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3年5月30日星期四

壹週刊:本地企業毛利率四成

稅務局公布上個財政年度稅收,總額再創新高,合共2,422億元。其中利得稅較前一個年度增加6%,達到1,256億元。若以有限公司稅率為16.5%推算,即代表交稅的公司合共賺取7,612億元利潤(7,612億×16.5%=1,256億)。

去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突破20,000億元,達到20,419億元。若以此粗略推算,本地企業的毛利率(profit margin),高達37.3%(7,612億÷20,419億=37.3%)。若考慮到政府寬減利得稅十多億元,以及獨資及合夥企業的稅率較低(15%),保守估計本地企業的利潤高達8,000億元,毛利率接近四成,遠高於美國的兩成多。

筆者一直有興趣知道香港的收入分配情況,四類主要收入,包括薪酬、利潤、租金和利息,佔GDP的百分比。可惜政府統計處估算GDP,只採用開支法和生產法,並沒有採用收入法,以致無法知道這四類收入的比重。

筆者嘗試根據統計處及稅務局的資料,去估算一下這四類收入佔GDP的百分比。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資料,當時共有350多萬工作人口,當中包括僱員、僱主和自僱人士。人口普查報告列出工作人口每月主要職業收入(不包括年終花紅及雙糧),分為十二個等級,由每月少於2,000元至每月多於60,000元,並列出每個等級的工作人口數字。

筆者以每個等級的平均數,再乘以該等級的工作人口。最高收入的一個等級(即每月多於60,000元),就以100,000元作為平均數推算。按照這個方法,推算出總薪酬約8,000億元。再考慮到2012年工作人口增加,薪酬上升,以及年終花紅及雙糧等因素,估計總薪酬約8,500億元,約佔2012年GDP的42%,數字遠低於美國接近六成的比重。

至於房地產帶來的租金收入,可以參考計算GDP的開支法和生產法的數字。若以開支法計算GDP,便需要計算四方面的開支,包括私人消費開支、政府消費開支、投資總額和出口淨值(出口總值減進口總值)。當中私人消費開支,是包括自住和出租物業的租值,合共約2,000億元。

若以生產法計算GDP,便需要計算各類經濟活動帶來的增加價值(value-added)。例如農業和漁業,增加價值不到10億元,佔GDP不足0.05%。至於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所佔的比重,則接近三成。由此可見,現時選委會的組成,完全未能廣泛代表香港經濟實況。各項經濟活動中,有一項稱為樓宇業權,反映物業租值,2012年的估算是1,957億元,與開支法大約佔GDP 10%的數字相若。生產法亦列出產品稅,2012年的估算是622億元。

採用開支法計算出2012年的GDP是20,419億元,扣除薪酬、利潤、租值和產品稅,餘下的便屬於折舊開支和利息收入,約1,300億元。若以2012年投資總額為5,000多億元,以及本地銀行存款共80,000多億元推算,約1,000億元的投資用作更換資產(即折舊),數百億元是利息收入,在低息環境下尚算合理。

由於香港稅率較低,故此相信不少跨國(或跨境)公司會選擇在香港報稅,以會計方法調高在香港境內所賺取的利潤。但即使如此,以本地企業繳付接近1,300億元利得稅來計算,政府若能夠有效動用其中的10%,即百多億元,來改善香港收入不均,基層工人收入偏低的情況,必能大大紓解市民的怨氣。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3-05-30|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