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特首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建議成立「關愛基金」,由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出任基金的主席,目標是由政府與商界各出資50億元,為基層市民提供綜援計劃不能提供的多方面支援。
當時特首還說正向商界募集捐款,初步反應正面,有信心關愛基金能直接令廣大基層市民受惠。但經過六個多月來的募捐,商界承諾捐款僅得18億元,不足目標款項50億元的四成,政府正式收到的捐款更不足7億元。
每年財政預算案和施政報告發表前,政府都會作出廣泛諮詢,收集市民的意見。今年二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建議注資強積金戶口,惹來市民極度不滿。政府為了「補鑊」,急急大幅度修改預算案,向市民(包括超級富豪)派發現金。去年施政報告建議成立的關愛基金,同樣備受各方責難,連社福界亦群起攻之,擔心會影響其他機構的捐款收入。
很難想像,一些政策倘若經過廣泛諮詢和深思熟慮,竟會落得如此下場。特首在施政報告中說要有新思維,故此成立關愛基金。然而,從關愛基金的成立目的,勸捐對象,以至捐款使用方式(包括資助學生遊學),不但看不到新思維,反而令人覺得特區政府的治港理念可能已處於「思覺失調」狀態,出現思想及言語紊亂的情況,妄想關愛基金可以紓緩仇富、仇商情緒。
社會出現仇富、仇商情緒,並不是市民「憎人富貴厭人貧」。市民不是仇視富有人或者商人,市民不過是不滿那些賺到盡,大小通吃的商人,以及那些巧取豪奪,大量興建發水樓和以不良手法賣樓圖利的地產商。本地富豪發財後不單沒有立品,還藉本身在政界和商界建立好的網絡,繼續攫取利益。
去年的施政報告,標題是「民心我心,同舟共濟,繁榮共享」。政府是清楚知道大地產商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極低,亦明白到為何普羅市民無法分享到經濟繁榮的成果,社會失去和諧的癥結。施政報告的重點,正正是要去處理這些問題。
可是,施政報告一方面提出限制發水樓,規管樓花買賣,以及引入競爭法;另一方面卻提出政府和商界各出資50億元成立關愛基金,令人擔心高官和商界建立更緊密關係,影響政府日後施政。
特首發表施政報告時,說明正向商界募集捐款,初步反應正面。施政報告發表後,帶頭認捐的是幾個超級富豪旗下的地產公司。過去十多年,地產商透過大量興建發水樓,保守估計額外多賺過千億元收入。政府率先向地產商勸捐,令人懷疑政府一而再推遲限制發水樓的實施日期,是否和地產商討價還價的結果。況且,執法機構正調查一些與地產商有關的案件,在這個敏感時候,政府官員更不應和他們建立密切關係。
一般人都相信,金錢捐獻應該是出於自願和愛心,不是為了「贖罪」,或者沽名釣譽,更不應該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而作出捐獻。政府擁有龐大儲備和財政盈餘,根本毋須浪費人力物力搞一個關愛基金去扶貧。即使要增加資源,亦可以考慮採納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陳章明的建議,向地產商抽發水樓稅,將稅收撥入基金用作扶貧。
既然關愛基金「成效不彰」,又出現「思覺失調」的情況,政府何不及早撤回建議,避免政府進一步陷入「精神分裂」的狀態中。
出處: 壹週刊 | 2011-05-12| A004| 時事| 壹角度 12/5/2011|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