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0年9月30日星期四

壹角度:翔龍灣煤氣公司代表作

經過多年商討和諮詢,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於今年六月向政府提交報告,建議就樓宇可豁免總樓面面積設置上限。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傾向接受有關建議,但最快要到明年四月起才生效,並且不會有追溯力。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意識到近年市民關注建築設計對生活質素的影響。密集的高樓大廈造成「峽谷效應」,妨礙空氣流通,令道路和行人路出現擠塞,公共空間更加缺乏。體積龐大及互相靠攏的大廈形成「屏風效應」,阻礙景觀及天然風,導致「熱島效應」和污染物積聚。再加上高樓大廈消耗大量能源,間接產生「溫室效應」,損害市民身體健康。

造成上述各種「效應」的罪魁禍首,豈不是大地產商,以及負責審批樓宇設計和建築的政府官員?今日香港居住環境日趨惡劣,污染問題不斷惡化,唯利是圖的大地產商和與地產商勾結的官員,肯定難辭其咎。

筆者之前的文章已指出,李兆基轄下的恒地和煤氣公司,股價表現一枝獨秀,遠遠拋離李嘉誠的長實、和黃和港燈。李兆基不單透過壟斷氣體市場賺取豐厚利潤,還從物業發展中取得暴利,旗下樓盤翔龍灣更是他多年來苦心經營的代表作。

李兆基在1983年出任煤氣公司主席後,便積極將煤氣的生產基地從土瓜灣馬頭角(分為南廠和北廠)遷移至大埔工業。大埔廠房於1987年正式投產後,逐漸取代馬頭角的生產,公司便準備將南廠改作其他用途。

南廠佔地約13萬平方呎,煤氣公司原先計劃興建一幢工業大廈,後來又改為興建商業大廈,作收租用途。該塊地皮是公司在1937年以市價購入,沒有土地用途限制,故此毋須補地價即可重新發展。

根據公司及地契資料,煤氣公司所指的「市價」,應該是65,372元地價及每年支付2,398元的租金。煤氣公司在1993年成立全資附屬公司Starmax Assets Limited(在英屬處女群島註冊),以15億元作價將土地轉售給附屬公司發展物業。

1995年,煤氣公司成功向城規會申請修改土地規劃,將南廠地皮由工業變成商業區。到2001年,煤氣公司又成功向城規會申請將土地改為住宅用途,建議以九倍地積比率發展興建五幢45層高住宅大廈,提供1,512個單位,總共117萬平方呎。

剛巧在2001年,包括梁展文的一眾屋宇署、地政總署及規劃署高官,在沒有經過公眾諮詢的情況下,一而再推出所謂「聯合作業備考」,容許地產商以環保及創新為名,獲豁免大量樓面面積。各項豁免加起來,可以多達原先樓面上限的兩成,並且具追溯力,容許地產商修改圖則多建樓面。

結果到2007年翔龍灣入伙時,五幢大廈已變成各有51層住宅(共1,782個單位),兩層隔火層及空中花園,另外再加六層商場、停車場及會所,總數接近60層。單計住宅及商場的樓面已有137萬平方呎,較原先規劃多出270個住宅單位,共20萬平方呎。以每呎約6,000元售價計算,煤氣公司的收入可以增加12億元。這還未計算興建停車場和會所的額外收益。

翔龍灣1,700多個單位,已經令發展商多收12億元。過去10年,地產商興建大約二十萬個住宅單位,估計多收超過一千億元。政府向已經「肚滿腸肥」的地產商送上千億元大禮,這對一般小業主又是否公平合理呢?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壹週刊 | 2010-09-30 | A004| 時事| 壹角度 |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