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4年3月20日星期四

壹週刊:零收入如何交租供樓?

歷史告訴我們,任何公營或私營機構若過分膨脹,除了難以管治外,亦容易衍生貪污腐敗等問題。特別是公營機構,經費來自公帑,機構愈膨脹,高級職位便愈多,根本沒有考慮到本身的承擔能力,能否應付新增的需求。

筆者對房委會及房屋署未來十年大量建屋,每年負責六成的房屋供應,興建28,000個住宅單位,實在深感憂慮。九七回歸後,首任特首董建華提出每年建屋八萬五的房屋政策,當中五萬個屬公營房屋,佔每年供應量近六成。之後幾年,房委會大量建屋,超額完成任務,每年新落成公屋及居屋數量突破五萬、六萬,甚至七萬。

公營房屋供應激增,自然對私樓需求有所影響,導致樓價從高位大幅下挫六、七成。即使美國在2001年911事件後大幅減息,亦不能阻止樓價繼續下滑。樓價大幅下挫,十多萬個在1996至2001年認購居屋的家庭變成「負資產」,一生積蓄完全蒸發,還要欠下銀行巨債。

出租公屋單位激增,2001年落成量接近五萬個,較當年約兩萬個新增住戶還要多,即新落成公屋足夠讓所有新增住戶入住,還有三萬個剩餘。還記得當年有單身的朋友,申請公屋不足一年便獲批上樓。由於公屋位處新界,遠離工作地點,她便把單位空置,放假時才前往度假。同樣,有朋友輕易購得在天水圍的居屋貨尾單位,但甚少用作居所。之後見樓價大跌,便按照筆者建議把居屋以原價售回房委會,取回首期款項後再以低價購買私樓。

最近審計署和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炮轟房委會編配公屋多處弊病,沒有定期覆核公屋輪候申請者的資料,包括他們的資產和收入水平,以及婚姻狀況。房委會和房屋署為了擴展業務,自然有誘因讓公屋輪候冊大排長龍,好向政府提出增加建屋量和爭取更多財政資源,故此不會主動覆核申請者資料,把不合資格的人剔除。

截至去年12月底,公屋輪候冊上約有12.1萬宗一般申請,以及12.2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合共24.3萬宗。換言之,24.3萬宗申請個案,超過一半是非長者單身人士的申請,他們大部分沒有急切的房屋需要。過去兩年多,這類申請者的人數大幅上升近倍,由6萬多人增加至超過12萬人,完全是由房委會自己創造出來的需求。

由於房委會向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公屋實施計分制,申請年期愈長,分數便愈高,故此鼓勵不少年輕人一屆18歲便申請公屋。亦由於申請公屋只設入息和資產上限,不設最低收入下限,一些大專學生、失業人士和雙失青年也排隊輪候公屋,令輪候冊的申請人數不斷上升。事實上,申請者若沒有收入,又如何支付公屋租金?若然生活上有需要,他們可以申請綜援而非公屋。最近房屋署建議調高公屋入息上限8.4%,勢將進一步增加輪候人數。

同樣,房委會沒有為居屋申請者設立資產及入息下限,一些人沒有資產和入息也提出申請,他們又如何支付首期和供樓?若是有家人幫助,便應把家人的資產和收入計算在內。此外,房委會去年把申請居屋的資產上限調高至83萬元,每月入息上限調高至4萬元,讓全港八成多家庭合資格申請居屋,自然又製造大量居屋需求。

因此,政府和立法會實應要求房委會檢討公屋和居屋申請資格,把那些沒有收入,或者收入已經超出上限的申請者剔除,再合理地調整申請公屋和居屋的資產及入息上限。不要讓房委會自我製造需求,浪費公帑興建大量公屋和居屋。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3-20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1 則留言:

  1. 林博士,小女子從中學讀經濟學就認識您的大名,15年後的今日,偶讀您的文章,令我對你生畏。對不起,我應該直接的說,討厭。我認為: 個個有屋住,係基本人權。 一位沒有仁心的經濟學家,係永遠得不到世人認可及敬佩的。他一世更別想得諾貝爾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