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底政府再出招壓抑樓價,包括開徵雙倍印花稅,並將措施伸延至非住宅物業。過去一個多月,樓宇成交急降,有小業主劈價一成放售物業。剛巧房協「綠悠雅苑」正式開售,有四成中籤者放棄揀樓。
根據數字,近月樓價已開始稍為下調。中原指數連跌三周,由123.66點跌至121.83點;美聯的二手樓平均呎價(以建築面積計)由2月份的7,300元,下跌至3月份的7,241元。
政府自2010年2月開始推出壓抑樓價措施,率先調高2,000萬元豪宅印花稅,並收緊住宅按揭。之後樓市炒賣活動擴展至中小型單位,政府於是在2010年11月推出額外印花稅,試圖將炒家驅逐離場。樓市在2011年確實淡靜了大半年,樓價從高位下跌6至7%。
但踏入2012年樓市又回復熾熱,樓價很快突破97年高位,到9月份因美國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更大幅飆升。即使政府一再出招壓抑樓價,包括向非本地居民開徵買家印花稅,並延長和調高額外印花稅,兼且一再收緊住宅按揭,樓價依然屢創新高。
現時樓價已高不可攀,即使息率偏低,仍脫離一般市民的購買力,供樓負擔比率超過五成。今年第一季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不過21,000多元,二手樓平均呎價7,000多元,即一個月收入不足購買三呎樓,情況與1981年和1997年相若。樓市即使未爆煲,亦距離爆煲不遠。
筆 者認同政府過去幾年推出的壓抑樓價措施。這些措施被指損害自由市場,但倘若沒有這些措施,在資金氾濫的大環境下,住宅樓價又何止超越97年高位兩、三成? 試看的士牌價,97年高峯期市區的士牌約350萬元一個,今年2月突破700萬元,升幅超過一倍。商舖的價格升幅,更是瘋癲。政府若不出招,住宅樓價的升 幅及日後跌幅將更大。
政府的如意算盤是住宅樓價平穩發展,等待未來幾年供應量增加,住戶收入上升,讓市民的購買力逐步追上樓價。日後樓價下滑,倘若跌幅過大和過急,政府亦可以放寬管制,讓投資者、炒家和非本地居民分批重返樓市,幫手托價。
當年董建華提出八萬五時,亦不是希望樓價會大跌,不料殺出亞洲金融風暴,樓價最終下跌七成,嚴重損害經濟。不知今次樓市爆煲後,香港經濟能否避過一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