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後的三次特首選舉,只有2007年的一屆出現競爭情況,泛民代表梁家傑挑戰爭取連任的曾蔭權。其餘兩次特首選舉,分別是2002年的一屆和2005年的補選,都是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結束。
還記得2001年12月,前特首董建華競選連任,在會展中心舉行「挺董大會」,邀請1,500多名人士出席。其實經過四年多的觀察,市民大眾清楚知道董建華並非領導人才,在任期間推行的政策,偏幫大地產商,特別是李嘉誠家族,惹來其他商界人士的不滿。
然而在中央一聲號令下,即使市民和商界不滿,各路人馬依然要歸隊,全力挺董。當中包括前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富商巨賈,歌星藝人和經濟學者等。
在沒有競爭對手下董生成功連任,隨即推出高官問責制,硬銷一連串具爭議的政策。2003年董生處理沙士疫症失當,強行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觸怒港人,促使50萬人在「七一」回歸日上街抗議。最終董生順應民情,鞠躬下台。由此可見,沒有競爭的特首選舉,未必對自動當選的人有益。
明年特首選舉的選委會人數將增至1,200人,入場門檻是150張提名票,故此可以容納多達七至八人參選。在小圈子選舉制度下,即使多人參選,最後當選者肯定不會是「反中亂港」分子。因此,中央政府和本地親建制派人士實在毋須擔心太多人參選會分薄票源,令民主派人士得益。
(按:因個人工作安排,日後將不定期為此專欄撰稿。)
蘋果日報 | 2011-09-28 A26| 專欄專論| 林氏力牆|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