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會乃特區最高決策機構,成員可接觸機密資料。特首委任行會成員,當中包括十多位問責官員,理應做足品格調查,掌握每位成員的私人生活、財務狀態、生意夥伴背景和過往公職表現。避免一些私德極差、瀕臨破產、與黑社會或犯罪分子關係密切的人晉身行會,損害行會的公信力。
港英時期,當時的行政局是港督的智囊團,官守及非官守議員加起來不過10多人。一些獲委任晉身行政局的本地華人,在社會德高望重,地位顯赫,鮮有出現因個人私德,捲入商業或政治醜聞而被迫下台的情況。
但九七回歸後情況已大不如前,特別是前特首董建華在2002年連任後,推行高官問責制,令行會成員人數增加至超過20人。到2007年曾蔭權重組行會,更將人數增加至超過30人。行會改制後,先後出現多位成員因各種原因而要下台,當中包括葉劉淑儀、梁錦松、楊永強、李國寶及范鴻齡等人,「死亡率」極高。
到梁振英上台後,行會職位更淪為答謝支持者的獎賞,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可算烏合之眾。不足一年,先後有麥齊光請辭、林奮強休假,現在再加上張震遠,「死亡率」高達一成。如此下去,行會威信蕩然無存,只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笑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