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十分感謝《a m 7 3 0 》的邀請,有機會在此和讀者分享學術生涯,以及對經濟及公共事務的看法。
筆者剛剛離開理大,正在休假中。日後會把時間投放在個人進修、教會事奉及其他義務工作上。每星期亦會抽一些時間,為報章和周刊撰寫專欄。
不經不覺,筆者在理大已經任教了22年。大學畢業後,筆者在中學教授經濟學四年,期間透過兼讀課程取得碩士學位,希望能夠有機會轉職至大專院校任教。1988年,獲得當時的澳門東亞大學(現改稱澳門大學)聘用,主要負責向香港學生提供遙距學士課程,不時要到澳門工作。
1989年,理工學院(即理大前身)商業學系招聘講師,負責教授經濟學,筆者於是寫信申請,並且獲得面試機會。六四之後,學系有不少教員請辭,移居海外。由於流失率高,故此筆者很幸運獲聘入職,「回流」香港的大專院校。若非出現六四事件,筆者的事業未必這麼順利,可算是六四的「得益者」。
入職後一年,系主任突然推薦我到英國進修博士課程,頭一年的學費和機票費用全由學校負責,進修期間還可以支取全薪。之後三年,我每年要自費在暑假期間到英國進修,與導師交代撰寫論文的進展。
經過四年努力,我在1995年順利取得博士學位。之後繼續研究香港、內地及其他國家的公用事業政策,並將研究成果發表,至今在英美學術期刊發表了二十多篇論文,以及十多本研究專著。
筆者清楚自己有機會在大學任教,來之不易,亦明白薪酬來自納稅人,故此不論在教學、研究或公職上,都必須向市民負責。發表意見時,都是以市民大眾的利益為依歸。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最新課程:新高中經濟及BAFS,請參閱www.livingwordec.com.hk)
出處: am730 | 2011-07-08 M38| 財經| 經濟人看世界| By 林本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