為香港締造歷史。估計公民抗命和不合作運動,將接踵而來。

專上學生罷課首日,前特首董建華率領一眾富豪和權貴訪京,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座談。習主席在開場白時不再提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反而刻意表明在中央政府「領導」,以及特首「帶領」下,繼續推動香港各方面發展。董建華率領一眾七老八十的富豪上京「朝聖」,自然令人聯想到2003年七一大遊行後兩個多月,他同樣率領一眾富豪訪京,與當時上任不久的國家主席胡錦濤見面。之後胡主席要求董生查找不足,到2005年3月董建華便因「腳痛」下台。今次董生再率領富豪上京,不知香港政局會否再次出現戲劇性轉變。進行罷課的大專學生,對董建華的往績可能所知有限。董建華出任特首期間,他們不過是幼童、幼稚園或小學生,對香港政局認識不多。若要明白中央政府為何要改變治港方針,由「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變成「中央領導、全面管治」,恐怕董生是罪魁禍首。根據政界人士分析,九七回歸後初期,中央政府確實放手讓「港人治港」,不輕易介入特區事務。奈何董建華偏袒個別財團,在1999年決定不經公開競投,把數碼港交給李嘉誠兒子李澤楷發展,觸怒十大地產商,他們直接向北京提出抗議。之後,董生公開表明「八萬五」房屋政策不再存在,讓一眾地產商以環保為由興建大量「發水樓」,之後甚至完全停售公屋和居屋,賤賣紅灣半島,明益大地產商。

在財閥操控下,香港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年輕人發展空間大減,各方面逐漸失去競爭優勢,被內地城市及鄰近國家和地區趕上。港人一直爭取香港推行真普選,正是因為由小圈子選舉產生的特首,只會維護財閥和權貴的利益,製造貪污腐敗,損害香港的長遠利益。財閥和權貴不停指摘公民抗命,損害香港的法治,不符合港人整體利益。他們完全沒有自我反省,到底是誰正在不斷損害香港的法治,在貪腐方面與內地融合。佔中三子提出的公民抗命,是為公義而非私利,堅持非暴力,主動承受刑責。公民抗命的目的是要控訴不公不義的政治制度,為要達至一個更公義、更能符合廣大市民長遠利益的政治制度。

相反,一眾財閥和權貴只顧私利,不肯放下政治和經濟利益。上京的富豪和他們的下一代,不少是外國人,擁有外國(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新加坡)居留權,只視香港為賺錢的地方,不會為香港和中國的未來和下一代着想。而更大的問題是政制不公,正嚴重損害香港的法治和廉潔。有權有勢的人涉及洗黑錢、開賭、內幕交易、走私、販毒、種票、僭建、違規銷售、造假賬、專業失當、以權謀私、虛假交易和陳述,執法機構遲遲未有採取法律行動,自然令人覺得法律面前,並非人人平等。法律上,公民抗命可能違反相關法例,但若任由一個維護權貴利益的政治制度延續下去,對香港的法治將帶來更大衝擊。試把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和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作個比較,便不禁令人感慨。港人若不發聲,不久將來,行政、立法和司法制度勢將由少數人操控,三權分立變成三權合作。透過公民抗命去喚醒港人關注政制不公所產生的腐敗問題,避免香港繼續沉淪,遍地謊言,又何罪之有?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10-02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9月25日星期四

壹週刊:優化強積金每月發放養老金

關於香港應否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已經討論了近半個世紀。到上世紀90年代,港英政府曾經作過廣泛諮詢,最終決定引入強積金計劃,放棄推行隨收隨支的「老人退休金計劃」。

二十多年後,社會再次討論全民退保,實應吸收其他國家這方面的經驗,以及考慮到香港未來人口結構的轉變,並配合現存的退休金計劃,提出一套全面而財政上可持續的全民退保方案。

自從2000年12月推行強積金計劃後,絕大部分就業人口的退休生活已得到一定的保障。根據積金局最新資料,現時已經有270萬人(包括僱員及自僱人士)加入強積金計劃,戶口結餘累積至5,000多億元。此外,接近40萬人參與其他職業退休計劃(ORSO),累積資產近3,000億元,20多萬公務員可獲長俸,公務員退休金準備高達8,000億元。上述三項退休金準備,合共超過1.6萬億元。

過去數十年,香港經濟增長不俗,投資市場回報十分理想,加上港人儲蓄率高,大部分年過60的人已累積一定財富作為退休之用。因此即使實行全民退保,亦應集中支援那些年老無依,缺乏足夠儲備的長者。

相信大部分港人都反對要求打工仔額外供款(僱主供款其實也是來自打工仔),去承擔全民退保的財政責任。對於年輕力壯的打工仔來說,政府首要任務是改善強積金「食水深」,回報率偏低的情況。即使實施「半自由行」後,強積金的平均收費率仍接近1.7%,5,000多億元戶口結餘,一年便被蠶食近100億元。粗略估計,過去13年,強積金中介人及基金公司至少收取超過700億元費用,這還未計算基金經理買買賣賣的交易費用。

早前積金局諮詢公眾關於引入「核心基金」的意見,期望能夠降低收費和提升回報,是朝着正確方向發展。然而,即使打工仔參與強積金或其他退休金計劃,但由於投資回報沒有保證,到65歲退休時又不知市況怎樣,實在擔心退休生活得不到足夠保障。政府可以優化強積金計劃,由私人或公營機構提供「核心基金」給打工仔參與,除了保證最低回報外,還會承諾他們只要供款達到某一年期和累積一定金額,到65歲退休時,每月至少可以獲發一定金額的養老金,金額隨通脹調整,類似公務員長俸。這便可讓他們安心供款,退休生活得到足夠保障。

退休長者若沒有足夠積蓄和公積金,但擁有自住物業,政府可協助他們申請安老按揭,每100萬元樓價每月可領取約2,000元年金,直至終老。納稅人向退休長者提供生活津貼,而他們數以百萬元計的物業卻可留給下一代,實在於理不合。

透過「核心基金」,公務員長俸和安老按揭,向擁有足夠資產的長者每月提供一定金額的退休金,相信已能夠解決大部分退休長者的基本生活問題。政府有限的公帑,就可以集中支援那些沒有足夠積蓄,又沒有自住物業的退休長者。

期望政府研究推行全民退保的同時,可以把優化強積金(及其他退休金)計劃一併考慮,設計一個財政上持續可行,而又能夠保障所有退休長者基本生活開支的制度。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9-25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9月18日星期四

壹週刊:長線投資不要炒賣

不知何故,筆者竟然成為上期(1279期)《壹週刊》的四位封面人物之一,與李福兆、盛智文和David Webb等投資界名人走在一起,實在感到自慚形穢。細閱內文,發覺有不少問題,故此有必要在此澄清。

筆者記得今年9月8日星期一早上11時許,《壹週刊》記者來電,要求筆者推介一隻股票,並且作詳細錄音訪問。由於當日正值中秋節,筆者下午要探望母親,故此只和記者談了數分鐘,表示沒有時間進行詳細訪問,電話對話中亦沒有提及本人的資產(和負債)。

過去三期,筆者在此專欄推介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智慧,指出長線投資和價值投資的重要性,並認為對自己一生受用,又怎會鼓勵短線炒賣?筆者約四年前決定離開理大,申請提早退休,開展人生下半場,其中一個「任務」正是從事理財教育。之後在報章、雜誌撰文,又到教會、學校、政府部門及非政府組織(社福機構)演講,並且開班,推廣審慎理財,最近把課堂內容整理,出版《與我一生的理財之道》一書。

筆者過去十多年,遇過不少「炒樓」、「炒股」的人,在樓市和股市中損失慘重,連累家人,故此從來不會教人炒賣,自己也不會參與炒賣。對筆者而言,投資是抱有中長線持有資產的心態,定期收取股息、利息或租金;至於炒賣,則只是希望短期內資產價格颷升,然後沽售離場。

筆者考慮投資一個高風險項目時,例如買樓、買股票或外幣,必定查問自己,該項目未來兩、三年,是否每年可以帶來10%的回報?經過翻查過往資料和對未來作出評估,若是有六、七成把握,才會決定入市。動用的資金,亦是未來幾年「唔等使」的錢,故此不會出現賤賣資產的情況。筆者一直相信,只要小心謹慎,不過分貪婪和恐懼,每年賺取10%的回報並不困難。

上期提到筆者「炒股」平均每年回報兩成,絕非事實。筆者退休後主要依賴投資收入(包括股息、利息和租金)過活,不會經常買賣股票,浪費時間和金錢,一般只會在五月前放售兩成股票,過了五月和六月後再部署入市。所持有的股票,絕大部分是高息股和指數基金,股價波幅較小,適合長線持有。間中可能持有某些股票(例如近期的大唐發電和中移動等),數月間股價颷升兩成,才會考慮沽出套現。

至於上期提到筆者亦擅長「炒樓」,同樣與事實不符。內文提到筆者在2004年購入碧瑤灣單位,到2010年因計劃離開理大而沽售,持有六年多,其間一直用作收租,並無空置,又怎能算「炒樓」?2010年沽售碧瑤灣單位後,把資金用作購入北角寫字樓,免費給學生及教友作為辦學之用,亦方便離開理大後與好友及傳媒接觸,把自己所學和擁有的回饋社會。至於近年寫字樓價格急升,這是後話,實非筆者始料所及。

筆者與太太工作近10年,才儲足首期購買第一個私人住宅物業。之後隨着薪酬上升,再購入物業給雙方父母居住。後來子女出世,家中聘用外傭,故此需要轉換較大的單位,透過換樓累積財富。但20多年來,家庭成員的人均居住面積,維持每人大約200平方呎,夫婦的生活水平沒有多大轉變,深信一切是上帝的恩典,有衣有食,便當知足和感恩。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筆者一直致力推動理財教育,強調財富不是永恒,港人應當善用豐厚財富,造福人群,不應只懂不斷累積,遺害下一代。過去多年亦一直身體力行,學習「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日後有機會將和讀者分享這方面的經驗。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9-18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9月16日星期二

蘋論:社會撕裂 前景堪虞

今日在「蘋論」發表文章後,就會暫別《蘋果日報》。

筆者自1999年7月獲《蘋果日報》邀請,開始在《蘋果日報》撰文,主要評論公用事業和公共政策,直至2005年7月因工作安排,停寫了一段時間。2011年5月,從理工大學的工作退下來,應總編輯張劍虹的邀請,再為《蘋果日報》撰文,文章發表在個人專欄「林氏力牆」,之後轉戰「蘋果論壇」及「蘋論」,不經不覺又過了三年多,是時候休息一下。

過去三年多(40個月),總共寫了200多篇文章,平均每月大約發表6篇文章,要付出的時間遠超過筆者原先估計,不時睡得不好,腦海中重複思考文章內容。在報章公開發表文章,不少內容極之敏感,涉及財閥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當然要做足資料搜集,以免被人控告誹謗。在媒體發表文章20多年,試過被兩間上市公司威嚇採取法律行動,但由於手上資料充足,加上有律師朋友幫助,他們最終也知難而退。其後兩間公司都爆出醜聞,遭到證監會及廉署調查,更有高層因此而下獄。

筆者在《蘋果日報》發表文章,從來不為私利,一心一意希望香港社會能夠變得更公平、公義和廉潔。從來沒有私下收受過任何財閥或商家的利益(包括內部認購物業),報社給予稿酬也全數用作捐獻。個人相信公器不能私用,但現實世界確實有不少一面收受財閥利益,一面收取報社稿酬,私下不斷為財閥和既得利益者做游說工作的學者、專欄作家和評論員。

筆者相信「讓事實說真話」,過去一些言論損害財閥利益,自然被他們的打手肆意攻擊。但對於這些攻擊,個人並不畏懼,深信真理越辯越明。過去20多年,眼見香港在財閥管治下,競爭優勢下降,官商勾結及貧富不均問題日趨嚴重,年輕人發展空間及社會流動性大減,權貴為私利而扼殺香港政制發展,實在感到十分無奈和難過。過去不少官員及商界朋友提醒筆者,香港勝在有ICAC,故此很難出現官商勾結的情況。但近年港澳兩地揭發多宗涉及特首及高官的貪賄大案後,相信沒有人再會否認官商勾結問題的嚴重性。

在《蘋果日報》發表文章,除了要付出時間做足搜證工夫外,還要花上不少時間去閱讀網民的回應。每個網民的回應,不論是褒是貶,抑或純粹謾罵,我都會細心閱讀,思考內容,但沒有時間逐一作出回應。香港是個自由和多元的社會,故此市民對政經議題自然有不同意見。個人從來不相信謾罵可以改變社會,應該繼續以和平和理性的方式,對社會不公不義的事發聲和進行抗爭,這才是香港未來的出路。

筆者年輕時得到老師及教會導師的扶持,故此十分重視青少年工作。過去在大學教過不少青年人,當過教會青年團契導師,亦接觸過不少有理想和抱負的傳媒工作者,筆者是清楚瞭解他們對政經制度的不滿,亦十分關心他們的就業和住屋需要。過去有機會出任公職時,一直盡力去改變制度上的不公義,嘗試努力擴闊年輕人的發展空間。特別在表演藝術方面,看見梁振英拒絕發牌給港視,扼殺創意產業,迫使更多年輕人上街抗爭,實在感到悲憤。現在因政改問題,面對香港社會嚴重撕裂,失去互信,走中間溫和路線的人被迫走上抗爭之路,又怎不叫人沮喪,對前景感到悲觀。

在此衷心感謝讀者的支持和對文章的回應(不論是褒是貶),亦感謝《蘋果日報》提供的公共空間,港人實應好好珍惜香港的言論自由。

(按:早前筆者撰寫關於旅遊業的報告,現得有關方面同意公開整份報告,有興趣讀者可到筆者個人網誌查閱:http://lampunlee.blogspot.hk)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9-16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9月11日星期四

壹週刊:巴菲特的投資智慧(二)

1956年,巴菲特以100美元入股成立投資公司(之後收購巴郡),當時他不過26歲,之後30多年,他的投資表現一直遠遠跑贏大市,公司股價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

踏入上世紀90年代,美國科網(及電訊)公司股價急升,向來着重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巴菲特,看不到科網公司有什麼長線投資價值,故此沒有收購高增長的科網公司,以致巴郡的表現一度跑輸大市。直到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一眾科網公司股價急挫,有些下跌超過九成,甚至要破產。巴菲特控制的巴郡,不單避過科網股災,還可趁低吸納股權。

科網(及電訊)公司股價急升,向來着重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巴菲特,看不到科網公司有什麼長線投資價值,故此沒有收購高增長的科網公司,以致巴郡的表現一度跑輸大市。直到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一眾科網公司股價急挫,有些下跌超過九成,甚至要破產。巴菲特控制的巴郡,不單避過科網股災,還可趁低吸納股權。

兩年後,他在致股東的信中,形容金融市場上衍生工具氾濫,是個計時炸彈,大殺傷武器。同樣,投資市場對巴菲特的警告充耳不聞,繼續濫發衍生工具,大做槓桿,次按證券產品愈發愈多,債務愈滾愈大。到2006年美國樓市從高位下挫,投資銀行手上的次按證券產品及其他衍生工具的價值大跌,開始出現信貸違約危機。到2008年3月,摩根大通收購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同年9月中,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因為得不到財政部擔保,最終找不到買家,要申請破產保護令,觸發全球金融海嘯。

其餘三大投行,美林證券由美國銀行收購,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亦要努力尋找其他投資者收購股權和注資,方能避過一劫。當日巴菲特說過:「潮退時便知道誰沒有穿泳褲游泳了!」美國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教人投資,自己卻不善理財,不是破產,就是要用納稅人及其他人的錢去打救,十分諷刺。巴菲特在金融海嘯期間以賤價認購高盛50億美元優先股,每年收取十釐利息,之後在2013年行使認股權,未花一分錢便成為高盛十大股東。

巴菲特另一經典之作是在2003年3月入股中石油,以每股1.6-1.7元 購入10%H股。到2007年7月開始,趁國企股炒得如火如荼之際,分多次全數出售手上股權,配售價由每股11.5元至15元,套現約300億元,四年半大賺七倍以上,連同股息,每年複式回報高達70%。當年藉着港股直通車及中石油發行A股兩大利好消息帶動,中石油股價一度高見20元,不少人取笑巴菲特過早出售中石油。但2008年9月爆發金融海嘯後,中石油股價急挫至4元,那些之前取笑巴菲特的人,正陷於水深火熱中。

巴菲特選股是以每年賺取10%回報為目標,若沒有足夠把握就不會採取行動。而事實上,他投資的實際回報是每年賺取20%,是目標的兩倍。除了認清投資目標外,巴菲特其他的投資座右銘,包括要簡單、直接和認識投資項目;要有冷靜的頭腦、理性判斷和獨立分析能力;以及要有耐性,戰勝貪婪和恐懼。

巴菲特長期高據福布斯富豪榜前三位,現時擁有財富超過500億美元(4,000多億港元)。他承諾將財產99%捐給慈善機構,2006年率先把85%捐給五個慈善基金會,當時股份總值370億美元(接近3,000億港元)。巴菲特慷慨捐出身家,造福下一代,實在值得本地和內地富豪學習。

巴菲特有三個兒女,三人都大學輟學,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大女蘇茜是個快樂的家庭主婦,在家鄉奧馬哈開了一間針織廠,積極參與慈善工作。大兒子霍華德從小喜愛挖掘機,後來成為一個農場主人和攝影師,並幫助巴菲特守護巴郡傳統。細兒子彼得是個音樂家,得到巴菲特支持,選擇離開大學走音樂之路。他後來寫了一本書,書名叫《做你自己:股神巴菲特送給兒子的人生禮物》。看看本地富豪,又有多少個願意讓子女做回自己,選擇自己喜愛的事業?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9-11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9月9日星期二

蘋論:政制不公 助長貪腐

人大常委會就2017年特首普選「一錘定音」,設下候選人為「二至三名」,提委會由「四大界別」1,200人組成和「五成門檻」等框架,明顯將普選變成篩選,侮辱港人智慧。篩選框架拍板後,香港一眾政治既得利益者相繼出動軟銷和硬銷篩選方案,當中包括回歸後首任特首董建華。

董建華「出山」推銷篩選方案,實在叫人感到意外。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欽點的董建華,正是現行政制的得益者(和失敗者),個人及家族生意與財閥存着千絲萬縷關係,在任時向財閥輸送巨大利益,現在勸港人接受篩選方案,完全缺乏說服力。

筆者大學畢業後投身教育工作,原本只是打算當一個普通中學教師,過安定的生活,對政治興趣不大。1988年取得碩士學位之後,有機會轉職至理工學院(理大前身),獲學院資助到英國進修博士課程。當時看過一些本地學者撰寫的文章,觸及電力公司利潤管制、貨櫃碼頭及電訊市場缺乏競爭等議題,故此選擇專注研究香港的公用事業政策。

1995年完成博士論文,開始將論文內容在報章、書籍及期刊發表,隨即遇到財閥的威逼利誘。財閥會向學者送上內部認購物業的機會,提供巨額研究資助、顧問服務費和非執董薪酬,又會向大學捐款,直接間接干預學術自由。倘若學者仍不肯「埋堆」和「收聲」,就會收買「專欄作家」及「另類學者」向他們發動攻擊,不容許旗下媒體出現他們的聲音和畫面。加上筆者知悉一眾屋宇署及地政總署高官,以及財金官員竟然不避嫌地向財閥內部認購物業,當時就對香港的未來不敢樂觀。

九七回歸後,董建華把《競爭法》丟進垃圾箱,容許地產商以「八萬五」為由,賤價獲批大量土地興建住宅,在跌市中仍賺個滿堂紅。董建華推動創新科技產業和表演藝術,又鼓勵環保,但結果是製造科網泡沫,向財團輸送數碼港和西九文娛區利益;之後又以環保為由容許地產商興建大量「發水樓」圖利,破壞環境。原本不應興建的新電廠就獲批准興建,應該興建的十號貨櫃碼頭就不見影蹤,讓財閥可以收取全球最高的碼頭費,連帶航運公司也大賺,令本地貨運業逐漸失去競爭優勢。

本地一眾財閥及寄生於財閥的商家、政客和專業人士,能夠透過壟斷市場及與高官勾結而賺取巨利,明顯與小圈子選舉特首的政治制度有關。2012年3月梁振英爆冷擊敗唐英年成為特首,打亂財閥的部署,廉署隨即拘捕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及新地高層,之後立案調查前特首曾蔭權及前廉政專員湯顯明,公眾才得悉香港政制不公所產生的貪腐問題,已到了極之嚴重的地步。

政制不公正損害香港的人權、自由、法治和廉潔等核心價值,讓少數人享有政治特權。中央政府要求香港的行政、立法及司法三權合作,到現在相信法院及法官還未妥協。不少涉及財閥及公職人員的案件,卻遲遲未能結案;過往亦出現過律政司司長以公眾利益為由放生涉貪的商人。

相信不少本地財閥、商家和高官,以及他們的子女,擁有外國護照或「居英權」。這些人只視香港作為賺錢的地方,盡量利用政治特權去謀取最大利益,賺盡最後的一分一毫,情況與內地貪官相近。但相信有更多真心愛惜香港這個家的港人,特別是年輕一輩,不想香港繼續沉淪,與內地的貪腐體制接軌,故此反對人大常委會提出的篩選方案。

董建華若想國家好、香港好,就不應與財閥走在一起,去支持一個鼓勵官商勾結的小圈子選舉制度和特首篩選方案。反而應該善用國家領導人身份,向當權者進諫,在香港落實真普選,在內地推行政治體制改革,釋放因政治原因被囚的異見人士、民運人士、維權律師、作家和學者,讓他們可與家人在中秋節及國慶期間團聚。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9-09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9月4日星期四

壹週刊:巴菲特的投資智慧(一)

十多年前,連續看了幾本關於巴菲特投資策略的書,綜合股神如何能夠長期跑贏大市,確實一生受用。雖然不少人都認識巴菲特的投資策略,但所謂知易行難,特別是近幾個月股市和樓市都大升,很容易便把這些智慧忘記得一乾二淨,故此有必要撰文提醒自己和讀者。

從巴菲特的傳記得知,他出身於一個頗為富裕的家庭,父親(霍華‧巴菲特)曾任大學報章編輯,婚後當過證券經紀人及國會眾議員,理財觀念被指保守,但1964年過身時仍遺下56萬美元遺產。

雖然巴菲特家境富裕,但很早便要兼職工作,五歲時在祖父經營的雜貨店售貨,11歲開始在父親的證券經紀行工作,有機會接觸股票買賣,學懂長線投資的重要性。14歲負責兩份報章的派送工作,把賺到的工資用作買地。派報的工作亦令他知道特別多家庭閱讀《華盛頓郵報》,憑此訊息日後買下該報大量股權。

除了父親外,巴菲特最推崇的另外兩人是他的恩師,分別是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和菲利普‧費雪(Philip Fisher)。巴菲特閱讀葛拉漢的著作《智慧型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後,奠定投資方面的基礎,就是重視分析企業數據,找出有價值的投資。從另一恩師費雪中,巴菲特學會企業前景對投資者的關鍵意義;沒有前景的企業,即使股價再低也不要買。

1954年,巴菲特24歲,應葛拉漢邀請到他的投資公司工作;兩年後,葛拉漢退休,投資公司解體,巴菲特回到家鄉奧馬哈(Omaha),在家人面前宣布要在30歲前(即四年後)成為百萬富翁。父親及親友合資了10.5萬美元,當中包括巴菲特的100美元,讓他成立首個投資合夥事業,即巴菲特聯合有限公司。公司由1956年至1969年,取得平均每年30%的複式回報,遠優於市場7-10%的回報。

1962年,巴菲特的投資公司開始收購巴郡(Berkshire Hathaway,有譯波克夏‧哈薩威)。當時巴郡不過是一間紡織公司,從事夕陽工業,只因市值低於公司營運資本,才得到巴菲特青睞。原本巴菲特打算把手上股權售回給公司,只因公司負責人臨時調低股價0.125美元,觸怒了他,才反過來大手購入巴郡股權,控制公司及辭去反口的負責人。

這一時衝動,令巴菲特日後損失巨大。他曾經說過,認購巴郡股權,而沒有把金錢直接投資在保險業,是他一生最大的投資失誤,令他之後45年損失2,000億美元的投資回報。巴菲特故意保留巴郡這紡織公司的名稱,目的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再因一時衝動而作出缺乏理性的投資決定。

巴菲特上世紀50及60年代投資GEICO保險業務、迪士尼和美國運通,70年代在股市低殘時收購《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80年代購入通用食品、可口可樂和吉列刀片,當時其他投資者並不看好。但巴菲特認為這些老牌公司的業務家傳戶曉,相信它們提供生活必需品,具有龐大市場潛力,故此力排眾議,大手入貨作長線投資,日後為巴郡取得極高的回報。

重視企業數據和生活體驗,吸取失敗教訓,以及在股市低殘時人棄我取,以遠大目光看企業前景,正是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智慧。(按:內容參考Wikipedia及鹿荷:《巴菲特的投資聖經》,台北:采竹文化,2003年。)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9-04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9月2日星期二

蘋論: 為何要逼港人走上抗爭之路?

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為香港2017年特首普選全面「落閘」,直接戳破港人30年的普選夢。同一日,澳門特首小圈子選舉,崔世安在沒有對手下「高票」連任。另外傳出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被免職,13名省委常委中近半被拿下。中國省市和特區領導人的欽點和下馬,果然別具特色。

中共建國60多年,頭30年把全國人民的精力投放在政治鬥爭中,不斷挑動階級矛盾,人民鬥人民,弄到整個國家一窮二白,經濟瀕臨破產。1976年毛澤東逝世,「四人幫」被捕,鄧小平復出,嘗試撥亂反正,在1978年宣佈推行改革開放政策。鄧在深圳及沿海多個城市成立經濟特區,成為改革試點,效法香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吸引港商和外資回到內地投資。

1984年,中國與英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中國承諾香港九七回歸後,會落實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雖然中共領導人作出承諾,之後更在《基本法》內寫明香港最終會有普選,連民建聯亦以爭取2007及2008年雙普選作為黨綱,但由於中共過去假話謊話實在說得太多,欺騙億萬同胞和回歸華僑,故此仍然無法制止港人的移民潮。那些願意留下來的人,一心希望共產黨會不斷改進,信守承諾,落實港人治港和雙普選。並且在回歸後50年內覺醒,效法港澳台兩岸三地推行普選,讓人民當家作主選出領導人,建設民主中國。

九七回歸後,中央政府已欽點了三名特首,全部都徹底失敗。首任特首董建華不斷向財閥輸送利益,賤賣土地,最後被迫「腳痛」下台。繼任人曾蔭權試圖糾正董建華的錯誤政策,包括「西九」推倒重來,取締「發水樓」,引入競爭法等,但最終因接受富豪「海陸空」款待,離任前要接受廉署調查,難兄難弟許仕仁更被廉署拘控。至於現任特首梁振英,原本不少市民對他還有一點期望,但經過僭建事件、港視發牌風波,以及放生地產商預售樓花,支持度大幅下挫。

回歸後17年,三名特首由中央欽點,再經由大多數沒有個人自由意志的選委選出,完全缺乏認受性,不用向市民問責,只須向選委投桃報李,給予政治和經濟利益,製造貪腐。2017年特首普選,正好改變上述現象,透過200萬名選民投票,選出具有認受性的特首,自然可以改善管治,減少政治爭拗,令施政更加暢順。

香港落實真正普選,對國家亦有積極意義和示範作用。過去數十年中共一直無法順利將政權移交,要透過權力鬥爭,鬥個你死我活才能安排好接班人。若領導人缺乏威望,由他們欽點或「叮走」接班人又如何服眾?中國走民主道路,以和平非暴力方式轉移權力,才能真正成為大國,是億萬中國人的期盼。那些只顧私利的當權者,不想中國真正富強,繼續封閉落後,遭世人白眼。

當權者指香港少數人勾結外國勢力,為到國家安全着想而要為普選「落閘」,但他們至今仍拿不出實質證據去支持說法。若說勾結外國勢力,董建華本人及家族生意與美國有緊密關係,曾蔭權接受英國封爵,梁振英子女留英,在英國置業,個人財產存放在離岸公司,表面上更像勾結外國勢力,但仍然獲得欽點。若只是少數港人勾結外國勢力,當權者又何須擔心少數人可以操控普選結果?

相信大多數港人會接受一個沒有公民提名,但提委會真正具有廣泛代表性,以及提名門檻不高於選委會提名門檻(即八分一)的普選方案。現在當權者全面「落閘」,提出的普選方案與民建聯及工聯會的相若,較小圈子選舉更保守和倒退,無法解決特首認受性不足及管治問題,相信將令那些對中共政權原本仍有一絲希望的港人,選擇離開香港。而一些堅決留港,原本屬中間溫和派的人,亦只好被迫走上抗爭之路,向只顧私利的當權者全面進擊,這勢將令香港社會進一步撕裂!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9-02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8月29日星期五

蘋論:資產老年稅 勝薪俸老年稅

最近政府公佈由港大周永新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所做的《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報告。研究團隊除了分析六個民間退保方案外,還提出第七個方案,就是設立「全民老年金」,年滿65歲長者每月可領取3,000元。

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周教授的團隊發覺只有全民退保聯席方案的可持續性較高,到2041年仍未「爆煲」。然而,按照有關方案建議,全民退保的資金主要來自轉移5%強積金供款,兼且要向過千萬盈利的企業增加利得稅1.9%,相信很難獲得商界、僱主和僱員的支持。

至於研究團隊提出的「全民老年金」,資金主要來自增設的「薪俸老年稅」(payroll old age tax),僱主和僱員按薪酬每月額外供款1%至2.5%(即合共5%)不等,變相將80萬名打工仔納入稅網,恐怕亦難以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

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以及考慮到香港人口未來將急速老化的實況,相信不用找精算師分析,亦知道向薪俸抽稅的全民退保財政上缺乏持續性。筆者個人相信大多數市民會為自己退休生活作好準備,政府有限的資源應該集中幫助那些年老無依,未有能力儲備足夠退休金的長者。

但從政治形勢來看,特區政府現在已經很難迴避引入全民退保。特首梁振英的競選政綱中提到成立及累積養老基金,親建制黨派,以至泛民各黨派都要求政府盡快落實全民退保,個別激進黨派更以此為由進行「拉布」。既然全民退保避無可避,負責的官員便應選取一個較為公平和合理的融資方案,以及盡量減輕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縱觀各個全民退保方案,額外資金始終離不開僱主及僱員供款,以及調高利得稅。現時打工仔每月已經要將10%收入(包括僱主供款)用作強積金供款,日後若要再支付高達5%(包括僱主供款)的「薪俸老年稅」,肯定令他們百上加斤。況且隨着人口老化,就業人口比率大減,依賴薪金收入的供款制度根本缺乏持續性。

至於調高利得稅,則會損害香港的競爭優勢。現時新加坡的利得稅已調低至接近香港的水平(只差0.5%),再加上提供稅務優惠和豁免,早已吸引不少企業將總部遷移至該國,故此香港調高利得稅去支付「全民老年金」的空間十分有限。

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未來薪酬佔GDP的比率勢必大減。但由於過去數十年政府及私人累積巨額財富,故此可以透過動用政府儲備(包括外匯基金)所提供的收益,以及增設「資產老年稅」(asset old age tax),用作「全民老年金」,便可以避免增加年輕人的經濟壓力。例如政府可以把儲備每年賺到的數百億元(甚至過千億元)投資收入中一部份,每年近300億元的差餉收入中一部份,撥作「全民老年金」。未來可以按照實際情況,調高(或調低)差餉徵收率,這便可以避免直接增加利得稅和薪俸稅,損害香港的投資環境及打工仔的工作意欲。

現時全港310萬個住宅和非住宅物業,每年租值高達5,000多億元。在經濟學上,物業的租值是「剩餘價值」,若然香港的投資及工作環境保持優勢,租值自然上升,業主(特別是工商物業的業主)也不會介意多繳納一些差餉。根據統計處資料,租金佔住戶總支出大約三成,調高差餉徵收率一個百分點,只會令每月支出增加0.3%,額外負擔遠低於開徵1%的「薪俸老年稅」。筆者建議的「資產老年稅」方案,值得各方面考慮。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8-29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8月28日星期四

壹週刊:股神巴菲特投資表現一枝獨秀

股神巴菲特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今年第二季業績,純利按年上升近41%,合共賺64億美元(約496億港元),打破2005年第四季創下的51.3億美元紀錄。

巴郡業績理想,主要受惠於美國經濟復甦,帶動投資回報大增。今年八月中,巴郡股價突破20萬美元(約155萬港元)一股,股價較去年底上升13.1%,遠遠跑贏同期標普500指數5.8%的升幅。

還記得今年初,巴郡公布去年投資回報為18.2%,遠遠跑輸標普500指數全年32.4%的回報(連同股息),市場又再度出現一些揶揄巴菲特的言論。去年美國科網股股價勁升,巴菲特一向迴避科網股,投資表現自然比下去。然而,所謂路遙知馬力,向來強調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股神,不會因短期跑輸大市而改變投資策略,繼續嚴守他的投資紀律和法則。

事實勝於雄辯,巴郡過去50年的投資表現,遠遠跑贏大市(以標普500指數作比較)幾條街,其他基金的表現就連巴郡的背影也看不見。從巴郡的年報可見,由1964年9月底開始計算,截至去年底,其投資回報平均每年高達19.7%,49.25年總回報高達6,935倍。換言之,最初100美元的投資,經過49年多,增長至69萬多美元(即540萬港元),昔日巴郡的小投資者全部變成大富翁。

同期標普500指數的平均每年回報不及巴郡的一半,只得9.8%(連同股息),總回報是98倍,即100美元增長至接近1萬美元,只及巴郡的七十分之一。若與恒指作比較,巴郡的投資表現依然跑贏一條街。恒指由1964年9月底的101點,上升至去年底的23,306點,上升近230倍,平均每年升幅約11.7%。若連同每年約3.6%的股息,平均每年回報合共15.3%,49.25年總回報約1,108倍,仍只及巴郡的六分一左右。

巴郡的投資表現不但遠遠跑贏大市、恒指及其他基金,最難得的是歷年回報十分穩定,不會出現大上大落的情況。2000年及以前,巴郡沒有錄得負回報;即使科網泡沫在2000年爆破,大市受到拖累,巴郡當年仍錄得6.5%的正回報,遠勝於標普500指數同年的負9.1%回報。2000年以後,巴郡出現兩年負回報,分別是2001年(-6.2%)及2008年(-9.6%),但表現仍遠勝於大市。標普500指數2001年、2002年及2008年先後錄得-11.9%、-22.1%及-37%的回報。

巴郡的投資表現相對於香港大藍籌股票的表現又如何?透過Datastream及Yahoo! Finance找到的股價及總回報(包括股息及其他因素,例如派發紅股)資料,我們可以作一比較。根據Yahoo! Finance的資料,巴郡1980年3月17日的股價是290美元,去年底股價升至177,900美元,33.79年上升612倍,平均每年回報是20.9%。由於巴郡向來不派股息,所以股價升幅反映投資者的總回報。至於香港的恒生指數,同期年均回報只得14.1%(包括股息),總回報為84倍,遠遠低於巴郡。李兆基控制的煤氣,是恒指成分股的長勝將軍,同期年均回報高達21.6%,總回報是744倍,較巴郡還要高。但不要忽略同期香港通脹遠高於美國,港元匯率由1980年約5.0港元兌一美元下跌至約7.8港元兌一美元。因此若考慮到同期港元兌美元貶值三成多,煤氣的投資表現仍遜於巴郡。

從歷史往績可見,不論是正牌股神巴菲特,抑或「冒牌」股神李兆基,長期投資表現都極之出眾。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8-28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8月22日星期五

蘋論:香港經濟 從來離不開內地因素

特區政府上周公佈第二季香港經濟表現,受累於旅客消費大幅下滑,本地生產總值按季收縮0.1%,港人消費開支更下跌0.9%,明顯受到旅客消費下降影響。

本地經濟增長轉弱,出現負增長,絕不令筆者感到意外。自今年二月,本地零售業持續萎縮,失業率回升,無可避免影響經濟增長。

今年五月底,當時市民已感到經濟轉弱,但特首梁振英在策發會會議上,仍要求委員討論削減兩成自由行旅客的影響,自然觸動旅遊及零售業老闆的神經,急忙找人作出全面評估。筆者答應業界義務撰寫報告(但他們要捐錢,資助基層大學生入住宿舍),目的就是希望保住基層市民的飯碗,同時糾正過去幾年對香港與內地經貿關係一些不盡不實的言論。

香港自從成為英國殖民地,到九七回歸,過去170多年的經濟發展,一直與中國內地扯上關係。開埠初期,香港作為轉口港,華人買辦在香港及內地兩邊走,促進兩地貿易及銀行業的發展。

二次大戰後,共產黨上台執政,之後爆發韓戰,中國受到禁運制裁,香港轉口業不保。可幸適逢大量資金、企業家及人才從內地流入香港,幫助香港發展工業,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成衣、玩具及電子產品暢銷全球。

到上世紀70年代末,香港土地成本及工資大幅上升,製造業競爭力大減,又適逢內地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大量工廠北移,香港逐漸轉型至發展服務業,當中包括金融、物流、旅遊和專業及工商支援等四大支柱行業。近百萬名工廠工人順利過渡至服務業,沒有出現過大規模失業,堪稱世界奇蹟。

中國改革開放頭30年,香港廠商在內地每年聘用過千萬工人,不單幫助內地人脫貧,亦為香港帶來巨額收入,資金回流至香港,用作發展服務業。九七回歸後,香港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衝擊,連續六年出現通縮,失業率升至8%。到2003年香港與內地及中央政府簽訂CEPA,開展自由行,經濟從低谷復蘇,至今已10年。

香港一直是個對外開放城市,戰後大批難民湧入香港,60年代大量內地同胞逃避饑荒南下,1975至1980年合共50萬內地人在取消「抵壘政策」前來港,之後持「單程證」的內地人來港,成為港人。過去數十年,本地出生的香港人一直佔全港人口的六成,而在內地出生的則近四成;不論是在本地抑或內地出生的港人,絕大部份都崇尚自由,自強不息,在不同崗位上為香港的建設作出貢獻。

近幾年大量內地旅客來港,搶購日常生活物品,對香港的公共設施構成極大壓力。加上部份內地人的表現令人反感,故此出現「驅蝗」行動,有人在鬧市中謾罵旅客。但曾幾何時,當港人富裕起來後,到內地及其他國家旅遊的表現,搶購物品(包括物業),同樣令當地人反感,後來遇上經濟滑坡才有所改進。

過去百多年的歷史告訴我們,香港不能閉關自守,必須對外開放,港人不應排斥內地人,反而應該向他們展示香港各方面的優勢,包括着重人權、自由、法治和廉潔,再加上2017年落實真正普選。港人不要被內地的貪腐文化所同化,要讓十多億同胞看到本身制度的優越性,來港參加「六四」紀念活動,回到內地後推動內地的經濟及政治體制改革。特區政府亦應做好接待旅客各方面的配套工作,顧及香港的承受力,包括社會承受力。

《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佛里曼(Thomas Friedman)看見中國和印度的崛起,擔心美國下一代年輕人失去競爭優勢,呼籲他們要有危機感。同樣,筆者亦擔心香港的下一代,不少是受保護的「港孩」,或者是只懂謾罵,缺乏獨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的一輩。當經濟下滑時,若然沒有作好準備,肯定是率先被淘汰的一群。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8-22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8月21日星期四

壹週刊:調高差餉徵收率用作全民退保

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即20多年前,政府已就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進行廣泛諮詢。1993年12月,時任署理教育統籌司林煥光在立法局宣布,政府有意採用「隨收隨支」的「老年退休金計劃」。

當時78位大專院校的學者(包括筆者),在報章上以廣告形式發表公開信,反對「老年退休金計劃」,認為計劃財政上並不可行。學者建議推行強積金計劃,並設立中央公積金,供就業人士自由選擇參與,作為退休保障。而老人福利則應由政府一般稅收支付,對真正有需要援助的老人提供現金津貼、醫療、房屋及康樂服務。

轉眼間過了20年,現在社會重新討論全民退休保障,香港的社會、政治及經濟環境跟20年前已出現巨大變化。首先,本地人口進一步老化,人口年齡中位數由30多歲上升至40多歲;65歲或以上的人口接近100萬人,再過十多年,將增至超過200萬人。根據2012年政府的推算,到2029年經濟撫養比率將上升至1,258,即每1,000名勞動人口要供養1,258名非勞動人口;到2041年,更上升至1,500名。因此,若現在要引入「隨收隨支」的養老金計劃,要求在職人士每月供款,就算不用精算師計算,亦知道在財政上難以推行。雖然過去20年香港人口逐漸老化,但同期間港人累積巨大財富(見前文),只要善用這筆巨大財富,就能夠產生足夠收入去應付人口老化問題,保障退休老人的生活。

現時全港共有310萬個住宅和非住宅物業,總市值約18萬億元,當中260多萬個屬於住宅單位,平均每個私人物業市值約600萬元(按照樓宇買賣成交資料推算)。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這310萬個住宅和非住宅單位,今年應課差餉租值為5,340億元,以差餉徵收率5%計算,可為政府帶來267億元收入。若將徵收率調高2%,可額外為政府帶來百多億元收入。

現時全港240多萬個住戶中,超過一半(125萬戶)居住在自置單位內,絕大部分業主到退休時供樓完畢,有足夠資產應付退休生活所需。即使業主繼續居住在物業內,亦可透過申請安老按揭,600萬元物業每月可領取約12,000元年金,直至終老。若然政府向所有長者提供每月3,000元的養老金,筆者建議政府除了撥出部分儲備作啟動基金外,財政資源亦可來自與物業租值相關的稅項,例如調高差餉徵收率。一個月租10,000元的單位,現時每月要繳付500元差餉,若差餉徵收率調高兩個百分點,即每月多付200元,對每月領取3,000元養老金的業主來說,不會構成經濟壓力。對在職而未供樓完畢的業主來說,調高差餉徵收率的影響亦較向薪金抽取供款為輕。現時工資中位數約13,000元,若政府要求每月供款2.5%,金額便超過300元,供款數目一般較額外支付2%的差餉為多。收入較高的人,一般居住在租值較高的單位內,甚至擁有物業收租,他們亦有能力支付較多的差餉。現時的水務署,過去的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都是透過差餉補貼營運成本。

歐美及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透過增加僱員供款,或者引入及調高消費稅去支付全民退休金,只會對在職人士及基層市民構成更大經濟壓力,打擊工作和消費意欲,不利於經濟發展。調高利得稅,亦會損害香港的競爭優勢。向310萬個物業調高差餉徵收率,用作全民退保,除了稅基廣闊和穩定外,亦不用擔心加稅而令資金和人才外流(物業不能離開香港),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案。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8-21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蘋論:回應對零售業報告的一些批評

批發及零售界(不是自由黨)委託筆者研究旅遊及零售業對香港經濟的全面貢獻,並發表報告。時事評論員林鴻達於8月13日在《蘋果》論壇撰文,指出有關報告的一些謬誤,筆者在此作出回應,以正視聽。

首先,林鴻達指摘港共政權一直以來只吹捧中國客源,忽略其他客源,無視旅遊業近十年來根本不是在自由市場的原則下運作。不錯,旅遊業一直不是在自由市場的原則下運作。2003年7月推行自由行前,本港居民可以自由離港到內地旅遊或公幹,每年人次高達5,000多萬。而中國內地旅客來港則受到限制,2002年只得682萬人來港旅遊。

推行自由行前,每日大量港人北上消費,為何沒有聲音說港人搶奪深圳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必須限制港人北上「自由行」?推行自由行後,49個內地城市的遊客來港限制放寬,香港與內地兩地人流失衡的情況才有所改善。去年港人經各管制站北上消費共6,000多萬人次,數字仍高於4,000萬內地訪港旅客數字。若說旅遊業不是在自由市場的原則下運作,恐怕應該是指香港因地小人多,需要限制內地旅客訪港的政策,而不是放寬有關政策。

林鴻達指中國內地旅客在香港所購買的貨品,絕大都是從外地入口,故此對香港的經濟貢獻不大。誠然,香港大部份的消費品和食品要倚賴進口,但這並不表示旅遊業及零售業不會帶來巨大經濟貢獻。零售商及食肆的總收入中,只有一小部份(大約三成)屬於進口貨品的價值,其餘大部份屬於港人所賺取的收入,包括從事進口、批發、零售、倉庫、運輸、廣告、市場推廣、裝修等行業的收入。亦正正由於香港倚賴進口商品,商品貿易方面出現巨大赤字,就更需要透過輸出服務(包括旅遊業),賺取足夠外匯收入去抵銷貿赤。

林鴻達指自由行收益大部份落入店舖業主手上,受惠的僅是社會上少數資產階級,勞工階層根本沒有得過任何好處,這說法顯然與事實不符。根據統計處資料,自2004年第四季至去年第四季,零售業就業人士名義平均薪金指數由85.2升至148,升幅接近74%;同期實質平均薪金(即扣除通脹因素)指數由97.1升至129.2,升幅高達33.1%,遠高於所有選定行業同期8.3%的升幅。相信林鴻達看錯數據,才誤以為僱員未能分享零售業興旺的成果。筆者撰寫報告,主要目的正是為了保住基層僱員的收入和就業。

最後,林鴻達指租金飛漲,令那些業務難以觸及自由行的行業就因此而相繼倒閉結業。正如林鴻達文章所述,自2004至2013年,全港零售商舖租金實際上升七成多,與僱員薪金的升幅相若,只是個別旺區租金及商舖售價飛漲。自由行沒有搶走非自由行行業的生意,「排擠」(crowding-out)港人在本土的消費。去年港人在香港的消費較2004年增加近6,000億元,由6,900億元增至近12,800億元,同期非本地居民的消費不過上升2,000多億元。

自由行亦沒有令小商舖整體數字下降。過去五年,零售業機構的總數由5.7萬間上升至6.6萬間,上升近16%,規模在10人以下的機構佔總數維持在93%的水平。現時6.6萬間從事零售業的機構,6.1萬間的規模是10人以下,較五年前的5.7萬間的總數還要多。自由行帶旺本地消費,製造更多創業和就業機會。若然訪港旅客驟減,港人收入大跌,恐怕連非自由行行業的生意也遭殃。

至於林鴻達文中提到400億元經濟損失的數字,是另一經濟學者關焯照研究削減自由行兩成對今年GDP的影響,不是筆者提出的數字。正如林鴻達文中所說:「數據說明一切。」筆者向來重視數據,寫一篇評論文章,往往花上四、五小時搜集數據,又不會受財閥及利益集團支配,才能建立個人公信力。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8-15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8月14日星期四

壹週刊:港人財富超過20萬億元

前文提到過去50年,恒生指數上升240多倍,若連同股息計算,升值更達到1,200倍,平均每年回報超過15%。即1964年的1億元投資,今天已變成1,200億元。同期樓價、的士牌價亦大幅上升。

經過50年的資產價格上升,港人已累積豐厚財富。即使日後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勞動力增長不足,撫養比率驟升,亦可以透過善用巨額財富,產生足夠收入作為養老之用。

到底港人家底有多豐厚?政府統計處沒有這方面的數據,而由於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故此難以區分資產有多少屬於港人。筆者嘗試從不同來源去作出估算,估算方法盡可能傾向保守,以免誇大港人的財富數字。

首先,根據近年熱賣的新書《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作者法國經濟學者皮凱提(Thomas Piketty)所估算,西方先進國家的資本與收入比率(Capital-income ratio)大約是6倍左右。以香港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約2.2萬億元推算,港人的財富可達到13萬億港元(下同)。

但筆者以為,港人的財富應遠高於13萬億元,保守估計至少20萬億元,即代表資本對收入比率達到9倍(20÷2.2),遠遠高於其他西方先進國家。背後原因自然是因為過去50年,本地投資回報,包括股價和樓價的升幅,都遠高於其他國家。例如恒指過去50年平均每年回報超過15%,而美國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平均每年回報不到10%,自然令兩地的財富差距擴大。

截至今年7月底,香港股市市值達到25.5萬億元,保守估計15%屬港人持有,即3.8萬億元。另外,流通貨幣及存款約10萬億元,當中近一半屬港元,其餘屬外幣(包括人民幣)。這10萬億元的現金及存款,估計大部分由上市公司及非港人持有,故此假設只得15%屬於港人,即1.6萬億元。

香港自2000年12月推行強積金制度,至今戶口結餘5,000多億元,其他職業退休計劃資產約3,000億元,公務員退休準備7,000多億元,三項退休金準備合共1.6萬億元。把上述股票、退休金準備、現金及存款加起來,資產總值合共7萬億元,是GDP的三倍多。根據宏利資產管理公司在去年4月發表的報告,香港家庭擁有的金融資產(包括存款、退休準備、人壽保險儲備、互惠基金、證券及其他金融資產)大約是GDP的3倍,故此上述的數字與筆者推算相近。

然而,港人最大的財富並非金融資產,而是手上持有的物業。根據2014-15年財政預算案,全港共有310萬個物業(包括住宅及非住宅),預計政府全年可收到267億元差餉(財政司司長寬減其中61億元)。以現時差餉徵收率為5%推算,這310萬個物業的應課差餉租值為5,340億元。假設各類物業的平均租金回報率是3%,即表示這310萬個物業總值17.8萬億元(17.8萬億×3% = 5,340億)。保守估計6成物業由港人擁有,即港人的物業總值超過10萬億元。

現時特區政府的財務資產淨值(包括財政儲備)約9,000億元,連同近7,000億元外匯基金歷年投資盈餘,總數合共1.6萬億元。把上述各項私人及政府資產加起來,總數約19萬億元。數字還未包括港人的其他資產(包括的士牌照、黃金、鑽石、私人及政府土地、非上市公司及海外資產),亦未扣除物業按揭及其他負債(約1萬多億元),但保守估計,港人擁有的私人及政府資產總數至少20萬億元。

港人累積如此豐厚財富,又應如何善用去解決人口老化問題?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8-14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8月8日星期五

蘋論:旅遊業對香港GDP貢獻超過兩成

今年6月,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方剛,邀請筆者就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貢獻,進行一個全面評估研究。由於筆者工作忙碌,故此初時沒有接受邀請,只承諾花兩天時間搜集相關資料和數據,試看是否值得花時間去進行詳盡研究。

搜集資料時,發覺旅遊業(特別是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貢獻,遠遠高於政府統計處的估算。故此決定接受邀請撰寫研究報告(研究費用全部用作捐獻),目的是方便公眾了解削減自由行旅客對香港經濟所產生的實質影響。

筆者過去有一個印象,香港經濟的四大支柱行業,包括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和專業服務及工商業支援,以旅遊業的經濟貢獻最小。旅遊業屬高就業、低增值的行業。以統計處2012年的估算,旅遊業只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4.7%(當中3.9%屬入境旅遊,0.8%屬出境旅遊),遠低於貿易及物流(24.6%)、金融服務(15.9%)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12.8%)的比重。旅遊業就業人數約25萬人,佔總就業人數6.9%,較金融服務(6.3%)的比重還要高。

然而,當仔細分析統計處的數據和評估方法,便知道上述數字大大低估旅遊業對香港經濟的全面貢獻。統計處評估入境旅遊(包括自由行)的經濟貢獻時,只計算與入境旅遊業「直接」相關的行業,包括零售、住宿、餐飲、客運及其他相關行業(例如文化及娛樂、旅行代理、會議展覽等),並沒有把一些「間接」相關的行業包括在內。根據上述方法,自由行只佔香港GDP的1.3%。

舉例來說,去年本地近5,000億元的零售業銷貨總值中,約35%來自旅客。這5,000億元的零售業銷貨總值,約900億元是零售業的經濟貢獻,其餘4,100億元屬於供應鏈上其他環節的貢獻,當中除了進口產品價值外,還包括進口、批發、倉庫、運輸、廣告、市場推廣、銀行融資、寫字樓租賃及其他相關專業服務(例如會計及法律)的貢獻。

若然削減自由行旅客,對經濟的影響當然不會局限於零售業的900億元收益,對其他「間接」相關的行業都會產生負面影響。最近一些從事進出口貿易及批發的朋友告訴筆者,他們的定單和生意額已下跌多個月。同樣,若然旅客下降,不單酒店及餐飲業「直接」受到影響,其他供應商和建築業也會受到牽連。

自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推行自由行後,過去10年,香港經濟明顯由本地消費帶動,由2004年至去年本地消費開支上升約8,200億元,較同期約8,100億元的GDP增長還要多。去年近16,000億元的本地消費開支中,近兩成(即3,000億元)屬非本地居民的消費,其餘近13,000億元屬本地居民消費,較2004年上升6,000多億元,若然旅客減少,旅遊及零售業萎縮,從事相關行業(包括直接及間接)的人收入下降,勢必影響港人的消費能力。

因此,旅遊業對香港經濟的全面貢獻肯定遠高於統計處所估算的4.7%GDP。近日筆者發現原來今年3月,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發表報告,全面評估旅遊業對澳門的經濟貢獻。報告顯示澳門旅遊業(包括博彩業)佔去年GDP的43.1%,但若連同供應鏈、相關政府開支及投資,以及衍生的收入影響,佔GDP比率高達86.2%。報告亦列出旅遊業對香港經濟的全面貢獻,包括帶來4,600多億元GDP,佔GDP比重高達21.8%,直接間接聘用76萬人,佔總就業人數19.1%。雖然筆者近日發表的報告並沒有參考世界旅遊業理事會的報告,但結論與該報告一致。

市民了解自由行實際對香港經濟的貢獻不局限於1.3%的GDP後,可以作出取捨,應如何作出調控,這方面不是筆者的研究範圍。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8-08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8月7日星期四

壹週刊:自製退休金組合何須全民退保?

近月港大周永新教授向扶貧委員會提交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的研究報告。據悉周教授建議政府引入全民養老金計劃,65歲或以上的長者,每月可領取約$3,000元。政府若引入全民養老金,可以節省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和綜援方面的開支,但仍要每年額外籌集數以百億元計的資金。

筆者一直相信大部分港人都會為自己退休生活作好準備,政府的資源應該集中幫助那些年老無依,缺乏資產和積蓄的退休人士。倘若引入全民退保,並硬性規定要從在職人士的薪金中扣除某個百分比作供款,去供養擁有巨額資產的退休長者,實在欠缺道德和公義。

過去數十年(特別是九七回歸前),香港經濟持續增長,不少市民在投資樓市、股市和的士牌照方面取得豐厚的回報,他們在退休後,每月從投資收入中取出$3,000元作為退休金,絕對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現時全港共有120多萬個私人住宅物業(包括已補價資助出售房屋),近40萬個未補價夾屋、居屋和租置單位,20多萬個村屋,總數超過180萬個住宅單位。另外,還有2.4億平方呎商業樓面(寫字樓及商鋪),2.6億平方呎工業、工貿及貨倉用地,近兩萬個的士牌照(及車輛),可以出租賺取收入。上述資產的擁有人,絕大部分都會在退休前完成供款。

只要退休長者居住在公屋或者自置物業內,另外還有物業或的士牌(及車輛)可作出租,要每月賺取$3,000元作為退休金,又有何困難?即使退休長者只擁有一個自住單位,沒有其他物業或的士牌照可作出租,他們依然可以透過申請安老按揭計劃(即逆按揭),每月取得足夠收入作退休之用。

根據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資料,60歲擁有物業的單身人士參與安老按揭計劃,樓價每100萬元每月可提取2,000元的年金,直至終老。換言之,退休業主只要擁有150萬元的住宅物業,每月便可得到$3,000元的年金。若住宅物業由夫婦供同擁有,每月要提取$6,000元的年金,樓價便要333萬元,相信現時大部分的住宅物業市值都超過這個數目。擁有物業的退休人士,不愁沒有退休保障,政府若向他們發放每月$3,000元養老金,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若然投資股票,又要持有多少市值的股票才可以每年得到$36,000元股息作退休之用?以過去恒指成份股每年約3.6%股息率計算,只要退休人士手上持有約$100萬股票,每年便可以獲$36,000元股息,即每月可使用$3,000元。一般打工仔只要每月儲起$1,000元,每月儲蓄隨通脹增加,把儲蓄投資穩陣的股票,每年賺取5%的實質回報,34年左右便可累積100萬元(以今天購買力計算)。退休後把100萬元股票的股息,作為每月的使費。

由此可見,大部分市民其實可以自製退休金組合,透過投資物業和股票去累積財富,到退休後把財富產生的收入(包括租金和股息),作為退休金。他們根本無須政府推行強積金或者全民退保,才可安享晚年。若然政府面對政治壓力而要推行全民退保,讓資金豐厚的長者錦上添花,那麼額外資金實不應來自打工仔的薪金收入,而應該來自資產收入和買賣交易,例如調高物業稅、印花稅、差餉和地租。擁有巨額資產的退休長者,一面收取全民養老金,一面繳納多些與資產相關的稅款,才符合道德和公義。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8-07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8月5日星期二

蘋論: 泛民議員表現 傷透選民心

上月下旬,有自稱「壹傳媒股民」向傳媒發出電郵,附上數百個相信來自壹傳媒動畫商務總監Mark Simon的電腦,內含壹傳媒主席黎智英捐款予泛民的捐款單據,金額超過4,000萬元。

其實今次不是第一次黎智英捐款名單外洩。2011年10月,區議會選舉前不足一個月,傳媒大爆黎智英向泛民政黨捐款的資料,當中包括由2006年至2011年,分別捐給民主黨和公民黨1,369萬元和1,056萬元,以及在2010年「五區公投中」,捐款給參加補選的公民黨和社民連各100萬元。

當時由於捐款是直接捐給泛民政黨,而黎先生的金錢又不是來歷不明,故此輿論沒有出現很大迴響。市民反而覺得泛民政黨絕大部份非會員捐款來自一名企業家,反映香港政經生態失去平衡,商界不敢支持泛民政黨,免被秋後算賬。

上次黎智英捐款名單外洩,本應提醒捐款者及受款人要小心行事,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早已被龐大的政治機器所監控,監控目的明顯是要找出泛民議員的過失,令人質疑他們的誠信,打擊其公信力。只可惜,幾位前任和現任立法會議員卻沒有吸取教訓,提高警覺,現在被人揭發以私人戶口收受巨額捐款,卻沒有盡快交回所屬政黨。到事件曝光後才把捐款交回政黨和作出解釋,恐怕為時已晚,難以挽回公信力。

人大常委會準備在今個月底討論有關2017年特首普選的方法,並作出決定。在過去一個月,特區政府又與各親建制及親中社團、商會及組織,大搞簽名運動,大賣廣告,遊行示威,反對佔中及公民抗命。正在此關鍵時刻,爆出泛民議員私下收受捐款而未有作出申報,勢將進一步削弱泛民黨派爭取真普選的力量。

過去幾年,泛民議員的表現實在傷透選民和支持者的心。在比例代表制度下,每個政黨只要在選區爭取到約一成(甚至更少)的選票,便可以在立法會選舉中取得一個議席。加上過去泛民組成「鑽石名單」參選,結果並不理想,故此各政黨不再合作;同一政黨亦分拆名單,希望能夠取得更多議席。各黨派除了各自為政,缺乏足夠協調外,還在選舉上互相攻訐,以致票源分散,白白失去應得的議席。上屆立法會選舉,泛民在35個直選議席中,只取得18席。

泛民議員明知有龐大政治機器緊密監控,嘗試「抹黑」和揭「瘡疤」,就應在生活及行為上小心謹慎。過去幾年,幾名泛民議員獲航空公司邀請到法國旅遊,免團費包食宿,兼且可與妻子二人同行。有議員在開會期間看美女玉照,更不用說以粗暴方式去表達對政府施政的不滿。個別議員私人戶口存有大筆捐款,接受航空公司豪華款待,出外旅遊時玩個痛快,完全沒有覺得有問題。

過去泛民議員一直站在道德高地,指摘官商勾結,官員濫用公款,公職人員以權謀私,行為失當,收受利益而沒申報。現在幾名議員被揭發私下收受捐款而未有申報,實在很難自圓其說,令公眾相信他們的事後解釋。泛民各黨派及一眾議員若不全面反省及交代,痛定思痛,作出改進,即使黎智英繼續捐款支持民主運動,相信效果只會越來越薄弱。

今次事件亦揭示整個捐款申報制度的缺陷,有關方面實應盡快作出修正,增加制度的透明度和問責性,以防止有人以權謀私,藉公職謀取私利。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8-05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8月1日星期五

蘋論:幾經篩選 篩出個周永康

負責政改諮詢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近日先後會見「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和「佔領中環」的發起人,希望能夠凝聚共識,縮窄分歧,落實2017年特首普選。與此同時,中共公佈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因涉嫌嚴重違紀,中央決定依據有關規定,由中紀委對其立案審查。

根據媒體報道,周永康及其家人長期利用其政治權力和影響力,在石油幫、四川幫、政法幫和地方黑社會等協助下,斂財多達千億元人民幣。有傳言更指周涉嫌與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策劃推翻習近平;個人生活腐化,包養情婦,甚至與妻子死於車禍有關。

港人若把香港政改爭拗及內地反貪權鬥放在一起作個對比,就知道香港更加需要落實一個沒有「篩選」,真真正正由港人提名和投票選出的特首。試看周永康,就知道由特權階級「篩選」出的領導人,並不可靠。

周永康畢業於中國石油大學,之後長期在石油國企工作,後來棄商從政,自1998年先後出任國土資源部部長、四川省委書記、公安部長,到2007年進入中共最高權力核心,成為政治局常委。現在周永康涉嫌所犯的經濟罪行,包括藉着壟斷石油業務,以及與四川省領導人和黑社會合謀侵吞國家財產,都和他之前的政治職務有關。

周永康身為公安部長,竟然與黑社會和外國人勾結,轉移資產,甚至涉及妻子的死,情況與薄熙來案相似。一個長期貪腐、惡貫滿盈的官員,依然能夠幾經篩選,最後當上政治局常委,可見內地篩選領導人的方法,已經完全行不通。

關於特首普選方法的爭拗,其實重點並不在於是否容許公民提名,而是提委會應否率先進行篩選,然後才讓選民一人一票選出特首。即使提委會保留選委會採用的四大界別,只要提委會真正具有廣泛代表性,而不是只代表地產商、金融界及其他既得利益集團,提名門檻又不高於過去選委會的要求,相信大部份港人會「收貨」,或者「袋住先」,到將來再探討如何循序漸進,加入公民提名的元素。在這情況下,佔中亦不會發生。

若然由提委會率先進行篩選,選出所謂「愛國愛港」者,在現實世界根本難以落實。看看過去數十年,香港和內地的政治生態,便知道「愛國」或「愛港」的定義,會隨政治環境和權力轉移而有所改變,絕不可靠。九七回歸前,在港英管治下,便有不少曾經反對香港回歸中國的政治人物,以及一些擁有外國護照的人,轉軚投向中共,他(她)們的「愛國愛港」並非出於真心,只求政治利益。

同樣,前中共領導人,包括林彪、劉少奇、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以至文革時的「四人幫」和現在的「四川幫」,一時獲讚許「愛國愛黨」,一時被打為「叛國叛黨」。領導人是否愛國愛黨,完全視乎政治形勢;一旦失去權勢,便終日惶恐不安,擔心自己和家人隨時被人清算。

過去十多年,港澳兩地的特首,都是由小圈子選舉產生,以致管治問題湧現,兩地的特首及問責高官都涉及貪污醜聞,收受富商利益。由此可見,一個透過小圈子選舉或者「篩選」所產生的特首及管治班子,早已完全失去認受性和公信力。若任由類似制度延續下去,恐怕日後不但會出現官商勾結,甚至出現警務處處長勾結黑社會,法官收受賄款等情況,港澳兩地進一步向內地腐敗體制接軌。

中央及特區政府領導人,為着國家及民族利益,實應容許香港落實不經篩選程序的真普選,好為內地日後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作個參考。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8-01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31日星期四

壹週刊:恒指50年見證香港經濟興衰

2014年7月31日,是恒生指數創立50周年,近月港股急升,似乎是為慶祝這特別日子。回顧過去50年,恒指反映香港經濟起跌及種種變遷,陪伴港人一起走過半世紀。

恒生指數是由恒生銀行前董事長利國偉所創立的,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數日,指數為100點,最初只有30隻成分股。1969年,恒生指數開始向外公布。恒指由最初的100點升至近日24,000多點,50年升值240多倍,平均每年上升11.6%。連同每年約3.6%的股息,平均每年回報約15.2%。

1964年投資1萬元在恒指成分股(類似盈富基金),每年取得15.2%回報,現在連本帶利已升值至約1,200萬元。若然在1967年8月底的歷史最低位58.6點入市,升至2007年10月底的歷史最高位31,958點出貨,40年升值540多倍,平均每年上升17%。連同每年約3.6%的股息,平均每年回報超過20%。

恒指成分股最初只得30隻,現在已增至50隻。經過50年的「篩選」,最初30隻成分股依然「健在」的只得7隻。這7隻「死剩種」包括煤氣、電能(前稱港燈)、中電、和黃、滙控、太古和九倉。原先七間上市公司全是英資企業,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本地華人富豪成功收購其中四間企業,現在只餘下中電、滙控和太古仍屬英資。

1964年是很特別的一年,當年香港出現嚴重旱災,每四日供水一次,直至5月底才終止。6月,一幢位於中環的舊樓在拆卸中倒塌,連累附近多幢樓宇成為危樓,港英政府於是收緊建築條例,令多個地盤停工,建築成本急升。地產商被迫減慢重建步伐,面對資金不足問題,令銀行未能收回貸款,觸發銀行危機,恒生銀行在1965年4月被滙豐收購。

1964年,港英政府開始公開拍賣市區的士牌,首次拍賣平均價3萬多元。現時市區的士牌價接近700萬元,50年上升200多倍,與同期恒指升幅相若。此外,1964年港英政府向中電實施利潤管制,最初准許利潤為資產淨值的13.5%。到1978年,准許利潤調高至15%(若資金來自股東),到2008年則下降至9.99%。50年來,連本帶利,利潤管制計劃為中電及港燈的股東帶來過千倍的回報。

筆者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嬰兒潮,正好經歷香港經濟起飛和轉型,由發展工業和航運,逐漸轉向地產和金融業。這半個世紀,香港亦從英國殖民地,以英資財團為首,過渡至由華資地產商操控經濟命脈;到回歸後,中資企業逐漸抬頭,積極介入各經濟領域。

筆者在1984年大學畢業時,香港經濟正陷入低谷,恒指由1981年1,800點高位跌至800點水平,樓價由每呎1,000元大跌一半至500元。隨着中英簽署聯合聲明,香港前途較為明朗,股市樓市在低谷大幅反彈,恒指在九七回歸後不久衝上16,800點,較1984年上升20倍,同期樓價亦上升十多倍至每呎6,000多元。

回歸後香港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衝擊,地產泡沫爆破,之後再有科網泡沫爆破和沙士疫症,經濟下滑,連續六年出現通縮,到2003年下半年才從谷底反彈。往後十年,恒指在2007年一度衝破31,000點,樓價亦在2012年突破回歸時的高位。

過去50年,港人經歷經濟和政治上的種種變遷,但即使面對大小風浪,香港始終是「福地」,股市、樓市和的士牌照為不少人創造財富。然而,財富未必能帶來真正快樂和滿足,近幾年富豪望族不斷爆出貪腐醜聞和爭產風波,金錢財富不是祝福,反成詛咒。本地富豪從香港這片「福地」取得億萬財富,是否應該多想一下如何回饋社會,而非不斷搜刮?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7-31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蘋論:零售業萎縮 失業率低位回升

統計處發表最新的數字顯示,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今年3月至5月的3.1%,上升至4月至6月的3.2%(未經季節性調整則升至3.3%),失業人數增加5,000多人。

香港失業率從低位回升,絕不令人感到意外。自從今年2月起,零售業總銷貨值多個月錄得跌幅,4月份按年下跌近一成,5月份則下跌約4%;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同期更大跌兩三成之多。

零售業萎縮,空舖急增,不單影響該行業的就業機會,連帶其他與零售業有直接和間接關係的行業也受到牽連。去年本地零售業總銷貨額高達5,000億元,當中約三分一的銷售來自入境旅客。過去幾年,市民不滿內地旅客數目急升,逼爆購物區和港鐵。部份內地人從事「水貨」活動,影響市民日用品的供應。特區政府回應市民訴求,率先在去年3月實施「限奶令」,到最近又研究削減「自由行」旅客數目。

香港地少人多,承受及接待旅客的能力有一定限制。政府評估這方面的能力時,不應單單研究各項旅遊設施、出入境口岸、酒店、商場及交通工具的負荷能力,還要考慮到社會整體的承受能力。旅客大幅增加會對市民帶來種種不便,但同時亦帶來外匯收入和製造就業機會,改善基層工人的生活水平。因此,政府若要削減內地旅客數目,必須平衡各方面的利弊,以免對經濟造成嚴重損失。

過去數個月,零售業萎縮,整體失業率上升0.1%(未經季節性調整則上升0.2%);但與入境旅遊業相關的行業,失業率則顯著回升。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失業率由年初的3.9%回升至4.7%;服務工作及銷售人員的失業率亦由3.7%回升至4.3%。同期專業人員、經理及行政人員的失業率則持續下跌,現時的失業率在1%或以下。由此可見,零售業萎縮,本地消費市道轉弱,對基層工人的打擊最為顯著。

自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實施「自由行」政策後,入境內地旅客持續上升,帶動本地零售業及消費開支快速增長。自2004年至2013年,本地消費開支由7,600億元增加至15,800億元,增加8,200億元,較同期GDP增加8,100億元還要多。過去十年,香港經濟增長明顯由本地消費帶動。

零售業興旺,不單商舖業主及店舖老闆開心,從事零售業的僱員亦能夠分享到成果。自2004年至2013年,零售業名義平均薪金上升74%,接近同期商舖租金平均上升78%的數字。僱員實質(即扣除通脹)平均薪金上升33%,遠遠高於同期各行業8%的升幅。現時共有35萬人從事零售業務(包括小販及攤檔),佔全港就業人數接近10%,當中不少是青少年(15至24歲)及低學歷(中三或以下)的人士。若然零售業持續萎縮,相信這些工人會首當其衝,失去「飯碗」。

筆者的家人、朋友及教友當中,都有從事零售業的,過去十多年都遇上零售業走下坡,面對過失業和收入大減的困境。九七回歸後,香港面對亞洲金融風暴衝擊,樓價股價急跌,加上政府死守聯匯,港元偏高而沒有貶值,以致本地消費及零售業大幅下滑,大量從事零售及旅遊業的從業員失業。2003年上半年沙士疫症爆發,2008年9月至2009年上半年遇上金融海嘯,對零售和旅遊業都帶來巨大衝擊。難得過去五年零售業一片好景,從業員才能保住工作和收入。

現時零售業開始走下坡,失業率從低位回升,那些從事「驅蝗」行動、對旅客不友善的人,是否亦應顧及基層市民的生計?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7-25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壹週刊:零售業興旺締造四贏局面

過去數個月,統計處公布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都錄得跌幅,估計跌幅還會持續下去。各零售商類別中,以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跌幅最為顯著,四月份按年下跌近40%,五月份則下跌24.5%。

零售業倒退,顯然與內地旅客消費力減弱有關。過去一、兩年,個別激進人士衝擊名牌店鋪,在遊客區驅趕旅客,相信已經對香港旅遊業帶來負面影響。加上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人民幣貶值,即使中央及特區政府沒有主動限制內地遊客來港消費,相信零售業的前景亦不容樂觀。

過去十年,香港受惠於「個人遊」,零售業興旺,本地消費大幅上升,帶動GDP增長。不少人(包括筆者)一直有個看法,以為零售業大幅增長,只肥了擁有商鋪的業主,商鋪租金和售價大幅颷升,經營零售業的老闆和僱員得益不多。

但當翻開政府提供的相關資料,便知道上述的看法並不完全準確。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自2004年起至2013年,私人零售樓宇售價指數由119.3點急升至506.6點,九年間上升三倍多,而同期租金指數則由92.8點上升至165.5點,上升78.3%,即平均每年加租約6.7%。

零售業增長強勁除了帶動租金上升外,亦創造就業機會,僱員薪酬的增幅同樣可觀。根據統計處資料,由2004年第4季至2013年第4季,零售業名義平均薪金指數由85.2點,上升至148點,上升73.7%,即平均每年加薪約6.3%,幾乎追得上租金上升幅度。同期零售業實質平均薪金(扣除通脹)錄得33.1%的增幅,不單高於所有選定行業,還高於金融業。零售業的就業人數由2004年的19萬人,增加至去年的接近27萬人(未計小販及零售攤檔),增加近8萬人,職位空缺高達8,000多個。

零售業的老闆面對鋪租及僱員薪酬大幅上升,他們的盈利又怎樣?統計處每年向各商業機構進行問卷調查,搜集關於各行業(包括零售業)的收入、開支和盈餘等營運資料。根據統計處提供由2005年至2012年的資料可見,在這七年間,零售業老闆可算是大贏家,盈餘總額由2005年的167億元,上升至2012年的527億元。把盈餘總額除以機構單位數目,發現平均每一機構的盈餘,由2005年的36萬元,急升至2012年的104萬元,上升近兩倍。零售業盈餘急升,利得稅收入自然亦大幅上升,幫助政府累積巨額財政盈餘,可用作經濟發展和扶貧。此外,同期僱員平均薪酬上升近五成,由每年約13萬元增至近20萬元。訪港旅客增加,零售業興旺,帶動其他相關行業擴張,包括進出口貿易、批發、運輸、住宿及膳食服務,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例如市場推廣)。各行業人力需求增加,有助降低基層市民的失業率。特別是青少年(15至24歲)的失業率,以及低學歷人士(中三或以下)的失業率,在過去十年大幅下降,相信都跟零售業興旺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由此可見,過去十年零售業大幅增長,對僱主、僱員、商鋪業主及政府四方面都有好處,可說達到四贏局面。當然,內地訪港旅客急增,個別地區配套設施不足,港人日常生活受到影響,亦是鐵一般的事實。但當我們考慮削減內地旅客數目,甚至採取「驅蝗」行動時,必須認清當中的利弊,進行全面評估,絕不能罔顧後果而貿然作出決定。(論旅遊業的貢獻之三)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7-24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7月22日星期二

蘋論:屋細無罪 違規銷售要追究

長實大埔新樓盤嵐山快將開售,銷售手法備受市場關注。樓盤除了提供百多呎類似「劏房」的開放式單位外,還要求買家須簽署「無參觀同意書」,才有資格參與抽籤買樓。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簡稱銷監局)質疑長實沒有盡力開放物業給買家參觀,令他們無法置身享有墳景的風水地,嚴重違背《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的精神。

嵐山分兩期發展,去年12月初第1期已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但發展商遲遲未有將單位發售。到今年5月中,政府宣佈「減辣」,方便發展商促銷樓花,樓價隨即彈升,長實便趁機推售嵐山單位,而樓花亦變成現樓,可供買家參觀。

嵐山樓盤設計獨特,有百多呎的小型開放式單位,與毗鄰的三房大單位只是一牆之隔。兩個一大、一細的單位只是用磚牆相隔,而非用厚厚的主力牆。這個做法,與發展商過去喜愛使用厚厚的預製石屎牆不同(計入實用面積內),難怪令人質疑是方便買家將兩個單位打通。

發展商提供百多呎小型開放式單位,是他們的商業決定,外人不應妄下批評,更不宜把單位與囚室相提並論。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公屋單位面積一般不過百多呎,可以住上七至八人。不少港人(包括筆者)便是在如此狹窄細小的居住環境下長大,從沒有覺得居住在囚室之內,反而在屋邨中快樂成長,與鄰居建立良好關係。

近年年輕一族喜愛獨居,長時間出外工作,放假又多與好友結伴外遊,留在家中的時間並不多。發展商看到市場對「迷你」單位有一定需求,便增加此類單位的供應。其實類似「迷你」單位亦一直存在,只不過之前以建築面積計算,可以聲稱有300多呎,現在要採用實用面積,便出現不少面積不足200呎的單位。現時房委會的公屋和居屋單位,亦有大量面積不足200呎的小型單位,供單身人士或長者入住。

況且現時樓價高企,發展商提供「迷你」單位,可以方便市民「上車」。現時樓價在200萬元以下的住宅物業,印花稅不過100元,認購「迷你」單位的首次置業者,可以節省稅款。因此,發展商因應市場需求而提供小型開放式單位,做法並無不妥。

然而,長實嵐山樓盤所提供的小型單位,不會獨立出售,只會優先配售予擬購買毗鄰三房大單位的買家,兩個單位必須以單一份買賣合約和轉讓契約購買,類似綑綁銷售,兼且有意迴避雙倍印花稅,做法值得商榷。只可惜現時《競爭條例》仍未生效,競爭事務委員會難以介入調查。

至於發展商以安全為由,不容許買家參觀現樓,做法明顯違背去年4月才生效的《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的精神。眾所周知,政府立法規管一手樓,正正是因為個別極之無良的發展商,故意誇大樓宇建築面積,單位嚴重「發水」(和漏水),把窗台當作睡床,亂計樓層,樓盤位處新界卻說成座落香港的中心,接近堆填區則說成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過去有大量買家被發展商誤導,入伙後才知被騙,政府被迫立法以保障買家利益。

還記得去年2月,長實分拆雍澄軒酒店房間出售,公司執行董事趙國雄強調沒有違法,買家可將房間自用和出租。但三個月後,長實說與證監會達成協議,以和為貴,取消所有雍澄軒酒店房間的交易。嵐山買家實應知道發展商的往績,旗下新盤開售價與樓價升幅遠低於其他發展商是有原因的,不要隨便入市,以免不幸誤購「墳景」單位而抱憾終生。至於證監會和銷監局,亦必須追究發展商有否違規銷售,以免被市民覺得執法軟弱無能,讓大財團為所欲為。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7-22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蘋論: 政府幫手促銷 助樓價創新高

今年5月中政府宣佈放寬雙倍印花稅(DSD)條款,將「先買後賣」換樓客可豁免DSD的半年換樓期限,由簽臨時買賣合約日期改為簽署轉讓契後才計算。政府幫助地產商促銷樓花,樓價隨即大幅飆升,兩個月內勁升5至6%,創出歷史新高。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承認,政府宣佈對「先買後賣」豁免的時限作出技術性調整後,住宅市場即時變得較為活躍,5、6月住宅樓市的價量皆有所回升,樓市出現「小陽春」。

但奇怪的是特首梁振英,對近兩個月樓價飆升好像視若無睹。在他上任第二年的施政匯報中,還大談經過多方努力,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需求管理措施已初見成效,樓價在過去一年漸見穩定。到底實情又如何?梁振英上台後,推出的政策是否令樓價穩定下來?

自從2009年初,住宅樓價從低位大幅回升,到2010年10月上升五成多,中原指數由57點上升至86點。政府為了回應市民對樓價飆升的憂慮,在2010年11月開始向購入不足兩年便出售的住宅物業徵收額外印花稅。

政府開徵額外印花稅後,樓價仍持續上升多個月,直至2011年7月中原指數衝破100點後才開始回落。到2012年初,特首選戰期間,樓價從高位下跌約6%,中原指數報94點。

倘若樓價能夠維持平穩,中原指數處於100點水平,上下波動數個百分點,讓市民透過每年收入上升去追上樓價,便可望舒緩日後美國加息對樓市所造成的衝擊。然而,自從梁振英在2012年3月當選特首後,多番強調不會打壓樓市,以釋除地產商及市民對他的疑慮。自此之後,樓價便大幅回升,中原指數升至123點。

政府不宜打壓樓市,做法正確;政府應該透過增加房屋供應,讓市場得到足夠訊息,未來供應將會大增,市民不必急於置業,推高樓價。但觀乎過去兩年政府推出的措施,以及負責土地規劃及房屋政策官員的言論,實在令人覺得政府不單無意讓樓價平穩發展,反而火上加油,進一步刺激樓價上升。

梁振英上台後,隨即推出「白居二」政策,刺激未補價二手居屋價格急升。居屋業主高價將手上單位出售給白表申請者後,再在私樓市場認購單位,令中小型私人住宅價格急升,至今上升超過三成。

事實上,現時全港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達到267萬個,住戶數目約242萬個,即房屋存量較住戶數目多出25萬個。加上預計未來數年,房屋供應將大增,美國加息亦會影響房屋需求,故此樓價缺乏大升的基本因素。

但政府為了急急發展新界東北,趁早向地產商及囤地的人賠償數百億元,不時強調香港缺乏土地,故此要開發新市鎮。又說有20多萬申請人輪候公屋,房屋存量超出住戶數目20多萬的數字不正確,令市民覺得房屋供應嚴重短缺,未來樓價只升不跌。

今年5月中政府微調雙倍印花稅,時間上又剛好配合向立法會申請東北發展前期工程撥款。政府鼓勵市民認購遠期樓花,「先買後賣」,令二手市場供應減少,刺激樓價急升。樓價急升,亦成為政府急於發展新界東北的好藉口。只擔心那些手持兩個住宅物業的小業主,日後樓價若大幅下滑,到時便會損失慘重。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7-18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17日星期四

壹週刊:旅遊業只佔GDP4.7%?

前文提到自從實施「個人遊」計劃後,香港本地市場內的消費開支由2004年的7,605億元,大幅增加至2013年的15,796億元,增加8,191億元,較同期GDP增加8,084億元還要多。非本地居民在本地市場的消費開支,由2004年的712億元上升至2013年的3,035億元,增加2,323億元。

旅遊業帶動本地消費及GDP增長,但有意見認為由於香港倚賴進口貨品,遊客購買的物品,以至旅遊業所需的生產要素(例如旅遊巴士、樂園建築材料)都需要倚賴進口,故此即使旅遊業對本地消費和零售業帶來頗大收入,但對GDP的貢獻或增加價值(value added,即產出價值扣減中間投入消耗的價值)十分有限,屬於低增值的行業。

根據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旅遊業佔香港GDP的比重是4.7%。以去年香港GDP為21,254億元推算,旅遊業對GDP的貢獻或增加價值不足1,000億元,遠低於去年非本地居民在香港超過3,000億元的消費開支。

到底旅遊業的貢獻是否只佔GDP 4.7%,屬於低增值行業?筆者嘗試根據統計處推算旅遊業增加價值的方法,去作出評估,認為現時採用的方法大大低估旅遊業對香港經濟的貢獻。

以2012年的數字為例,當年統計處推算香港GDP為20,371億元,入境旅遊業增加價值是791億元,約佔GDP 3.9%。統計處首先計算與入境旅遊相關行業的增加價值,當中包括零售、住宿服務、航空及海上客運服務、陸上客運服務、餐飲服務,以及其他與入境旅遊相關行業,合計總值2,302億元。之後統計處找出以上各行業的旅遊比率,即旅客使用服務佔整個行業的總產出比重,從而推算出旅遊業的增加價值。

上述推算入境旅遊業增加價值的方法,有不少不足之處。首先,統計處以旅客使用服務佔整個行業的總產出比重作為推算旅遊業增加價值的指標,是假設旅遊業佔產出價值的比重與增加價值的比重相若。例如零售業的產出價值中有32%是屬於旅客的消費,便假設旅遊業增加價值佔整個零售業增加價值也是32%。然而,遊客一般會購買增值較高的貨品或服務(例如名牌手袋、金飾和珠寶),故此以產出價值比重去推算旅遊業增加價值便低估旅遊業的貢獻。

此外,統計處沒有把旅客在香港自置物業、作為「第二居所」或度假屋的設算租金,包括在旅遊業增加價值之內。近年多了內地旅客來港置業,這方面對GDP的貢獻不容忽略。

單以增加價值去推算旅遊業對GDP的貢獻,最大的問題是把其他與旅客服務相關行業的得益完全不計算在內。例如一名旅客在香港某一金鋪購買市值10,000元的金飾,而金鋪要付出6,000元從批發商購入金飾(即中間投入),金鋪的增加價值不過是4,000元而已,亦即是該名遊客對零售業帶來的貢獻。這個計算方法,忽略遊客消費除了帶旺零售業外,還會間接促進批發及出入口商的業務發展。若然旅客數目和消費下降,不單零售業受損,連帶其他相關的物流業也遭殃。過去幾年,由於歐美市場不濟,內地出口增長放緩,若果不是旅客在港消費大增,令批發及出入口商受惠,恐怕本地物流業會大幅下滑。

故此,若考慮到上述各項因素,旅遊業在2013年對香港GDP的貢獻又何止4.7%?這還未計算旅客在港消費,提升港人收入,進一步增加港人的消費開支,對GDP所帶來的連鎖效應。(論旅遊業的貢獻之二)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7-17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7月11日星期五

蘋論:電訊商齊齊加價 找通訊局算賬

近日香港電訊宣佈將旗下PCCW-HKT和one2free兩個品牌合併成「csl.」,乘機加價最多50.5%。董事總經理艾維朗稱,集團已是本地電訊市場「龍頭」,更具議價能力,勢成為市場價格領導者。

香港電訊宣佈大幅加價後,和記電訊旗下3香港隨即跟隨市場價格領導者,實行「用者自付」,取消封頂月費,高用量用戶要繳付額外流量費,變相被加價。估計另一擁有3G網絡牌照的數碼通,很快也會跟隨加價。

本地電訊商齊齊加價,完全是筆者意料之內。2013年11月,通訊局經諮詢公眾後,宣佈2016年3G牌照屆滿時,收回四間網絡商三分一頻譜作公開拍賣。諮詢期間,四大網絡商聯手聘請顧問提交研究報告,又高調一同召開記者招待會,指摘政府收回頻譜,會影響服務質素,令公司沒有足夠容量應付用戶需求,用戶有機會連電話都打唔到。

但當政府落實收回頻譜拍賣的政策後,網絡商的立場又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去年12月,香港電訊宣佈收購CSL,除了承諾交回三分一到期頻譜外,還主動交出額外頻譜,兼且不會參與3G頻譜競投。兩間公司突然不再擔心失去頻譜,服務質素會受到影響,沒有足夠容量應付用戶需求。

兩大3G網絡商講一套,做一套,通訊局不單沒有跟進當中存着的巨大差異,以正視聽,之後竟然還批准有關收購,令市場上的3G網絡商數目,由四間減至三間,出現一間獨大,具有議價能力,成為市場價格領導者的情況。

經濟學理論指出,要維持市場有效競爭(effective competition),市場上至少要有四至五間公司,每間公司的市場份額相若,維持在20至25%左右,兼且有足夠容量去應付新增需求。香港電訊收購CSL後,市場份額超過四成,令市場無法維持有效競爭。

香港電訊由李嘉誠兒子李澤楷所操控,餘下兩間網絡商的其中一間是和記電訊,由李嘉誠操控,兩父子血濃於水,感情深厚,通訊局又如何確保他們不會站在同一陣線上?若然父子關係也不構成關連人士,真不知甚麼關係才算關連人士,需要清楚申報利益,避免出現利益衝突,損害其他人士(包括用戶)的利益。

現在由李家操控的香港電訊及和記電訊先後加價,用戶若不想任人宰割,餘下只得數碼通一間網絡商可供選擇(中移動沒有3G網絡,要向香港電訊租用)。但數碼通網絡容量始終有限,需求上升自然會加價,故此香港電訊和記電訊不會擔心流失大量用戶。結果在缺乏有效競爭情況下,三大網絡商最終齊齊加價,難怪近期各間公司的股價大幅飆升。

早於2000年初,當時市場上六間流動電訊公司嘗試同時加價,加價幅度又幾乎劃一為每月20元。負責監管的電訊管理局懷疑網絡商存有默契,協議加價,隨即進行調查。六間網絡商未等調查結果公佈,已紛紛取消加價,退回多收的款項給用戶。

當日市場上共有六間網絡商,仍出現疑似合謀加價的情況,現在市場上只得三間3G網絡商,通訊局又如何確保它們不會合謀加價?

因此,今年5月通訊局批准香港電訊收購CSL,明顯是錯誤的決定。即使要批准,亦應等待至2016年,有新網絡商進場競爭時才批准落實有關收購建議。現在電訊商齊齊加價,用戶任人宰割,選擇極之有限,實應找通訊局算賬。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7-11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10日星期四

壹週刊:旅遊業帶動本地消費及GDP增長

近年內地訪港旅客急增,購物區和港鐵嚴重擠迫,物價和商鋪租金大幅上升,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和營商環境。加上個別內地旅客容許小童隨處大小便,「水貨客」在市面上穿梭往來,惹來港人反感和不滿,要求特區政府削減內地旅客數目。

由經濟學者關焯照創立的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較早前作出過評估,認為旅遊業對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貢獻比率低,僅佔4.7%,而且屬於低增值行業。故此,若削減內地「個人遊」(即「自由行」)旅客兩成,今年的GDP增長只會由預測的3.3%跌至1.4%,下跌1.9%,即損失393億元。而失業率將會由3.21%升至3.48%,微升0.27%,失業人數增加10,385人而已。

有個別激進人士,更認為應全面取消自由行,以為每年對香港經濟損失不過2-3%,港人理應承擔得起。筆者明白近年內地訪港旅客急增,對港人帶來種種不便,特別是居住在北區、鐵路沿線及購物區的人,出入要面對擠迫環境,並要和旅客爭購日常生活用品。若然要大幅削減自由行旅客數目,對香港經濟必然產生負面影響,政府必須作出全面評估,讓港人知道對收入和就業的實質影響才作出取捨。

筆者不是計量經濟學方面的專家,不會像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一樣,以聯合國計量經濟預測模型去推算削減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影響。然而,單憑一般觀察和對政府數據的認識,認為政府的統計資料大大低估旅遊業及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貢獻。旅遊業一旦衰退,對香港經濟的衝擊遠高於關焯照的推算。

「個人遊」計劃在2003年7月28日實施時,只在廣東省四個城市推行,至今已涵蓋內地49個城市。「個人遊」訪港旅客由2004年的426萬人次,大幅增加至2013年的2,750萬人次,足足增加5倍多。在這期間,香港的GDP由13,170億元上升至21,254億元,增加8,084億元。從數字上可見,過去9年香港的經濟增長主要由私人消費開支及服務輸出所帶動,而服務輸出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旅遊業。

由2004年至2013年,私人消費由7,714億元增至14,045億元,上升6,331億元,佔同期8,084億元GDP增加78%。由於私人消費大增,私人消費佔GDP的比率由2004年的58.5%上升至2013年的66%,增幅十分可觀。至於服務輸出,亦由2004年的4,311億元大幅上升至2013年的10,632億元,增加6,321億元。同期服務輸入由2,439億元增加至4,666億元,只增加2,227億元。由於服務輸出的增加(6,321億元)遠遠高於服務輸入的增加(2,227億元),故此在這期間,服務輸出減服務輸入方面為香港GDP帶來4,093億元的額外收入。

統計處在計算私人消費開支時,首先是搜集本地市場內的消費開支,之後再加上本地居民在境外的開支和扣減非本地居民在本地市場的開支,這是因為後兩項應該計算在服務輸入(港人出外旅遊)和服務輸出(非港人來港旅遊)中。

以2013年為例,本地市場內(包括非本地居民)的消費開支合共15,796億元,較私人消費14,045億元,高出1,751億元,顯示本地居民在境外的開支(1,285億元)遠低於非本地居民在本地市場的開支(3,035億元)。由此可見,訪港旅客為香港帶來巨額收入,而港人賺取額外收入後又會把收入用作消費,進一步刺激私人消費和GDP增長。當我們評估旅遊業對香港經濟貢獻時,不應忽略這連鎖效應(chain effect)。(論旅遊業的貢獻之一)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7-10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7月8日星期二

蘋論:警隊 不應淪為政治工具

今年7.1遊行後,511名市民預演「佔中」,遭警方拘捕。兩日後,警方以未有遵照指示、阻差辦公及落車無熄匙等罪名,拘捕多名7.1遊行搞手,被指為製造白色恐怖。

數以十萬計的市民7.1上街,爭取無篩選的真普選。而警方則負責維持秩序,確保遊行人士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是應盡的責任。遊行結束後,學生及其他人士佔據中環遮打道,前線警務人員奉命「清場」。鏡頭前,雙方大致能夠保持和平和克制,沒有出現暴力和混亂場面。

當大家以為今年7.1遊行和預演「佔中」告一段落時,警方卻突然採取行動,拘捕遊行搞手,而拘捕的原因卻有點牽強,自然令人擔心警隊淪為政治工具,製造白色恐怖,企圖威嚇市民不要與當權者對抗。

香港警務處的編制人數接近3萬人,另外還有數千人屬於輔助警察隊。以香港720萬人口計算,即每10萬人有400多名警務人員。相信不少人像筆者一樣,有親人、朋友或者舊同學從事警務工作,負責維持治安,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前任及現任特首的父親,同樣是警務人員。

香港警隊人數眾多,每年政府開支百多億元,有人擔心香港變成警察城市,警權過大。但我們若與其他大城市比較,便知道香港的罪案數字相對較低,市民感覺人身安全受到保障。特別是1974年成立廉署後,警隊內部集體貪污問題大致消失,警民關係改善,新入職的警員學歷、質素和訓練都大幅改進,警隊形象不斷提升。當然,倘若歷任「一哥」及高層退休後能夠學效李明逵「全退」,不聽命於大財閥,警隊形象肯定更佳。

對於近年警務人員與市民衝突增加,前線警務人員遭到無理取鬧和故意刁難,相信大部份港人都會感到無奈和不安。正如上文所說,不少港人身邊都有認識的警務人員,他們大多都是秉公執法,努力維持公眾秩序。若然盡忠職守的警務人員不斷受到挑釁和無理指摘,失去應有的尊重,警隊流失率急升,到時又找誰來維持香港治安?

前線警務人員是按照上級指示工作,若然執行職務時令人覺得背後另有政治目的,市民亦不應怪罪前線人員,反而應該追究下達命令的問責官員及警隊高層。相信大部份年輕的前線警務人員,都認同香港要落實真普選,繼續享有高度自治,他們其實與遊行人士的訴求一致,雙方絕對不是敵人。

至於警隊的領導層,亦應該知道市民對警隊的信任,以及過去數十年警民關係大幅改善是來之不易,必須珍而重之。警隊執行職務時必須恪守政治中立,不應淪為政治工具。事實上九七回歸前,警務處解散隸屬刑事部的政治部,遣散所有華人警務人員,他們及其家屬(連同不少警務人員)可獲「居英權」。現時警隊不再負起政治任務,打壓政治異見者。

況且香港及內地的政治環境不時改變,警隊領導層又怎能確保拿揑得準確,不會「下錯注」?六七暴動期間,聖保羅書院中六學生曾德成在校內派發反英傳單,被警方以煽動罪名拘控,被判監禁兩年。今天曾德成屬於梁振英管治團隊的一分子,貴為民政事務局局長。策劃暴動的左派工會領袖楊光,回歸後更獲頒授大紫荊勳章。1989年北京學運期間,不少親中人士上街支持學生,之後又支持當權者開槍殺害學生,立場左搖右擺,警隊領導層實在難以捉摸政治氣候,故此執行職務時不應存有政治傾向。

未來數月,香港政局將變得更加複雜和動盪,在這關鍵時刻,市民及警隊更應保持克制,避免出現暴力和混亂場面。不然,駐港解放軍或者梁美芬倡議成立的「志願軍」便有機可乘,取代警隊的執法工作。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7-08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4日星期五

蘋論:全民退休保障 錢從何處來?

去年三月,扶貧委員會委託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研究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經過近一年的研究,周教授到近日終於提交有關報告。

筆者一直相信大多數港人都會為自己退休生活作好準備。除了強積金供款外,有人積極工作和儲蓄,把積蓄投資股票或債券,以股息和利息收入作為退休金。亦有人把積蓄用作物業投資,退休後依賴租金過活。過去幾年本地銀行開始提供安老按揭(逆按揭)計劃,讓長者可將自住物業抵押給銀行,換取每月固定年金作為生活費。例如物業估值為500萬元,每月便可領取大約10,000元,兼且可以繼續居住在物業之內,直至終老。

現時全港有120多萬個私人住宅物業(包括已補價資助出售房屋),超過六成毋須按揭供款。另外還有近40萬個未補價的夾屋、居屋和租置單位,20多萬個村屋;由於這類單位的售價較低,故此大多數業主到退休時應該供樓完畢,不用再為住屋問題而煩惱。

過去數十年,由於樓價大幅上升,為擁有物業的市民累積豐厚財富。股票的升幅亦十分顯著,恒生指數由1964年7月底的100點上升至現時的2萬多點,平均每年升幅接近12%,連同3至4%股息,平均每年回報約15至16%。

因此,大部份經歷過香港經濟高速增長的人,都能累積一定財富作為退休準備。政府的資源,實應集中幫助一些年老無依,生活缺乏的人,而不是推行人人有份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但由於現行強積金制度未有包括那些低收入和沒有工作的人口,加上中介人「食水深」,投資表現欠佳,制度一直被人詬病,故此政治上政府已經很難迴避引入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按照周教授去年的推算,若推行全民養老金計劃,年滿65歲或以上的長者每月可領4,000元,以現時近100萬人符合資格計算,每年需要大約450億元。扣除政府在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和綜援方面每年可以節省約250億元,每年需要額外籌集200億元資金。這200億元資金,應從哪方面籌集?

有人建議由僱主及僱員負責供款,有人建議調高利得稅,有人建議引入銷售稅,亦有人建議政府成立基金,例如將2,000多億元的土地基金的投資收益,用作退保計劃。上述各項建議,都有其不足之處。例如要年輕一輩供款,去支付養老金給過去享受經濟高速增長,有樓有股票的長者,是否公平合理?引入銷售稅只會加重基層市民的生活負擔,而調高利得稅稅率的幅度亦十分有限。

筆者以為政府擁有1.4萬億元的財政盈餘和外匯基金累積盈利,可以將部份撥作成立啟動基金,用作推行全民退保。另外,不少擁有物業的退休長者,其實透過收租或者申請安老按揭,已有足夠收入作為生活費,政府若向資產豐厚的長者提供全民養老金,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政府可以考慮調整與物業收益相關的稅項,例如調高物業稅和差餉徵收率,租值較高的物業要繳付較多的稅款差餉;或者將樓市「辣招」所得的額外印花稅款,用作提供全民養老金。這些稅項對那些依賴薪金收入,以及還未置業的年輕人來說,影響相對較輕。

筆者真希望全民退保的融資方案,不會加重年輕一輩的供款壓力。過去十多年,本地經濟表現大不如前,社會流動性大減,要年輕一輩承擔全民退保的責任,去供養資產豐厚的長者,實在有欠公平。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7-04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7月3日星期四

壹週刊:五個「七一」上街的原因

相信不少人像筆者一樣,對梁振英上台抱着「疑中留情」的態度。即使傳媒懷疑他是(地下)共產黨員,但總覺得港人已經被「地產黨」管治和剝削多年,是時候作出轉變。

經過兩年的測試,相信「疑中留情」的人都會感到失望。不錯,梁振英上任後引入長者生活津貼和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確實可以紓解民困,幫助基層民市脫貧。但除此以外,在好幾個重大社會議題上,他的處理手法都備受質疑,激化市民不滿,迫使更多市民走上街進行抗爭。

即使不計算他上任前被傳媒揭發家中存着大量僭建物(卻以此攻擊競選對手),以及在處理國民教育一事上一塌糊塗,筆者仍可以找到五大原因,支持市民在「七一」上街:

(一)真普選遙遙無期

梁振英是現行選舉制度下最大得益者,因此市民對他落實真普選的決心感到懷疑,恐怕真普選遙遙無期。《基本法》及人大常委已清楚表明香港在2017年以普選產生特首,到他上任後便突然間出現要進行「篩選」的說法,完全與《基本法》相違。去年年初,佔中三子提出若未能落實真普選,便會進行公民抗命,和平佔中。梁振英的管治班子不單沒有認同港人對真普選的訴求,還不時強調佔中是違法,而沒有提及佔中三子為何要走到這一步,實有誤導市民之嫌。

(二)樓價急升兩成

近日梁振英發展施政匯報,強調政府有效遏止樓價上升。但實情是他上台後,樓價隨即大幅飆升。即使去年中開始稍為向下調整,但至今整體仍上升兩成,中小型住宅更上升超過三成。梁振英一面說房屋供應不足,一面推出「白居二」,刺激需求。最近又放寬「辣招」,鼓勵市民先買遠期樓花,日後才出售自住單位,美其名方便市民換樓,實際是幫助地產商高價散貨。兩三年後樓價若大跌,手持兩個物業的小業主將損失慘重。

(三)急於發展新界東北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上任後,先被傳媒揭發家族經營劏房業務,之後再被揭發在新界東北發展區購入農地,囤積居奇。即使陳局長與太太及家人劃清界線,又透過離岸公司隱藏房地產真正擁有人,在公信力盡失下仍急於發展東北,自然惹人猜疑和不滿。梁振英本人亦學效陳茂波,透過離岸公司和信託人方式去隱藏財產,令外人無法得知他制定的政策是否出現利益衝突,這又怎能挽回個人誠信和公信力?

(四)打壓傳媒和港視

梁振英不時說要發展香港的創意產業,又建議增設創新及科技局局長一職,但卻堅拒發牌給香港電視網絡,扼殺香港創意產業的發展,迫使更多年輕人上街抗議。在他任內,傳媒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壓,傳媒高層遇襲,廣告被抽走。一群努力推動香港民主發展,捍衞人權、法治和自由的學者,受到無理攻擊和抹黑,令人感到言論及自由空間日漸收窄。

(五)貪腐問題湧現

過去兩年,市民對廉署的信心減弱,舉報貪污數字大減。多位支持梁振英出選特首的知名人士,都牽涉入貪污和商業罪案中,令人憂慮香港會否像內地一樣貪腐成風,以致對整個企業及政府管治制度失去信心。既然有人認為70多萬人參與民間公投是「造數」,市民更應在「七一」走出來,以行動去反駁這些指控,齊心努力爭取真普選,並捍衞香港的核心價值。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7-03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