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蘋論:回應對零售業報告的一些批評

批發及零售界(不是自由黨)委託筆者研究旅遊及零售業對香港經濟的全面貢獻,並發表報告。時事評論員林鴻達於8月13日在《蘋果》論壇撰文,指出有關報告的一些謬誤,筆者在此作出回應,以正視聽。

首先,林鴻達指摘港共政權一直以來只吹捧中國客源,忽略其他客源,無視旅遊業近十年來根本不是在自由市場的原則下運作。不錯,旅遊業一直不是在自由市場的原則下運作。2003年7月推行自由行前,本港居民可以自由離港到內地旅遊或公幹,每年人次高達5,000多萬。而中國內地旅客來港則受到限制,2002年只得682萬人來港旅遊。

推行自由行前,每日大量港人北上消費,為何沒有聲音說港人搶奪深圳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必須限制港人北上「自由行」?推行自由行後,49個內地城市的遊客來港限制放寬,香港與內地兩地人流失衡的情況才有所改善。去年港人經各管制站北上消費共6,000多萬人次,數字仍高於4,000萬內地訪港旅客數字。若說旅遊業不是在自由市場的原則下運作,恐怕應該是指香港因地小人多,需要限制內地旅客訪港的政策,而不是放寬有關政策。

林鴻達指中國內地旅客在香港所購買的貨品,絕大都是從外地入口,故此對香港的經濟貢獻不大。誠然,香港大部份的消費品和食品要倚賴進口,但這並不表示旅遊業及零售業不會帶來巨大經濟貢獻。零售商及食肆的總收入中,只有一小部份(大約三成)屬於進口貨品的價值,其餘大部份屬於港人所賺取的收入,包括從事進口、批發、零售、倉庫、運輸、廣告、市場推廣、裝修等行業的收入。亦正正由於香港倚賴進口商品,商品貿易方面出現巨大赤字,就更需要透過輸出服務(包括旅遊業),賺取足夠外匯收入去抵銷貿赤。

林鴻達指自由行收益大部份落入店舖業主手上,受惠的僅是社會上少數資產階級,勞工階層根本沒有得過任何好處,這說法顯然與事實不符。根據統計處資料,自2004年第四季至去年第四季,零售業就業人士名義平均薪金指數由85.2升至148,升幅接近74%;同期實質平均薪金(即扣除通脹因素)指數由97.1升至129.2,升幅高達33.1%,遠高於所有選定行業同期8.3%的升幅。相信林鴻達看錯數據,才誤以為僱員未能分享零售業興旺的成果。筆者撰寫報告,主要目的正是為了保住基層僱員的收入和就業。

最後,林鴻達指租金飛漲,令那些業務難以觸及自由行的行業就因此而相繼倒閉結業。正如林鴻達文章所述,自2004至2013年,全港零售商舖租金實際上升七成多,與僱員薪金的升幅相若,只是個別旺區租金及商舖售價飛漲。自由行沒有搶走非自由行行業的生意,「排擠」(crowding-out)港人在本土的消費。去年港人在香港的消費較2004年增加近6,000億元,由6,900億元增至近12,800億元,同期非本地居民的消費不過上升2,000多億元。

自由行亦沒有令小商舖整體數字下降。過去五年,零售業機構的總數由5.7萬間上升至6.6萬間,上升近16%,規模在10人以下的機構佔總數維持在93%的水平。現時6.6萬間從事零售業的機構,6.1萬間的規模是10人以下,較五年前的5.7萬間的總數還要多。自由行帶旺本地消費,製造更多創業和就業機會。若然訪港旅客驟減,港人收入大跌,恐怕連非自由行行業的生意也遭殃。

至於林鴻達文中提到400億元經濟損失的數字,是另一經濟學者關焯照研究削減自由行兩成對今年GDP的影響,不是筆者提出的數字。正如林鴻達文中所說:「數據說明一切。」筆者向來重視數據,寫一篇評論文章,往往花上四、五小時搜集數據,又不會受財閥及利益集團支配,才能建立個人公信力。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8-15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