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博鰲論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佈半年後「滬港股市直通車」正式開動,總額度5,500億元人民幣。消息一出,恒指一度飆升400多點,上周五港交所股價大升一成多。
特區政府現正進行政改諮詢,預計在今年稍後推出政改方案作另一輪諮詢。在這政治敏感時刻,中央政府突然宣佈「滬港通」在10月通車,自然使人聯想到中央政府向特區送禮,是希望以經濟利益分散港人對政改的關注。金融界為着自身利益,更加不會支持和參與「佔中」。
筆者從來不覺得香港與內地加強經貿聯繫,是中央向香港送上大禮。1978年鄧小平復出後推行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吸引大量本地工廠北移,藉以節省土地和工資成本。內地引入港商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樣獲得巨大經濟利益,幫助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工廠」,維持經濟高速增長。
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量工廠北移,近百萬名本地工廠工人失去「飯碗」,香港經濟需要作出調整和轉型,由製造業轉向發展服務業,特別是金融、物流、旅遊及其他工商支援行業。由於香港經濟調整能力十分強,港人適應力亦高,故此在轉型期間並沒有出現嚴重失業問題,經濟依然能夠持續發展。
回歸後香港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衝擊,經濟大幅下滑,通縮連年。到2003年,香港簽訂CEPA,實施「自由行」,讓香港與內地的服務業進一步開放,同樣是互惠互利的政策,不存在中央向香港送上大禮的情況。須知道任何經貿合作,總是雙方都可以得益,不會單方面輸送利益。況且兩地加強經貿聯繫,絕不是沒有代價,近年內地遊客大增對香港各方面造成的壓力,市民有目共睹。
中國推行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30多年,現已晉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去年GDP高達57萬億元人民幣,估計今年將突破60萬億元人民幣。經濟持續增長,人民收入和儲蓄大增,但金融市場的發展依然十分落後,上海和深圳股市市值只得20多萬億元人民幣,不到每年GDP的一半。
相反,香港去年GDP約2.1萬億港元,但股市市值超過20萬億元,是GDP的10倍。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在推動股市作為企業集資渠道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中央政府透過滬港通協助內地股市和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對香港和內地的股市發展都有好處,絕非單向送禮。
過去20年,香港股市大上大落,亦與內地股市有關。1990年,深圳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開始進行股票買賣。1993年,首隻內地國企股青島啤酒來港上市,吸引大量資金流入炒賣紅籌國企股,帶動恒指由年初的5,000多點,上升至1994年1月初的12,599點,創出新高,一年間上升一倍多。之後內地推出宏觀調控措施,恒指急挫,到1995年1月跌穿7,000點。
2007年,內地股市炒賣熾熱,上綜指數由年初的2,000多點,上升一倍多至6,000點,A股股價遠高於H股股價。2007年8月傳出「港股直通車」,市場憧憬大量內地資金來港套戥,推高港股股價,恒指在不足三個月內抽升超過10,000點,高見31,958點,創出新高。及至11月初,當時的總理溫家寶叫停直通車,港股隨後大幅下滑,一年後跌穿11,000點。
七年後滬港通終於開行,不知道能否吸引大量資金流入炒賣港股,助恒指再創出新高?
特區政府現正進行政改諮詢,預計在今年稍後推出政改方案作另一輪諮詢。在這政治敏感時刻,中央政府突然宣佈「滬港通」在10月通車,自然使人聯想到中央政府向特區送禮,是希望以經濟利益分散港人對政改的關注。金融界為着自身利益,更加不會支持和參與「佔中」。
筆者從來不覺得香港與內地加強經貿聯繫,是中央向香港送上大禮。1978年鄧小平復出後推行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吸引大量本地工廠北移,藉以節省土地和工資成本。內地引入港商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樣獲得巨大經濟利益,幫助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工廠」,維持經濟高速增長。
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量工廠北移,近百萬名本地工廠工人失去「飯碗」,香港經濟需要作出調整和轉型,由製造業轉向發展服務業,特別是金融、物流、旅遊及其他工商支援行業。由於香港經濟調整能力十分強,港人適應力亦高,故此在轉型期間並沒有出現嚴重失業問題,經濟依然能夠持續發展。
回歸後香港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衝擊,經濟大幅下滑,通縮連年。到2003年,香港簽訂CEPA,實施「自由行」,讓香港與內地的服務業進一步開放,同樣是互惠互利的政策,不存在中央向香港送上大禮的情況。須知道任何經貿合作,總是雙方都可以得益,不會單方面輸送利益。況且兩地加強經貿聯繫,絕不是沒有代價,近年內地遊客大增對香港各方面造成的壓力,市民有目共睹。
中國推行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30多年,現已晉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去年GDP高達57萬億元人民幣,估計今年將突破60萬億元人民幣。經濟持續增長,人民收入和儲蓄大增,但金融市場的發展依然十分落後,上海和深圳股市市值只得20多萬億元人民幣,不到每年GDP的一半。
相反,香港去年GDP約2.1萬億港元,但股市市值超過20萬億元,是GDP的10倍。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在推動股市作為企業集資渠道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中央政府透過滬港通協助內地股市和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對香港和內地的股市發展都有好處,絕非單向送禮。
過去20年,香港股市大上大落,亦與內地股市有關。1990年,深圳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開始進行股票買賣。1993年,首隻內地國企股青島啤酒來港上市,吸引大量資金流入炒賣紅籌國企股,帶動恒指由年初的5,000多點,上升至1994年1月初的12,599點,創出新高,一年間上升一倍多。之後內地推出宏觀調控措施,恒指急挫,到1995年1月跌穿7,000點。
2007年,內地股市炒賣熾熱,上綜指數由年初的2,000多點,上升一倍多至6,000點,A股股價遠高於H股股價。2007年8月傳出「港股直通車」,市場憧憬大量內地資金來港套戥,推高港股股價,恒指在不足三個月內抽升超過10,000點,高見31,958點,創出新高。及至11月初,當時的總理溫家寶叫停直通車,港股隨後大幅下滑,一年後跌穿11,000點。
七年後滬港通終於開行,不知道能否吸引大量資金流入炒賣港股,助恒指再創出新高?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4-18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4-18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