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基金起源於1950年代。當時美國一些基金管理人購入股票後,同時購買與股票相關的看跌期權(put option),令股票跌價的風險得到對沖。情況類似之前筆者提到,透過沽空期指,對沖手上持有與恒指相關的股票般。
另一類對沖操作就是基金管理人選定某個增長潛力較高的行業,買入該行業幾隻優質股,又沽空該行業中的幾隻劣質股。若整個行業股價上升,優質股表現優於劣質股,持有優質股的回報高於沽空劣質股的損失,整個投資組合依然獲利。若整個行業股價下跌,優質股的股價跌幅低於劣質股的跌幅,沽空劣質股的回報高於持有優質股的損失,整個投資組合仍獲利。
正如之前的文章提到,投資者做對沖可以減低投資風險,但在升市時,投資回報亦會較不做對沖的情況為低。此外,哪些行業和股票屬優質,哪些行業和股票為劣質,依然要考考投資者的眼光。若投資者眼光獨到,知道哪些行業和股票屬於優質,長遠會跑贏大市,又何須做對沖呢?
早期對沖基金獲利有限,故慢慢將投資策略轉以套戥方式賺錢,嘗試在股、債、外匯及商品市場尋找套戥機會,若發覺市場出現差價便投入大量資金(甚至大量舉債投資)作套戥,賺取利潤。之後發覺套戥利潤始終有限,就研究投資產品所謂「合理價格」,若發覺市價高於「合理價格」便大舉沽空;若市值低於「合理價格」便大舉購入,短線高槓桿投機炒賣完全與對沖無關。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
(最新課程:AO/EO入職課程,新高中經濟學、BAFS、通識及英文班,請電2512 0699查詢。)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am730 | 2012-09-07 |M2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