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3年7月11日星期四

壹週刊:源頭減廢要提供經濟誘因

經過多番角力,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通過支持擴建屯門及打鼓嶺堆填區,環境局將會向財委會申請撥款約70億元。局長黃錦星知道擴建將軍澳堆填區無法得到足夠票數通過,主動撤回有關申請。

若非今次擴建三個堆填區的撥款申請,市民對香港的廢物處理策略不會有很大關注。事實上,政府差不多在十年前,已制定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2005-2014),定下三大指標,包括(一)每年減少都市固體廢物量1%;(二)在2014年或之前把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提高至50%;(三)在2014年或之前,把棄置於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總量減少至25%以下。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政府在2005年推出全港家居廢物回收計劃,在2006年向立法會提交《產品環保責任條例草案》,在2007年立法推行廢物收費,以創造經濟誘因去避免和減少廢物。即使推行上述回收和減廢措施,政府仍認為有需要及時擴建堆填區,以及發展先進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以焚化作為最後處理廢物程序的核心技術。

政府期望透過提高減廢回收比率、擴建堆填區和發展現代化處理設施,三管齊下,大大降低每日堆填區需要處理的垃圾數量。經過環境局差不多九年的努力,本地固體廢物收集及處理的現況又如何?

2005年,每日在堆填區棄置的固體廢物數量達到17,700公噸,到現在已減至每日大約13,000公噸,減少4,700公噸,減幅約27%。政府在2006年開始向建築廢物徵收每公噸125元的堆填費,效果立竿見影,建築廢物隨即由每日約6,600公噸大幅下降至現時每日約2,700公噸,減幅高達六成。每日建築廢物減少近4,000公噸,佔同期每日固體廢物減少4,700公噸的絕大部分。政府在2009年開始實施每個膠袋徵費五角,更令登記零售商減少派發膠袋達到九成之多。

廢物處理絕不是免費午餐,處理費用及對環境的損害極其昂貴。從開徵膠袋稅和向建築廢物徵收堆填費可見,最有效的減廢措施,就是提供經濟誘因,鼓勵市民減少棄置廢物。根據政府數字,現時港人每日製造約18,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當中約9,000公噸最終會落入堆填區。這9,000公噸落入堆填區的廢物中,有約6,000公噸屬於家居廢物。

只要政府盡快推行家居廢物徵費,例如強制市民購買指定垃圾膠袋,將徵費收入用作支付堆填費,或者注入基金資助回收業,必能大大減少家居廢物數量。根據台北和首爾的經驗,實施專用垃圾膠袋徵費,加上做好回收,廢物棄置量可以減少三成,即由每日6,000公噸下降至4,000公噸左右。

現時政府處理都市固體廢物主要依靠堆填方式,每公噸的營運成本高達600元。當中包括224元收集與運送費用,208元轉運費用,以及168元堆填區處置費用。倘若每日可以減少2,000公噸家居廢物,便可以節省120萬元的營運開支,一年總共可以節省4億多元。上述成本還未計算數以百億元計的擴建堆填區工程費用、土地成本,以及堆填區對居民健康的損害。

政府實應藉今次市民反對擴建堆填區的機會,盡快落實家居廢物徵費計劃,並且積極資助回收業,去回收一些沒有成本效益的廢物(例如塑膠),不要等到2016年才落實有關計劃。政府大力推動源頭減廢,避免無止境擴大堆填區,不單節省開支,對在堆填區附近生活和工作的人,在健康方面所帶來的好處,更是無法估計。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3-07-11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