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是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數日,基數點是100點。當時香港只得英資的香港證券交易所(簡稱香港會),上市公司總數不過60多間,主要是外資大行。恒生銀行初時選取30間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成分股,到1969年增加至33間,並且開始正式向外發布恒生指數。
恒指最初的30隻成分股(見附表),大部分屬英資4大行的公司,這4大行包括怡和(當時包括九龍倉)、和記黃埔(1978年合併)、太古及會德豐(1965年和記脫離會德豐)。其餘的公司,除了九巴和兩間紗廠外,亦是由外資操控,本地華資的經濟實力,根本無法相比。
若以行業分類,30隻成分股中,有8隻屬公用事業股,6隻是和航運相關的股份。銀行股只得1隻豐,地產股則有2隻,包括怡和系的置地及會德豐旗下的香港信託(後改名置業信託)。由此可見,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經濟,仍以貿易航運為主,金融和地產業還未成為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
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地產市道陷入低潮,一批新冒起的華資地產商把握機會,以低價吸納大量土地,之後在1972年一窩蜂將公司上市集資。幾間主要地產公司,包括長實、新鴻基、永泰(李兆基成立的地產公司)、新世界、信和、合和和恒隆,都是在這一年上市。
與此同時,英資大行見到航運業走下坡,地產市道蓬勃發展,便相繼將旗下擁有的船塢和貨倉用地,改為發展商業和住宅大廈。到80年代初,本地工廠的生產線紛紛北移,不少工廠用地、啤酒廠和牛奶公司牧場,亦改為興建私人屋苑。隨物業發展收益增加,地產公司的市值大幅上升,陸續有地產公司成為恒指成分股。到1987年,33隻恒指成分股,有超過10隻屬地產股。
97回歸前十多年,本地華資企業積極收購英資企業,逐步操控香港經濟命脈。1980年包玉剛成功收購九倉,1985年再透過九倉全面收購會德豐。1979年李嘉誠透過長實收購和黃,到1985年再透過和黃收購置地名下的港燈。在80年代初,李兆基亦透過恒基集團取得中華煤氣及油麻地小輪的控制權。怡和為了避免華資收購,不時要重整公司架構去鞏固控制權,並決定在1994年底終止在香港上市的地位。
97回歸後,中資企業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力逐漸增加。不少大型國企,相繼在香港以H股方式上市。現時恒指成分股已增至42隻,超過一半屬國企或中資企業。42隻成分股分為四類:11隻屬金融股、4隻屬公用事業股、7隻屬地產股,其餘歸入工商業股。由此可見,內地經濟及金融業的表現,對恒指及香港經濟的影響,遠較六、七十年代為大。
恒指最初的30隻成分股,現在只剩下7隻,包括中電、港燈和煤氣3隻公用事業股,以及控(之前豐)、九倉、太古及和黃(之前和記黃埔兩間公司)。這7隻僅存的成分股,到底哪一隻在過去數十年來表現最佳?留待日後和讀者再分析。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壹週刊 | 2010-07-08 | A004| 時事| 壹角度 |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