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個多月,筆者發表多篇文章,指出基金經理及中介人食水深,投資表現極其不濟,收費問題多多,內容全部是根據事實及個人親身經歷。
筆者提到的問題,相信只是冰山一角,積金局、金管局、保監及證監實應深入調查,研究基金經理為何長期跑輸大市一大截。同樣追蹤恒指或其他指數的基金,何以投資回報出現超過1%的差距,股息及利息不翼而飛。
可是,負責監管強積金及金融機構的監管者,他們本身是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享受高薪厚祿,自然不希望改變遊戲規則。一些所謂改革,其實只是繼續保障金融機構的利益。
積金局引入「核心基金」,保證中介人及基金公司每年可以蠶食打工仔0.95%的積蓄(即約60億元),不論基金表現何其差劣。至於金管局、證監及保監,明知「投連險」食水極深,屬三不管的產品,卻繼續批出類似產品,讓銀行及保險公司可以向年過六十的退休長者,推銷年期長達20年的保單。有長者向筆者訴苦,他們認購兩年後,200萬元已損失超過40%。若要斬纜斷供,便要一次過付清未來18年的費用,餘下百多萬元的戶口價值不夠支付,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正正由於香港缺乏退休保障,強積金成為金融機構的搖錢樹,令到不少長者即使略有積蓄,也不能終老。他們的積蓄不是放在港幣定存,被通脹蠶食;就是在不適當時候買入大量人民幣,或者理財產品,蒙受巨大損失。更有甚者,把積蓄用作炒股,高追低沽,很快便輸清光。上述慘況,都是真人真事,有血有淚。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特區政府實應全面改革退休制度,為打工仔及小市民提供一個基本的退休保障。既然金融機構未能提供每年至少通脹加1%的保證回報,政府便應另起爐灶,設立公共年金制度,讓全港市民自由加入。
市民每月供款,或者一筆過付款,便可認購最高達到百多萬元的保證基金,保證每年可享有至少通脹加1%的回報。以未來通脹估計為每年約3%,即最低可以享有4%的回報。退休後累積到百多萬元保證基金,每月提取5,000元(並跟隨通脹調整),餘下的繼續滾存賺取保證回報,足夠讓退休長者終老。筆者在理大任教時,也是選擇每年保證5%回報的基金;退休後則自己投資,每年賺取回報遠遠超過5%。
政府從打工仔及市民方面收到供款後,可以把資金用作認購股票及債券,包括盈富基金,以及一些由政府持有而又能提供穩定回報的資產,例如港鐵、機管局、收費隧道及橋樑、迪士尼樂園、數碼港、科學園等等。日後機管局要發債集資,興建第三條跑道,政府的保證基金也可以認購,提供穩定的利息收入。
現時政府保證兩間電力公司每年可以享有9.99%的投資回報,准許利潤高達150多億元,為何不能保證打工仔及小市民4%的退休金回報?日後保證基金若有足夠資金,更可以考慮收購一些具壟斷性的資產,例如兩電的電網,以及個別領展物業,藉以平衡公眾利益和私人利益。打工仔及小市民知道保證基金持有港鐵、機管局、政府隧道等資產,日後面對加價時也會較為理性,不會逢加必反,以免影響保證基金的投資回報。
筆者提到的問題,相信只是冰山一角,積金局、金管局、保監及證監實應深入調查,研究基金經理為何長期跑輸大市一大截。同樣追蹤恒指或其他指數的基金,何以投資回報出現超過1%的差距,股息及利息不翼而飛。
可是,負責監管強積金及金融機構的監管者,他們本身是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享受高薪厚祿,自然不希望改變遊戲規則。一些所謂改革,其實只是繼續保障金融機構的利益。
積金局引入「核心基金」,保證中介人及基金公司每年可以蠶食打工仔0.95%的積蓄(即約60億元),不論基金表現何其差劣。至於金管局、證監及保監,明知「投連險」食水極深,屬三不管的產品,卻繼續批出類似產品,讓銀行及保險公司可以向年過六十的退休長者,推銷年期長達20年的保單。有長者向筆者訴苦,他們認購兩年後,200萬元已損失超過40%。若要斬纜斷供,便要一次過付清未來18年的費用,餘下百多萬元的戶口價值不夠支付,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正正由於香港缺乏退休保障,強積金成為金融機構的搖錢樹,令到不少長者即使略有積蓄,也不能終老。他們的積蓄不是放在港幣定存,被通脹蠶食;就是在不適當時候買入大量人民幣,或者理財產品,蒙受巨大損失。更有甚者,把積蓄用作炒股,高追低沽,很快便輸清光。上述慘況,都是真人真事,有血有淚。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特區政府實應全面改革退休制度,為打工仔及小市民提供一個基本的退休保障。既然金融機構未能提供每年至少通脹加1%的保證回報,政府便應另起爐灶,設立公共年金制度,讓全港市民自由加入。
市民每月供款,或者一筆過付款,便可認購最高達到百多萬元的保證基金,保證每年可享有至少通脹加1%的回報。以未來通脹估計為每年約3%,即最低可以享有4%的回報。退休後累積到百多萬元保證基金,每月提取5,000元(並跟隨通脹調整),餘下的繼續滾存賺取保證回報,足夠讓退休長者終老。筆者在理大任教時,也是選擇每年保證5%回報的基金;退休後則自己投資,每年賺取回報遠遠超過5%。
政府從打工仔及市民方面收到供款後,可以把資金用作認購股票及債券,包括盈富基金,以及一些由政府持有而又能提供穩定回報的資產,例如港鐵、機管局、收費隧道及橋樑、迪士尼樂園、數碼港、科學園等等。日後機管局要發債集資,興建第三條跑道,政府的保證基金也可以認購,提供穩定的利息收入。
現時政府保證兩間電力公司每年可以享有9.99%的投資回報,准許利潤高達150多億元,為何不能保證打工仔及小市民4%的退休金回報?日後保證基金若有足夠資金,更可以考慮收購一些具壟斷性的資產,例如兩電的電網,以及個別領展物業,藉以平衡公眾利益和私人利益。打工仔及小市民知道保證基金持有港鐵、機管局、政府隧道等資產,日後面對加價時也會較為理性,不會逢加必反,以免影響保證基金的投資回報。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6-12-15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6-12-15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