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3年2月28日星期四

壹週刊:隧道分流還須等十年

政府就紅隧及東隧分流方案,進行公眾諮詢。政府提出三個收費方案,預期每日可以減少3,000至4,200架次車輛使用紅隧。

政府早於2008年11月委託顧問就合理使用過海隧道進行研究,於2010年完成工作並進行公眾諮詢。政府原本計劃在2011年推出隧道分流方案,不料東隧申請大幅加價四成,打亂政府的部署。直至去年底東隧加價申請被仲裁庭駁回,政府才再啟動隧道分流的第二階段諮詢。

在這段期間,紅隧平均每日使用量已下跌超過4,000架次,由2007年約123,000架次,跌至去年約118,000架次。換言之,紅隧的使用量已跌至政府的預期目標。

政府現時提出三個方案進行諮詢,要到2014年下半年才能正式推行試驗計劃,到時距離2016年收回東隧不足兩年。政府是否有需要動用公帑去補貼私營隧道公司,而最終方案明顯又是針對私家車車主,加重他們的負擔。

過去20多年,政府已試過兩次大幅調高私家車使用紅隧的收費。1984年6月,政府開徵過海稅,令私家車收費由每程五元增加一倍至十元。大幅加費後,紅隧每日的使用量隨即下跌15%,由120,000架次跌至約100,000架次,但一年多之後已差不多回升至原先水平。

同樣,1999年9月政府收回紅隧後,將私家車收費再大幅調高一倍至每程二十元。今次的效果更短暫,加費後數個月紅隧每日使用量已回升至120,000架次的水平。由此可見,即使政府再次向私家車車主開刀,相信對減輕紅隧擠塞、縮短車龍的幫助十分有限和短暫。

現時東隧和西隧的收費模式,反映車輛佔用路面空間的比例及損耗路面的情況。例如重型貨車及雙層巴士的收費,大約是私家車和的士收費的三倍。政府提出的方案A,收費以資源管理為本的原則,正好針對紅隧現行收費的不公之處。特別是的士載客量與私家車相若,為何隧道費只是十元?然而,以立法會和政府欺善怕惡的處事方式,加上政府有額外收入,推行方案A的機會幾乎是「零」。

根據過往經驗,政府大幅調高私家車收費的效果只會十分短暫,不足幾個月紅隧的使用量便會返回120,000架次的水平。況且紅隧大幅加價,西隧肯定馬上跟隨。須知道西隧加價不受政府管制,現時實際收費遠低於法定上限,還有很大的加價空間。西隧跟隨紅隧加價,促使車輛轉用紅隧,抵銷紅加東減的效果。

隧道分流方案最令人質疑之處,就是向東隧公司提供的補貼款額,不是以公司總收入的損失來推算,而是以隧道費下調金額再乘以實際行車架次來計算。紅加東減,東隧使用量自然上升,令公司每年可以額外取得數以千萬元計的政府補貼。這還未計算公司大股東同時擁有西隧股權,可以乘機加價多賺一筆。

因此,除非西隧承諾在試驗期間凍結收費,否則任何收費調整方案的效果都十分有限和短暫。政府倒不如致力改善過海公共交通服務,待西港島和南港島鐵路線完工後評估新形勢,才決定2016年收回東隧後如何調整兩隧收費。若要真正達至三條過海隧道有效分流,恐怕要等待至2023年,收回西隧後才可達到目標。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3-02-28 |A004|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