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1年2月3日星期四

壹角度 : 負入息稅更能幫助窮人

說實話,特區政府對低收入家庭的各種資助,相對於其他國家的情況,並不遜色。

  香港有幾乎完全免費的公營醫療制度,收費是成本的2%而已,政府每年資助300多億元。政府提供十二年免費小學和中學教育,在學前教育推行學券制,向大學生提供巨額資助。每年政府教育開支超過500億元。

  至於房屋,全港有70多萬個住戶居住在房委會和房協提供的租住房屋,40多萬個住戶居住在政府資助的出售單位,兩者加起來超過110萬個住戶,約佔全港230多萬個住戶的一半。公營租住房屋的租金只是市場租值的兩、三成,假設每個單位政府資助3,000多元,政府每年的資助總額便達到300億元。

  政府每年400多億元的社會福利支出,當中超過七成,即約300億元是用作提供經濟援助。我們若把上述政府在醫療、教育、房屋及社會福利方面所提供的資助加起來,總數超過1,500億元,這還未計交通津貼。政府透過提供土地興建公共房屋和醫院,將稅收和賣地收入轉移用作各項福利支出,本應可以改善窮人的生活,達到縮減貧富不均的目標,但結果卻令貧窮問題惡化,製造不公平的現象。

  筆者之前已撰文指出,香港的公共房屋流轉量極低,導致大量低收入工人每天要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上班和下班,缺乏時間照顧子女和家人,引致不少社會問題的出現。政府若想幫助低收入家庭真正可以改善生活環境,促進就業和儲蓄,便應積極考慮引入負入息稅制度,去整合現有的綜援計劃、公屋資助計劃和交通津貼計劃。

  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檢討現行的綜援計劃,釐定清楚不同家庭人數和家庭環境(例如單親家庭或個別家庭成員需要特別支援)的最基本生活支出。家庭收入若低於這個水平,便可以申領綜援,得到政府津貼去補足差額。

  例如一個單身人士(租住私樓房間)的每月最基本生活支出是4,000元,倘若這名單身人士失業,沒有收入,政府便需要提供4,000元津貼,幫助他渡過難關。倘若這名單身人士有能力工作,但每月收入只得3,000元,政府便需要提供負入息稅津貼,讓工人領取每月1,200元額外收入(見附表)。

  現時薪俸稅免稅額已考慮不同家庭情況的需要,例如納稅人是否單親,是否需要供養父母、兄弟姊妹,他們是否傷殘等。只要家庭收入低於免稅額,便有資格申領負入息稅津貼,讓這些家庭的總收入可以超過維持最基本生活的水平。

  政府釐定薪俸稅免稅額和家庭每月最基本生活支出時,應該以租住私樓的家庭作為準則。因此,若申領負入息稅津貼的家庭本身是租住公屋,已經享有政府房屋資助,便需要從負入息稅津貼中扣減政府房屋資助金額(即低於市值租金的數目),這樣就可以避免出現享受雙重福利的情況。

  政府透過提供負入息稅津貼,可以增加低收入家庭的選擇,讓他們可以選擇將津貼用在住屋、交通,或者其他支出項目上。政府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現金津貼,減少他們對公共房屋的需求,長遠有助政府減輕興建公屋的負擔,避免低收入家庭集中住在公屋。

  按照統計處計算堅尼系數的方法,住戶收入的定義是包括政府所提供的現金轉移支付,並不包括實物轉移(例如免費教育、廉價醫療和公屋)。政府引入負入息稅,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現金津貼(取代提供公屋單位),可以降低堅尼系數,改善香港貧富不均的情況。(二之二)


林本利 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c.com.hk

更正:上期提及的綜援個案,因補助金和租金津貼設有限制,申領人一般只能每月領取3,000多元(單身)及9,000多元(三人家庭)。筆者感謝社福界朋友指正。

出處: 壹週刊 | 2011-02-03 A004| 時事| 壹角度 3/2/2011|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