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2年12月2日星期日

時代論壇: 經世理財 - 創造性資本主義


上世紀三十年代全球經濟處於大蕭條,經濟學家熊彼得提出資本主義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學說。熊彼得相信市場的創造力,包括創造新產品、開拓新市場、開發新資源和開展新產業等,能夠破壞舊有和落後的生活模式,帶動經濟復甦和增長。
  
自從二○○八年金融海嘯全面爆發後,歐美政府透過發債和增加公共開支,試圖振興經濟。但結果令國家財赤擴大,國債急增,經濟依然未有明顯復甦跡象。二○○八年,美國首富微軟公司創辦人蓋茨在瑞士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中,提出推動創造性資本主義(Creative Capitalism)的理念,大企業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透過創新方法推動慈善工作,把做好事(doing good)融入在商業活動中。大企業在賺取足夠生存的利潤和賺取暴利之間仍有很大空間,可以用作慈善工作。
  
支持蓋茨的學者以為,大企業以創新方法推動慈善工作,例如以較低價格將產品在落後地區出售,長遠而言可以擴大市場。日後落後地區的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購買力上升,這有助於大企業的長遠發展。此外,企業不賺到盡,以創新方法扶貧,幫助縮窄全球的貧富不均,可以建立企業形象和聲譽,得到社會認同(recognition),變相幫助企業作宣傳。
  
蓋茨的理念當然不被自由經濟學家所接納。他們相信面對全球激烈市場競爭,大企業若將資源用作慈善工作,實行利他主義,自然令生產成本和售價上升,實在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企業倒閉,不單止企業的股東受損,連帶其他持份者,包括供應商、銀行、消費者及政府(稅收減少)都受到損害。
  
過去數十年的經驗顯示,大企業若只顧追求短期最高利潤,賺快錢,罔顧對社會其他持份者的長期責任,最終可能要付上沉重代價。一九八九年埃克森石油在阿拉斯加的漏油事件,公司要為此作出巨額賠償;二○○一年安隆公司做假帳而破產;二○○八年雷曼兄弟公司負債過多而破產等,都表明大企業只顧賺錢,最終可能損害到公司股東的長遠利益。正如箴言所述,想急速發財的人反招致貧乏(箴廿八22)。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時代論壇: 第一三一八.一二年十二月二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